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时期为何没有册立皇储?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宋朝时期为何没有册立皇储?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599 更新时间:2023/12/27 11:56:13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元朝的朝代,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历史上的各个封建王朝,皇帝一般都会在登基后,马上确定一位皇储。

册立皇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皇帝出现意外后,必须有合法的继承人继任,避免皇位争端。

另一个目的是,有了确定了身份的皇储,就可以让皇储开始学习治国理政之道,参与国家大事,积累经验,方便皇储继位后能迅速进入角色。

册立皇储的规则,在各个王朝都不太一样,有的坚持立嫡长子,有的偏好立贤。

大多数王朝都无一例外地会遵从这一规则,册立一位皇储作为皇帝的后备摆在那等着接班,即使皇储是个幼童。

哪怕皇储的存在会对皇帝的权势产生一定的威胁,因为这是全天下的希望国家稳定传承的人们的需求,皇帝也得照办。

但历史上偏偏有一个王朝,它存在了三百多年,却一直没有固定的册立皇储的规则,这个王朝就是宋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所有大一统王朝中唯二没有明确的皇储册封规则的王朝(另一个是秦朝,但秦朝存在时间短,不能作为范例)。

如清朝,在康熙朝之后,不再公开册立皇储,但好歹还有个“密诏立储”制度,怎么说也有个固定的规则。

宋朝却没有,皇储何时册立完全凭借皇帝的心意,很多皇储都是在皇帝去世前一年或前两年才确定。

这是因为,大多数宋朝的皇帝们都对皇储的册立有顾虑。

就如宋朝皇帝看见唐末至五代时期的武将们跋扈,所以对武将严加防备一样,宋朝的皇帝们也对皇储的威胁严加防备。

比如宋朝之前的唐朝,当皇储强势时,就有很多皇帝没有好下场,唐高祖李渊、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等,都是因为皇储强势的原因,不得不去做了太上皇。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有好多宋朝皇帝的运气很差,亲儿子长不大,都夭折了,如宋仁宗、宋哲宗、宋高宗、宋宁宗等。

他们因为没有亲子继承皇位,也对册立皇储犹豫不决。

所以,宋朝的大多数皇帝们一直没有遵从必须尽早确定皇储的这个规则,也因此,出现了不少很遗憾的事情。

最典型的莫过于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了,他当了16年皇帝,却一直没有确定皇储,以至于在有两个成年的儿子的情况下,皇位被亲弟弟赵光义给夺了。

赵匡胤死后是亲弟弟赵光义继位,这恐怕是宋朝最诡异的一次皇位传承了,反正我是不相信所谓的“金匮之盟”的。

虽然历史上兄终弟及的例子不少,比如三国时期,江东基业开创人孙策,临终前就是把权力交给了兄弟孙权

但那会江东的基业并不稳定,且孙策的儿子年幼,而赵匡胤死时,宋朝已经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王朝,他又有成年的儿子,没道理把皇位交给弟弟。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没有明确的皇储规则的第一位倒霉的皇帝,他死了186年后,因为很特殊的原因,皇位才又回到他的直系后裔中来。

宋朝另一个倒霉的皇帝是宋仁宗赵祯,他不及时册立皇储的原因还是能理解的,因为他一直没有亲儿子长大。

赵祯一辈子生了三个儿子,没有一个活过两岁,所以,他一直等着想有个亲儿子能继承皇位,直到等到绝望才放弃。

坦白说,从这一点上来讲,赵祯是很可怜的,这么一位历史上名声最好的皇帝,却绝了嗣,不得不说是老天无眼。

也因为赵祯一直没有亲儿子存活,他又盼着出现亲生的继承人,所以在皇储册立的事情上犹犹豫豫。

他为了摆脱文官集团要求他册立皇储的逼迫,把养子赵曙(宋英宗)接进皇宫培养,有了儿子再送出皇宫,死了再接进来,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几次。

以至于赵曙精神上出了问题,对赵祯这个养父也毫无感情,赵祯死后,赵曙继位,马上就搞出个“濮议之争”,不愿意承认赵祯是他的父亲。

这样的行为,对于已经死去,且亲手把皇位交给赵曙的赵祯来说,是极为不恭敬和不公平的。

再来说说宋宁宗赵扩,这是个比宋仁宗还倒霉的皇帝,他生了9个亲儿子,全部夭折,不得不收些养子来当继承人。

更倒霉的是,赵扩收的第一位养子赵询,在被册立为皇太子15年后,没能等到继承皇位,就先于赵扩病逝。

然后,赵扩又收了一个养子赵竑,但赵扩生前仅仅只给了赵竑皇子的身份,没给他皇储的名义(皇储就是皇太子,是皇帝的后备,在宋朝,皇子只是皇储的后备,除非正式昭告天下升级,否则,皇子就不算是皇太子)。

