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当年吴三桂跨过长江就能夺得天下,为何却止步不前了?原因很简单

当年吴三桂跨过长江就能夺得天下,为何却止步不前了?原因很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732 更新时间:2024/1/29 19:19:38

一代朝能够兴盛繁荣、屹立不倒,离不开帝王们每天废寝忘食地辛苦工作,更离不开所有朝臣们殚精竭虑地辅佐。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个皇帝能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人们记住,能够名扬千古,每一个都有他的个人魅力,他们治理起国家都有自己的一套,但如果他们没有手下的这一批能臣虎将,又会是如何呢?

帝王们统治一个国家不是只靠自己,大臣们、百姓们缺一不可,有政治理想的百姓们通过寒窗苦读走上仕途,正是因为长于民间,感受过民间疾苦才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他们希望自己的毕生所学能够辅佐明君,能够造福百姓,能够报效国家。

大臣们的位置始终在帝王之下,只是一个辅佐者的存在,但总有些人怀着不轨之心想要登上那个最高的位置,取代他,自己称王。历史上有很多大臣将领们,因为立了功就沾沾自喜,暗中拉拢人脉拥兵自重,妄想能够登上皇位,但没有几个人成功,比如说我们今天说的这个人物,他历经两朝、英勇善战,立下不少战功,但却在前途一片光明时骑兵叛乱,最终自然也没有什么好结局。

今天说的这个人物就是吴三桂。他生于武将世家,从小就习武,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且文武兼修,十几岁时中了武举,开始军旅生涯。

这个时候的明朝已如落日余晖,努尔哈赤已经在北方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儿子皇太极继位,继续南下直逼京城,所以明政府一直常年派人征战,这时候的他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打了很多胜仗,朝廷很是器重,甚至把命运都寄托在了他身上,他也不负众望誓死保卫国家,但不幸的是,此时的皇帝已经失去了信心,选择自缢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吴三桂失去了最大的依靠,开始自寻出路。

这时候多方势力向他抛来橄榄枝,这里面就有已占领明宫的农民领袖李自成,也有后来的清太宗皇太极,皇太极甚至不止一次地给他写信劝他,因为他们都知道吴三桂手握重兵,若是加入自己的阵营必定多了很多胜算,当然我们都知道他后来选择了降清,但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这个选择是因为一个女人。

这个女人原本是个歌女,后来做了吴三桂的小妾,结果却被李自成抢去,说起来这个李自成也是傻,既然想和人家合作,还抢人家的女人,这一波操作实在是有点看不懂,吴三桂自然十分生气,马上决定转入清军幡下。

可以说清军可以顺利入关,吴三桂在其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芥蒂,毕竟没有从开始就一起共事,所以存在猜忌也是理所当然,清政府一直将他派往前线平定战事,而他也是聪明人,知道这种安排是什么意思。

直到他攻下云南,朝廷才真正开始重用他,毕竟从西北打到西南,也是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于是给他加官进爵,康熙年间,还将皇族公主嫁与他儿子,这么算起来他也是皇亲国戚了,此时他在云南手握重兵,有权有势,一方称霸,清廷开始忌惮他拥兵自重,两边分庭抗礼,随后吴三桂起兵叛乱,云南、贵州、湖南、四川四省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接连失守,落入吴三桂之手,之后他便在衡州称帝。

风头正盛的吴三桂并没有趁机继续北上,按理说,这大好时机应该乘胜追击,但他为什么却停住了脚步呢?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年纪大了,身体不太好,再也不能像年轻时那样常年征战沙场了,在这之后不久他就病逝了,将''皇位''传与孙子

另外一个原因是,当时他的儿子表面上是与清廷联姻,但实际上是被留在京城当人质,如果他一旦有什么大动作,必定危及儿子的性命。在此之前,他也一直给康熙写信,希望能放了儿子,但没有实现。

尽管如此,吴三桂的这一波操作确实给了清廷重重一击,以至于后来康熙用了八年才平定三藩。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1645年是历史上最诡异的一年,中国发生了4件事,影响着历史进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1645年一个对于中国来说最动荡的一年之一,中国在这一年里发生了四件影响中国发展的大事。1645年正月,清王朝的铁蹄就以及攻占了西安。一开始是亲王多铎亲自率军打击大顺军,然后逼城潼关口。农民军建造墙壁,拼死反抗,但可惜无法抵抗清军的红衣大炮,导致农民军死伤惨重。即使如此,农民军仍然坚强抵抗。面对强敌

