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成立后,为何异姓王会遭到清算呢?

汉朝成立后,为何异姓王会遭到清算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376 更新时间:2023/12/25 1:22:13

当你做了候,就想当王;当了王了,又想做皇帝;做了皇帝,就怕别人造他的反。刘邦手下那一群王、候造反,要么是自己想更进一步,要么是刘邦担心那些王侯有想法。其实最重要的是原因还是汉朝初期大家的思想没有转变过来,大家都还沉浸在诸侯分封,割据称王的美梦中。

刘邦经过几年时间从一个亭长成为统一天下的皇帝,肯定有几把刷子,虽然各方面能力都有限,关键是他能笼络人心,让众多“国士无双”的能人辅助他打下了天下,他的手下也分为很多种。

一种是纯粹的部下,比如周勃、樊哙、萧何夏侯婴等人,从他还在芒砀山当流民的时候就跟着他;一种是后来入伙的,既然是入伙肯定是要带本钱,比如王陵英布彭越等人,他们相当于大股东,对刘邦集团投钱、投人。

汉朝建立后,大家就要论功行赏,划分胜利的蛋糕,只要是没死的老伙计,基本上都是侯爵,给钱给官给地位;只要是投了钱,入了火的,基本都被封为王,统治一方。

按说这样的结局应该很完美了,应该载歌载舞的庆祝才是,可是没过多久,皇帝刘邦就开始找各个异姓王的茬儿,反正看谁都不顺眼,欲除之而后快。

这很好理解,比如韩王信,在韩地好好的当个王多好,可是他仗着夺地有功,而且与匈奴关系良好,自我感觉很良好,就摆起了谱,大有不把刘邦放在眼里的势头。这就过分了,虽然你是股东,但你不是决策者。对付这种有想法的异姓王,刘邦很直接——灭了他。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刘邦心里也种下了怀疑的种子。说实话,谁坐在那板凳上,谁都会多疑。

以后刘邦看哪个王,都感觉要反,皇帝一疑心,那些王就坐不住,那个年代又不如现代社会沟通如此的快捷和发达,诸侯王和皇帝上高水长的,见一面不容易,互相之间很多矛盾和问题基本靠人传递,很多信息就出现了偏差和误会,再加上皇帝多疑,诸侯王紧张,大家都尴尬,慢慢的一个就反,一个就逼着对方反。

典型的例子就是刘邦的发小燕王卢绾,他真心的不可能反刘邦,他与刘邦之间就是纯粹的误会,很多事情没有沟通好,最后把卢绾给逼反最后逃到了匈奴。

至于韩信、彭越、英布等人,刘邦一个一个的全收拾了,那是因为纯粹的威胁,刘邦太害怕他们造反了,原因很直接——刘邦打不过他们。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灭秦没多久,而天下诸侯起兵反秦的一个重要由头是——大家可以复国。韩王信就是原韩国的贵族,希望能够回到战国时期那种高度自治的局面,想恢复故国荣光,而像英布、臧荼这种更希望过一把“燕王”这种和刘邦平起平坐的诸侯王的瘾,其实他们并没有打算真造刘邦的反,只是希望得到一种地位。

汉朝其实典型的郡县制治国体系,分封的诸侯王虽然具有王的地位和等级,甚至配备相国等官职,那些官职都是中央朝廷委派去的,诸侯王权力并不大,这与原来赵国时期真正意义上的诸侯王制有很大的区别,这也是那些异姓王心里不平衡的原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范雎作为魏国人成为秦国相国后 范雎为何转头对魏国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范雎是魏国人,成为秦国相国后,为何要对魏国下手?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范雎是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他来自魏国,可是在成为秦国的相国后,他却对魏国下手,不仅当众羞辱魏国的使者须贾,夺取魏国的城池,还逼迫出身魏国宗室的魏齐自杀。俗话说得好,“不经他人苦,莫

