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万一关羽在华容道杀了曹操,诸葛亮会如何处置呢?

万一关羽在华容道杀了曹操,诸葛亮会如何处置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247 更新时间:2024/1/14 7:53:28

山阳公载记曰: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

历史上曹操败走华容道,回南郡,很显然不是有人放水。脱难后的曹操还笑话刘备。刘备确实放火放晚了,即使刘备早放火,曹操也不一定会像他说的那样完蛋,为他卖命的人太多了。历史上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也没有演义中败得那么惨,退走前还能从容烧掉战船。

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篇故事。但从这个故事来看,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关羽,只要想杀曹操,那绝对是杀得了的。

关羽义释曹操是诸葛亮智算华容的结果。诸葛亮利用关羽重情重义,故意放水,放过曹操。

演义中的诸葛亮神机妙算,已经知道周瑜会大败曹操,提前安排赵云和张飞带兵去曹操的退路上埋伏,把关羽晾在一边。赵云和张飞的任务就是消耗曹操败兵兵马,打劫,目标不是捉曹操。

关羽见军师无视自己,主动请战。诸葛亮说:“我担心你会放走曹操。”关羽说:“我已经杀了颜良文丑报答曹操,绝不会放走他。”诸葛亮不信,关羽立下军令状,按诸葛亮的吩咐去华容道埋伏。

关羽走后,刘备认为关羽重情重义,搞不好真会放了曹操。诸葛亮说,曹操命不该绝,这是天意。所以故意让关羽做个人情。黄盖火烧曹操战船,曹操在张辽的保护下逃上岸。身边好不容易凑齐几千人马,然后就按着诸葛亮的路线逃亡。一路上三次大笑诸葛亮、周瑜智商不够,然后三次打脸。

曹操第一次大笑,结果赵云杀了出来。赵云的目标是消耗曹操人马,抢夺旗帜装备,对曹操没兴趣。赵云抢完东西就走了,也没有追杀曹操,曹操很容易就脱身了。

曹操第二次大笑,结果张飞杀了出来。张飞的主要目标也是打劫。但曹操在这一仗中损失惨重。曹军逃了一夜,早晨又下了场雨,曹军饥寒交迫。到葫芦口时,曹军休息,准备做饭吃。还脱了衣甲,把湿衣服晾起来,把马鞍取下,放马去吃草。结果饭没吃到口,张飞被曹操给笑出来了,曹操连衣甲都来不及穿就上马跑路。手下人被张飞追杀,连马都来不及收回来。

这一仗过后,曹操身边的将领大多受伤,大部分人骑的马都没马鞍,许褚骑的就是秃马。还有很多人都没来得及穿衣甲,即使穿了衣甲的也是湿透了的。这时是隆冬严寒,可见曹军是多狼狈。

刚进华容道时,路不好走,曹操命人砍竹子树木铺路。很多人都饿倒在地,曹操直接带人骑马从那些人身上踩过去。死伤无数。等曹操到了好路上,没走多远,曹操又大笑起来,把关羽给笑了出来。

这时曹操身边只有三百多人了,人困马乏,没一个人装备是完整的。关羽以逸待劳,等候曹操多时,手下是五百校刀手。曹操本来是打算与关羽决一死战的,但是众将认为人可以靠意志去拼,但马已经跑不动了,没法打。程昱劝曹操找关羽认怂,求关羽放他一马。

关羽让路放行,但心中还在犹豫,曹军过去后,关羽大喝一声,曹军全都下马哭拜在地。这时跑到关羽面前,关羽想起故旧之情,终于下决心放走了曹操。

关羽五百精兵完全可以轻松灭掉包括曹操在内的残兵败将。曹军无论是士气、体力、装备、地势、人数上都不及关羽。即使是许褚、张辽等名将,也是会饿会累的,前面还跟张飞打了一场,已无力再战吃饱喝足,骑着赤兔马的关羽了。

演义中关羽要杀曹操,绝对是杀得掉的。诸葛亮要杀曹操,更能杀掉,他连曹操逃跑路线都算好了,曹操就是他刀板上的肉。

诸葛亮不想杀曹操,把赵云、张飞埋伏前面,让他们打劫为主。即使他们不听令,要杀曹操,这时候曹操还有人,也逃得脱。最后一关,曹操穷途末路,利用关羽放走曹操。

诸葛亮夜观天象,曹操命不该绝。诸葛亮不杀曹操的理由就是天意不可违。在中国传统小说中,最厉害的就是天意,谁也不能逆天而行,就像李元霸这样的永动机,最后也被老天收拾掉。

很多人将诸葛亮放曹操解读为,杀了曹操,孙权独大,会灭掉刘备。我不这么认为。

杀了曹操,北方无非是两种结果。

第一,曹操儿子继位,主持大局,稳定局面。不存在孙权一家独大的可能。周瑜那点人马也不可能那么容易灭刘备。以刘琦名义,大旗一招,又有杀曹操的威名,荆州甚至更多地方会更容易投降刘备。

