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经常告诫侍从,说自己“梦中好杀人”,为何防备之心如此极端

曹操经常告诫侍从,说自己“梦中好杀人”,为何防备之心如此极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708 更新时间:2023/12/12 11:32:51

众所周知,曹操生性多疑,防范戒备之心更甚。种防范之心伴随了曹操一生,从未有丝毫懈怠。这倒也不难理解,经常杀人者总是担心会被别人杀。尤其像曹操这样一个纵横四海、杀人无数的“魔头”级人物,怎么可能不去为自己的安全着想呢。

(曹操剧照)

话虽如此说,但曹操的防范措施显然是有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味道了,思虑之周密,手段之残忍,无所不用其极,而“梦中杀人”就是曹操的发明创造。按说,像曹操这样一个身居高位的大人物,警卫措施一定是非常到位的,武艺高强之徒,忠诚可靠之辈,壁垒森严之所,外人多半近身不得。曹操的担心在于,自己睡下之后怎么办?因此,如何保证万无一失,就成了摆在这个多疑善变的“枭雄”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所谓的“梦中杀人”,实际就是为了告诫和防止离自己最近的那些人不要心存二心、妄生歹念。

有此担忧,曹操平日里经常吩咐左右:“吾梦中好杀人,睡着时汝等勿近前。”这样的话曹操说了无数次,但还是有人不以为然。为了有所惩戒,加深记忆,有一天曹操借“昼寝于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之”的机会,翻身跃起,“拔剑杀之,复上床睡。”睡醒之后,一看床下躺了一个人,曹操(故意)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人就把前面的情况如实告之。无缘无故杀人,曹操当然要加以掩饰,于是“痛哭而厚葬之。”对于这起怪异的“梦中杀人”事件,很多人都信以为真,唯有杨修看出了其中的蹊跷,曹操因此深恨之。

那么,曹操为什么非要行此极端手段呢?

(曹操剧照)

其实,这是曹操长久以来的一块心病。这个心病不是别人造成的,而是与其早年行刺董卓的经历有关。想当年,董卓篡权,群臣激愤,只是苦于没有解决的办法。就在这时,曹操自告奋勇,向王允借了一口宝刀,前去刺杀董卓。因为前期曹操已经取得了董卓的充分信任,“卓甚爱”,故而出入相府并无阻碍。但等曹操到了之后,却见吕布侍立左右,不好下手,曹操只能等待时机。好在董卓听曹操说“马羸弱”,就安排吕布去挑选一匹良马“赐与孟德”.

吕布一走,曹操觉得机会来了,“意欲拔刀”,却“惧卓有力”,因此还是“不敢下手。”后来看董卓疲倦,“倒身而卧,转身背却。”曹操瞅准机会,急掣宝刀。而董卓此时尚在半睡半醒之间,突然睁眼,从镜子中看到了曹操拔刀的举动,急忙回身,问道:“孟德何为?”就在这时,曹操远远望见吕布牵着马回来了。危急关头,曹操急中生智,掉转刀柄,跪下说:“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董卓接过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暂时也就没有多想,就领着曹操前去看马。于是,曹操说了声“愿试一骑”,骑上马就逃跑了。

等董卓明白过来,赶紧画下图像,通缉捉拿,幸亏陈宫相救,才有了后来曹操起兵讨伐董卓的军事行动。

(曹操剧照)

事情虽然过去多年,曹操的实力也逐渐壮大,但曹操对这次的刺杀行动分明还是记忆犹新、不敢忘怀的。尤其是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作所为更是与董卓当年如出一辙。在此环境下,他当然明白,虽说自己权倾一时,天下震动,但终究人心难测,在这看似光鲜耀眼的背后,不知暗藏了多少危险和杀机。众矢之的,别人会不会像自己当年刺杀董卓一样行刺自己呢

最坚硬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攻破的。刺杀董卓的经历一再告诉曹操:越是离自己最近的人,有时候也是最危险的人。

有此诸多担忧,曹操这才处心积虑地编造了一个“梦中杀人”的故事,目的就是告诫身边的警卫和近侍,不要轻举妄动。事实上,曹操的这一招的确有效。问题是自身是安全了,却是苦了身边的这些下人。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刘邦逃难时夏侯婴坚决反对其丢弃儿女,汉朝建立后夏侯婴安享荣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曾经做了一件违背刘邦意志的事情,让刘邦起了杀心,有十几次想直接杀了夏侯婴,但也正是这件事让吕后这个心狠果断的人对夏侯婴充满了感激之情,而这件事正发生在彭城之战后。彭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在这场楚汉之争中,项羽以三万之兵在半日内击溃刘邦集齐的五十余万之众,汉军惨败。而

