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老公这一称呼起源于何时?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老公这一称呼起源于何时?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364 更新时间:2023/12/24 4:44:56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由李渊建立。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今天,"老公"一词成了"丈夫"的俗称,最先由香港赶时髦的女青年说起,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广州等地流行,后来就传到全国各地。

于是,"老公"便成了女性称呼丈夫时体现亲密关系的信号。不过,这个俗语真的是爱称吗?还不一定。溯源而言,却也笑谑风趣,不妨探源说道说道。

一、"老公十分公道"

"老公"作为与"老婆"相对应的俗称,最早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

据说有一个叫麦爱新的"高考"学子,年老之时好不容易才科考中举,便想另寻新欢,抛弃颜值已去的糟糠之妻。

于是,他便写了一个上联送给发妻表意: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其妻明白,迅速回了下联: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娘。

麦爱新的想法被妻子温柔地揭穿,不觉惭愧,便放弃了休妻之念,与妻子重归于好。妻子就对麦爱新说:"老公十分公道"。麦爱新当即续接:"老婆一片婆心。"

"老公"之说自此产生。

二、"七十老公,反欲何求"

到三国时期,"老公"演变成老年人的通称。这在《三国志》中有记载,对老将邓艾就曾如此曰:

"七十老公,反欲何求!"

意思是你邓艾将军都是七十多岁的老年人了,反而想要什么要求呢。这里的"老公",就不再是"丈夫"之意了。

后来的《宋书》中,也有将"老公"比称老年人萧思话(刘宋时期的大臣)之语:

"既夭废射,又多病。……便成老公,令人叹息。"

由此,"老公"一词就渐渐发展为对老年人的蔑称,在南北朝时期尤为明显。《南史》中就曾以此称萧衍为贼臣:

"请兵三万,横行天下;要须济江缚取萧衍老公,以作太平寺主。"

这萧衍,原是齐明帝时期的将军,后威逼齐和帝萧宝融禅位,把齐朝改为梁朝,自称梁武帝。故《南史》说他是贼臣,大有不屑轻视之意。

三、"群呼打逐老公"

到明清时期,"老公"又演变成"宦官"的俗称,这在史学家谈迁的《枣林杂俎》中记述闯王李自成发动农民起义,攻占北京时逐驱宫中太监,即言"群呼打逐老公"。

这里的"老公",就是太监之意。因"打老公"之说在明万历年间便已呼之欲出,那时宫中的太监常被委任"矿监税使",这"矿监税使"专以欺压百姓索取好处而臭名昭著,老百姓十分不满,便经常组织"打老公"的事件,以示反对敲诈勒索。

久而久之,"太监"就被"老公"取代,成了一个不好的俗称。

这在《红楼梦》中也有记载:高鄂续书83回中说道太监去贾府见贾政贾赦,贾赦便对下人道"请进来"时:

"门上的人领了老公进来。"

这里的"老公",其实就是指内相夏太监的手下。续书中有意提及,也有反感之意。

四、后记

综上而言,"老公"的内涵还真是丰富。清华大学的教授彭林对此亦曾有一个批评建议,言不宜称"丈夫"为"老公",可用"内子"代替。

当然,这只是抛砖引玉。毕竟古代称丈夫除了"内子"外,还有"郎君、相公、夫君、官人、老爷、当家的"等等不同的称谓。

于今人而言,亦有"先生"、"亲爱的"、"孩子他(她)爸、爱人、丈夫、我(你、他)男人"等等说法。

至于哪一种称呼恰当,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只要彼此都愿意,其实也没啥关系,你说呢?当然,慎用"老公"为好。

是为记,辛丑年七月十三日随笔于象山脚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夷陵之战关乎蜀汉 刘备为何没有带上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夷陵之战关乎国运,刘备为何不带诸葛亮以及赵云、魏延、马超猛将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夷陵之战是发生在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的后面,而且这一战和襄樊之战有莫大的联系。大家都知道襄樊之战,关羽被东吴和曹魏前后夹击,导致败走麦城,后来被东吴的都督吕蒙所杀。关羽一

