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恭亲王和慈禧是什么关系?为何他斗不过慈禧?

恭亲王和慈禧是什么关系?为何他斗不过慈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546 更新时间:2023/12/16 13:02:26

太平天国被镇压下去之后,朝野上下无不欢庆鼓舞,但是却有一个人始终笑不起来,甚至还有一点担忧,她就是——慈禧太后。为何呢?因为,虽然这个时候,朝廷少了一个后顾之忧,但是有一个人权势却增长了不少,这对慈禧的统治存在着极大的威胁。此人便是慈禧的小叔子——恭亲奕。

对于慈禧来说,奕既是自己的恩人,也是大清朝的功臣;因为早年的时候,他帮助自己将权力从咸丰留下的顾命八大臣手中夺了回来,在自己掌权之后,又为国家平定了太平天国叛乱,大大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但是,正是因为这些事,使得奕声名鹊起,朝野上下甚至只知道恭亲王,不知道大清朝,所以更加也不知道两宫皇太后的存在。这对于嗜权如命的慈禧来说,是绝不被允许的。于是,她决定要打压一下自己的小叔子。

有一天,翰林院编修蔡寿祺送来一份弹劾恭亲王奕的折子,上面写着曾国藩虚报湘军战功,取巧避罪,还写到恭亲王大肆任用汉人官员,还图谋以汉人执掌兵权,拥兵自重,图谋不轨,凡此种种也都推到了奕訢的身上。这份奏折的出现,使得正愁找不到理由来打压奕的慈禧,喜出望外,现在终于有了为其之罪的口实。

这个蔡寿祺是一个取巧献媚的人,他看到慈禧久久没有回复自己,便觉得这事有戏,于是便又上奏一次,而这一次,他下手更狠;他将恭亲王奕的罪状洋洋洒洒地写了三千多字,比如什么“揽权,受贿,贪墨,徇私”等等,几乎含括了所有罪名。蔡寿祺还在奏折中写道:“要求奕訢归权朝廷,退居藩邸”。慈禧一看,觉得机会来了,便立即下旨让大臣周祖培等人去收集奕的罪状。

聪明的周祖培知道,慈禧太后这样做无非就是想打压一下恭亲王,削夺他的权力,于是便上报慈禧说:“恭亲王贪墨、骄盈、揽权、徇私各款,虽查无实据,但未必事出无因,相比恭亲王在召对之时,偶尔会流露出骄盈、揽权、徇私之状,自然是难逃圣明洞鉴,臣等建议是否将恭亲王的事权稍加裁减,也可保全懿亲之处。”

但是让周祖培等人想不到的是,慈禧并没有采取他们的办法,而是拿出自己的一份意见书,上面将奕的罪状写得清清楚楚,处理办法也写得很清楚。后来,奕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知道自己自辛酉政变以来,就没有将自己这个嫂子放在眼里。于是,当他来面见慈禧认错时,俯首痛哭,并答应改过自新,众大臣们也请求慈禧能够让奕訢能够官复原职,迫于压力,慈禧批准奕訢仍然能够在军机大臣上行走,但是免去了他议政王头衔。

但是我们发现,奕虽然在当时名声很大,权力也很大,但是与之相比的还有一个人,其权力和声望也不亚于奕,他便是曾国藩。但为何慈禧就不敢打压他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慈禧需要曾国藩。我们知道,在慈禧掌权之后,满人大臣几乎是没人可用了,主要就是一群汉人大臣在操持着国家大事。在慈禧上台后,她也深知此时的大清帝国需要改革,否则就得灭亡,于是她重用了很多汉臣,例如我们熟悉的“中兴四大名臣”。而这其中,曾国藩就是一位举足轻重之人。慈禧十分需要他来帮助自己治理朝政,维护国家统一。

第二,曾国藩懂得收敛。谙熟理学之道的曾国藩心里很清楚,虽然自己是慈禧身边的大红人,位高权重,但是在清朝这样一个高度中央集权化的帝国里,自己是不能与皇权对抗的。所以,一直以来,曾国藩都比较“乖巧”。慈禧也就没有打压他的理由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老公这一称呼起源于何时?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由李渊建立。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今天,"老公"一词成了"丈夫"的俗称,最先由香港赶时髦的女青年说起,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广州等地流行,后来就传到全国各地。于是,"老公"便成了女性称呼丈夫时体现亲密关系的信号。不过,这个俗语真的是爱称吗?还不一定。

