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人在发工资的时候 古人为何都是给粮食而不是金银

古人在发工资的时候 古人为何都是给粮食而不是金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848 更新时间:2023/12/29 3:43:16

还不知道:为什么古代人工资是粮食,而不是金、银、钞票?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当今社会,能领到年薪的,通是待遇非常高的金领阶层。实际上,在我国古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主体实行的皆是“年薪制”。如果用现代人的观念来看待古人的薪资制度,恐怕古代的中国人人均金领水平。

虽然古代人拿着年薪,但他们的薪资标准也是有高下之分的。在古代,并没有“工资”这一概念,老百姓将薪酬称作“工钱”,官员则称之为“俸禄”。在当时,给土豪地主打工的贫民阶层,需要到过年才能领到劳动所得。

那么,如果并非年关,家里有遇上急事,需要拿钱应急怎么办?

可以“支取”,也就是先老板借点钱,等到年底算账时一并从工钱中抵扣。古人领取的年薪,并不是现在的钞票,也不是当时流通的金银,通常是实物发放。一般来说,古人领到的年薪多为粮食,如粟米、谷子之类的。虽然也有拿金银或铜钱当工资发放的,但这种情况比较罕见。

为什么时至今日仍有“吃皇粮”的说法?

这种说法就源自古代的实物工资。根据《群书治要》的记载,在公元一零六年以前,还没有发放现金当工资的先例,延平元年刘隆登基后,朝廷才开始进行“薪资改革”,发放工资时可以采用现金发放的形势,但也只能发放一半现金,另一半由实物抵充,也就是所谓的“半谷半钱”。

当然,这一政策并非刘隆出台的,刘隆是我国历史上寿命最短的皇帝,登基时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儿,驾崩时才有一岁,所以又被称作“汉殇帝”。这样英明的薪资政策,自然不会是襁褓中的刘隆出台的。这一政策,是由当时掌权的邓太后提出的。中国的女权人物不多,但每个女权人物都能折腾出一些花样。邓太后当政时期,出台了一系列于国家有益的改革,包括允许宫女回家结婚等等。

到了唐朝,货币的流通量加大,朝廷铸造了大量钱币,用于市面上的流通。直至此时,中国的薪资制才变成全部用货币发放的形势。不过,由于人们已习惯使用实物发放工资,所以当时不少朝廷直属的机构部门仍采用“职田年米”的薪资制度。直到明朝中叶,实物工资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货币工资成了主流选择。明朝时期,一些财大气粗的部门发放的是黄金,其他机构、主家发放的均为白银。

除了“年薪制”以外,我国古代也存在“月薪制”。别看“年薪”与“月薪”仅一字之差,但二者的区别巨大。“月薪制”的出台,解决了不少因薪资问题诱发的矛盾。如果遇到职工调任、升迁、辞职,用句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跳槽”,这种“年薪制”就会带来不少麻烦。如果职工未经主家允许,私自跳槽,恐怕这一年的薪水就要打水漂了。薪资制度改换成“月薪制”后,情况就好多了,每个月一结账,结算之后就可以拍拍屁股走人。

在那些没有“月薪制”的朝代,统治者也会出台种种政策完善工资制度,解决由“年薪制”所带来的弊端。这些政策,往往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例如,在跳槽者的薪资发放问题上,一些朝代会做出明规定。在南朝政权之前,跳槽者是否能领到工资,是以“芒种”这一天为标准的。如果在芒种之前跳槽,那么跳槽者这一年的工资则全部归替岗者。现代人跳槽喜欢挑发放年终奖这一天,如果放到古代,这些跳槽者就要亏大了,非但领不到年终奖,还得白打半年工。

到了唐朝,年薪结算的日期被调整为每年的五月五日。根据唐书《封氏闻见记》所记载的“淮例,替人五月五日以前到者,得职田”可知,在五月五日之前上岗的职工,到了五月五日这一天能够领到全年的薪酬,否则便只能等到次年五月五日。在唐朝,会算账的职工会挑这一天跳槽,去新单位“报道”。

当然,具体古代跳槽者在哪天辞职才能领到全年的薪酬,因朝代不同、地域不同,各有区别。在古代,找工作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有个“铁饭碗”是一种天大的荣耀。所以,古代很少会出现跳槽人士,没人舍得放弃眼前的待遇,除非受到上司的压迫。

参考资料:

