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忠斩杀了夏侯渊,为什么刘备却不高兴呢?

黄忠斩杀了夏侯渊,为什么刘备却不高兴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594 更新时间:2023/12/21 15:22:48

黄忠杀了夏侯渊之后,别提多得劲了,心里美滋滋地,这次加官进爵肯定没问题了,主公一定把我一个劲地猛夸。黄忠提着人头,到了大帐之后,给刘备诸葛亮行了一礼,然后把人头往地上一掷,刘备大惊道:“莫不是张郃的人头?”

黄忠解释道:“不是的,是夏侯渊的!”刘备不无遗憾道:“要是杀了张郃就好了,这个张郃是个心腹大患,其才胜过夏侯渊十倍啊!”黄忠听了刘备的话,一颗火热的红心,像被人塞进了冰水里,瞬间拔凉拔凉的,想骂娘的心都有了!要知道,之前诸葛亮可不是这么说的。

之前,黄忠主动请缨,要去打夏侯渊,诸葛亮说了这么一句话:“老将军虽然英勇,然夏侯渊非张郃之比也!”。诸葛亮说张郃比夏侯渊强,刘备说张郃比夏侯渊强,诸葛亮和刘备是穿一条裤子的,为何一前一后说法南辕北辙,前后矛盾呢?

夏侯渊和张郃究竟谁更厉害呢?依我看,夏侯渊确实比不过张郃。夏侯渊是曹操同族兄弟,是嫡系,在曹操创业初期,负责督运粮草,后来又参与了五次平叛,参与破马超,破韩遂,横扫羌族势力等等。但夏侯渊勇则勇矣,智谋不足,曹操曾经几次三番告诫他,打仗不能呈匹夫之勇,要动脑子,夏侯渊虽然口头上称是,但并未放在心上。

定军山一战,黄忠派人烧了魏军鹿角,鹿角距离大本营有十五里远,夏侯渊亲自率领四百名士兵前往修补。此时法正站在高处,夏侯渊一举一动尽收眼底,当法正远远望见夏侯渊出营之后,大喜,赶忙让黄忠从背后偷袭,结果夏侯渊命丧定军山。

夏侯渊,作为前方总指挥,性命比普通小兵不知重要多少倍,呆在大营里指挥便好,何须亲自冒险,去修什么鹿角呢?即便自己不放心的话,大可派一名副将前往啊!

与夏侯渊相比,张郃善于用兵,善用地形,既能冲锋陷阵,又能统领三军的角色,陈寿评价他说:郃识变量,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正如陈寿之言,张郃是诸葛亮最为忌惮之人,给诸葛亮北伐造成了极大的阻碍,痛失街亭,挥泪斩马谡,便是拜张郃所赐。

这么看来,诸葛亮说张郃比不过夏侯渊是随口所说,是用激将法,智激黄忠的。而刘备说张郃比夏侯渊强十倍,乃是发自内心的感慨,并不是什么风凉话。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王朝经常出现后宫干政和外戚专权 明朝为何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后宫干政跟外戚专权是常见的,为什么明朝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古代王朝是家天下的社会,皇帝早死或者是新帝年幼等一切事情,生母或者太后就会干预朝政,而外戚专权现象却在东汉时期频繁出现,对于这种问题,明朝为何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原因

  • 杨荣和金幼孜之间是什么关系?杨荣是金幼孜的救命恩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杨荣和金幼孜都是永乐朝时期的两个重要的内阁重臣,那么他们之间关系怎么样?其实,杨荣可以算得上是金幼孜的救命恩人,金幼孜北征时迷路,金幼孜两次坠马,都是杨荣一直在帮助他。在朱棣屡次北征蒙古的时候,也时常将他们两人带在身边,谈论各种大小事务。比如在永乐八年,朱棣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就将金幼孜、杨荣

  • 古代女子要是坐牢的话 最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女人坐了牢会有什么后果?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般来说,古代女子但凡罪过不是太大,就不会轻易令其坐牢,基本上都是交给家人和宗族去看管。官府还会授权给宗族,对犯事女性进行家法处置,诸如关禁闭、抽鞭子、活埋、浸猪笼等等,这些都是家法,不是官方刑罚。可即便如此,

  • 如果朱标继位,朱棣敢不敢兴兵造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为帝,是为建文帝。建文帝登基后为了清理掉藩王尾大不掉的隐患,下令削藩。说是削藩,实际上则是撤藩,周王等5位藩王先后被废。燕王朱棣出于不满和恐惧,遂于建文元年(1399年)以“清君侧”为由,起兵反抗,是为“靖难之役”。建文四年(1402

  • 和珅被抄家后,嘉庆帝是如何处理这批财产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凡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句话,作为中国清朝时期最大也是最著名的贪官,和珅的敛财能力可说是数一数二的,他被抄家后,嘉庆帝可谓是一夜暴富,不过令人不解的是,如此巨额的财富,他到底是怎么花掉的?让后世的历史书给出了一个“嘉庆中衰”的评价。我们先说和珅的财富,根据《查抄和珅家产清单》(

  • 朱棣为何能直接称帝,其他藩王没有反对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后来,朱元璋去世后,朱棣不满侄儿建文帝朱允炆削藩,举起“靖难”大旗,最终打败了朱允炆,自己当了皇帝。在这里,有人不禁要问,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朱棣不过就是其中一个藩王。可为什么朱棣打败朱允炆的军队,攻占南京后,就可以登基当皇帝。难道朱元璋的其他儿子都没有意见吗?这究竟

  • 知州在古代的地位如何?有知县高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州县是过去中国非常重要地方行政区。历来有“天下之治始于州县”的说法。作为清朝州县的长官,知县跟知州的地位尤为特殊。清朝中枢颁布政策后,都是以文书推动,通过层层叠压,把事情交到基层官吏手中,由他们做实际执行。朝廷的政策,都是靠这些低级地方官员在下面疏通贯彻。按照《清史稿.职官三》的说法,知州是“掌一州

  • 历史上东林党为何会存在于明朝?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东林党是明末以江南士大夫为代表的官僚集团,从万历时期到崇祯以及南明时期,东林党在明朝末年的舞台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一:东林党形成的时代背景晚明东林党的形成具有时代背景,一方面是

  • 朱元璋处理南北榜案的方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南北榜案是明代初期的一起十分重大的科举舞弊事件,那么朱元璋处理南北榜案的方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此案发生于洪武三十年二月份,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举人汇聚应天府,准备参加三年一度的会试,这可以算得上他们人生中,最为关键的一个转折点。向来重视人才选拔的

  • 长平之战秦国作为胜利者 秦国为何不趁机消灭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长平之战后,秦国为什么没趁势灭掉赵国,反而要等到四十年后?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国跟赵国之间的一场战略性的大决战。期间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将,此战最后是秦国获得了最后的胜利,赵国从此一蹶不振,加速了秦国统一天下的步伐。但是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