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允炆为什么会丢掉江山?主要因为三个人

朱允炆为什么会丢掉江山?主要因为三个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999 更新时间:2024/1/18 10:12:27

明惠宗让皇帝朱允炆之所以神秘失踪地丢掉江山,是因为三个人!这三人分别是“要饭皇帝”、“削藩惑帝”、“黑衣宰相”!

要饭皇帝

要饭皇帝自然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了,老四的他开局一个碗,结局却是坐拥天下!朱元璋从人人鄙视的小叫花子到华夷仰望开国帝王,他的能力,他的实力,足以让他随心所欲,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加和太子的文弱性格,朱元璋决定为儿子扫清道路。

朱元璋手下有两大集团,一个是淮右集团,一个是浙东集团。

淮右集团是朱元璋手中的王牌,他们都是朱元璋的乡党,在大明的建立中立下赫赫战功。开国后,朱元璋又是给他们高官厚禄,又是赐他们免死铁券,有的能免死好几回呢!

朱元璋能镇着自己的老哥们儿,但他担心太文的朱标不行,而其他儿子又都太小,就开始杀戮功臣勋旧。朱元璋办这事儿,朱标特别不理解,朱元璋给他个满是荆棘的荆条,朱标无从下手,朱元璋一把撸掉荆棘,弄得一手血。

朱标虽然明白了,但还是接受不了这样莫须有的杀功臣,在1392年郁闷中病逝。朱元璋非常痛心,1382年老伴和长孙朱雄英去世,1392年爱子去世。悲伤之后的朱元璋,部署了两步棋!

一是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二是继续杀功臣!朱元璋发现皇太孙比之前的皇太子还文弱!1393年朱元璋制造了蓝玉案,前后族诛一公、十三侯、两伯,被株连的功臣勋旧一万多人,整个淮右集团瓦解。如果算起来之前的胡惟庸案,一共下来朱元璋杀的功臣足有三四万人!早在1390年时,李善长一家人都被灭门了,除了他的驸马儿子李祺外。

凡事都是讲究制衡的,朱元璋大杀功臣,这就让藩王做大。皇太孙对此忧心忡忡,他曾经直接问他皇爷爷:

蒙元犯边,叔王可歼;叔王造反,如何搞掂?

一边是爱子,一边是爱孙,这让朱元璋很难办?朱元璋一脚把球踢过来了,

问:你以后会咋处理?

朱允炆回答:我先哄他们、劝他们,不行就收他们一部分地盘,再不行让他们失业,实在不行就灭了他们。

老朱看他也是先礼后兵,做得极其厚道,就顺手给他点了个赞!

“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御之?”:

“汝意何如?”

:“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废置其人,又甚则举兵伐之。”(明)尹守衡《皇明史册·卷三·革除记》

尽管孙子和儿子的选择让朱元璋很矛盾,但明太祖还是更倾向于孙子。明太祖弥留之际明确规定,自己驾崩后,藩王不得入京奔丧,他就怕年长的藩王们夺朱允炆的权力!

第二、“削藩惑帝”

早在1376年天有异变,朱元璋反思自我,让各地提意见。山西布政使平遥县训导(相当于县教育局副局长)叶伯巨响应号召向朱元璋提了三条意见:用刑太繁、求治太急、分封太侈。在分封上,他拿出了七国之乱,八王之乱提醒朱元璋,朱元璋那时光想着权力从功臣流转到儿子们手里,也想着儿子们自己也能相互制衡。看到叶伯巨的意见,朱元璋以离间父子之罪亲自派兵去抓,最后这叶伯巨也就死在大狱之中。

朱元璋的分封的确能起到一定的制衡,封王原则塞王最强抵挡外夷,其他王都比较弱,并且朝廷控制王爷的钱粮,王爷也没有民众。

可随着时间的发展,王爷们也就不安分了,像秦王朱樉、晋王朱㭎等多有不法,秦王残暴在1395年被毒死,而明太祖后期晋王、燕王被倚重,燕王也功劳多多,这就让晋王妒忌。

晋王又是向朱标打小报告,又是在朝堂上办他难看,还派人监视朱棣。朱标一方面向朱元璋汇报朱棣的不法,也说朱棣擒乃儿不花,晋王也有功劳。朱元璋当时光为朱棣高兴了,朱标的话他也没听到心里。

朱标死了,朱樉也死了,后来朱㭎也死了,朱元璋在弥留之际慌了。先是对朱允炆说“燕王不可不虑”,后来又问了三遍燕王来了没。《明太宗明实录》中,都是为朱棣说话,而实际上朱元璋晚年对朱棣是非常担心的,大概这时他才能明白叶伯巨多么冤枉多么对吧。

可以这么说,就是在1395年朱元璋要一两年把自己几个儿子的王给废了,也是会付出一定的代价的。还没继位的朱允炆就问黄子澄,叔王们尾大不掉咋办?