  • 中国自西汉之后历代王朝均对新疆进行有效的军政管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新疆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由来已久。西汉之初,西域各地处在匈奴统治之下。建元三年(前138年),为击退匈奴对汉朝边境地区的劫掠,汉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元狩二年(前121年),汉军大败驻牧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匈奴军队,汉朝在此先后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太初四年(前101年),西汉王朝在天山南部的轮台

  • 曹家三世为何如此短命?司马懿笑了,这个病华佗再世也救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220年,曹操在洛阳病逝,享年66岁。公元226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回到洛阳后咳血不止,安排完后事后病情加重身亡,享年四十岁。公元239年,曹丕的儿子曹叡同样咳血不止年仅36岁就逝世。曹家三世英主相继去世,魏国再无人有能力压制司马懿父子,这也让司马昭后面谋权篡位有了可乘之机。一家三代相隔不到20年

  • 曹操平生犯5错:睡错一人 看错一人 留错一人 杀错一人 夸错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大家肯定都有看过三国演义,即使没有看过三国演义,对于曹操这个任务也有所了解,他也曾出现于我们的语文课本,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英勇善战,重要着谋略和智慧。可是曹操的这一生也和普通人一样,犯过很多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曹操也是这样,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来说一下他这一生犯的这五个错误。接下来,来让小编为大

  • 狄仁杰劝武则天戒色,武则天给他看了两样东西后,狄仁杰哑口无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武则天作为我国封建历史中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名字在中国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得,武则天能够成功坐上帝王的位置和她任用的那些有识之士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狄仁杰作为武则天最信任的一位大臣,狄仁杰曾经多次劝诫过武则天戒色,武则天听到狄仁杰的话语之后并没有生气而是给狄仁杰看了两样东西,狄仁杰看到这两样东西之后

  • 他是隋文帝的亲生儿子,隋文帝却诅咒自己儿子不得善终,果然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相信古往今来,任何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亲生骨肉能平平安安,生活无忧,不过今天要介绍的人物,他是隋文帝杨坚的亲生儿子,众所周知,隋文帝杨坚是一位爱民如子、宽厚仁爱的帝王,但隋文帝却亲口大骂自己这个亲生儿子将不得善终,他就是隋文帝的第四子杨秀,隋文帝为何要诅咒自己的亲生儿子不得善终?影视剧《隋唐演义》中

  • 作为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享受了最好的教育,为何后来却行事荒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作为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后期的生活,可以说是荒唐至极。搞异装癖,豢养男宠,杀师杀弟,甚至还打算直接刺杀李世民。总之,作为一个太子,所有太子不该做的,李承乾基本都做了。不过,李承乾之所以会做这么多荒唐的事,其实也不能全怨他。如果真要追究责任的话,恐怕大多数责任都要归咎于作为父亲的李世民。甚至可以说,李

  • 被誉为明镜的魏征,敢于直言进谏,死后不久却被唐太宗毁了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唐太宗李世民和名臣魏征之间的故事世人早已耳熟能详。在人们的认知中,李世民之所以能被称为一代明君,离不开魏征的帮助,事实也正是如此。在魏征逝世后,李世民将其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名录,足以见魏征的功劳和其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魏征逝世后不久,李世民便下令毁去其墓碑并磨灭碑文,这又是

  • 正史上的杨广和李渊,到底有什么仇怨?两人最初是怎么结仇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对于李渊和杨广之间的矛盾,史书上记载得非常隐晦,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没有记载。但是,根据史书上的蛛丝马迹,后世的史学家们,还是可以做出一些推断:杨广和李渊之间最早产生矛盾,可能是开始于杨广夺嫡。当时的李渊,有可能并不支持杨广,而是支持太子杨勇。或者也有可能杨广在夺嫡的时候,找过李渊,但是李渊两不相帮。所

  • 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到底有多牛?他要是多活十年就没南北朝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363年,东晋十六国时代中期。在今天的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一户非常贫寒的人家内,出生了一个小男孩。说起来,这户人家虽然很穷,但家世却很显赫。这家人的祖上名叫刘交,是汉高祖刘邦的亲弟弟。在汉朝的时候,这家人祖上也是很显赫的。可惜汉朝灭亡之后,天下先后经历了混乱的三国时代,以及接下来的西晋和东晋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