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唐朝时期为何会出现缺钱的现象?真相是什么?

在唐朝时期为何会出现缺钱的现象?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529 更新时间:2024/1/18 18:50:32

唐朝是繁荣强盛的大朝代,经济的发展与规模有长足的发展。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世王朝,它创造了很多让后人景仰的功绩,实际上,有二百九十年统治历史的唐王朝有很多细节让人难以捉摸。

比如,富裕的大唐王朝从始至终,就不同程度地处于“缺钱”状态。

唐代的流通货币是铜钱,如此,“需铜铸钱极为需要,当时每岁铸饯18000贯以急”(钱穆《中阁经济史》)。

而且,在唐朝最缺制钱的时期,曾多次严禁民间私铸铜器。

最极端的是在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唐德宗李适年号),为保障造铜钱,朝廷下令禁止江淮地区的百姓铸造任何铜器,除了铸造正衣冠照面容的铜镜,这可真是大唐之“囧”。

本文就谈谈这件困扰了大唐王朝一生的“囧”事。

一:唐朝为什么会缺钱?

唐朝缺铜钱,主要是在当时技术条件下,铜矿的开采量赶不上当时社会、经济、生活发展对于铜的需求所致。

同时,唐代的商业活跃兴盛,物价上涨,许多投机商人将铜钱私自销毁铸成铜器销售也是当时市面缺少铜钱的一个重要原因。

千钱百两,史料记载,唐代1000枚开元通宝钱能熔成铜6斤多,而铜器价格曾上涨到每斤600钱。

也就是说1000个铜钱熔铸的铜器能卖出3600多枚钱,利润是360%多。

,于是,即便是冒杀头的风险,也有唐朝商人销钱铸器,为牟取暴利,“而销铸(铜钱)者多,而钱益耗”,使得有唐一代常常缺钱。

为了维系帝国的正常运转,唐王朝解决缺钱危机的措施可谓花样百出。

在缺钱的情况下,唐朝政府给官员的俸禄不是足额用钱支付。

在早期,除了按照官员的品级给“职分田”,政府的办公经费和官员津贴一部分来自“公廨田”的产出收入。

《新唐书》中有记载:“京司及州县皆有公廨田,供公私之费。”

同时,为了使帝国官员能足额领俸禄,唐朝还让中央财政特地划拨一笔钱,称为“公廨本钱”。

“公廨本钱”给中央各衙门和各级地方官府作为本金向去做贸易、向百姓放贷,所得利润、利息,补贴衙门各项津贴费用,以及官员俸禄的不足部分。

为了让公廨本钱获得高息,负责经营“公廨本钱”的捉钱令史绞尽脑汁,甚至逼迫百姓与之贸易借贷,“民不堪其扰”。

其后,唐朝政府在官员俸禄上才多有变革。

二:政府要求富人必须消费

“命商贾蓄钱者,皆出以市货”,政府命令民间富人的钱都“放”到市面上,以缓解市面的“钱荒”。

更甚者,在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唐宪宗李纯年号),为缓解京师地区市面钱荒,通货紧缩,朝廷下令不准在家中储存过多的铜钱。

当时,朝廷不仅从国库拨出钱50万缗来购买京城市面的布帛,而且,严令权贵富人家中积蓄实物铜钱超过5000贯的。

否则,富人处死,王公大臣重重治罪,其资产“没入于官”,十分严厉。

这一来,巨额铜钱不允许放在个人手上,京师富人赶紧消费,“乃争市第宅”,一下子将大唐京城的房价炒得很高。

唐文宗时期还曾明确规定:“(个人)积钱以七千缗为率”。

超过七千缗,就得消费掉,并且限期消费,家有十万缗的在1年内消费掉,有二十万缗的以2年为期限,否则处罚。

三:控制民间铸造铜器

为了增加市面铜钱的供应量,在扩大开采铜矿、多采铜铸造货币的同时,唐朝政府还将主意打到了佛像上。

朝廷一再严禁民间或寺庙将铜钱销毁用以铸造铜佛。

大和三年(公元829年),政府规定:“全国佛像材质用铅、锡、土、木建造,少数法器才允许用铜制造,否则处以极刑。”

到了唐武宗年间,政府打击佛寺,将所有的铜佛像以及钟、磬、炉、铎等铜器都收缴,这样为各地铸钱提供了大量铜材。

于是,不仅中央可以铸造铜钱了,还允许各地开铸铜钱,“许诸道观察使皆得置钱坊”。

四:唐朝政府控制铜器物价,稳定市场

贞元十年(公元794年),政府在下令禁止百姓铸造任何铜器的同时,还规定,民间铸造的铜器,每斤铜器售价“其值不得过百六十钱”。

照此,1000钱有铜6斤多,即便熔铸铜器销售,价格不过960多钱,这就保证了6斤多铜器的售价在1000钱内,此外熔铸铜器还有其它开销。

如此,商人毁钱铸器无利可图,稍稍缓解了民间销毁铜钱铸造铜器的情形。

五:铸造大额货币

因为铜实在不够造钱用,唐朝曾经发行大额货币。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唐肃宗李亨年号),朝廷铸造“乾元重宝”,每枚当50枚“开元通宝”使用。

大历年间,负责唐帝国的财政官员“判度支赵赞采连州白铜铸大钱,一当十,以权轻重。”

但是,这些造大额货币的弊端是更加助推了物价上涨,造成民间负担过重,大受其害。

六:为货币采取地方保护主义

唐代晚期,很多地方官员为保证本地的正常流通,禁止铜钱离开本土到外县,这样一来,商贩无法正常做生意,于是“商贾皆绝”。没有货币流通,地方商业基本停滞。

其后,政府实在没有办法提供足够的铜钱用于流通,但是又不能让民间贸易断绝,于是,“命市井交易,以绫、罗、绢、布、杂货与钱兼用。”