  • 夷陵之战关乎蜀汉 刘备为何没有带上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夷陵之战关乎国运,刘备为何不带诸葛亮以及赵云、魏延、马超猛将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夷陵之战是发生在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的后面,而且这一战和襄樊之战有莫大的联系。大家都知道襄樊之战,关羽被东吴和曹魏前后夹击,导致败走麦城,后来被东吴的都督吕蒙所杀。关羽一

  • 历史上花雅之争指的是什么?最后哪个派别赢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历史上花雅之争指的是什么?最后哪个派别赢了?其实花雅之争就是清代中叶以来戏曲花部和雅部之间的竞争,雅部与花部的划分,对戏曲声腔有明显的褒贬评价,是古代封建正统的“雅”、“俗”观念对戏曲认识上的具体表现,所以戏曲史中把此时期“花部”诸腔和昆曲争夺剧坛地位的历史称为“花雅之争”。概念简介一般认为

  • 曹操如果活到80岁的话 司马懿最后还敢造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对如果曹操活到80岁,司马懿还敢造反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群英并起,经过多年的征伐与变戈,最终产生了以曹魏,蜀汉,东吴这三个政权为首的三足鼎立之势。三个政权在经历几十年的斗争中,相互牵制。结果最终斗得你死我活,由司马家族坐收渔翁之利,一举扫平了魏蜀

  • 杨勇被立为太子,为何仍然是杨广继承了皇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华历史几千年的演变过程当中,无数个朝代都曾经历了从建立,兴盛,衰败到最终破灭的变化。而一个朝代的经营自然离不开最高统治者的指挥。不过除了皇帝这个身份,储君的位置也是至关重要的。大多数的皇帝在坐上宝座之前,都会经历和兄弟互相残杀,明争暗斗的过程。在这期间,很有可能一个不小心命都会丢进去。而在历史上

  • 南唐有哪些特别?为何是五代最强的国家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五代十国的南唐和宋朝一样,都是“借鸡生蛋”似的王朝,都是别人打天下,他们投机取巧坐天下。南唐“开国”皇帝李昪,原名徐知诰,是杨吴权臣徐温的养子。徐温虽然有好几个亲儿子,但没一个比得过徐知诰。最终,徐知诰夺位成功,于公元937年建立了齐朝。两年后,徐知诰乱认祖宗,自称唐朝之后,改名李昇,国名易齐为唐,

  • 赤壁之战后,东吴为何把荆州三郡借给刘备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关羽刘备和孙权借荆州的故事,可以说非常脍炙人口,并且在民间形成了“刘备借荆州——一借不还!”这样的歇后语。但是,其实借荆州的这笔交易背景很复杂,并不是演义中年轻的孙权被老江湖刘备所欺骗,从而轻易的把荆州三郡交给了刘备。关于荆州的纠葛有着非常复杂的时代背景,下面以史为鉴分为三个不同的势力讲讲借荆州背后

  • 屈原是司马迁杜撰的人物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长久以来,我们习惯认知当中的端午节,都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而屈原这个爱国诗人的形象,早就已经深入人心,可是如果这个时候突然有人跳出来说,屈原其实在历史上是根本不存在的,都是司马迁虚构出来的一个人物,你会怎么想?为什么会有人有这样的想法,他们究竟有什么证据?屈原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呢?这个怀疑由来已

  • 古代科举考试中有哪些舞弊的手段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科举制是以考试的形式选拔官吏的制度。隋朝创立,至清朝灭亡,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在这一千三百多年当中,既有说不尽的十年寒窗,一朝高中,也有道不完的不学无术,科场舞弊。在这些无数的舞弊手段中,“走后门”无非是最为普遍,也是最难禁止的一种。考生通过贿赂考官,或与考官拉关系,使其为自己的卷子判高分,以赢得金

  • 大秦君主到底姓什么呢?真的是姓赢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有不少人在争论,秦国君主到底姓什么,有的人说姓嬴有的人认为姓秦。有部分“网络侠客”“引经据典”说明别人都文化不足,秦国君主当然姓秦。说起大秦君主,我们先谈谈秦国。秦国的国号来自于地名。西周时的秦人首领秦非子因给周王室养马有功,公元前905年秦非子被周孝王封在秦地,“秦”成了他们的族称,建立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