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摆了诸葛亮一道?诸葛亮也阴了刘备一把?

刘备摆了诸葛亮一道?诸葛亮也阴了刘备一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569 更新时间:2024/1/3 22:50:19

君臣之道神似夫妻之道,要和谐就得要双方强弱分明,否则只能散伙换人。

诸葛亮和刘备的结合,对诸葛亮而言,是找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对刘备而言,是找个人再赌一把,输了就回家接着编筐卖鞋。

俩人的隆中谈话开了一个好头,瞎跑乱撞的刘备对自己的未来大饱眼福,割据蜀地做个土皇帝,他很开心。

诸葛亮也很开心,三分天下的idea总算拉来了风投,自己这个经理人终于可以上岗了。

但是有过干事经历的过来人都体会过,开头的美好,远远不意味着以后的一帆风顺。

童话故事总是以男女主的在一起而告终,那是因为作者们都明白这样一个无限循环的规律:“各种苦逼——暂时美好一下——苦逼又来一波——再美好一下——接着苦逼……”

所以童话故事总是见好就收,把美好永远留在每一位小读者的心中,供他们在以后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怀疑人生。

诸葛亮与刘备的第一次美好是赤壁之战的胜利。诸葛亮联吴抗曹的计策,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脸上增光。刘备也顺势占有荆州,结束了流窜的生活,心里舒坦。

然而无巧不成书,煌煌三国事,荆州起波澜,好好的孙刘联盟,生生被荆州撕开了第一道裂缝。

为了守住美好时光,诸葛亮随即上马西取益州的第二阶段计划,以此转移刘备、孙权两人的注意力,勉力维持濒临破裂的孙刘联盟。

但这一次,刘备却把出风头的机会给了凤雏庞统,而把卧龙先生摁在了荆州。

刘备这样安排,基本上就是摆了诸葛亮一道:我用你的主意,但不用你这个人。

实际上如果不是庞统命薄,从后来事情的发展来看,到刘备在益州建国时,庞统的功劳就要盖过他了。

而且,到时候诸葛亮如果守在荆州不入蜀,那么就算领一些丞相、尚书之类的虚衔,也不过只是一个地方大员的干货。而如果离开荆州入蜀,关二爷再把荆州弄丢,诸葛亮在刘备阵营便是寸土之功也无了。

庞统殒命之后,诸葛亮虽然从荆州往益州紧赶慢赶,但收益州的功劳还是被法正李严等蜀中人士抢去了大半。

刘备坐稳蜀地之前,以诸葛亮为首的荆襄人士,原本还能对关羽、张飞这些刘备的旧部武人保持优势,但由于收益州过程中蜀中人士的强势介入,诸葛亮不得不退居次席,法正获封尚书令,被刘备引为心腹知己,委以大权,风头盖倒诸葛亮。

如果说诸葛亮是“原配”的话,那么法正便很像是“小三上位”,而且还是从蜀地旧主刘璋那里跳槽过来的“小三”。

对此,“原配”诸葛亮得有多糟心?

《三国志·法正传》中,也记下了法正上位后的不良作风——

“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

——这画风是不是很像小三得势后的趾高气昂?

对于刘备的“移情别恋”,“原配”诸葛亮徒叹奈何,他对人吐苦水:“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

自此之后,刘备不论是与孙权争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之战,还是与曹操争夺汉中之战,以及最后的伐吴之战,都没有再让诸葛亮随军出征。

事实上,从重用法正等蜀中人士开始,刘备已经着手让诸葛亮的“娘家人”(荆襄人士)靠边站了。

特别是刘备为报关羽之仇,决意大举伐吴时,诸葛亮之所以无法劝阻,就是因为他的“娘家人”与江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他的哥哥诸葛瑾便是江东高官,是孙权身边的红人。

说到这里,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就更像夫妻了,丈夫与娘家人闹别扭,自己夹杂中间,两边都说不上话。

最终,刘备伐吴失败,退驻永安之时又摆了诸葛亮一道。

当时病入膏肓的刘备,最先召见的不是荆襄派的诸葛亮,而是蜀中派的李严。法正死后,这位李严就成了蜀中派的领军人物。因此,刘备选择扶他上马,让他接任法正空缺下来的尚书令之职。

刘备封给诸葛亮的官职是“丞相录尚书事”,但并未允许诸葛亮开设丞相府,所以丞相之职有名无实,而“录尚书事”也只是一个非正式的兼职。大体相当于是刘备的秘书长或者办公室主任,类似于刘备的私人助理,而非正式的国家官员。

当刘备配齐“尚书令”时,诸葛亮大概就得退为有名无实的丞相,权力并不稳固。

前次法正任尚书令时,就压的诸葛亮没脾气。这次刘备又想扶李严上位,也算是对“原配”故技重施吧。

但这次不同的是,刘备没几个月就死在了永安,李严没能等到随驾还都的机会,在失去后台靠山的情况下,再想去成都重组尚书台也就不可能了。

随即,太子刘禅继承皇位,诸葛亮顺势开设了正式的丞相府,坐实了丞相之职,让李严成了有名无实的尚书令,他所得到的这职位也最终不了了之。

不仅如此,诸葛亮好似是“多年的苦媳熬成婆”,总算有机会对三番两次“出轨”的老搭档报复一把。

所以,在接连被刘备摆了一道又一道后,诸葛亮也瞅准机会阴了刘备一把。

新君的年号按礼制应当在即位次年用,但在诸葛亮的操控下,刘禅继位后随即废弃刘备的年号,启用了自己的年号。

对此,《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批评说:“礼,国君继体,逾年改元,而章武之三年,则革称建兴,考之古义,体理为违。”