元和二年(公元807年),规定,做生意支付额度达1万钱以上者,必须混用布帛。

如果一千多年前有现在的微信支付、电子转账等等的话,做生意也不用那么抓狂了。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改变历史,实在是不谬之论。

七:降低铜钱的“含金量”

元和年间,因为唐王朝要镇压反叛,“以七道兵讨之,经费屈竭”,大臣皇甫缚出了个点子:“在流通中的每缗(以1000钱为一串)钱取下20钱作为“垫陌钱”之外,再抽取50个钱上缴国度用作战争时期特殊军费。”

这样一来,每缗钱实际只有930钱,虽然仍称为1缗,但实际缩水7%了。

皇甫缚出的这个点子在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的困难。

但是此后百姓在买米盐等生活用品时,也都学着样儿,自行抽取7至8个钱,“耀米盐百钱垫七八”,政府想禁止也禁止不住。

于是,朝廷干脆下诏书“从俗所宜,内外给用,每缗垫八十。”因为缺钱,政府不得不认可民间金融流通情形。

唐朝末年,京师流通的铜钱,名为法定“一贯”实际只有850钱,缩水15%,而河南府地区的铜钱流通,缩水更是达到20%,充分反映了当时铜钱的紧缺状况。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那么多皇帝,为何大多都没活过四十岁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明太祖朱元璋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位开国皇帝,在历史上朱元璋都是非常厉害的存在。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比朱元璋出身还低的,只有石勒一人了,不过石勒不是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建立者,他建立了后赵,属于大乱世中的政权。与朱元璋无法相比。明朝是大一统王朝,这一点是历史上不多见的。华夏文明中,能称得上是大一统王朝的,屈指

  • 皇帝的龙袍是如何做的?脏了的话需要清洗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在影视节目当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皇帝穿着龙袍坐在大殿上,冷峻严肃地看着下面的臣子,帝王气概一览无余。龙袍是皇帝的专属服装,它生来就是为了体现皇家的权威,因此每当有人造反时,他们总会先穿上龙袍,等待自己属下为自己带来好消息。不过抛开龙袍的权威性而言,对于真正的皇帝来说,龙袍更像是枷锁,虽然龙袍是天下制

  • 正所谓"杀降不详",那白起为何连杀降卒四十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正所谓“杀降不详”,那白起为何连杀降卒四十万?据某些神秘主义者的分析,白起被秦王赐死的悲剧下场,就跟“杀降”有关。其实白起也不想杀,但是实在是没办法。一百年以后,一个出使匈奴的汉人,被匈奴无理扣留,滞留匈奴十九年。虽然生活艰苦,但匈奴始终没有杀掉他,还给他几只羊让他放牧,终于熬到了回国的那一天。他,

  • 古代长安作为都城的时候 洛阳为什么往往会成为陪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在古代中国,洛阳曾多次被当作陪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五代十国之前的历史上,长安和洛阳,宛如一对孪生兄弟:当长安是首都的时候,洛阳往往会成为陪都,而当洛阳成为首都的时候,长安也会成为陪都。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古代中国,洛阳多次被

  • 明朝建立了锦衣卫后,治理效果到底怎么样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身贫苦农家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经历了元朝末年的政治腐败,百姓居无定所,却要交纳众多苛捐杂税,民不聊生的苦日子,而导致这些的根源莫不是贪腐。这也让朱元璋对贪腐深恶痛绝。经过元朝末年的几十载奋斗,他也终于战胜了陈友谅、张士诚,成功建立大明王朝。而在他的规划之下,治理贪腐,稳定民心,巩固统治便成为首要问题。

  • 清朝国库的钱由户部管理 内务府总管掌管的钱为何比户部要多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内务府总管的权力非常大,掌握的钱财为何比户部还多?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权臣和珅身兼多个重要职位,比如领侍卫内大臣。这个职位很重要,是管理皇宫侍卫调动的。但还有一个职位也同样重要,和珅同时兼任总管内务府大臣,也就是俗称的内务

  • 魏征尸骨未寒,为何唐太宗会翻脸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地变了卦,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而且一怒之下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对于唐太宗这种“雷人”

  • 张飞与赵云大战六十回合,最后到底谁赢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中,英雄好汉不计其数,或讲义气,或有谋略,或武艺高强,而赵云,绝对可以说是武将里面的佼佼者,鲜有败绩。不过,在《三国志平话》里,有一个人,跟赵云大战了六十回合,最终却是赵云落败,那这个人是谁呢?这件事还得从《三国演义》中的“古城会”说起,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不辞千辛万苦从曹操身边逃离,来

  • 古代铜钱不受朝代限制能使用千年 这究竟是什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对为啥古代的铜钱能使用上千年,不受朝代限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这件事情说到底,就是一个生产力的问题。你可能很难相信,一枚小小的铜钱,可能唐朝的时候在使用,宋朝的时候也在使用,甚至到了清朝的时候仍然可以使用。为什么这枚小小的硬币可以跨越如此漫长的时间维度,且能

  • 马超和赵云为何不如关张二人受重用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三国里面哪一方的武将水平最高,那自然是蜀国的五虎上将了,刘备戎马半生,他的前半生之所以每次没落的时候,都有人愿意接济,并不是因为他有多大的本事,而是因为他手下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大将。曹操收留刘备就是希望能够任用关羽张飞,袁绍收留刘备也是希望关羽能够来到自己阵营。但是蜀国五虎并不是只有关张二人有万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