  • 历史上花雅之争指的是什么?最后哪个派别赢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历史上花雅之争指的是什么?最后哪个派别赢了?其实花雅之争就是清代中叶以来戏曲花部和雅部之间的竞争,雅部与花部的划分,对戏曲声腔有明显的褒贬评价,是古代封建正统的“雅”、“俗”观念对戏曲认识上的具体表现,所以戏曲史中把此时期“花部”诸腔和昆曲争夺剧坛地位的历史称为“花雅之争”。概念简介一般认为

  • 曹操如果活到80岁的话 司马懿最后还敢造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对如果曹操活到80岁,司马懿还敢造反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群英并起,经过多年的征伐与变戈,最终产生了以曹魏,蜀汉,东吴这三个政权为首的三足鼎立之势。三个政权在经历几十年的斗争中,相互牵制。结果最终斗得你死我活,由司马家族坐收渔翁之利,一举扫平了魏蜀

  • 杨勇被立为太子,为何仍然是杨广继承了皇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华历史几千年的演变过程当中,无数个朝代都曾经历了从建立,兴盛,衰败到最终破灭的变化。而一个朝代的经营自然离不开最高统治者的指挥。不过除了皇帝这个身份,储君的位置也是至关重要的。大多数的皇帝在坐上宝座之前,都会经历和兄弟互相残杀,明争暗斗的过程。在这期间,很有可能一个不小心命都会丢进去。而在历史上

  • 南唐有哪些特别?为何是五代最强的国家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五代十国的南唐和宋朝一样,都是“借鸡生蛋”似的王朝,都是别人打天下,他们投机取巧坐天下。南唐“开国”皇帝李昪,原名徐知诰,是杨吴权臣徐温的养子。徐温虽然有好几个亲儿子,但没一个比得过徐知诰。最终,徐知诰夺位成功,于公元937年建立了齐朝。两年后,徐知诰乱认祖宗,自称唐朝之后,改名李昇,国名易齐为唐,

  • 赤壁之战后,东吴为何把荆州三郡借给刘备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关羽刘备和孙权借荆州的故事,可以说非常脍炙人口,并且在民间形成了“刘备借荆州——一借不还!”这样的歇后语。但是,其实借荆州的这笔交易背景很复杂,并不是演义中年轻的孙权被老江湖刘备所欺骗,从而轻易的把荆州三郡交给了刘备。关于荆州的纠葛有着非常复杂的时代背景,下面以史为鉴分为三个不同的势力讲讲借荆州背后

  • 屈原是司马迁杜撰的人物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长久以来,我们习惯认知当中的端午节,都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而屈原这个爱国诗人的形象,早就已经深入人心,可是如果这个时候突然有人跳出来说,屈原其实在历史上是根本不存在的,都是司马迁虚构出来的一个人物,你会怎么想?为什么会有人有这样的想法,他们究竟有什么证据?屈原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呢?这个怀疑由来已

  • 古代科举考试中有哪些舞弊的手段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科举制是以考试的形式选拔官吏的制度。隋朝创立,至清朝灭亡,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在这一千三百多年当中,既有说不尽的十年寒窗,一朝高中,也有道不完的不学无术,科场舞弊。在这些无数的舞弊手段中,“走后门”无非是最为普遍,也是最难禁止的一种。考生通过贿赂考官,或与考官拉关系,使其为自己的卷子判高分,以赢得金

  • 大秦君主到底姓什么呢?真的是姓赢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有不少人在争论,秦国君主到底姓什么,有的人说姓嬴有的人认为姓秦。有部分“网络侠客”“引经据典”说明别人都文化不足,秦国君主当然姓秦。说起大秦君主,我们先谈谈秦国。秦国的国号来自于地名。西周时的秦人首领秦非子因给周王室养马有功,公元前905年秦非子被周孝王封在秦地,“秦”成了他们的族称,建立秦国

  • 皇帝身边的侍卫一般是如何选拔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皇帝其实对自己的贴身侍卫是很不放心的。不少人皇帝特别规定,没有自己的命令,贴身侍卫是绝对不准到自己身边来的。这也造成了古代一些皇帝因为得脑溢血等急症,没有及时得到治疗而死亡(古代很多皇帝猝死,大约就是这种情况)。或者一些刺客高手进入皇宫,从容杀掉皇帝,结果大家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比如雍正去世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