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为辽东统帅,却两次降清,引清军入关,死后陵墓埋到了加拿大

此人为辽东统帅,却两次降清,引清军入关,死后陵墓埋到了加拿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358 更新时间:2023/12/17 12:09:52

在中国古代,自古讲究的是忠义,仁孝,而忠诚那是第一位的。历史上,出现了很多贤臣名将,他们忠臣不二,誓死捍卫社稷,但是最终下场凄惨,如袁崇焕,竟然是被皇帝凌迟处死。但是,下面这位两次背叛大明,更是引清军入关,蹂躏何中华,但是死后评价较高,得到了善终,还埋在了加拿大。

这位就是明朝末年著名的辽东守将祖大寿,这位祖大寿跟袁崇焕那都是孙承宗的得力干将,1623年,孙承宗让祖大寿建设宁远城,而后来这座城市由袁崇焕来把守,给予清军重创,并在宁远城下,袁崇焕击伤不可一世的努尔哈赤,最好努尔哈赤死亡。

后来袁崇焕成为辽东的督师,祖大寿深受重用。在袁崇焕被朝廷杀掉之后,祖大寿更是成为辽东的实际的督师,而且跟其亲兄弟祖大乐、祖大弼等三人逐步掌握辽东军政,成为一方军阀,他们在明朝末年对朝廷已是听调不听宣了。

而其后来两次叛变:第一次是在1631年,祖大寿兴建大凌河城,但是还没有修完,清军就在皇太极的带领下杀来,在激烈抵抗之后,城中粮草断绝,外援无望,因此,祖大寿投降满清,成了叛臣。但是此时祖大寿却向大清出了个主意,由其去劝降锦州。但是,回到锦州的祖大寿又叛变了,回到了大明。而崇祯皇帝对此并没有大加责备,而且仍让祖大寿掌管辽东。

而第二次叛变,发生在1642年,此时,大明王朝摇摇欲坠,李自成等不断攻城略地,向北京打来,而此时在辽东,清军包围祖大寿据守的锦州已经一年多了。在粮草断绝,朝廷又不可能派出援军的情况下,祖大寿再次投降大清。

而当时知道祖大寿投降的皇太极大喜过望,不但没有杀祖大寿,还对其礼遇有加,因为他们知道祖大寿投降,那么山海关指日可破。因为祖大寿那是吴三桂的亲舅舅,吴三桂的发迹也离不开祖大寿,而投降后的祖大寿被封为汉军正黄旗总兵,而且皇太极让他给吴三桂写信劝降。后来,也是在这封信,加上舅舅祖大寿的影响,吴三桂才最终选择投降。

1644年,吴三桂带领清军入关,开始入主中原的过程,从此清军通过铁血的手段,逐步占领全国,大明彻底无翻身之力了。而因为立了大功的祖大寿,被清军委以重任。在1656年,其寿终正寝,在北京安详去世。祖大寿死后,遭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唾弃,其下葬不久,陵墓就被盗了,而且200年来都是无人祭拜,破败不堪。

在1919年皮货商克莱夫茨来到祖大寿墓前,花钱在祖大寿后人手上将祖大寿的坟墓买了下来。之后,这位商人将祖大寿陵墓拆掉,凡是能带走的全部装船,而且就连尸体也一并带走,带到了加拿大,现在,要想看到祖大寿墓地,还的去加拿大了。现在包括整套的祖大寿陵墓,还有其陪葬品全部躺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这估计是祖大寿做梦也没想到的。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40年之后的惩罚,如何审判一个最残忍的火烧村庄的刽子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在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年代,希特勒分子共烧光了600多座村庄,其中最悲惨的和最为人熟知的是火烧哈滕村。那是在1943年3月,在巨大的火灾中有150人丧生,其中有老人,儿童,妇女。非常奇怪的是,许多年过去了,有些前伪警察人员设法装扮成英雄人物而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甚至一直以英雄的身为活到现在。格利高里·

