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开国文臣秦从龙是凭什么获得朱元璋宠信的?

明朝开国文臣秦从龙是凭什么获得朱元璋宠信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233 更新时间:2023/12/22 23:47:55

众所周知朱元璋对大臣是比较严苛的,真正能得到他信赖的人很少,那么明朝开国文臣秦从龙是凭什么获得朱元璋宠信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秦从龙是明朝初年著名的开国文臣,出生在洛阳,起初的时候,他向其他的读书人一样,跑去为元王朝效命,一路做官来到了江南行台侍御史,后来随着红巾大起义的爆发,秦从龙只能暂时辞官,躲避在镇江一带里。

数年之后,朱元璋派遣其麾下的大将军徐达跑去进攻镇江,老朱特意在开战前交代徐达称:“在镇江那边,有一个叫作秦从龙的人,此人年纪轻轻地就拥有如此渊博的学问,是一个人才。你在破城之后,需要想办法探寻他的地方,向其表达我老朱想要同其见面的想法!”

后来,徐达大将军果然成功拿下了镇江,也成功访到了秦从龙的位置。老朱为了彰显自己真心求贤才的诚意,派遣了自己的两大核心亲信,侄子朱文正和外甥李文忠带着大量的珍贵礼物亲自上门拜访,请求他能够出山协助老朱打下天下。

秦从龙被朱元璋的诚意给感动到了,便带着妻子陈氏一起过来投靠,老朱还亲自赶往龙江去迎接他们。与此同时,秦从龙还向老朱举荐了陈遇这样的人才,把他比作伊尹诸葛亮这样的角色。在后来,陈遇虽然没屡屡推测没做官,但也为朱元璋画下了不少有用的计谋,在老朱心中的地位,陈遇和秦从龙基本上是同等重要的。

当时,朱元璋居住在某地的一个富户家庭里,和秦从龙在里面朝夕相处,谈论各种天下大事,在后来的一系列征战中,朱元璋无论遇到多少事情,都会与其积极谋划。当两人不在身边的时候,都会采用笔书漆简,来进行传递沟通,里面的问答内容都十分的机密,即便是经常待在老朱身边的人,也无从知晓其中的具体内容。

“已,即元御史台为府,居从龙西华门外,事无大小悉与之谋。尝以笔书漆简,问答甚密,左右皆不能知。”《明史·列传二十三》

每当秦从龙过生日的时候,老朱除了派人赏赐了大量的物品之外,有一次还特意跑到他的家里去做客,一起放开身段燕饮。

到了元至正二十五年的时候,秦从龙的儿子秦泽突然病逝了,感受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痛苦的秦从龙向老朱请假,想要回老家休息一趟,朱元璋亲自跑到郊外去为他送行。

然而不久诸侯,秦从龙本人也跟着病死了,享年七十岁,朱元璋感到十分的震惊,派人到镇江去慰问一番,厚恤其家人,下令让有司官员去好好地安葬一番。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的吏部尚书是如何出现的?有怎样的权力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这个朝代对其后两千多年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秦朝仅仅存在了15年的时间,可是秦朝对于后世的朝代来说,是一个非常完善的蓝本,几乎历朝历代都以秦朝建设为蓝本。从秦朝一直到后来的清朝时期,这期间一共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时间,在这之中,皇帝一直是最高统治者。不过这期间发生

  • 秦始皇陵面积那么大,如何保证陵墓不会坍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现在对于秦始皇陵感到好奇的人是非常多了,毕竟是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的陵墓,而且占地面积巨大,留下的传说也非常的多。不过作为一个陵墓,总是要封顶的,秦始皇陵那么大的面积,上面要如何封?地底下空间巨大,那上面要怎么做,才能保证陵墓不会坍塌?不过上面那么多的土,真的是不会塌吗?始皇初继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

  • 秦惠文王心狠手辣要车裂商鞅,商鞅当时为什么不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秦惠文王心狠手辣要车裂商鞅,商鞅当时为什么不反抗?直接起兵造反不好吗?其实这是因为商鞅制定的法律,就是为了维护国君(当时还没有皇帝)的最高权利。要维护国君的最高权利,一个内容就是杜绝“造反”事件的发生。商鞅制定法律的时候,穷尽心血,把一切能想到的漏洞都堵上了——能想到漏洞,却不堵上,他还怎么实现抱负

  • 明朝知名文臣赵羾有哪些功绩?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赵羾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明朝知名文臣赵羾有哪些功绩?最后是什么结局?请听我详细道来。赵羾出生在河南开封,其所出生的年代恰好碰到了元末红巾军大起义,父母为了躲避战乱,带着尚在襁褓中的他躲到了深山老林里去避祸,结果半途中遇到了一只老虎

  • 历史上夷陵之战发生的时候,曹丕为什么不去参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在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出兵讨伐东吴,夷陵之战爆发。那么历史上夷陵之战发生的时候,曹丕为什么不去参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孙权知道刘备出兵的消息后,曾数次向刘备求和,但刘备不许,孙权只好举全国之力应战,同时向曹魏称藩,以避免两线作战。曹魏的侍中刘晔认为,孙权称藩

  • 庞统刚入刘备阵营的时候,为何不受看重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与其它名著不同的是,三国演义里面绝大多数的情节,都是有史可循的。当然与史书相比,由于罗老先生的立场问题与感情倾向,使得他在书中一直是把刘备作为主线和正统。在遇到司马徵之前,刘备一直都是过着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直到他向自己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这一切才发生了真正的变化。当然水镜先生之所以如此,与这两位都

  •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为何要围绕洛阳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历史上的隋炀帝为何要开凿大运河?很多人说是为了远征高丽,但明显肯定不是。若是处于这一目的的话,他就应该像明清时期的大运河一样,一条直线直接连通扬州和北京,何必要非要经过洛阳绕一大圈呢?而且话说回来,他最先修建的还是洛阳到扬州的交通线。这与隋朝的全国经济地图有直接关系。这样的局面,到唐朝也没有大的

  • 明朝时期的科举考试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科举制作为我国封建社会一种考试选官制度,“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北宋,成熟、衰亡于明、清”。到明朝时,随着在隋、唐、宋七百多年的发展,科举制度已经成为一套相当完备的制度,并真正进入鼎盛辉煌时期。一:明朝科举考试

  • 古代攻城伤亡肯定很重 古人为什么不直接绕道行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打仗为何非要攻城,直接绕过去就不行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每一次打仗双方都要攻城略地,遇到坚城久攻不下,就死心眼地不停地攻击,死伤惨重。那么,古代打仗为何非要攻城,直接绕过去就不行吗?这不是古人傻,没有想到。是因为古

  • 古代皇帝赐毒酒如果人没有死 古人又是怎么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古代皇帝赐毒酒却没死掉,该如何处置呢?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俗话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赐死是皇帝的特权,伴随着君主专制社会不断发展,赐死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此后历朝历代沿用不废,究其原因赐死顺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让君主的意志化身为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