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的死真的是因为他自傲的性格吗?

关羽的死真的是因为他自傲的性格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696 更新时间:2023/12/19 17:02:03

什么导致了关羽败走麦城,最后被杀?有人可能要说,关羽之死,责任在糜芳和傅士仁,这两个人背叛投降,这才间接导致了荆州的败局。但是这两个人可不是战事一开始,就想着投降的,而是关羽准备严惩他们时,这才迫不得已投降的。

也有的人要说,关羽之死,是因为关羽太骄傲了,小瞧了吕蒙,这才导致大意失荆州,兵败被杀。

关羽是骄傲,而且一直都很骄傲,关羽确实也有骄傲的资本,诛杀颜良文丑,过五关斩六将,这都是关羽骄傲的资本,之前也骄傲,为什么就没事呢?所以一个有骄傲资本的人骄傲,并不一定会导致失败。

是谁杀死了关羽

那到底是谁杀死了关羽?是关羽自己,是关羽的刺猬型人格。以赛亚·伯林根据古希腊寓言故事,写了篇著名的寓言叫《狐狸与刺猬》。他说,刺猬是只知道一件大事儿,遇到危险立马缩成一个球,其他的事儿,它一概忽略;而狐狸知道很多事,总是寻找这些事儿的复杂关系,试图找到联系点。

关羽就是典型的刺猬型人格,他特别重视忠勇,关羽之所以在历史上有这么大名气,凭的就是“忠勇”。

在三国那个动荡不安,人心难测的年代,关羽一直跟随刘备,无论是何种险恶的情况都能始终不离,这种“忠”着实难得。有忠心,没能力的人,大家只会说这个人还行,绝不会崇拜,而能力本身就是一种人格魅力,关羽作为武将,其战场拼杀能力在《三国志》中被称为“万人敌”。然而,忠勇成就了关羽,最后也害死了关羽,这就叫“成也忠勇,败也忠勇。”

要论武力值,关羽绝对是一个极好的将领,冲锋陷阵、斩杀敌将绝对没问题,但是当关羽守荆州时,这个荆州守将,对关羽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不仅仅是一个勇猛的武将,更要是一个具有政治智慧的统帅。

政治智慧,用毛主席的话来讲就是,“把敌人弄得少少的,朋友弄得多多的”。关羽的刺猬型人格,让他过度依赖自己的勇猛,而忽视了需要协调复杂局势和关系的政治职责,优势变成了弱点,结果就是“敌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这才是关羽丢荆州的主要原因,也是他被杀的根本原因。

误判局势,袭击樊城

荆州处于魏蜀吴三国的交界处,从本质来讲荆州是一个制衡三国的战略缓冲区,无论哪一方占领了这块地方,都能对另外两方造成战略威慑。因此,荆州是进行“均势外交”的战略要地,而不是进行攻城拔寨的前线阵地。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对这一点的认识就特别清楚,他在离开荆州时,特别嘱咐关羽:无论曹吴哪一家来攻荆州,都要联合一方抵抗另一方。也就是说,诸葛亮对荆州的定位不是进攻,而是防守,只求荆州在自己手里就行了。

如果诸葛亮镇守荆州,他肯定不会主动进攻樊城,如果遇到攻击,他肯定会动用外交手段,拉拢一方,联合打击另一方。然而关羽根本就没把诸葛亮的话当成一回事儿,当诸葛亮问他如何守荆州时,他的回答很简单,就是跟丫死磕。诸葛亮非常担忧地说:“如此,荆州危矣!”

攻打樊城的同时,蔑视得罪东吴

东吴的猛将,拿出来没有一个是关羽的对手,因此关羽在心里根本瞧不起东吴,再加之孙权年龄要比他小一辈,这让关羽一直把孙权当个小孩子,从没有在心里重视过。

孙权曾经是想巴结关羽的,想让关羽的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两家结成亲家。按说这种联姻策略,对守护荆州是最好的,但是关羽不但拒绝,而且还说“虎女焉能嫁犬子”,这让孙权的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

孙权被侮辱之后,给了曹操机会。关羽攻打樊城,曹操就劝孙权背后偷袭关羽,孙权果然很快动手。当然,孙权早都想把荆州夺回去了,此时也正是个好机会。这样一来,荆州的局势一下子就对关羽不利了,本来是自己占有主动权,在曹魏和孙吴之间搞均衡,现在关羽凭借自己的勇猛,生生把荆州变成了两线作战的前线战场了,这和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样,陷入两线作战。

关羽的想法其实和当时的德国一样,都是妄想凭借强有力的武力值,迅速摆平一方,然后再收拾另一方。然而,一旦陷入两线作战,失败是迟早的事儿。

恐吓下属,造成内部叛变

关羽他自己个人武力非常强,而且他也非常重视自己在武力排行榜的地位。当马超投降刘备后,关羽特意写信给诸葛亮,要和马超一比高下。在关羽眼里,自己在排行榜上的地位不能受到任何人的挑战,因此哪怕是自己人也要一较高下。诸葛亮一眼看透关羽心思,说马超也是虎将,但能力就和张飞差不多,关羽这才作罢了比武的打算。

往往能力强的人,只会与自己实力相当的人惺惺相惜,对不如自己的人,常常就看不起,瞧不上。糜芳和傅士仁这两个人,与关羽差好几个重量级,因此关羽一直瞧不上他们。

平时看不上也就罢了,战时还是要靠这些人办事的。在攻打樊城的时候,这两个人负责后勤供应,因为战事僵持不下,粮草用量大大超过预想,所以后勤供应不上,关羽就责任推给这两个人,还恐吓等他回去再收拾。这两个人害怕关羽处理,干脆投降。这两个人一投降,荆州算是大势已去了。

