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男子三妻四妾的 妻子和小妾之间有什么差别

古代男子三妻四妾的 妻子和小妾之间有什么差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171 更新时间:2023/12/14 22:23:35

对我们常说古代男子“三妻四妾”,那你知道妻妾之间的差别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三妻四妾”只是虚指,形容妻妾数量之多。在实际上,则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即:在古代,同一个成年男子,也许拥有为数众多的妾,但有且只能有一个妻子。

我国古代社会结构稳定、等级鲜明,成熟于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功不可没,夫妻制度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西周时期的贵族阶层中就存在妻妾制度的雏形,那时正式的名称叫“媵(yìng)制”。媵就是随嫁、陪嫁的意思,诸侯们在正式娶妻时,女方会带着一些男女作为陪嫁,男的被称为“侄”,女的则被称为“娣”。

对于这一规矩,《公羊传》中这么解释:“媵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侄娣从。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诸侯一聘九女,诸侯不再娶。”

这段话的意思是:一国的诸侯娶另一国的女子为妻室时,嫁女方还必须有两个同姓国派送女子和男子去陪嫁,陪嫁的女子称为娣,而陪嫁的男子称为侄。诸侯一般都可以一次娶妻连媵娣共九人,然后便不再娶。“媵娣”,就是早期的妾。

随着传统分封制的逐渐崩溃,一些贵族逐代没落、下沉,“媵制”适用的范围扩大到民间,我们所理解概念中的“妻妾制”渐渐成型。

在一夫一妻多妾制下,一个男子只能有一位正妻,但妾就没有具体数量的限制(量力而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嫡庶之别。

嫡,指的是正妻及其所生子女,所以正妻也叫“嫡妻”;庶,就是正室之外得到所有妾及其所生子女。在一些影视作品中,两者之间仿佛没多大差别;但在实际中,他们之间的区别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在出身方面,娶正妻讲究个门当户对,而妾几乎都来自或身份低下、或家道中落的家庭;

在迎娶的流程方面,娶妻要严格按照传统婚姻的规范流程,如占卜八字、依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备齐“三书六礼”;婚礼仪式也极尽隆重,双方准备足够的聘礼、嫁妆,迎亲之日男方大开中门、披红挂彩,在亲戚朋友们的见证下三拜九叩、祭拜祖宗、登记入谱。用四个字来描绘,那就是明媒正娶。

而与之相比,纳妾的流程可谓“闻者伤心、见者流泪”:男子看上了哪家的姑娘,谈妥价格后,支付一定的“买妾之资”,随后免去任何礼仪流程、无需迎亲队伍,仅需一顶小轿、经由侧门偷偷接近门,顶多邀请几个自家人小范围热闹热闹就行。当然了,女方也不需要提供嫁妆。

而在进入男方家门之后,妻妾的待遇差别就更悬殊了。

一般来说,虽然古代社会奉行男尊女卑,但在一个家庭内,正妻与丈夫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她是一家内务之主,不仅全权负责操持家里的大小事务,还要负责管理妾,如有必要,她可以对违反规矩的妾进行惩罚。

而妾在家庭中的价值一般有三方面:满足男主人的欲望,传宗接代,担任奴仆。她们不仅要伺候丈夫,对正妻也得低身下气、任其支配;一生中都无法名列宗族名单,除非母凭子贵——生的子女特别受宠、争气。

一般来说,正妻是无法被降为妾的,也不能轻易被休,除非犯了“七出”之罪,即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即使犯了七出,但如果符合“三不去”中任何一项也无法被休,即:有所娶无所归(无娘家可归的)、与更三年丧(曾为公婆守孝三年的)、前贫贱后富贵(陪着丈夫由贫变富)。

但是妾就没这种待遇,她们可以被当作商品一样被买卖,没有丝毫保障。不过,假如一家的正妻去世、被休,而且男主人本人愿意,在经过严格的流程仪式后,妾是可以转正为妻的。

当然了,妻妾的差别也体现在她们所生的子女上。正妻所生子女被称为嫡子女,妾所生则是庶子女,双方虽然父亲相同,但地位有鲜明的尊卑贵贱,嫡长子拥有无可置疑的家族继承权,紧随其后的是嫡长孙、其他嫡子;嫡女的地位同样比庶女高。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对于妻妾、嫡庶之别描绘的极为深刻。

比如在红楼梦中,贾政的正妻是王夫人,妾是赵姨娘,前者对后者可以呼喝怒骂,比对一般的仆人还要恶劣;俩人所生的儿子:贾宝玉贾环,虽然都是贾政之子,但在贾府中,他们一个享受众星捧月的待遇,另一个则人见人嫌、可笑可怜。