【《群书治要》、《封氏闻见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朝时期为何没有册立皇储?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历史上的各个封建王朝,皇帝一般都会在登基后,马上确定一位皇储。册立皇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皇帝出现意外后,必须有合法的继承人继任,避免皇位争端。另一个目的是,有了确定了身份的皇储,就可以让皇储开始学习治国理政

  • 朱元璋既然珍惜廖永安的才华,为什么却对他见死不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廖永安是明朝的开国名将之一,帮了朱元璋不少忙,并且朱元璋很珍惜廖永安的才华,那么后来为什么却对他见死不救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在元末的时候,天下各地都出现了叛乱,尤其是江淮地区更是重灾区。为了应对这样糟糕的环境,廖永安连同弟弟廖永忠一起聚集义兵盘踞在巢湖水寨,以此来对抗

  • 曹植擅闯司马门之事是被人陷害还是自导自演?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除了曹操之外,其他人要私自乘皇室的车马进入司马门都绝非易事。那么曹植擅闯司马门之事是被人陷害还是自导自演?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首先,皇室车马被擅用就是公车令的失职,而失职就要付出掉脑袋的代价,这点公车令再清楚不过了,而当时曹植并没有具备使用皇室车马的资格,这

  • 历史上张軏是如何迎立朱祁镇,迫害尚书于谦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张軏是知名靖难功臣张玉的儿子,同时也是四朝重臣英国公张辅的弟弟,那么他是如何迎立朱祁镇当皇帝,迫害尚书于谦的?明仁宗朱高炽继位之后,他立马被升任为指挥同知;明宣宗朱瞻基继位之后,汉王朱高煦选择造反,张軏得以跟着朱瞻基一起轻松平定了这场叛乱,被授予了世袭诰命。到了英宗皇帝朱祁镇期间,张軏跟着同为

  • 长平之战后赵国很弱,为何还是是击败燕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燕国虽然是战国七雄之一,但出镜率和戏份一直都比较少,简直像是电影院中拿着汽水、爆米花的观众,默默的看着中原各国的互相竞逐。然而,燕王喜似乎并不甘寂寞,竟然主动给自己加戏。但是现实毕竟很残酷,一顿胖揍下来,燕王喜终于对自己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长平之战赵孝成王四年,赵王主动派军队接管了从韩国归

  • 欧洲的中世纪是怎样的?为何期间的科技停滞不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是一个朝代接着另一个朝代,不间断地延续下来的,但是世界历史却不是这样顺畅。历史上也只有亚洲能如此连贯的有一个朝代进入另一个朝代的统治,并且社会经济生产都通过朝代的更迭,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而今天雄踞全球的欧洲,却是另一番景象。他自从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确切的说是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进入

  • 几乎无人攻破的函谷关,为何匡章能攻下来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在战国时期,有这么一位大将,名叫匡章,非常地厉害,他还有章子、匡子、田章等几个称呼。匡章曾是三代君王的将领,先后为齐威王、齐宣王、齐闵王。这人有多厉害呢?我们都知道秦国厉害,但是秦国曾经因为他而称臣,而且,他是唯一一个将函谷关给打破的人,堪称战神。公元前325年,秦惠王向中原攻进,秦相张仪就跟秦惠王

  • 笏是什么东西?有何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笏是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明朝崇祯年间,鸿胪寺少卿董令矩和另一个大臣宋千敏的关系非常要好。有一天上朝时,宋千敏发现董令矩在金殿急得团团转,满头大汗,忙向他询问缘由。原来好友董令矩出门太急,忘了携带笏板了,返回

  • 南明朝廷为什么不到一年时间便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煤山自缢;山海关外地动山摇,清军从容入关;南方诸省趁着清军与农民军大战之际,建立弘光政权。以当时的局势而言,鹿死谁手还未可知。三方势力中,李自成的农民军率先被淘汰出局。但对于清军来说局势也并不乐观,虽然他们占领了北京,但并未统一全国。一些既极端仇视李自成,又反对清朝入主中原的大

  • 在蜀汉中将军是什么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蜀汉,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赵云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是最早跟随刘备起兵的将领之一,为刘备建立蜀汉立下不少功劳,是蜀汉开国元勋。李严原来是刘璋的部下,刘备攻取益州,李严投降了刘备,后来成为蜀汉重臣。这里面,值得讨论的是,赵云的地位不如李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