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一个朝代?

唐朝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一个朝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156 更新时间:2023/12/12 5:04:52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由李渊建立。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唐代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唐代杜甫《忆昔二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这是唐朝两位著名诗人对大唐盛世景象的侧面描写,类似的诗句不胜枚举。历经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大唐以前所未有的经济实力和举世繁华,诠释了什么叫开放。开放是一种模式,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融合。

唐朝,开放的经济和文化,汇聚了中西方的大融通、大交流;唐朝,先进的理念和思想,加速了民族的振兴,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纵观我国封建王朝,没有一个王朝能像唐朝这般繁华著世,没有一个王朝能像唐朝这般融贯东西,更没有一个朝代似唐朝这般前卫和开放。

01.盛世繁华下的文化发展和经济振兴

翻开中国历史我们会发现,唐朝犹如一颗璀璨的夜明珠,镶嵌在历史长河之中,她所折射出来的光芒熠熠生辉。这种光芒是经济发展带来的诸多成果的汇聚与放大,以此催生了诸多行业、领域的繁荣,也带来了唐朝独一无二的繁华与超前。

今天当你置身西安“大唐不夜城”的时候,是不是已经被唐朝的气象所折服了呢,其实历史上唐朝的景象,远不止这些。回溯唐朝,那时候的长安是全球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唐朝以其特有的经济和文化魅力在昭示世人,“大唐盛世”以博大的胸怀广纳四海宾朋。

当年的唐朝,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无论是政策上还是社会思潮上,都是一个无比开放的朝代。在隋朝大一统的基础上,大唐与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欧洲、非洲都有往来。如日本连续13次派出遣唐使。这种开放性与包容性,加速了唐朝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融合,地区间的贸易变得频繁,人们之间的交往和思想观念的交汇,变得普遍和融洽。

02.观念的变化,催生新思想的碰撞

唐朝的开放不仅仅是经济的包容与融通,民族政策和文化交流的汇聚也是一大亮点。经济发展带来不同地域文化的深入交流,也加速了制度的不断推陈出新。出于对不同文化的解读,人们的眼界和思想变得超前。

民族之间:和亲、册封和会盟等不同形式的民族政策,让唐朝民族发展趋于稳定、和谐。历史上著名的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嫁与吐蕃赞普;李隆基先后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等;8世纪末,南诏与唐会盟,重新归附唐朝,9世纪中期,唐蕃会盟。

文化行业:唐朝的文化行业发展到了顶峰,出现了宫妓、官妓,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和时尚元素,庙堂上下弥漫着享乐之风。上到皇亲国戚,下到黎民百姓,请客迎宾、迎来送往、游山玩水、墨客诗吟等等,酒色文化行业充斥着社会各个阶层,他们常常以新词、歌赋来描绘自己的风流韵事。

思想观念:诸多交流,最终汇成“中华文化圈”。政治、经济上的开放,加速文化融合与开放。且看宫廷之内,从李世民霸占弟媳到武则天侍奉父子帝王,这等由政治衍生出来的不伦行为,在当时似乎是历史一敝,尤其是武则天称帝以后,私生活尤其腐化,开放程度让人咂舌;再看民间,武周之后,女权主义较为盛行,女子倡导爱情自由,婚前性行为、婚外恋等违背礼法的道德禁锢,已经被彻底打破。一时间,女子穿着暴露,以露为美,私通、改嫁等社会行为变得时尚。据史料记载,唐朝公主改嫁、再嫁的就多达23人。

03.从未被超越的唐朝,带给中国文化的绚烂

不论是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还是玄奘西行,唐朝以前无古人的开放力度,向世界传播大唐文化。纵观唐朝历史,不论从范围、规模还是领域,每一次的融合背后都渗透着开放,这是唐朝独有的特质,是遗风更是时代特色。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而向来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唐朝被彻底颠覆。从现在的博物馆或者是文化馆,都可以看到很多关于唐朝开放的历史记载。而在全球很多国家,现在都有“唐人街”。凡此种种可以看出,正是唐朝的开放,才让中西方文化得以持续、深入地发展。

思想的深度决定开放的程度,开放的程度决定思想的广度。唐朝以其特有的魅力和开放的步伐,在历史画卷上留下最美的一笔。读罢之余,再从诗人笔下触摸一下大唐的不朽繁华吧:

唐代王建《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唐代卢照邻《长安古意》: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

结语:历史从未走远,大唐的一世繁华似乎就在昨天。余音绕梁、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让这个传奇朝代立于时代潮头。唐朝,一个承上下,开启新纪元的王朝,以其独特的时代美和文化美,诠释着开放、融合、包容与豁达的大唐精神。

