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昭有弑君行为,为什么蜀汉因此兴兵讨伐?

司马昭有弑君行为,为什么蜀汉因此兴兵讨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497 更新时间:2023/12/29 4:28:20

三国(220年-280年),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一代枭雄——魏王曹操病逝,享年66岁,这一年太子中庶子司马懿41岁。雄才大略的曹操不会想到他的儿子曹丕39岁就去世了,在位6年,更不会想到他的孙子曹睿35岁就去世了,在位13年,而辅佐三代帝王的司马懿依旧硬朗。曹睿去世后,年仅7岁的养子曹芳继位,由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

由于受到曹爽排挤,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自此,曹魏的军政权力落入司马氏手中。

高平陵事变两年后司马懿去世,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掌握朝政大权。司马懿掌权时表面上还对曹魏皇帝恭恭敬敬,可司马师和司马昭哥俩掌权后就显得过分许多,司马昭甚至还指使手下当街杀死皇帝曹髦,随即又立了个新的傀儡皇帝曹奂,这所作所为与当年废杀少帝改立献帝的董卓如出一辙。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当年董卓逼死少帝改立献帝后,还有一大批忠于汉室的诸侯联手讨伐董卓。可司马昭杀了曹髦改立曹奂时,朝堂之上却鲜有为曹魏政权说话的大臣。不过曹魏的死对头蜀汉却因曹髦被杀而兴兵讨伐司马昭,以实际行动谴责司马昭的弑君行为,这就有些奇怪了。

实际上兴师问罪只是一个出兵借口罢了。古代打仗都讲究师出有名,作为诸葛武侯的接班人,姜维一直没有忘记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理想。也许是蜀汉这帮人偏安久了不愿意打仗,所以每次姜维想要出兵北伐时,都会遭到朝臣极力反对。如今曹髦被杀了,正好以讨伐司马昭悖逆之举为由出兵北伐,堵住朝臣的嘴。况且以此理由出兵势必会得到曹魏百姓的支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于北伐有帮助。

师出有名也只是一个原因,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曹魏政权更替,朝堂不稳,大臣人人自危,谁都担心自己会成为司马昭稳定局势的牺牲品。蜀汉此时出兵有点趁火打劫的味道,更容易取得成功。

总而言之,蜀汉在曹髦被杀后兴师问罪司马昭是一石三鸟,既有了出兵借口,又能得到魏国百姓支持,还能趁火打劫,何乐而不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国的先祖是谁?他是如何崛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先祖是夏初协助大禹治水的伯益。伯益让国于启后,他的后代渐渐的失去了原来的地位,但依然有贵族身份。传到了商朝末年,伯益的后代飞廉、恶来父子还曾帮助商王帝辛领兵打仗抗衡西岐周军。周武伐商,飞廉、恶来因此成为俘虏,被周委任做一个不大的小官。此后一直到周穆王时候,也就是那个在位时间极长,并传出穆天子和西

  • 清朝时期到底有没有宰相这个职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在看影视剧的时候,如果有注意的话,会发现几乎每个朝代好像都有宰相。宰相一方面是帮助皇帝治理朝政,另一方面也是对皇帝的权力进行约束的。当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后,一开始还有宰相这个职位,但我们都知道明朝为了巩固皇权的地位,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建立东厂、锦衣卫等,朱元璋生怕自己的天下被别人夺走。于是就自

  • 古人在选择跳河自杀的时候 古人为何把鞋子放好在岸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人跳河自尽,往往会将鞋子脱掉放在岸边,其中有何说法?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如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日常生活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就算是宅在家里看电视,也可以轻松的帮我们打发时间,追剧也是很多宅男宅女都比较喜欢做的事情,特别是对于一些古代

  • 古代的宫女们为什么都害怕被皇帝看上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宫女伺候皇帝,最怕被皇帝看中。在众多的电视剧题材当中的宫斗剧,只要一经上映都火,这里面有着天下的主宰皇帝,也有着非常温婉贤良的妃子们,同时更少不了一些,用心险恶狠恶毒辣的反派妃子,很多看剧的人基本上关注在皇帝与妃子,会对她们身边的人有过多的关注,那么这些人是谁呢?其实就是日夜伺候这些主子们的宫女

  • 曾国藩非杀李秀成的理由是什么?他知道的太多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曾国藩非杀李秀成的理由是什么?剿灭太平天国的主力是曾国藩的湘军,而不是清朝主体八旗军。为什么要让湘军去打太平天国?这是因为咸丰、慈禧实在没办法了,而李秀成本人也实在是知道的太多了。(太平天国运动是在1851-1864年间,从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清朝的实际统治者从咸丰皇帝过渡到慈禧太后)满清的八旗军,

  • 明朝真正的盛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五大盛世,它们依次是:西汉“文景之治”、唐朝“贞观之治”、唐朝“开元盛世”、明朝“仁宣之治”、清朝“康乾盛世”,这五个时期即是这四个朝代的鼎盛时期。那么相反,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看,盛世即意味着这个朝代的国力自这个时期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或者是朝代的衰败即从这个盛世末期就开始有了征兆。

  • 清朝官员宁可挨饿,也不吃饱上朝 古人为何那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官员在上朝时,为什么会有“宁可挨饿,也不吃饱”的情况?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代上朝的官员其实也蛮幸苦的,我们在电视剧中都是看到满朝官员排班肃列,大清早的整整齐齐的排着队走进大殿。实际上大部分官员根本就没资格进殿。而且在上朝的时候天一般

  • 唐朝曾经那么强大,为什么没有宗室复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汉唐是我国古代历史中最强的2个朝代,那么唐朝灭亡之后,为何没能像西汉一样,涌现出一堆恢复唐朝基业的宗室呢?唐朝的宗室都去哪里了?其实这事儿主要跟分封制有关系。汉朝的分封制,那是实打实的分封制。但凡是老刘家的人,再怎么惨也能混一块地盘,拥有该地盘上的军政大权。可唐朝的分封制就完全不同了,虽然唐

  • 明朝末期真的没有转机吗?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会把明朝的灭亡认为是命中注定的一件事,难道明朝末期就已经没任何转机了么?其实一个朝代灭亡,一般都是当政的皇帝庸碌无能,或者年纪太小。但是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也算是一位好皇帝了,其实明朝年间整个天灾人祸也是出了不少,百姓也都是到了活不下去的程度才会选择起义,当时朝廷里的风气不是朱由检一人能

  • 廖永忠的哥哥廖永安智勇双全,为什么结局不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廖永忠的哥哥廖永安智的故事。廖永安兄弟都是巢县人,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巢湖,两人都是水军将领,在元末的那个动乱的时期里,他们纠集起一支部队盘踞在巢湖水寨,抵抗盗贼的入侵,以来保卫乡里。然而随着元末红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