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范雎作为魏国人成为秦国相国后 范雎为何转头对魏国下手

范雎作为魏国人成为秦国相国后 范雎为何转头对魏国下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219 更新时间:2023/12/20 22:42:18

还不知道:范雎是魏国人,成为秦国相国后,为要对魏国下手?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范雎是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他来自魏国,可是在成为秦国的相国后,他却对魏国下手,不仅当众羞辱魏国的使者须贾,夺取魏国的城池,还逼迫出身魏国宗室的魏齐自杀。俗话说得好,“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那么范雎与魏国的须贾、魏齐之间到底存在着哪些矛盾呢?这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一、奇耻大辱

范雎,字叔,来自魏国的芮城(今山西芮城)。范雎出身贫寒,但却博学多闻,他想通过游说诸侯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发挥自己的才智。范雎最初想侍奉魏,但由于缺乏资金,只好先侍奉魏国的中大夫须贾。有一次,须贾作为魏国的使者,带着范雎等人出使齐国。事情进展的并不顺利,但齐襄王对范雎的辩才很钦佩,于是派人送给他“金十斤及牛酒”。

范雎虽然没有接受,但事情传到了须贾的耳中,他非生气,认为范雎肯定是将魏国的情报出卖给了齐国。回到魏国后,须贾将这件事禀告给了魏国的国相魏齐。魏齐就派人殴打范雎,把牙齿和肋骨都打断了。之后,魏齐命人用竹席将范雎卷起来,然后扔到厕所里,还让人们往范雎身上撒尿。范雎最终没死,通过哀求看守,最终被偷偷释放。

二、秦国拜相

范雎没有出卖魏国,却被人猜忌,遭此大难,他的心中充满了仇恨。在郑安平的帮助下,范雎化名张禄,见到了秦国的使者王稽。在王稽的推荐下,范雎来到了秦国,不过他最初并没有受到重视,在秦国待了一年多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范雎给秦昭襄王写了一封奏章,表示希望能够见到秦王,当面陈述自己的见解。

这封信打动了秦昭襄王,范雎得到了进宫的机会。范雎故意与宦官发生争辩,用言语引起秦昭襄王的注意,之后他又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从内心深入打动了秦昭襄王。会见结束后,范雎被封为客卿。没过多久,秦昭襄王又采纳了范雎的建议,驱逐了魏冉等人,然后任命范雎为秦国的相国,还封为应侯。

三、范雎复仇

范雎在显赫以后,始终没有忘记复仇的事情,他爱憎分明,“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魏国受到秦国的威胁后,就派须贾前往秦国。范雎故意穿着破衣服去见须贾,须贾不知道范雎的真实身份,不仅留范雎吃饭,还给了他一件袍子。后来,须贾才得知张禄就是范雎,他大惊失色,连忙叩头请罪。范雎念在赐饭、赠袍的情分上,饶了须贾一命。

不过在须贾辞行时,范雎当着各国使者的面,羞辱须贾,让他像马一样吃饭。最后,范雎还放下一句狠话,“为我告魏王,急持魏齐头来!不然者,我且屠大梁。”魏齐闻讯后,仓皇逃到赵国,躲到了平原君的家中。此时连秦昭襄王都出面干预此事,将平原君骗到秦国,然后扣押。魏齐逃出赵国后,来到魏国,最终被迫自杀。对于这件事,您是如何看待的呢?