梦回大唐,给你一次穿越时光的机会,你可曾看见长安城那倾尽繁华美若星辰的瑰丽,在对你时时地呼唤;你可曾听见那悠扬的雅乐,在一遍遍奏响盛唐时代的不凡与风采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何没待"天下有变"就开始北伐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身为汉室后裔的刘备,因出身贫寒,只能白手起家。在那个乱世中,他先后担任过几任县令,又据有过徐州,却在不久之后,再次失去了立足之地,只能到处寄人篱下。当他在荆州的时候,名士徐庶和水镜先生为他举荐了一个奇才,即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亮,他的际遇才出现改变。诸葛亮早已看透天下大势,于是在刘备三顾茅

  • 古人是如何喝茶的?和现在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人喜欢喝茶,现在没事的时候就会泡一杯茶,看看手机或者看看报纸什么的,要知道即便是现在的英国,那也是都非常喜欢的,喝个下午茶什么的,当然他们并不是喝了咖啡而就是喝的茶叶,看来中国的茶叶,那在世界的人们生活习惯当中也是非常普遍的,说啥呢?当然要喝出点儿惬意的生活来了,在中国古代这个茶叶的饮品已经是非

  • 南明当初占据半壁江山 南明为何坚持十几年就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南迁后,拥有半壁江山的南明政府为何仅仅坚持了十几年,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自缢殉国,明朝灭亡。明朝灭亡后,明朝残余势力在南方重新组建了大明政府,史称南明。作为大明的继承者,南明

  • 刘邦知道吕后心狠手辣 刘邦临死前有什么办法保护戚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对刘邦死前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戚夫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近年来,宫斗的戏码在影视剧中频繁的上演,其实很多时候,真实的情况要比演的残酷太多了。汉朝的时候,刘邦的老婆是吕后,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感情也逐渐淡了。而刘邦喜欢上了戚夫人,甚至还有打算要立戚夫人的儿

  • 朱元璋为何如此痛恨贪官?他是如何处置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夏商周时期距离我们已经非常遥远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就得到了改变。这时候处于诸侯争霸的局面。简单说就是一段大乱世,这一时期各路诸侯一直争战不休,从未停止。直到秦始皇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秦始皇在39岁的时候一统六国,成为了天下霸主,建立了秦朝。从此之后我国进入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时期。到了元

  • 参与建造秦始皇陵墓的工匠最后都是如何处置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时候,参与到古代皇陵建设当中的工匠们,最终都会被杀掉,毕竟皇陵里面珍宝无数,皇帝当然不希望这些宝物被人盗取,不希望自己陵寝中的构造或者秘密被外人所知道,所以杀人灭口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参与秦始皇陵构造的人都被杀死了,为什么司马迁的《史记》中还能有关于秦始皇陵的记载呢?修筑

  • 鄂贵人出身名门,为何会遭到乾隆的冷落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等级制度要比大家想象中的更加严格分明,无论在前朝还是在后宫,出身能起到的作用都是很大的。大家只要略微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那些能够坐到皇贵妃或者贵妃等较高位分的妃嫔背景一般都不可小觑。像令妃这样包衣旗女子逆袭当上皇后的,几百年来也只出现过寥寥几个而已。换言之名门贵族培养出来的女子进宫后得到皇帝青

  • 睢阳之战的经过如何?张巡为何宁死不投降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唐代名将,似乎很少有人会把张巡摆进顶尖水准之中,然而,手里只有两三千兵马的他却带着麾下官兵同数量近20倍于自己的叛军打得有来有回,最终还能全身而退。一座并不算太大的雍丘城足足消耗了敌军十个月的时间,极大延误了对方的战略部署;睢阳会师后,张巡手中可用的兵马翻了两番,但局势却更差了——他们面对的是来

  • 唐朝时期长安为何会有百万人口?朝廷是如何管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人口向大城市,主要是向都城的流动与集中,是由唐到宋城市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古典城市化。据估测,唐都城长安人口数量约为百万,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由此带来的人口压力是中国

  • 古代的农民为什么很少主动去开垦荒地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人口并不多,怎么样都不会多过现在这个时期,而且因为会有一些改朝换代、版图的扩张或者缩水,所以土地面积也不一样大,但是也都能算得上是地广人稀了。但是有一件事情却又很奇怪,古代的农民们为什么只能去受那些地主们的气,给他们耕地,却不自己去想办法开荒呢?古代的土地并不少,为什么他们不去开荒?这个问题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