同样是在红楼梦里,庶女贾探春奉正妻王夫人之命暂时操持家事期间,亲生母亲赵姨娘就逼她给亲舅舅赵国基增加丧礼赏银;但知书达理的探春按照《周礼》中对于宗法制的规定,坚持以嫡母为唯一母亲的原则,只承认嫡母王夫人的兄弟王子腾才是自己宗法上的舅舅,强调亲舅赵国基只是贾府中的仆人,驳回了赵姨娘的要求,这一表现让贾府上下赞叹不已。

妻妾之别,反映的是古时男权社会下特殊的婚姻制度;与之相比,在当代社会的一夫一妻无妾制下,人人平等、享受同等尊严,这才是文明的进步。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廉颇被弃用后,谁最适合带领赵国军队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诸侯势力分割,七国平分天下,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实力比较雄厚。秦国积极参与中原讨伐,随着垂沙之战、华阳之战的胜利,此时秦国已经占领了魏国与楚国的大量领土。随着秦国的东征之旅,公元前261年,秦国率兵大举进攻赵国长平地区,经过长达两个月的斗争,最终赵军战败,秦国占领长平并坑杀约四十万赵军,

  • 明朝统治的中期,军队的屯田制度为何会崩溃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明朝屯田制度,相信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在明朝统治时期,各地的明朝军队都有自己的军田,一部分官兵负责耕种,另一部分官兵负责战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自己的军田制度非常满意,认为自己“养兵百万而不废民间一粟。”但是进入明朝统治的中期,军队屯田制度已经全面崩溃。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军队基层官兵的

  • 刘邦为何要定都洛阳?却是因为一个小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里,帝王将相、皇胄贵族和才子佳人如天上的繁星,照耀古今,而那些贩夫走卒、农民、工匠等诸如此类小人物,像烟尘一般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就比如著名的长平之战,世人只记得杀神白起,和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而那些被坑杀的数十万赵国降卒,留下的只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嗟叹。但是

  • 古代没有疫苗出现 古人被狗咬之后是如何预防狂犬病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没有疫苗,如何来预防狂犬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小的时候都会对一种凶猛的动物产生一种抵触和抗拒,许多人对某种动物产生的恐惧就是因为小时候被某种动物吓得心理阴影,有的人还怕蛇,有的人怕大公鸡,还有的人被狗咬了就一直怕狗,而被狗咬了之后,就会得狂犬病。狂

  • 古代没有普通话大臣又是来自五湖四海 皇帝是怎么和大臣交流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皇帝与来自天南地北的臣子交流,如何解决语言障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古代中国地大物博,有着数十个省份,方言自然也是不同。古代的时候并没有普通话,那么在古代的皇帝在上朝处理政务时,究竟是怎么和来自全国各地满嘴方言的大臣交流的呢?其实,中国古代

  • 南明为什么没有被承认是一个王朝 南明又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南明为什么不被承认是一个王朝?你知道它又是如何覆灭的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唐宋元明清”这句顺口溜朗朗上口,短短五字便简单概括了中国古代近1300年的历史进程。以致于很多朋友认为明朝灭亡后就是清朝,但其实在这中间,还存在一段短暂的“南明”时期

  • 崇祯如何没处死魏忠贤,明朝的下场会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宦官专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作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伴生物,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为宦官身份特殊,极易形成专权的局面。白寿彝就曾经指出:“一般来说,在皇帝勤于政事,积极有为的时候,宦官是难于插手政治的。反之,在政治腐败,皇帝不理政事或难于理政的时候,宦官则往往乘隙而入,染指于政,甚

  • 女儿红作为美酒之一,它的名字有怎样的故事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浙江绍兴有个裁缝,工作兢兢业业,积蓄颇丰,成年后娶了一个貌美如花的妻子。"事业有成,美人在抱的他高兴极了。古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但裁缝还真是好福气,结婚不久后妻子就怀孕了。裁缝特别高兴,满心期待妻子给他生个大胖小子,延续香火。到了妻子快要临盆的时候,他买了好几坛黄酒,准备宴请街坊四邻,一同庆祝,

  • 从被曹操打败后归降与曹操 关羽为什么还能被封为武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关羽曾经被曹操打败后归降与曹操,为何后来还被人称为武圣?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中涌现了无数英才,谋者以精于算计让世人叹服,武者以其忠义之心让世人敬佩。无数谋者武将,都曾在历史中叱咤风云。但是转瞬之间,统统都化为了乌有。那些场景都已经烟消云散了,留

  • 明朝严打贪腐,为何明朝贪腐反而更加严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朱元璋出自贫民,当过乞丐当过和尚,他懂得王朝来之不易。朱元璋当皇帝后,他深知腐败对国家的危害,因次他铁腕反腐,对腐败施以重刑。但是朱元璋死后,一直到明朝灭亡前,明朝的贪腐却比任何朝代都厉害。对于明朝的贪腐,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