参考资料:1.《史记》;2.《资治通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高贤宁不给朱棣面子,为什么朱棣反而不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朱棣造反之后杀了不少建文帝的忠臣,那么高贤宁不给朱棣面子,没有向他投降,为什么朱棣反而不杀他?甚至还平平安安活到了97岁高龄,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高贤宁是明朝建文年间一个忠臣,出生在山东行省济南府济阳县,在早些年的时候拜师于一个叫作王省的大儒,师徒两人都是比较注重忠义的,且渴望为朝廷效力的,因

  • 太监宫女不能随意出宫,皇帝都赏赐他们什么东西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皇宫里面生活的,除了皇帝和他的众多妃嫔们,还有就是伺候皇帝和妃嫔们的小宫女和小太监们,宫女们还好,进来的时候十三四岁,出去的时候二十几岁,虽然这个时候年纪已经不小了,但是自己的身体方面起码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而太监们就不一样了,他们在进宫的时候是要经过一个程序的,那就是净身,所有想要进宫的男人都必须

  • 刘备要是夺得天下的话 汉献帝的下场会比曹魏那边还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刘备夺了天下,那么汉献帝刘协的命运有在曹操这边好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献帝是汉朝的末代皇帝,他从登基的那一刻开始就是一个傀儡,不管是董卓还是他的手下,都牢牢掌握着大权,最后他又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迁都许昌,始终掌握大权。但曹操始

  • 李自成死后,他手下的大军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1645年,大顺军到达湖北通城九宫山麓时,李自成率轻骑20余人登山探路,被当地民兵武装姜大眼杀死,尸首秘密埋葬。李自成战死后,农民军悲怒交集,立即扫荡九宫山区,对当地民众予以报复性打击。由于,闯王死的十分仓促,临终前未对身后事做出安排,所以,东西两路大顺军瞬间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随着大顺军中的大将刘

  • 三国演义中白衣渡江是什么样的?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孙权,三国时期孙吴开国皇帝,吴国的建立者。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白衣渡江,对于孙权集团来说是一个带有一定程度战略意义的辉煌胜利,不仅击败了心骄气傲、目空四海,认为自己独步天下、所向披靡,“天下英雄,闻吾之名,无不畏服”(七十四回)的关羽,而且夺得了作为江东门户的荆州。作为战略决策

  • 刘邦为什么要把兵权给一个毫无任何名气的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古往今来,兵权都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东西,也是领导者最看重的权利,那么刘邦为什么要把兵权给一个毫无任何名气的韩信?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话说当年秦朝灭亡之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和汉中。正是在这个时候,韩信来到了刘邦这里,当初韩信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吏,还犯了罪

  • 关羽和张飞相比 谁对刘备的贡献是最大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羽和张飞,谁对刘备的贡献更大?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关羽和张飞,是刘备的左膀右臂,二人均为刘备的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如果横向比较一下,二人谁对刘备的贡献更大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阶段进行对比。第一个阶段:创业期。众所周知,

  • 兴复汉室真的是诸葛亮几次三番北伐的真正目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诸葛亮的几次北伐,只在第一次北伐有成功的机会,但因马谡丢失街亭而失败,那么明知道拿不下曹魏干嘛还去打仗?兴复汉室真的是诸葛亮几次三番北伐的真正目的吗?“兴复汉室”是蜀汉建国的理由,但并不是北伐的真正目的以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为国,所署置依汉初诸侯王故典。夫权宜之制,苟利社稷,专之可也。然

  • 五虎将的谥号分别是什么?其实有怎样的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立过大功的功臣,在其死后为了表彰他的功勋,朝廷会根据他生前对的生平事迹和贡献给出一个称号,即通俗意义上的谥号。谥号作为古人盖棺论定的评价,基本代表了官方对他的贡献和地位的评价。三国的蜀汉政权中,获得谥号的一共有十二位大臣,其中五虎将悉数在列。对比五虎将的谥号,看看他们在当时的地位如何。关羽关羽—

  • 董卓权势滔天,曹操为何敢去刺杀董卓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持朝政,扰乱社稷,比之前的宦官乱政好不到哪去,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朝中稍有正义感的大臣,都会想法设法的要除掉董卓而后快。曹操就是他们之中的一员。此时的曹操还只是一个官职低微的校尉,刚在东汉的历史舞台上开始崭露头角。抱着为民除害的心态,利用自己身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