黄子澄说,他们的兵力是不少,但也不过只能自卫,谁要是有想法,王师兵至,他们必败。想当初,汉朝的七国之乱够牛了,不照样败了。朱允炆继位后,就把削藩列为头等大事,曾经说的先礼后兵就变成了一刀切!切也有个顺序,齐泰的意思啃硬骨头,拿下朱棣,其他诸王都好搞定了。黄子澄的意思柿子捡软的捏的,燕王威望高,诬告很难,其他诸王在朱元璋都有不法事,便于诬告便于下手。

朱允炆就从周齐岷代湘王下手,说周王的事也是敲打燕王,周王、燕王可是真正的一奶同胞的手足兄弟,燕王救的话飞蛾扑火,不救的话也削弱了燕王,让燕王威望尽失。说实话,朱允炆不想一下子对付那么多王,怕臣民有意见,黄子澄、齐泰的意思是快刀斩乱麻!朱允炆听了,也做了,周王、岷王、湘王、齐王、代王死的死,废的废,为了掌控朱棣还把朱棣的长子、次子召进宫。

应该说,齐泰的办法是个好办法,如果一开始对付朱棣,朱棣必败,其他诸王也不敢联手!可朱允炆先捏软柿子,这就给了朱棣准备的机会,后来虽然朱允炆把朱棣的两个儿子给扣押了,但这样更逼反了朱棣。因为朱棣有黑衣宰相,这个我们到第三部分再说,我们继续说朱允炆失败的个人原因。

如果说削藩强力捏了一堆软柿子,让朱允炆得罪了各位王叔的话。那么朱允炆对待朱棣上,却又显得妇人之仁。

正确的思路是,对软柿子要强以德胜,对硬骨头就是快准狠,不给他准备的机会,一刀劈。可朱允炆在他皇爷爷面前说,要善待叔叔,可一继位就立即开最强模式下的削藩,要地、要钱、又要命!这种情况,作为当时诸王中年龄和实力的老大哥,朱棣不

反也不行了。

从这方面来说,朱棣还真有点被逼反的味道。朱棣反了,朱允炆还不快速强力地消灭他吧,还说什么勿伤朕叔!当初,你把湘王逼得自焚,你怎么不说勿伤朕叔,这时候你却说勿伤朕叔!这仗还怎么打?本来燕王实力最强,又作了准备,还夺了宁王的朵颜三卫,而朱允炆这边能征惯战的大将被他皇爷爷杀净了。

即使这样,朱棣虽然南下能攻城略地,但朝廷的大军还是挡不住的,往往都是得而复失。可谁知道,朱棣的奸细都到朱允炆身边了。朱允炆的被罢免的太监向朱棣告密,说南京空虚不要打成面,要打成线,直取京师。这种打法很冒险,也很有效,当朱棣打到扬州时,建文帝求和,弄个南北朝吧!燕王当时就拒绝了,最后攻入京师,成为了大明第三代皇帝!

三、“黑衣宰相”

明朝没有丞相也没有宰相,这个宰相只是一个称号,可以说没有这个所谓的“黑衣宰相”,就没有朱允炆的失败,朱棣的成功。这个人和明太祖一样,也是和尚出身,但他没有出世的情怀,而有入世的壮志,正是他鼓动、谋划才让朱棣决定冒险的。

这个人就是姚广孝,当初朱允炆对叔王们批处理时,燕王朱棣又惊又怕还不甘心。姚广孝鼓动燕王朱棣起兵,朱棣忧心忡忡地表示,这可是以卵击石,再说百姓都支持建文帝,你让我怎么办?姚广孝回答,贫僧不问民心,只知天道。天道归你,你得顺天而为。姚广孝为了给朱棣一个定心丸,还找来了相面大师袁珙,神算金忠,袁珙先说他有帝王之相,明太祖是老四,他也是老四,明太祖四十称帝,他也四十继位。这些话说的,燕王心花怒放,可最后到底是燕王晚了两年,42岁当的皇帝。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成功了。

综上所述,朱允炆失去天下,怪他爷爷封叔叔杀功臣;怪他自己该爷们时妇人之仁,该强以德胜时却选择了狠;怪姚广孝鼓动、辅助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用三个字来表示就是怪:狠(朱元璋)、惑(朱允炆)、唆(姚广孝)!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国难当头,有人称要捐三千万给国家,最终却以啼笑皆非的方式收场 2023-03-15 09:00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话说,经历过1931年的“九一八”和1932年的“一二八”之后,全国民众愤怒于日寇的悍然入侵,纷纷捐款共纾国难。实际上,蒋介石正还执迷不悟于他那“攘外必须先安内”那一套歪理,热衷于打内战。1932年10月,他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兼“鄂豫皖三省总司令”的身份在汉口主持打内战。这么一来,南京国民政府内外两

