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建文忠臣王省曾经被燕军俘虏,为什么燕军又放了他?

建文忠臣王省曾经被燕军俘虏,为什么燕军又放了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745 更新时间:2023/12/18 9:33:18

建文忠臣王省曾经被燕军俘虏,为什么燕军又放了他?这是因为他实在是太能说了,愣是把抓他的人给说羞愧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洪武五年的时候,他通过科举考试成功考中举人,不久后便跑到南京城去参加会试卷,然而朱元璋觉得他的才能已经足够了,便打破惯例下令免除他参加会试,而直接让吏部去授予他一个较为合适的官职。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王省却以自己父母年老为理由,请求回到家乡赡养双亲,朝廷同意了。后来朝廷又再一次将其征召过来当官,让其负责掌管教化。一天,朱元璋对其进行亲自考察,结果很是满意,决定对其特殊提拔一番。

王省继续以父母年迈,需要人照顾为理由,请求朝廷能够安排自己到,方便赡养双亲的地方去任职。于是乎,朱元璋便将其委任为浮梁教谕,他前后三次任职都是这种教育类的官职,最后被朝廷调到济阳去任职。

到了建文帝朱允炆继位的时候,他立马和兵部尚书齐泰、翰林学士黄子澄等人一同商议削藩进程,先后削夺了周、齐、湘、代、岷等几个藩王,对于势力最为强大的燕王朱棣,也是对其盯得死死的,派遣张昺作为北平布政使者、谢贵、张信等人为北平都指挥使,葛诚为燕王府长史,宋忠、徐凯、耿王献为都督,分别驻扎在开平、临清、山海关。对于监视和防备燕王朱棣的造反可谓做到了极致。

但朱棣对此的应对也很到位,他选择了装病这一老套但管用的策略,成功麻痹了朱允炆一点时间,而他也利用这些时间积极养精蓄锐,为造反做足各种准备。

到了建文元年七月份的时候,燕王朱棣正式以靖难为旗号发动叛乱,张昺、谢贵、宋忠、马宣等人都被残忍其杀害。后来又先后击败了耿炳文李景隆两任南军主将,历时四年多终于入主南京,成为永乐皇帝。

而在这一时期,王省作为一个建文帝朱允炆的忠实支持者,坚决不肯效忠朱棣,最终被燕军的游击部队成功抓获。

成为俘虏的王省毫无惧色,应答自如,言语之间尽显慷慨高义,让抓他的人感到很是羞愧,便主动将其给释放了。明省回到济阳后,直接跑到明伦堂上,召集所有的学生,大声地表示:“你们知道明伦堂,这明伦两字是什么意思吧!这个学堂之所以要取这个名字,就是希望你们将来都能够成为明白伦理的人。既然明白伦理,那就怎能将君臣之间,所以本该有的大义所抛弃!”

说完,当场大哭起来,底下的学生听了之后也绷不住大哭。哭完,王省当场选择以头撞柱,为了心中的理想和道义,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人写字前为何要磨墨呢?他们是怎么磨墨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这就是古代读书人的终极梦想了,小侍在旁,红颜相伴,提笔磨墨,挥斥方遒。无论是鼎鼎有名的大家,还是默默无闻的书生,磨墨都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文无言不成句,笔无墨则不成书。古时候是怎么磨墨呢?我们先来看看“墨”这个字,上黑下土,表示的是黑色的泥土,古时候的

  • 扶苏为什么说自杀就自杀,是被逼的还是自愿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秦始皇进行第五次巡游的时候突然死了,赵高改了他的遗诏,那么问题来了,扶苏为什么接到假诏书之后不去查验一下,说自杀就自杀?自己竟然这么不惜命?他的自杀,到底是自愿还是被逼的?在咱们现在看来,看到遗诏的第一感觉就是,哇靠,没有搞错吧,赶紧给他老爹当面去问问,犯多大的错啊,上来就赐死。但是我们在结

  • 明朝"一门三进士,兄弟同登榜"说的是哪户人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一门三进士,兄弟同登榜”说的是哪户人家?这还要从洪武二十一年一月份开始说起,江西吉水出生的解缙带着亲兄弟解纶和妹夫黄金华,一同前往京城参加会试,考试结束后三人竟然同时中榜,解缙更是取得了第七名的好成绩。“一门三进士,兄弟同登榜”的大喜讯不仅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南京城,也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他们江西吉水

  • 古人追星到底是什么样的 和现代比差距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人也会追星吗?古代追星族都是怎么追星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人也会追星吗?那时候又没有创造101,他们的爱豆又是如何,一跃成为古代顶流的呢?没有数据、打榜、搞应援的时代,古代的追星族又会如何追星呢?爱豆塌房了他们又会怎么样呢?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古代追

  • 陶谦想要把徐州送给刘备,为何刘备拒绝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中比较优秀的人物之一刘备小的时候非常贫穷,只能靠卖草鞋为生。后来与关羽、张飞结拜为兄弟,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建业之梦。但是他却在最后输的一败涂地,就因为他认识了一位兄弟。刘备的头脑非常聪明,就连曹操也很是称赞他。但是如此优秀的人物却因为认错了两个人而导致自己满盘皆输,一个是自己的兄弟,一个是非常著名

  • 朱棣时期妖人李法良发动农民起义,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朱棣自从当上永乐皇帝后不久,便想要迁都北平,于是就强征太多民众去造宫殿,妖人李法良振臂一呼就此发动农民起义,最后结局怎么样?由于朱棣给的工程期限比较紧,底下的官员在办事的时候,自然也会不顾时长地强迫这些民众去进行高强度工作,不少人都直接累死在工地里,剩下活下来的人也都怨声载道的。在永乐七年的

  • 宋朝军事真的很弱吗?对外战争胜率为何超过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的军事真的很弱吗?宋朝军力其实很强主要问题在统治者!宋朝是这个历史上最富裕的一个王朝,就连唐朝的经济都比不过宋朝,宋朝的海外贸易是各个朝代中最繁荣的,大家都普遍认为宋朝是一个很窝囊的王朝,靖康之耻,及丧权辱国等等。总而言之给人的感觉就是军事上很弱,但是经济却是最强的。事实上宋朝的不仅经济领先各个

  • 第四代襄城伯李瑾一生有哪些贡献?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第四代襄城伯李瑾的故事。李瑾是明朝中期的一个勋臣,同时也是第四代襄城伯。他的爷爷,也就是第一代襄城伯李濬因为在靖难之役中替朱棣浴血奋战,立下战功,而得到这一世袭伯爵的。李濬死后,由长子李隆继位成为第

  • 五言律诗在历史上是如何发展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众多杰出的诗人把诗歌艺术的发展推向了高峰。在诗的体式上,完成了五七言律体的定型。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律诗属于近体诗,平仄和押韵有一定的体式,也要求对偶。律体的定型,它成了我国古代诗

  • 曹奂身为亡国君,为何能遭到司马炎的封赏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开篇就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意思是人或者事物变化无常,分合无定。公元263年,实力最强的魏国灭掉蜀国,司马家族在公元265年篡魏立晋,公元280年魏国灭掉吴,晋国完成统一而宣告三国时代彻底的结束。魏国灭掉蜀国以后,蜀后主刘禅投降,被迫迁往洛阳,魏帝将其封为安乐公,食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