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什么是乌纱帽?它是怎么来的

什么是乌纱帽?它是怎么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510 更新时间:2024/3/6 3:38:10

在古装电视剧和戏剧里,我们常常会看到官员头上戴着有两翅的帽子,这种帽子就叫“乌纱帽”。如今,在人们的口头语中,有一句话叫“小心你的乌纱帽”。就是说,对于那些欺下瞒上的官员,那顶“乌纱帽”,随时会被摘掉。那么,这“乌纱帽”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乌纱,是古代官帽的名称。有献记载:乌纱帽最早出现在东晋。东晋成帝时,凡在宫里做事的人,都要戴上一种用黑纱做的帽子。不过,当时还没有“帽”这个称呼,而是叫“乌沙”。这顶“乌沙”,当时只是仆人们的穿戴。晋朝的贵族们都是戴着高高的白色纱。后来,南朝明帝时,有个叫休仁的官员,为了标新立异,把一块黑纱的四边扎起来,做了一顶与众不同的帽子。王休仁戴着自制的帽子在街上走的时候,引起了大家的兴趣。由于材料便宜,制作简单,样式大方,所以人们开始仿制着戴起来这种帽子。

到了隋文帝时期,“乌纱帽”一词开始出现。根据《通典》的记载:“隋文帝开皇初,尝着乌沙帽,自朝贵以下至于冗吏,通着入朝。”意思是说,由于隋文帝喜爱戴乌纱帽,无论王公贵族还是低级小吏,都跟着赶起时髦来。到了唐朝也是如此,唐太宗甚至下诏书说:“自古以来,天子服乌纱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不过,皇帝和百姓都戴着同样的帽子,身份不好区别。于是,隋文帝就定下了一条规矩:用乌纱帽上的玉饰多少,来区别官职的大小。一品的玉饰有九块、二品八块、三品七块、四品六块、 五品五块、六品以下及老百姓的乌纱帽就不准装饰玉饰了。

到了宋代,“乌沙帽”终于定格为官员的专利。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了防止议事时朝臣交头接耳,下诏书改变了乌纱帽的样式:官员的乌纱帽两边各加一个翅。只要脑袋一动,软翅就会忽悠忽悠地颤动。皇上居高临下,当然会看得清清楚楚。此外,赵匡胤还要求在乌纱帽上装饰不同的花纹,以区别官位的高低,免得高级别的大臣觉得自己与低级别的官员没有分别,心里不舒服。赵匡胤这份机巧的心思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朝堂之上,果然秩序井然。

到了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于洪武三年做出规定:凡文武百官上朝和办公时,一律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但皇上就不用戴了。另外,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职的状元、进士,也可以戴乌纱帽。从此,“乌纱帽”就成了官员的一种特有的标志。

清初顺治皇帝入关时,收留了很多明代的降臣。为了笼络人心,清廷允许地方官员继续穿明代的朝服,戴明代的乌纱帽。等到清室政权巩固之后,清廷才下令将官员戴的乌纱帽改为红缨帽,只是人们仍然习惯使用“乌纱帽”一词。久而久之,“乌纱帽”便成了官位的代称了。

时至今日,我们仍将罢官称为“丢了乌纱帽”。

标签: 乌纱帽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瑛贵人有历史原型吗?雍正后宫还真有她的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雍正,清朝,历史解密

    我想看过《甄嬛传》的朋友应该都对毛晓彤饰演的瑛贵人有印象吧?这位“美人面”出场一回眸即让观众们心动不已,可惜皇宫容不下她这样干净的花儿,最后她还是死在了宫廷内斗的漩涡中。这个弹得一手好琴,嘴角的笑总是带着三分羞涩和七分艳丽的女子,在她最美好的年华去了天堂,我想很多人都会好奇,这个悲剧人物是作者凭空创

  • 清初四王之一:王鉴的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鉴,清朝,历史解密

    王鉴(1598-1677年),字元照,一字圆照,号湘碧,又号香庵主,江南太仓人,明末清初画家,"四王"之一。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出生,崇祯六年(1633年)举人。后任廉州府知府,世称"王廉州"。工画,早年由董其昌亲自传授,董其昌向王鉴表示"学画唯多仿古人","时从董宗伯、王奉常游,得见宋元诸名