  • 古代没有暖气没有电,零下几十度的冬天,古人是怎么御寒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原始社会,人们捡起树枝生火取暖.后来逐渐发展起来。秦汉时期,已有可以调节室内温度的房间。在唐代,皇帝用女人的身体取暖。陆游曾形容李隆基的兄弟们是“告长安少年幼子,妓女不像猎人和暴君”。不用说,这种做法有些尴尬。明清时期,皇帝都住在紫禁城。我们都知道故宫有9999间半。这么多宫殿是怎么来的?清朝时,专

  • 远嫁的女子思念故乡,写下一首诗,感动了世人两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故乡,是每个远在他乡的游子心中最美好的地方;故乡,承载着每一位游子心中最深厚的情感。对于远嫁他乡的女子来说,亦是如此。两千年前有一位远嫁他乡的女子,按捺不住自己对故土的思念,写下一首最美的思乡之作。她就是我国最早的女诗人——许穆夫人,她的这首思乡之作,就是《邶风·泉水》——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

  • 甲午是因为差钱儿才失败的么?这个逻辑说不通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甲午战争只是表面现象,所谓慈禧太后挪用公款,不过是后人的罪魁祸首。试问各位,这么大的国家,慈禧太后建造的园林真的有这么大的影响吗?开什么玩笑,多建几个还是买得起的!日本是一个岛国。那时候很穷,没办法,就节衣缩食。但以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完全可以支撑。只能怪,曾国藩的接班人李鸿章崛起太快了!第一,湘军占

  • 居里夫人的中国忘年交,钱三强的导师,徐悲鸿称他为科学之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1930年,严济慈第二次离开巴黎回国前,收到居里夫人赠送的一份特殊礼物.居里夫人问何:“你能在中国建立一个镭研究所吗?”当时,镭的发现虽然已经过去了30多年,但即使是欧美很多国家也没有镭研究所,镭科学还是一门非常高端的学问。居里夫人的“要求”对中国开展放射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要的,燕季辞自然

  • 刘备兵败之后,陆逊为什么突然就撤了?他为什么不乘胜追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放眼整个三国,刘备应该是最难创业的。像曹操和孙权一样,都大有成就,接任后都有自己的班子。然而,刘备只有几个好兄弟和刘皇叔叔的称号。在他后来参加的战争中,也不算太难。他的妻子和妻子数次被抛弃。刘备前期并没有自己的势力。他主要依靠别人。先后投靠曹操、刘表、袁绍等人。直到诸葛亮出来,刘备的队伍才基本成型。

  • 清末时期的一张老照片,一个囚犯正在被执行“凌迟”之刑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这是清末时期的一张老照片,一个囚犯正在被执行“凌迟”之刑,刽子手手中的刀,犹如死神的镰刀,无情地割破犯人的肉体,每一道伤口都是鲜血的涌泉。而那个被凌迟的人,却无法释放自己的痛苦,只能扭曲着表情,咬紧牙关,承受着来自身体的每一丝痛楚。在封建社会,凌迟是一种最残忍的刑罚,被处决者的身体要经历一次次的折磨

  • 曾经曹操对刘备的亲密器重,远超后来对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大家都知道关羽曾身在曹营心在汉,曹操高官厚禄对待关羽。但不少人可能没注意到,有段时间曹操对刘备的亲密、器重程度,远超他后来对待关羽。曹操与刘备的蜜月期196年下半年,刘备被吕布所败,到许都投奔曹操,被任命为豫州牧回小沛,攻打牵制吕布。(《三国志·先主传》)198年九月,吕布派高顺再次攻陷小沛城,刘备

  • 古希腊人不要爱情要嫁妆,柏拉图恋爱是幻想,为爱情结婚会被耻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从古至今,无论什么时期什么地区,人们都离开爱情和婚姻这两个主题。爱情和婚姻是很复杂的话题,千百年来人们都一直在探索。但简单来看,婚姻大部分指的是男性与女性之间的结合。婚姻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还包括一定的社会因素,所以婚姻离不开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甚至是宗教习俗的影响。婚姻是人生大事,尤其在古代社

  • 年羹尧为什么必须死?是因为抓住雍正把柄,还是他本就罪有应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年羹尧平定西北战乱凯旋归京,却无视宫规强行策马面圣,年羹尧为何敢如此嚣张?难道他不怕功高盖主的皇上杀他吗?后来在他人生最辉煌的时刻,却被雍正赐死,这究竟是为什么?难道是年羹尧抓住皇帝的把柄吗?还是他本就罪有应得?年羹尧平定战乱归来年羹尧惹怒皇帝年羹尧是康熙皇帝最得力的大将,毫不夸张地说,雍正能当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