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也有很多皇子,为何没出现九子夺嫡呢?

乾隆也有很多皇子,为何没出现九子夺嫡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664 更新时间:2023/12/9 18:51:15

康熙去世后,他的儿子们纷纷争夺皇位,出现了“九子夺嫡”的局面,弄得皇族兄弟之间骨肉相残,后来雍正最终登上了皇位,可是让人奇怪的是,乾隆时期同样有很多皇子,为什么乾隆时期却没有发生“九子夺嫡”的现象呢?其实这其中的原因也是很简单的。

皇权集中:清朝自顺治入关,经历了康熙、雍正两朝,该剃头的也剃头了、人也不敢乱胡言乱语了,在思想文化上面的控制已经基本完善,加上这两位皇帝也算有能力,至少明面上国家是繁荣富强、人民是融合团结的,皇权逐渐被皇帝一人掌握。到了乾隆手里,那还不是任他玩?他站在父祖两辈人的肩膀上,变本加厉地控制思想文化,玩弄权术,打击朋党,一时间大清从上到下,人人自危,还有谁敢说半点皇帝不对?皇权在乾隆手里达到巅峰。

秘密立储制度:雍正继位以后,切身感受到了皇子们争夺皇位的疯狂,也深刻认识到了他们为了争夺皇位,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都可以做出来,会对国家产生巨大的破坏。为了避免悲剧重演,雍正规定以后不许明立太子(因为其他皇子会疯狂攻击太子,把太子打倒),而是将皇位继承人用密诏写好,封存于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后面。这样以来,就算皇子们想争斗,也不知从开始了。

乾隆寿命太长: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在位时间六十年,后来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算起来他执掌国家最高权力达63年以上,虽然乾隆皇子很多,可是他自己活得时间太长了,皇子还没有他活得时间长,到了他退位的时候,活着的可以有机会继承皇位的也就是大概四个皇子了,皇八字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乾隆这么长寿,他们也不敢明目胆在皇帝眼皮子底下谋反,况且这几个人也没办法搞党派斗争,也掀不起多大的波澜。

皇子资质平庸:除去被熬死的和年龄太小的,到乾隆禅位的时候,真正有资格的继承者只有4个,其中一个是个瘸子、一个是文人、一个是永琰的弟弟,这个永琰就是后来的嘉庆帝,传给弟弟不给哥哥这说不过去,再者,那位弟弟永璘本身也不争气。没办法,矬子里面选将军,乾隆禅位给永琰,就是后来的嘉庆帝

一言以蔽之,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皇权最集中的朝代,而乾隆又是清朝所有皇帝中最会玩弄皇权的人,你想想,中国延续几千年来的封建皇权,在乾隆这60年被推了顶峰,怎么可能发生夺嫡事件。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晚唐时期庞勋起义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末年,独木难支,大大小小的起义不断,那么其中庞勋起义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结果如何?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公元863年,南诏进攻安南,唐朝廷一看赶紧派兵抵抗,虽然软,但好歹也得抵挡一下,毕竟大国的脸面问题。朝堂征募了两千壮士支援安南,在这两千人

  • 明朝开国文臣秦从龙是凭什么获得朱元璋宠信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朱元璋对大臣是比较严苛的,真正能得到他信赖的人很少,那么明朝开国文臣秦从龙是凭什么获得朱元璋宠信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秦从龙是明朝初年著名的开国文臣,出生在洛阳,起初的时候,他向其他的读书人一样,跑去为元王朝效命,一路做官来到了江南行台侍御史,后来随着红巾大起义的爆

  • 古代的吏部尚书是如何出现的?有怎样的权力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这个朝代对其后两千多年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秦朝仅仅存在了15年的时间,可是秦朝对于后世的朝代来说,是一个非常完善的蓝本,几乎历朝历代都以秦朝建设为蓝本。从秦朝一直到后来的清朝时期,这期间一共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时间,在这之中,皇帝一直是最高统治者。不过这期间发生

  • 秦始皇陵面积那么大,如何保证陵墓不会坍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现在对于秦始皇陵感到好奇的人是非常多了,毕竟是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的陵墓,而且占地面积巨大,留下的传说也非常的多。不过作为一个陵墓,总是要封顶的,秦始皇陵那么大的面积,上面要如何封?地底下空间巨大,那上面要怎么做,才能保证陵墓不会坍塌?不过上面那么多的土,真的是不会塌吗?始皇初继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

  • 秦惠文王心狠手辣要车裂商鞅,商鞅当时为什么不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秦惠文王心狠手辣要车裂商鞅,商鞅当时为什么不反抗?直接起兵造反不好吗?其实这是因为商鞅制定的法律,就是为了维护国君(当时还没有皇帝)的最高权利。要维护国君的最高权利,一个内容就是杜绝“造反”事件的发生。商鞅制定法律的时候,穷尽心血,把一切能想到的漏洞都堵上了——能想到漏洞,却不堵上,他还怎么实现抱负

  • 明朝知名文臣赵羾有哪些功绩?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赵羾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明朝知名文臣赵羾有哪些功绩?最后是什么结局?请听我详细道来。赵羾出生在河南开封,其所出生的年代恰好碰到了元末红巾军大起义,父母为了躲避战乱,带着尚在襁褓中的他躲到了深山老林里去避祸,结果半途中遇到了一只老虎

  • 历史上夷陵之战发生的时候,曹丕为什么不去参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在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出兵讨伐东吴,夷陵之战爆发。那么历史上夷陵之战发生的时候,曹丕为什么不去参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孙权知道刘备出兵的消息后,曾数次向刘备求和,但刘备不许,孙权只好举全国之力应战,同时向曹魏称藩,以避免两线作战。曹魏的侍中刘晔认为,孙权称藩

  • 庞统刚入刘备阵营的时候,为何不受看重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与其它名著不同的是,三国演义里面绝大多数的情节,都是有史可循的。当然与史书相比,由于罗老先生的立场问题与感情倾向,使得他在书中一直是把刘备作为主线和正统。在遇到司马徵之前,刘备一直都是过着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直到他向自己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这一切才发生了真正的变化。当然水镜先生之所以如此,与这两位都

  •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为何要围绕洛阳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历史上的隋炀帝为何要开凿大运河?很多人说是为了远征高丽,但明显肯定不是。若是处于这一目的的话,他就应该像明清时期的大运河一样,一条直线直接连通扬州和北京,何必要非要经过洛阳绕一大圈呢?而且话说回来,他最先修建的还是洛阳到扬州的交通线。这与隋朝的全国经济地图有直接关系。这样的局面,到唐朝也没有大的

  • 明朝时期的科举考试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科举制作为我国封建社会一种考试选官制度,“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北宋,成熟、衰亡于明、清”。到明朝时,随着在隋、唐、宋七百多年的发展,科举制度已经成为一套相当完备的制度,并真正进入鼎盛辉煌时期。一:明朝科举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