第二,北方各个势力夺权,北方重新陷入混乱。孙权虽然一家独大,但还没大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地步。刘备在北方混迹多年,虽然屡战屡败,但也是个打不死的小强。不是孙权说灭就能灭的。而且北方混乱,刘备的机会就多了。

小说搞出这么个故事,无非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算无遗策和关羽的重情重义,最后再以天意自圆其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黄忠斩杀了夏侯渊,为什么刘备却不高兴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黄忠杀了夏侯渊之后,别提多得劲了,心里美滋滋地,这次加官进爵肯定没问题了,主公一定把我一个劲地猛夸。黄忠提着人头,到了大帐之后,给刘备和诸葛亮行了一礼,然后把人头往地上一掷,刘备大惊道:“莫不是张郃的人头?”黄忠解释道:“不是的,是夏侯渊的!”刘备不无遗憾道:“要是杀了张郃就好了,这个张郃是个心腹大

  • 古代王朝经常出现后宫干政和外戚专权 明朝为何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后宫干政跟外戚专权是常见的,为什么明朝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古代王朝是家天下的社会,皇帝早死或者是新帝年幼等一切事情,生母或者太后就会干预朝政,而外戚专权现象却在东汉时期频繁出现,对于这种问题,明朝为何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原因

  • 杨荣和金幼孜之间是什么关系?杨荣是金幼孜的救命恩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杨荣和金幼孜都是永乐朝时期的两个重要的内阁重臣,那么他们之间关系怎么样?其实,杨荣可以算得上是金幼孜的救命恩人,金幼孜北征时迷路,金幼孜两次坠马,都是杨荣一直在帮助他。在朱棣屡次北征蒙古的时候,也时常将他们两人带在身边,谈论各种大小事务。比如在永乐八年,朱棣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就将金幼孜、杨荣

  • 古代女子要是坐牢的话 最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女人坐了牢会有什么后果?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般来说,古代女子但凡罪过不是太大,就不会轻易令其坐牢,基本上都是交给家人和宗族去看管。官府还会授权给宗族,对犯事女性进行家法处置,诸如关禁闭、抽鞭子、活埋、浸猪笼等等,这些都是家法,不是官方刑罚。可即便如此,

  • 如果朱标继位,朱棣敢不敢兴兵造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为帝,是为建文帝。建文帝登基后为了清理掉藩王尾大不掉的隐患,下令削藩。说是削藩,实际上则是撤藩,周王等5位藩王先后被废。燕王朱棣出于不满和恐惧,遂于建文元年(1399年)以“清君侧”为由,起兵反抗,是为“靖难之役”。建文四年(1402

  • 和珅被抄家后,嘉庆帝是如何处理这批财产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凡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句话,作为中国清朝时期最大也是最著名的贪官,和珅的敛财能力可说是数一数二的,他被抄家后,嘉庆帝可谓是一夜暴富,不过令人不解的是,如此巨额的财富,他到底是怎么花掉的?让后世的历史书给出了一个“嘉庆中衰”的评价。我们先说和珅的财富,根据《查抄和珅家产清单》(

  • 朱棣为何能直接称帝,其他藩王没有反对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后来,朱元璋去世后,朱棣不满侄儿建文帝朱允炆削藩,举起“靖难”大旗,最终打败了朱允炆,自己当了皇帝。在这里,有人不禁要问,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朱棣不过就是其中一个藩王。可为什么朱棣打败朱允炆的军队,攻占南京后,就可以登基当皇帝。难道朱元璋的其他儿子都没有意见吗?这究竟

  • 知州在古代的地位如何?有知县高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州县是过去中国非常重要地方行政区。历来有“天下之治始于州县”的说法。作为清朝州县的长官,知县跟知州的地位尤为特殊。清朝中枢颁布政策后,都是以文书推动,通过层层叠压,把事情交到基层官吏手中,由他们做实际执行。朝廷的政策,都是靠这些低级地方官员在下面疏通贯彻。按照《清史稿.职官三》的说法,知州是“掌一州

  • 历史上东林党为何会存在于明朝?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东林党是明末以江南士大夫为代表的官僚集团,从万历时期到崇祯以及南明时期,东林党在明朝末年的舞台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一:东林党形成的时代背景晚明东林党的形成具有时代背景,一方面是

  • 朱元璋处理南北榜案的方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南北榜案是明代初期的一起十分重大的科举舞弊事件,那么朱元璋处理南北榜案的方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此案发生于洪武三十年二月份,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举人汇聚应天府,准备参加三年一度的会试,这可以算得上他们人生中,最为关键的一个转折点。向来重视人才选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