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三桂为什么和大清决裂?背后原因是什么?

吴三桂为什么和大清决裂?背后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853 更新时间:2023/12/6 6:47:04

1644年,在吴三桂的带领下,清军入关。清军入关之后,由于本身人数太少,所以不得不依靠当地的汉人军队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而且在之后打败李自成张献忠、南明的时候也都是汉人军队一马当先,帮助清朝统一了中国。当然,清朝在入关之后对这些立下汗马功劳的汉人给予了优待。其中,最主要的三个汉人都被封王。云南‘平西王’吴三桂、广东‘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精忠。这些人不仅被封王,而且镇守南方,手里都有自己的军队。可以说俨然是一方诸侯。不过,谁都没想到的是,在康熙时期,这三藩开始作乱,其中最主要的是吴三桂。当时吴三桂为什么和大清决裂呢,到底发生了什么?

1673年4月28日,平南王尚可喜,主动上书康熙。说自己年纪大了,该退休了。想要朝廷撤了自己的领地吧。其实尚可喜这样说只是一个试探,看一下朝廷的反映。这时候其他两个王一看,那也表示一下吧,吴三桂先上,之后耿精忠再上书。这时出现三藩同时上书说撤藩。其实,大家都是试探而已。没想到的是,康熙当时竟然全部批了。这下这些人懵了,我只是客气一下,没想到你居然真的同意了。而且更尴尬的是,尚可喜呈上去之后立刻跑回老家了,这样吴三桂很尴尬,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最后大家只能一起造反了,其中吴三桂为主力。毕竟吴三桂财大气粗,手下众多。这也可以说是吴三桂和清朝决裂的原因,毕竟你动了他的根基了。那么,康熙当时决定撤藩对吗?

当尚可喜上书请求撤藩的时候,大臣们对这件事都开始讨论了。大家觉得无非就是以下几种解决办法。第一种就是,不能撤藩,毕竟当年皇太极在位的时候就说了允许你们永远镇守边疆。第二种就是把这三个王爷请到北京,然后趁机收了他们军权。第三种就是等待三藩去世之后,再开始撤藩。第四种就是统一尚可喜的撤藩请求,其他两个不同意。第四种是不同意尚可喜的请求,统一其他两个的撤藩请求。

我们看一下这五种方法,第一种肯定不可取,这种不现实。第二种可以说还算行得通。皇帝可以找个借口把他们带到北京来。收了兵权之后,即使下面的人造反,危害也不会大。第三种也还可以,毕竟这三个人年龄都大了。都活不了几年,他们去世之后再撤的话就省事得多。第四种和第五种绝对行得通。不管是哪一种都是从中瓦解了三藩。至少和自己对抗的人变少了。

可惜的是,康熙皇帝力排众议,决定撤藩,而且全部撤了。最后导致了出现八年的三藩之乱,给清朝的统治造成了很大冲击。尤其是对老百姓带来了很大伤害。如果康熙皇帝采用上面后四条建议其中一条,都不会带来这么大的危害。

标签: 吴三桂清朝吴三桂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一味毒药叫的好听“鹤顶红”,一听俗名原来是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明争暗斗一直存在,而下毒就是明争暗斗中最常见的一种手段。历史上暗杀的手段主要就是下毒,他们那个年代没有很好的验毒工具,所以用毒来刺杀或者害人非常容易成功。而他们常用的毒就是鹤顶红。那么历史中的“鹤顶红”究竟是啥药?毒性多大?它的别名你听说过。其实鹤顶红就是砒霜,也就是鹤顶红的别名就叫砒霜,砒霜大家应

  • 圣旨结尾中的钦此究竟是什么意思 什么时候才出现在上面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圣旨,明朝,历史解密

    在古装影视剧中太监宣读圣旨的时候最后都会以‘钦此’以作结尾,而最后的这个此字的读音还要往上挑上去,那这个钦此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大臣将皇帝口谕转为书面谕旨时,才会在最后添写“钦此”,以示这是皇帝亲自发布的命令,并非杜撰。例如,清朝军机大臣经常直接面承皇帝口谕,大臣接受口谕后还要将谕旨发往地方,称为“廷

  • 揭秘魏晋时期贵族为何厕所奢侈成风 修建豪华厕所的原因是为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魏晋,贵族,历史解密