  • 帝国的重负 : 公元1539 年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帝国的剖析:从罗马到华盛顿一在政治学辞典的所有术语中,“帝国”是让人最捉摸不透且最具争议性的一个术语。这里仅举其中几个例子为证,阿契美尼德波斯、古马其顿、罗马、帕提亚拜占庭、奥斯曼土耳其、古代中国、毗舍离纳加尔、亚述、埃兰、乌拉尔图、贝宁、毛利人统治下的新西兰、秘鲁和墨西哥、纳粹德国、苏联,甚至美国

  • 从1353年到1367年,张士诚的路是怎样的?张士诚为何败于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1364年,随着陈理的投降,朱元璋对于陈友谅的残余势力的清扫结束,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对决,以陈友谅的失败告终。陈友谅一代枭雄,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朱元璋可以专心对付东吴的张士诚了。张士诚的路,从私盐贩子起家,1353年,张士诚联合了自己的弟弟以及其他人,总共18人,歃血为盟,杀了邱义,并且冲入了当地

  • 章太炎何时被幽禁于龙泉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民国初年,袁世凯窃取共和。此举遭到不少爱国民主人士的反对,名士章太炎便是其中之一。他多次在不同场合表达了对袁世凯的不满。1914年初,袁世凯将章太炎关押到位于宣南的龙泉寺里。值得一提的是,章太炎的弟子黄侃,为了照顾章太炎的生活起居,还特意搬进了龙泉寺。龙泉寺资料图这是一段广为熟知的史实。不过,在学术

  • 月港二十四将叛乱,明朝失败的海域和贸易治理的缩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自立朝开始就实行“海禁和朝贡”相结合的贸易制度。除了朝廷许可的部分外藩可以在规定时间、地点与朝廷通商。严禁私人下海并与外藩贸易,即“片板不许下海”。但在生计压力、利益诱惑下,从洪武时期沿海地带(尤其是福建地区)就频繁出现走私活动,而且愈演愈烈。为了严申海禁,朝廷采取了两项措施--内迁和保甲。内迁

  • 唐代年号,怎样变成江苏千年老地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年号”是古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最早是由汉武帝创制的“建元”年号。此后,历朝历代,封建帝王都使用年号,有的在位期间使用几个或者十几个年号,有的在位期间仅使用一个年号。对于普通人来说,年号既熟悉又陌生,汉代到宋代的帝王年号并不广为人知,而明清两代年号却几乎家喻户晓,明代年号洪武、永乐、嘉靖、万历

  • 万历28年不上朝,不是因为贪图享乐,是因为他是残疾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清朝的皇帝是所有王朝中最勤政的皇帝,这点大家都是知道的。清朝的皇帝巴不得日夜加班开会,他们认为这样自己的国家才会发展的更好。在别的朝代呢很多皇帝也会时不时的进行上朝和大臣们商讨国家大事,但是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位皇帝28年不上朝了,同时这位皇帝在明朝的在位时间也是最长的。他就是万历皇帝。万历皇帝绝对是历

  • 礼仪之争——中西文化之间的第一次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下令当众销毁鸦片。1840年6月,英军封锁海口,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鸦片战争就此开始。1842年8月清政府派代表与英军议和,8月29日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美国与法国见到英国铜锅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巨大的利益。因此,美国与

  • 清朝最后一位太监晚年回忆:皇后沐浴从不用手,过程让人难以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宦官,是中国古代历史中一批特殊的人群,也俗称为“太监”,这些人群不能生育,一辈子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伺候好主子。他们最好是记性好又机灵,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主子,他们最大的光荣,就是被夸“贴心”,因为职业的特殊性,他们对皇上皇后以及各宫娘娘们的情况都非常了解。太监在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部是被“阉割”的人,

  • 黄文弼:楼兰国历史略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楼兰国创始于何时,记载缺乏,无可征信。但其名称之初见于中国载记者,以汉司马迁《史记》为首。汉文帝四年(公元前一七六年),匈奴冒顿单于遗汉文帝书云:“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按当作三十六国,‘二’字恐误),皆以为匈奴。”此为记录楼兰名称之始。然此时汉朝对西域诸国情形尚不明晰。汉朝之首认识西域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