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官员宁可挨饿,也不吃饱上朝 古人为何那么做

清朝官员宁可挨饿,也不吃饱上朝 古人为何那么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303 更新时间:2024/1/3 18:14:14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官员在上朝时,为什么会有“宁可挨饿,也不吃饱”的情况?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古代上朝的官员其实也蛮幸苦的,我们在电视剧中都是看到满朝官员排班肃列,大清早的整整齐齐的排着队走进大殿。

实际上大部分官员根本就没资格进殿。而且在上朝的时候天一般都还没亮,一般是在卯时开始朝会。所谓点卯就是卯时开始点名,卯时就是凌晨五点到七点,五点的时候大部分时间天还黑着呢。大臣们一般在4点就要洗漱准备上朝,距离皇城远的官员有时候3点就要赶着去朝会。

实际上起早贪黑的赶路仅仅是是刚刚开始,到了紫禁城并不能直接入宫。在东华门有一个下马桩,无论臣武将官职大小都要在此下马下轿,在此等候,等候干嘛呢?等着皇城卫士的安全检查,不能携带兵器等违禁物品。检查完后依次进入。

据说紫禁城防火也比较严格,一般的大臣是没有权利在紫禁城里持灯前行的,所以要抹黑前行。据说还有因为雨天路滑,掉进河里淹死的。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来到了太和殿,但是大部分人只能在殿外候着。

在朝会上规矩更是繁多,言谈举止,一举一动都要有严格的限制。如果这个时候要是内急就麻烦,因为朝会这么一折腾可能要很久才能结束,所以只有一个字“忍”。在《清史稿》里面有记载大臣们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一般不饮不食,空腹上朝,口含人参维持体力。

在忍受如此煎熬的情况下还要完成各种仪式,这就考验一个人的耐力了。大臣们叩拜的姿势也有严格的限制,在《清会典》中提到:“大朝,公百官行三跪九叩礼,其它朝亦如是。”所以我们看电视剧中就跪一次,叩一次的是不存在的,实际上要比电视上要繁琐的多。

而且清朝跪拜时间也特别长,叩头也比较频繁。在奏事和谢恩的时候都要叩首,有的还要叩出声响来,这就需要技巧了。李鸿章慈禧大寿前每天都要练习三次三叩九拜大礼,帝师翁同龢则在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练习五次。

在如此苛刻的要求下,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是非常必要的,所以不饮不食是最好的办法。所幸上朝并非每天都有大时,大朝都是在重大节日的时候才会有,京城所有官员都要参加,常朝也就逢五逢十参加,御门听政除了雍正这种工作狂,其它的皇帝也没有完全执行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曾经那么强大,为什么没有宗室复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汉唐是我国古代历史中最强的2个朝代,那么唐朝灭亡之后,为何没能像西汉一样,涌现出一堆恢复唐朝基业的宗室呢?唐朝的宗室都去哪里了?其实这事儿主要跟分封制有关系。汉朝的分封制,那是实打实的分封制。但凡是老刘家的人,再怎么惨也能混一块地盘,拥有该地盘上的军政大权。可唐朝的分封制就完全不同了,虽然唐

  • 明朝末期真的没有转机吗?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会把明朝的灭亡认为是命中注定的一件事,难道明朝末期就已经没任何转机了么?其实一个朝代灭亡,一般都是当政的皇帝庸碌无能,或者年纪太小。但是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也算是一位好皇帝了,其实明朝年间整个天灾人祸也是出了不少,百姓也都是到了活不下去的程度才会选择起义,当时朝廷里的风气不是朱由检一人能

  • 廖永忠的哥哥廖永安智勇双全,为什么结局不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廖永忠的哥哥廖永安智的故事。廖永安兄弟都是巢县人,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巢湖,两人都是水军将领,在元末的那个动乱的时期里,他们纠集起一支部队盘踞在巢湖水寨,抵抗盗贼的入侵,以来保卫乡里。然而随着元末红巾军

  • 自古名将的下场都不太好,要是霍去病不早逝的话,他能善终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自古功高震主的将领往往都没好下场,十有八九是要被疑心病皇帝找借口弄死的,那么要是霍去病不早逝的话,汉武帝会不会杀掉他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其实汉武帝多半是不会这么做的,因为霍去病再厉害,他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力量也不可能超过他的叔叔

  • 独孤伽罗做了哪些是?为何隋文帝临死前会抱怨她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隋朝是杨坚篡夺了外孙周静帝宇文阐的皇位建立的,杨坚的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位皇后,后人对她的评价非常高,是贤后的代表。那为什么隋文帝临终前直呼:独孤误我呢?这是为什么呢?东晋后,我国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庞杂有力的权力集群——关陇集团,北朝时期,许多朝廷的发展和存在离不

  • 长平之战后,为何赵国还是坚持了四十年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长平之战,主要是秦国与赵国之间的对抗,实际上赵国在这次战役中损失惨重,秦国虽然赢了,但秦国国君并没有果断的下命令,导致让赵国苟延残喘,直到四十年之后才被灭国。那么赵国实际上还有一些底蕴,并没有被亡国,坚持了四十年。首先,为什么秦国没有直接将赵国灭亡?其实很大原因是多个国家与臣子之间的权利争衡,韩赵魏

  • 永嘉之乱是如何爆发的?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永嘉之乱又被很多的历史学家称之为“五胡乱华”,主要指的匈奴大举攻陷了西晋都城洛阳并掳走晋怀帝之乱。至于永嘉之乱的起因,历史学者有很多的观点,但是永嘉之乱的起因最早应该可以追溯到汉代,汉朝的几个明君推行较为宽容的休养生息政策,虽然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却使得匈奴在中原的周围地区扎根。永嘉之乱的起

  • 为什么古代的农民很少去开垦荒地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中国没有鲮次栉节的高楼大厦,只有广袤一览无遗的土地,而且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以农业生产为重中之重,古代有着如此优质的先天条件,为何那些穷苦人民,宁愿被地主剥削,也不愿去开荒农田呢?古代土地制度在原始社会,土地是公有的,大家一起耕种,然后平均分配,一起繁衍后代。到了奴隶社会,夏商周时期,

  • 郁新只是一个户部尚书,为什么有胆子裁减亲王的俸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郁新只是一个户部尚书,为什么有胆子裁减亲王的俸禄?而且裁减的还不少,直接裁掉了亲王俸禄的五分之四,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解其中原因,感兴趣的朋友快来看看吧!郁新是明朝初年的一个知名官员,出生在凤阳府临淮,他于洪武二十一年成功考中进士,被委任为中书舍人,后来又先后当过翰林、侍讲。史书记载郁新的样

  • 古人为何喜欢在城池外面修建护城河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护城河,是我国古代围绕城墙或主要建筑物开挖的人工河流,不管是大型城池还是小型坞堡,甚至是一些小村落都会修护城河。有的护城河有上百米宽,我国有史料记载的最宽的护城河是宋朝时期的襄阳护城河,它的平均宽度超过180米,最宽处达到250余米,堪称天下第一护城河。那么为什么古人热衷于修护城河?第一,古代战乱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