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廉颇被弃用后,谁最适合带领赵国军队呢?

廉颇被弃用后,谁最适合带领赵国军队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270 更新时间:2024/1/6 11:51:26

战国时期,诸侯势力分割,七国平分天下,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实力比较雄厚。秦国积极参与中原讨伐,随着垂沙之战、华阳之战的胜利,此时秦国已经占领了魏国与楚国的大量领土。随着秦国的东征之旅,公元前261年,秦国率兵大举进攻赵国长平地区,经过长达两个月的斗争,最终赵军战败,秦国占领长平并坑杀约四十万赵军,此场战役称为长平之战。

赵国自长平之战后便不复以往,同时加速了秦朝统一的进程,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规模最大、最早的歼灭战。长平之战中,被称为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补位的赵括输的更惨,谁来带领军队最合适?

后人曾评价长平之战不是白起胜廉颇,而是秦国胜赵国,长平之战实则是秦、赵两国的战略斗争。秦国在经过商鞅变法一系列改革后,国力大大增强。在长平之战中,秦国著名武将白起带领秦国60万大军,而赵国却只有四十五万大军,廉颇面对敌强我弱的局面被迫采用守势,这种战法实际拼的是两国的国力、兵力、粮草,然而秦国士兵的战斗水平,国家经济实力都远超于赵国。

后人曾评价补位的赵括不如廉颇,在长平之战中急于求胜,然而却被对方全部歼灭,虽说这场战争在赵括的带领下死伤惨重,比廉颇带领的时候输的更惨,但是这场战争换做谁来做这个将军,都很难替赵国扳回这一局。在古代大规模大范围的军队战争中,指令即时传达是非常艰难的事情,往往将军的指令都需要很长时间传送到士兵这里,然而一场战争中这段时间可能就是胜负的关键。

赵括带领军队还未拿下秦军营地的时候,驻留守营的后方主力士兵便已经全部前去迎战,此时白起顺势带领军队将赵军主力一分为二,拉开距离,赵括此时四面楚歌,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扎地为营,将防守作为第一战略,保全仅剩的军力。在这场战争里,白起可谓是艺高人胆大,利用反间计将赵兵一网打击,其实在重要关头赵括转攻为守的战略已经将军队损伤降低到最小程度,由此可见,赵括还是拥有一定的才略能力的。然而令赵括没有预想到的是,秦昭襄王后来居上将赵军粮草拦截、粮道堵死,被断了粮草的军队萎靡不振,赵括只好带领军队向前冲锋,试图拼死一搏,最终却被秦军乱箭射死,几十万赵军全数投靠秦军,被白起全部杀害。

战争胜利的关键不仅仅在于统帅的带领,君主的选择更为重要。长平之战中,赵国国君赵孝成王昏庸无能,不顾防守之道,在原先的20万大军下,又将赵国的剩下的25万兵士给了赵括,赵国诺大的国家里仅剩寥寥几个小兵,在后来的战争中,赵括一行军队被秦军堵死,毫无反抗之力。秦昭王果断出兵帮助白起、截断赵国粮路。两方形成鲜明的对比,赵国将45万大军放置战场而不顾,在这样的君主统领下,这场战争谁来做这个统帅都是要失败的。

无论是国家实力,战略计谋、君主能力,秦国都远远优于赵国,所以无论谁来打这场战争,结果都是可想而知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统治的中期,军队的屯田制度为何会崩溃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明朝屯田制度,相信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在明朝统治时期,各地的明朝军队都有自己的军田,一部分官兵负责耕种,另一部分官兵负责战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自己的军田制度非常满意,认为自己“养兵百万而不废民间一粟。”但是进入明朝统治的中期,军队屯田制度已经全面崩溃。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军队基层官兵的

  • 刘邦为何要定都洛阳?却是因为一个小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里,帝王将相、皇胄贵族和才子佳人如天上的繁星,照耀古今,而那些贩夫走卒、农民、工匠等诸如此类小人物,像烟尘一般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就比如著名的长平之战,世人只记得杀神白起,和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而那些被坑杀的数十万赵国降卒,留下的只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嗟叹。但是

  • 古代没有疫苗出现 古人被狗咬之后是如何预防狂犬病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没有疫苗,如何来预防狂犬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小的时候都会对一种凶猛的动物产生一种抵触和抗拒,许多人对某种动物产生的恐惧就是因为小时候被某种动物吓得心理阴影,有的人还怕蛇,有的人怕大公鸡,还有的人被狗咬了就一直怕狗,而被狗咬了之后,就会得狂犬病。狂

  • 古代没有普通话大臣又是来自五湖四海 皇帝是怎么和大臣交流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皇帝与来自天南地北的臣子交流,如何解决语言障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古代中国地大物博,有着数十个省份,方言自然也是不同。古代的时候并没有普通话,那么在古代的皇帝在上朝处理政务时,究竟是怎么和来自全国各地满嘴方言的大臣交流的呢?其实,中国古代

  • 南明为什么没有被承认是一个王朝 南明又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南明为什么不被承认是一个王朝?你知道它又是如何覆灭的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唐宋元明清”这句顺口溜朗朗上口,短短五字便简单概括了中国古代近1300年的历史进程。以致于很多朋友认为明朝灭亡后就是清朝,但其实在这中间,还存在一段短暂的“南明”时期

  • 崇祯如何没处死魏忠贤,明朝的下场会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宦官专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作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伴生物,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为宦官身份特殊,极易形成专权的局面。白寿彝就曾经指出:“一般来说,在皇帝勤于政事,积极有为的时候,宦官是难于插手政治的。反之,在政治腐败,皇帝不理政事或难于理政的时候,宦官则往往乘隙而入,染指于政,甚

  • 女儿红作为美酒之一,它的名字有怎样的故事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浙江绍兴有个裁缝,工作兢兢业业,积蓄颇丰,成年后娶了一个貌美如花的妻子。"事业有成,美人在抱的他高兴极了。古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但裁缝还真是好福气,结婚不久后妻子就怀孕了。裁缝特别高兴,满心期待妻子给他生个大胖小子,延续香火。到了妻子快要临盆的时候,他买了好几坛黄酒,准备宴请街坊四邻,一同庆祝,

  • 从被曹操打败后归降与曹操 关羽为什么还能被封为武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关羽曾经被曹操打败后归降与曹操,为何后来还被人称为武圣?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中涌现了无数英才,谋者以精于算计让世人叹服,武者以其忠义之心让世人敬佩。无数谋者武将,都曾在历史中叱咤风云。但是转瞬之间,统统都化为了乌有。那些场景都已经烟消云散了,留

  • 明朝严打贪腐,为何明朝贪腐反而更加严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朱元璋出自贫民,当过乞丐当过和尚,他懂得王朝来之不易。朱元璋当皇帝后,他深知腐败对国家的危害,因次他铁腕反腐,对腐败施以重刑。但是朱元璋死后,一直到明朝灭亡前,明朝的贪腐却比任何朝代都厉害。对于明朝的贪腐,还

  • 刘备为何派关羽镇守荆州?他是如何考虑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当初关羽及儿子被潘璋手下的司马马忠在章乡擒获,然后斩首。益州离关羽死的地方很近,刘备为什么不救援关羽,为什么眼睁睁看着关羽送死,而没有援救呢?甚至有人认为,刘备不救关于,是想让关羽死,刘备才是杀掉关于的真正凶手。关羽重情重义,但不知道上下级关系该如何处理。刘备都称帝了,他还在公开场合叫大哥,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