你看,之前关羽带兵打仗,目标明确,他只需要关注一件事就可以,那就是打胜仗,此时又勇猛又骄傲,其实是优势。可是守荆州,那就变成了一个更复杂的政治问题了,但关羽依然痴迷于他之前的“忠勇”模式,处处得罪人,这才导致自己被杀。

关羽失荆州,给蜀国造成了战略上的巨大打击,自此蜀国只能被锁死在四川盆地,失去主导权,迫使后期诸葛亮不得不采取积极防御措施。如果不是关羽守荆州,而是诸葛亮,也许三国局势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当然,关羽依然是我们心中的战神,是我们崇拜的偶像,但我们不妨多思考一下,主攻一件事儿,把一件事做好,这无可厚非,但随着年龄、见识、位置的变化,是不是应该像狐狸那样,学会用全局的思维考虑复杂的关系问题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蒙恬临死前说了什么?为何会让曹操落泪?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追溯始皇时代,有一位非常出名的武将,他不光战功累累,他临终前的遗言,也成了千古名句。他曾破齐国、修长城、北镇匈奴、攻克南北交通闭塞,促进经济发展,后被始皇帝嬴政拜为内史,在当时被人们称作“天下第一勇士”,他就是蒙恬。可是英雄都好像难逃一种魔咒,那就是被逼而死,蒙恬同样也没有躲过这个魔咒。在嬴政驾崩后

  • 清朝时期的九门提督是什么官职 换做现在是什么级别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对九门提督等于现代什么职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清帝国正式成为大一统国家之后,继元朝之后,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就正式出现在人民的视野里面了。而这类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往往都会有许多特色的制度。这种特色的制度不单单是生活习俗方面,有的时候还会

  • 恭亲王和慈禧是什么关系?为何他斗不过慈禧?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太平天国被镇压下去之后,朝野上下无不欢庆鼓舞,但是却有一个人始终笑不起来,甚至还有一点担忧,她就是——慈禧太后。为何呢?因为,虽然这个时候,朝廷少了一个后顾之忧,但是有一个人权势却增长了不少,这对慈禧的统治存在着极大的威胁。此人便是慈禧的小叔子——恭亲王奕。对于慈禧来说,奕既是自己的恩人,也是大清朝

  • 老公这一称呼起源于何时?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由李渊建立。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今天,"老公"一词成了"丈夫"的俗称,最先由香港赶时髦的女青年说起,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广州等地流行,后来就传到全国各地。于是,"老公"便成了女性称呼丈夫时体现亲密关系的信号。不过,这个俗语真的是爱称吗?还不一定。

  • 夷陵之战关乎蜀汉 刘备为何没有带上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夷陵之战关乎国运,刘备为何不带诸葛亮以及赵云、魏延、马超猛将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夷陵之战是发生在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的后面,而且这一战和襄樊之战有莫大的联系。大家都知道襄樊之战,关羽被东吴和曹魏前后夹击,导致败走麦城,后来被东吴的都督吕蒙所杀。关羽一

  • 历史上花雅之争指的是什么?最后哪个派别赢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历史上花雅之争指的是什么?最后哪个派别赢了?其实花雅之争就是清代中叶以来戏曲花部和雅部之间的竞争,雅部与花部的划分,对戏曲声腔有明显的褒贬评价,是古代封建正统的“雅”、“俗”观念对戏曲认识上的具体表现,所以戏曲史中把此时期“花部”诸腔和昆曲争夺剧坛地位的历史称为“花雅之争”。概念简介一般认为

  • 曹操如果活到80岁的话 司马懿最后还敢造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对如果曹操活到80岁,司马懿还敢造反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群英并起,经过多年的征伐与变戈,最终产生了以曹魏,蜀汉,东吴这三个政权为首的三足鼎立之势。三个政权在经历几十年的斗争中,相互牵制。结果最终斗得你死我活,由司马家族坐收渔翁之利,一举扫平了魏蜀

  • 杨勇被立为太子,为何仍然是杨广继承了皇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华历史几千年的演变过程当中,无数个朝代都曾经历了从建立,兴盛,衰败到最终破灭的变化。而一个朝代的经营自然离不开最高统治者的指挥。不过除了皇帝这个身份,储君的位置也是至关重要的。大多数的皇帝在坐上宝座之前,都会经历和兄弟互相残杀,明争暗斗的过程。在这期间,很有可能一个不小心命都会丢进去。而在历史上

  • 南唐有哪些特别?为何是五代最强的国家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五代十国的南唐和宋朝一样,都是“借鸡生蛋”似的王朝,都是别人打天下,他们投机取巧坐天下。南唐“开国”皇帝李昪,原名徐知诰,是杨吴权臣徐温的养子。徐温虽然有好几个亲儿子,但没一个比得过徐知诰。最终,徐知诰夺位成功,于公元937年建立了齐朝。两年后,徐知诰乱认祖宗,自称唐朝之后,改名李昇,国名易齐为唐,

  • 赤壁之战后,东吴为何把荆州三郡借给刘备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关羽刘备和孙权借荆州的故事,可以说非常脍炙人口,并且在民间形成了“刘备借荆州——一借不还!”这样的歇后语。但是,其实借荆州的这笔交易背景很复杂,并不是演义中年轻的孙权被老江湖刘备所欺骗,从而轻易的把荆州三郡交给了刘备。关于荆州的纠葛有着非常复杂的时代背景,下面以史为鉴分为三个不同的势力讲讲借荆州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