  • 这五个贪玩的明朝皇帝为什么能打赢了全部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有人说明朝是个无明君无名士无名将的“三无朝代”,这当然是从身体中后偏下部位出来的气体,在某些人眼里,徐达常遇春都罪孽深重,因为他们驱除胡虏恢复中华剥夺了很多人特权;戚继光李如松都该被请出教科书(或者根本就没进去),如果把戚继光李如松说得太好,会引起“友人莫名惊诧”——他们破坏共荣,良心坏啦坏啦滴,某

  • 朱元璋是怎么防止铜钱造假 仅仅用了一个字就解决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铜钱,朱元璋,历史解密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在位期间曾经下令,收缴前朝铜币,将货币统一改铸为“洪武通宝”,由于当时的货币需求量非常大,所以,全国各地都按照朱元璋的要求制造了大量的铜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铜钱的弊端也就逐渐的体现了出来。那么是什么问题呢?实际上,很多地方在铸造货币的过程之中,趁机偷工减料、弄虚作假,久而

  • 春秋战国时代的一鼓、二鼓、三鼓是什么意思?代表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春秋,一鼓,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代打仗,交战双方大多重视战鼓之事,战鼓起到的作用主要是激励人心,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鲁庄公与齐国大战时,曹刿充分用到了战鼓的作用,所谓“一鼓气方盛,再鼓则气衰,三鼓则气竭。”其实曹刿可能是用到了阴谋而已。举凡作战之军,往往都想一鼓而胜,但一鼓而胜者屈指可数,除了曹刿的一鼓而胜齐军,还有三位人物

  • 为什么历代王朝都难跳出外戚或宦官擅权这一怪圈?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宦官擅权,汉朝,历史解密

    意大利著名政论家尼可罗·马基亚维利在《君主论》中指出,君主应懂得权谋,既要有狮子般勇敢,又要有狐狸般狡猾,不能被谄媚者蒙蔽或左右。说着容易做起难,不然,为何历代皇帝都难以跳出外戚或宦官专权这一怪圈呢?汉元帝去世之后,太子刘骜即位,是为汉成帝。成帝时代,石显被逐出朝廷,宦官势力急剧弱化。但汉成帝荒淫奢

  • 原来清朝格格不是现在这种叫法,根本不用叫渣!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格格,历史解密

    近几年间清宫剧大火,在让人们娱乐的同时,也普及了许多知识,知道了许多宫廷礼仪,见识了各种服饰装扮,还有当时皇家中不同的称呼,说话方式等等。可电视剧毕竟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也从没经历过当时的生活,所以在某些方面做得就不是很准确。今天我们就听人称清朝最后的格格:金默玉老人来给我们讲述那些真正的清朝时期的

  • 三国绝世美人杜夫人,关羽对她一见钟情,曹操为她不惜和关羽翻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乱世出英雄,还出美女。要说起三国时期的美女,相信大多人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貂蝉,要知道貂蝉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代表之一。可是三国时期的美女不仅只有貂蝉一人,尤其是下面咱们要说的一位巅峰时期的容颜绝对赛过貂蝉,因为在她面前关二爷都淡定不下来,这个人就是三国大名鼎鼎的美妇杜夫人。杜夫人是何许人也,她又是

  • 古代弓箭手一般都会在箭矢上面放点什么 为什么喜欢放粪坑中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弓箭手,历史解密

    在古代战争期间,有步兵,骑兵,然后还有弓箭手,长枪兵等兵种。那么这么多兵种,哪个兵种最厉害呢?首先是如果在开阔的,战场上肯定是骑兵比较厉害。毕竟骑兵的机动性大,然后冲击力比较强,所以骑兵是一个。还有就是弓箭兵,如果说什么兵种能克制住骑兵的话,那么肯定是弓箭手,毕竟弓箭手就相当于一个拿枪,一个拿刀。弓

  • 李世民一生最可怕的对手:西秦霸王薛举有多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薛举,唐朝,历史解密

    薛举,河东汾阴人士,现在的山西万荣县,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有个西楚霸王项羽,西秦霸王薛举的名气被埋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是就是这个薛举却在军事上把李世民打得大败,这个人身上有哪些传奇经历呢?隋末天下大乱,各路英雄逐鹿中原,都想夺得天下的霸主,李渊和自己的儿子们李建成、李世民顺利的拿下长安,有了自己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