  • 高贤宁不给朱棣面子,为什么朱棣反而不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朱棣造反之后杀了不少建文帝的忠臣,那么高贤宁不给朱棣面子,没有向他投降,为什么朱棣反而不杀他?甚至还平平安安活到了97岁高龄,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高贤宁是明朝建文年间一个忠臣,出生在山东行省济南府济阳县,在早些年的时候拜师于一个叫作王省的大儒,师徒两人都是比较注重忠义的,且渴望为朝廷效力的,因

  • 太监宫女不能随意出宫,皇帝都赏赐他们什么东西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皇宫里面生活的,除了皇帝和他的众多妃嫔们,还有就是伺候皇帝和妃嫔们的小宫女和小太监们,宫女们还好,进来的时候十三四岁,出去的时候二十几岁,虽然这个时候年纪已经不小了,但是自己的身体方面起码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而太监们就不一样了,他们在进宫的时候是要经过一个程序的,那就是净身,所有想要进宫的男人都必须

  • 刘备要是夺得天下的话 汉献帝的下场会比曹魏那边还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刘备夺了天下,那么汉献帝刘协的命运有在曹操这边好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献帝是汉朝的末代皇帝,他从登基的那一刻开始就是一个傀儡,不管是董卓还是他的手下,都牢牢掌握着大权,最后他又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迁都许昌,始终掌握大权。但曹操始

  • 李自成死后,他手下的大军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1645年,大顺军到达湖北通城九宫山麓时,李自成率轻骑20余人登山探路,被当地民兵武装姜大眼杀死,尸首秘密埋葬。李自成战死后,农民军悲怒交集,立即扫荡九宫山区,对当地民众予以报复性打击。由于,闯王死的十分仓促,临终前未对身后事做出安排,所以,东西两路大顺军瞬间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随着大顺军中的大将刘

  • 三国演义中白衣渡江是什么样的?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孙权,三国时期孙吴开国皇帝,吴国的建立者。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白衣渡江,对于孙权集团来说是一个带有一定程度战略意义的辉煌胜利,不仅击败了心骄气傲、目空四海,认为自己独步天下、所向披靡,“天下英雄,闻吾之名,无不畏服”(七十四回)的关羽,而且夺得了作为江东门户的荆州。作为战略决策

  • 刘邦为什么要把兵权给一个毫无任何名气的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古往今来,兵权都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东西,也是领导者最看重的权利,那么刘邦为什么要把兵权给一个毫无任何名气的韩信?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话说当年秦朝灭亡之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和汉中。正是在这个时候,韩信来到了刘邦这里,当初韩信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吏,还犯了罪

  • 关羽和张飞相比 谁对刘备的贡献是最大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羽和张飞,谁对刘备的贡献更大?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关羽和张飞,是刘备的左膀右臂,二人均为刘备的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如果横向比较一下,二人谁对刘备的贡献更大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阶段进行对比。第一个阶段:创业期。众所周知,

  • 兴复汉室真的是诸葛亮几次三番北伐的真正目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诸葛亮的几次北伐,只在第一次北伐有成功的机会,但因马谡丢失街亭而失败,那么明知道拿不下曹魏干嘛还去打仗?兴复汉室真的是诸葛亮几次三番北伐的真正目的吗?“兴复汉室”是蜀汉建国的理由,但并不是北伐的真正目的以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为国,所署置依汉初诸侯王故典。夫权宜之制,苟利社稷,专之可也。然

  • 五虎将的谥号分别是什么?其实有怎样的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立过大功的功臣,在其死后为了表彰他的功勋,朝廷会根据他生前对的生平事迹和贡献给出一个称号,即通俗意义上的谥号。谥号作为古人盖棺论定的评价,基本代表了官方对他的贡献和地位的评价。三国的蜀汉政权中,获得谥号的一共有十二位大臣,其中五虎将悉数在列。对比五虎将的谥号,看看他们在当时的地位如何。关羽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