    汉魏以前,不管是贫民还是贵族,家中的厕所都很简陋,而且厕所就设在猪圈里。这大概是由于积肥的需要,保留了较为原始的形态。如《汉书·刘旦传》载:又一次,宫中见到奇特天象,天上下着大雨,彩虹一直延伸到宫中,好像龙一样吸干井水,老鼠在宫中跳舞,厕所中的猪成群地逃出来,满宫乱穿。可见厕所中养猪皇家也不例外。古

  • 明成祖朱棣五次亲征蒙古效果不明显,为何他还乐此不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棣,明朝,历史解密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在“靖难之役”后夺取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但是在后世对朱棣评价时却并没有过多的苛责他的“篡位之举”,而是称赞其为“永乐大帝”,主流意见认为他留给后世四大功绩——迁都北京、《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和对外用兵(南征安南和五征蒙古),其中尤其以最后一条最为人称道,很多时候

  • 陈宫背叛曹操,为什么不选择袁绍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陈宫,三国,袁绍,曹操,历史解密

    194年曹操东征徐州陶谦,留夏侯惇、荀彧、程昱、陈宫、张邈等人留守大本营兖州,可是令曹操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初为他入主兖州立下汗马功劳的陈宫却突然反戈一击,联合陈留太守张邈、张邈之弟张超、兖州从事中郎许汜及王楷等人背叛曹操,并迎客居司隶河内的吕布入主兖州。陈宫为何背叛曹操?原因可能在于曹操在兖州擅杀

  • 曹琴默的心机到底有多厉害 几句简单的言语就能化解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甄嬛传,曹琴默,历史解密

    妙音娘子余莺儿死后,华妃第一次失去了左膀,曹琴默彻彻底底的成为了她的全部。事情还要从丽嫔疯了后开始说起。曹琴默给华妃出的主意,让其去找太后出面摆平此事。连沈眉庄与甄嬛都知道,太后是皇后的靠山,怎么能帮助华妃呢?曹琴默一直都是华妃的军师,为其出谋划策。华妃有什么事都听他的安排,自己也是不经过脑子的。所

  • 郐国为何会被新兴的郑国挤出历史舞台?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郐国,春秋,历史解密

    郐(gui)国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夏朝时就已存在,其故址在今河南新郑、密县一带。传说为陆终的第四个儿子的封地。陆终是上古时代的传说人物,相传有六子,第四子名叫求言,因为封地在郐,所以也叫会(郐)人。这在《史记·楚世家》有所记载:“陆终生子六人……四曰会……”。郐国立国后,虽然几经改朝换代,数次重封,

  • 原本占有先机优势的陈友谅为何大败 潘阳湖为什么会成为他的归宿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陈友谅,历史解密

    鄱阳湖之战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水战,投入兵力之多为历史之最,双方在潘阳湖大战37天最终以朱元璋的胜利而告终。而一代枭雄陈友谅历经此战后,不但自己辛苦积攒的百艘战船化为灰烬,自己歼灭朱元璋的美梦成为了幻想。连带着自己的六十万大军也死伤无数,就连自己文武双全的弟弟陈友仁和大将陈普略也当初被烧死,自己

  • 历史上的刘全到底是什么样的 光年龄就比和珅还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和珅,和珅,历史解密

    一提到刘全,很多人便会想到那个搞笑又笨笨的形象,然而历史上和珅的二十大罪中就有一条和刘全有关,那么历史上刘全究竟是什么样子,以及刘全到底有多富,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历史上的刘全。历史上刘全的年龄要比和珅大许多,和珅的父亲常宝去世以后一直照顾和珅及和琳。在和珅最潦倒的时候刘全也没有落井下石而是一直做着一

  • 秦穆公送重耳回晋国夺位,他后悔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穆公,春秋,历史解密

    公元前638年年底,晋惠公病重。晋国太子晋圉从秦国偷跑回晋国,不告而别。晋圉娶了秦穆公的女儿怀嬴,他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带着夫人回去,在岳父的扶持下继承晋国国君。可是晋圉并没有这样做,他担心日后晋国为秦国所控制,狠下心丢下新婚一年的怀嬴回国。公元前637九月,也就是晋圉回去的第二年,晋惠公去世,太子晋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