结果,等到赵扩去世后,被权臣史弥远抓住这个漏洞,勾结赵扩的老婆杨皇后,用一份假的遗诏,没有让赵竑继承皇位,而是改立了史弥远亲自培养出来的赵昀当了皇帝,即宋理宗。

宋理宗赵昀在继承皇位之前,连皇子都不算,他名义上只是赵扩的堂侄子(赵昀是被史弥远找出来继承赵扩堂弟赵抦的沂王王位)。

如果赵扩生前能明确赵竑的皇储身份(赵竑成为赵扩养子的时间有足足四年),史弥远估计就玩不出什么花样来。

因为赵扩没有来得及确定皇储,使得史弥远培养一位对自己言听计从的皇帝的计划成功,史弥远也因此成为宋朝历史上罕见的权臣,能自己培养出一位皇帝的权臣。

宋朝的皇权,在大多数时候,都被文官集团压制着,这其实和宋朝没有明确的皇储册立制度有一定关系。

许多宋朝的皇帝在继位前,都没有长时间担任过皇储,也因此,没有时间培养属于自己的班底,也没有时间参与学习治国理政,在继位后,就不得不继续学习,以及使用老臣子来治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既然珍惜廖永安的才华,为什么却对他见死不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廖永安是明朝的开国名将之一,帮了朱元璋不少忙,并且朱元璋很珍惜廖永安的才华,那么后来为什么却对他见死不救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在元末的时候,天下各地都出现了叛乱,尤其是江淮地区更是重灾区。为了应对这样糟糕的环境,廖永安连同弟弟廖永忠一起聚集义兵盘踞在巢湖水寨,以此来对抗

  • 曹植擅闯司马门之事是被人陷害还是自导自演?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除了曹操之外,其他人要私自乘皇室的车马进入司马门都绝非易事。那么曹植擅闯司马门之事是被人陷害还是自导自演?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首先,皇室车马被擅用就是公车令的失职,而失职就要付出掉脑袋的代价,这点公车令再清楚不过了,而当时曹植并没有具备使用皇室车马的资格,这

  • 历史上张軏是如何迎立朱祁镇,迫害尚书于谦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张軏是知名靖难功臣张玉的儿子,同时也是四朝重臣英国公张辅的弟弟,那么他是如何迎立朱祁镇当皇帝,迫害尚书于谦的?明仁宗朱高炽继位之后,他立马被升任为指挥同知;明宣宗朱瞻基继位之后,汉王朱高煦选择造反,张軏得以跟着朱瞻基一起轻松平定了这场叛乱,被授予了世袭诰命。到了英宗皇帝朱祁镇期间,张軏跟着同为

  • 长平之战后赵国很弱,为何还是是击败燕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燕国虽然是战国七雄之一,但出镜率和戏份一直都比较少,简直像是电影院中拿着汽水、爆米花的观众,默默的看着中原各国的互相竞逐。然而,燕王喜似乎并不甘寂寞,竟然主动给自己加戏。但是现实毕竟很残酷,一顿胖揍下来,燕王喜终于对自己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长平之战赵孝成王四年,赵王主动派军队接管了从韩国归

  • 欧洲的中世纪是怎样的?为何期间的科技停滞不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是一个朝代接着另一个朝代,不间断地延续下来的,但是世界历史却不是这样顺畅。历史上也只有亚洲能如此连贯的有一个朝代进入另一个朝代的统治,并且社会经济生产都通过朝代的更迭,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而今天雄踞全球的欧洲,却是另一番景象。他自从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确切的说是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进入

  • 几乎无人攻破的函谷关,为何匡章能攻下来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在战国时期,有这么一位大将,名叫匡章,非常地厉害,他还有章子、匡子、田章等几个称呼。匡章曾是三代君王的将领,先后为齐威王、齐宣王、齐闵王。这人有多厉害呢?我们都知道秦国厉害,但是秦国曾经因为他而称臣,而且,他是唯一一个将函谷关给打破的人,堪称战神。公元前325年,秦惠王向中原攻进,秦相张仪就跟秦惠王

  • 笏是什么东西?有何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笏是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明朝崇祯年间,鸿胪寺少卿董令矩和另一个大臣宋千敏的关系非常要好。有一天上朝时,宋千敏发现董令矩在金殿急得团团转,满头大汗,忙向他询问缘由。原来好友董令矩出门太急,忘了携带笏板了,返回

  • 南明朝廷为什么不到一年时间便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煤山自缢;山海关外地动山摇,清军从容入关;南方诸省趁着清军与农民军大战之际,建立弘光政权。以当时的局势而言,鹿死谁手还未可知。三方势力中,李自成的农民军率先被淘汰出局。但对于清军来说局势也并不乐观,虽然他们占领了北京,但并未统一全国。一些既极端仇视李自成,又反对清朝入主中原的大

  • 在蜀汉中将军是什么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蜀汉,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赵云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是最早跟随刘备起兵的将领之一,为刘备建立蜀汉立下不少功劳,是蜀汉开国元勋。李严原来是刘璋的部下,刘备攻取益州,李严投降了刘备,后来成为蜀汉重臣。这里面,值得讨论的是,赵云的地位不如李严吗?

  • 沐英为何能稳坐云南王呢?朱元璋为何如此信任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沐王府一直是一个神一般的存在,在云南开疆扩土,汉化少数民族,使得云南成为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沐王府存在之前,云南一直是大理段氏统治,他们有独立的文字和语言,文化,虽然一直表面臣服于中原王朝元朝,但是一发生动乱,就闭关锁国,不与外界联系,宣布独立。直到朱元璋的来临改变了这种情况,一开始大理段氏也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