从改年号这一事来看,诸葛亮总算掌握了操控蜀国的绝对权力,并在属于自己的美好时光中打压蜀中人士。他在《出师表》中向后主推荐的郭攸之、费祎董允向宠等人,无一例外都是他“娘家”荆襄人士,蜀中人士则多被排黜。

所以,“夫妻”不和,则家国不兴。刘备疏远荆襄人士,诸葛亮打压蜀中人士,都是教训。

标签: 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春秋历史:武姜为何偏爱共叔段?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姜,春秋,历史解密

    俗话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在一个非独生子女的家庭,父母要做到一碗水端平是很难的,所以才会出现我们常说的“偏心”。对一个母亲来说,不管她在深宫还是在农家,最偏爱的一般还是小儿子,不然怎么还会有句老话:“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命根子”。历史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春秋武姜偏爱共叔段,以

  • 仪嫔:包衣出身,是乾隆第一嫔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仪嫔,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清朝乾隆后宫有着清朝历史上第二大后妃团,据相关统计,乾隆一共有41位后妃,其中潜邸旧人只有十位,在这十位后妃中,皇长子永璜的生母哲妃在乾隆继位前就去世了,还有一位是在乾隆继位的第二年去世的,她就是乾隆第一嫔——仪嫔。仪嫔的出身关于仪嫔的出身,史料中记载较少,不过我们可以根据她的有关信息进行推断。仪嫔

  • “邲之战”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先縠因“邲之战”获罪而死,甚至拖累了先氏一族。先氏乃是晋国功臣先轸之后,竟然因为一人犯罪而导致全族被灭,并从此消失在晋国政治舞台上,这种情况在晋国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怎么会这样!连企图刺杀晋文公的郤芮、吕省二人,甚至弑晋灵公的赵穿,他们犯下的罪何其之重,也没有受到像先縠这样的待遇!那么,究竟先縠犯了

  • 雍正登基之后八爷党的结局如何 他们的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雍正,历史解密

    雍正在刚登基的时候并没有处理八爷党的问题,在对八爷党进行清算的时候已经是四年后,那个时候雍正的政权早已稳定了。说道清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九龙夺嫡。九龙夺嫡在当时主要分为两派,分别是胤禛和胤祥为首的四爷党,和胤禩,胤禟、胤和胤禵为首的八爷党。和两派人为了皇位的争夺,中间的矛盾是越来越深。在康熙把皇

  • 曹操为什么把三个女儿送进汉献帝的后宫 他这么做是出于什么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汉献帝,曹操,历史解密

    由于先后发生了汉献帝的妃子董贵人,以及汉献帝的皇后伏皇后撺掇汉献帝刺杀曹操的两起事件,曹操一怒之下,在杀掉伏皇后与董贵人以后,把自己的三个女儿曹宪、曹节、曹华都一并嫁给了汉献帝。(曹操剧照)曹操把三个女儿一并嫁给汉献帝一事,是不太容易让人理解的。很多人认为,曹操之所以一次性把嫁三个女儿,是为了监控汉

  • 小霸王孙策为何会传位给孙权 而不是自己的子侄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孙策,孙策,历史解密

    三国孙策传位给弟弟孙权,而孙权不传给自己的侄儿是为什么?小霸王孙策顾全大局传位孙权从中国封建制度的世袭制“父死自续,兄终弟及”的特点看,孙策去世时传位给自己的嫡长子比传位给孙权更加名正言顺。但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传位给弟弟则更有利于江东发展。孙策是孙坚的长子,下面有4个弟弟,孙权是他的二弟,除此之

  • 杜月笙财大势大,为什么找不到失散的亲妹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杜月笙,民国,历史解密

    杜月笙虽说是黑社会流氓头子,但因为他会做人,和军政两界要人称兄道弟,再加上他财大势大,在旧上海是个手眼通天,无所不能的传奇人物。可他到死还是有个遗憾,那就是始终没能找到亲妹妹。他的亲妹妹是怎么失散的?杜月笙那么大能力的人,为什么会找不到呢?杜月笙出生于1888年8月22日,这个日子赶巧是农历7月半,

  • 八福晋犯了什么大罪?雍正竟想把她挫骨扬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因为康熙一句“胤禩素受制于妻……任其嫉妒行恶,是以胤禩迄今未生子”,几百年来,八阿哥胤禩背负着惧内的名声,而八福晋也背负着妒妇的称号。其实细数八阿哥的妻妾子嗣数量,在皇子阿哥中确实不算多,他是诸位皇子中,纳妾最少的皇子,子嗣数量也不算多,仅有一子一女,在讲究三妻四妾的皇子阿哥中,委实不算多了,也正因

  • 武则天女皇明明当的很好,为什么却要将皇位归还于李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她能把朝政管理的这么好,也是有原因的,从她出入宫廷之时,就显示出了治国的本事。当时李世民有一头狮子,肥胖任性,没人能驯服,她毛遂自荐拿了三样东西就驯服了它,此后她得到了李世民的夸赞,但是依旧没有得到宠爱,在后宫中做了12年的才人。李世民过世后,她和众多嫔妃一起被赶入“感业寺”当尼姑,但是因为李治对她

  • 年羹尧能调动多少军队?他真的能长期要挟雍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年羹尧,清朝,历史解密

    雍正在位前期有个绕不开的人,那便是年羹尧。他曾率领清军和准葛尔部军队进行战斗,而年羹尧也将此作为自己的资本,长久的要挟雍正。他敢这样不过是因自己手里有兵权,那么那时年羹尧究竟可以调动多少军队呢?为什么他能长期要挟雍正呢?其实年羹尧手下的确有不少军队,可能调动的很少。康熙去世后,雍正继位。雍正刚登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