  • 人类史上的灾难,黑死病致欧洲2500万人死亡,为何没有波及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遂令邪风伺间隙,潜中瘟疫於疲氓。——《晏太尉西园贺雪歌》如今这个后疫情时代,经历了2020年初新冠病毒爆发伊始在家惶惶不可终日的情绪,也经历了举国动员通力合作,各地人民服从安排的责任,又体会到国内疫情平复后,我国对外援助的大国担当。中国历史上的防疫奇迹远不止这些,在110年前,一位海外归来的博士,用

  • 《外滩钟声》60年代物件大盘点,带你重温当年的氛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40年风雷激荡!40年神州巨变!《外滩钟声》用真挚纯洁的爱和情,浓浓的邻里情勾起60后满满回忆杀!今天就跟随咖宝宝来一起回忆属于60年代的古董物件。穿着单一且统一,军装裤白衬衫外加一个军绿色帆布包,成了那个年代人们普遍的穿着,女生再加上两个大麻花辫。从外表就能看出来是

  • 英国人看清朝砍头刑罚,当场说出一句话,否定中国文化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有一种比较严重的死刑就是砍头,它属于比较古老的死刑惩罚方式,因为那个时候人们只知道人类比较重要的地方就是头部,所以将头给砍下来,人的肉体就会慢慢消亡,就算是大罗神仙也无能为力。古人当时对心脏还不了解,不知道它也是对生死进行衡量的器官。而且在古代进行砍头的话,是非常有仪式感的,首先会

  • 《末代皇帝》幕后:太和殿取景,梁家辉拒演,溥仪太悲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1967年3月17日,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去世。在溥仪的一生中,曾三次登上皇帝的宝座,却又三次仓皇的被人赶下来。终其一生,都生活在牢笼之中,只有最后的十多年时光,溥仪过得还算是惬意,更是写了自传《我的前半生》,在出版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而电影《末代皇帝》就是改编于这部自传,以及溥仪老

  • 陈炯明:曾轰炮总统府,晚年为生活四处借钱,死后用母亲棺材入殓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时间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它没有边界,失去的时间不能找补回来,而未来的时光也无法预判。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会淡忘曾经的人和事。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千千万,他们虽然已经不在世上了,但他们的英雄事迹却没有被时间所洗礼。但是有一些人,他们生前的一段时间辉煌,但是死后却被人们遗忘了。孙中山先生是近代开天辟地的人

  • 1967年溥仪临终前,反复嘟囔地说:我想见他最后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众所周知,溥仪的一生可以说是屈辱的一生,虽然从小身居高位,可是从始至终都是他人手中的傀儡,直到最后被我党改造,他终于能够以一个正常人的身份生活下去。1967年,溥仪的悲惨人生走到了结局,在临终之前,他曾反复嘟囔着一句话:我想见他最后一面。那么,溥仪到底想见谁呢?溥仪所说的这个人其实就是溥杰,两人是同

  • 《琅琊榜》从策略逻辑到抛出大于《大明王朝1566》?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电视剧《琅琊榜》与《大明王朝1566》:权谋与逻辑的比较电视剧《琅琊榜》和《大明王朝1566》是非常受欢迎的古装剧。两者都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和人物,但在策略和逻辑上,哪一个更胜一筹?在《大明王朝1566》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政客们争论不休,帝王们应对各种挑战的地方。这些错综复杂的政治场面无不

  • 采药人迷失在大山,意外看到坠毁飞机,被尘封52年的历史由此揭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黄州》大自然浩瀚无穷,无边无垠的大海,广袤浓密的森林,宽广是他们共同的属性,人类作为大自然当中的一分子,不断地繁衍着自己的文明,在地球上,人类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孕育过不同的时代,而大自然岿然不动,默默地观察着人类的一切活动。而在大自然当中,也掩盖着无数人类曾经存

  • 因为不能自证身份,90岁山西老兵,指着纪念馆照片说:这就是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诗集》在世界人类史上,日本对于中国开展的全面侵华战争,是必须载入史册的一次罪恶,日本侵略者在这一次战争当中所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他们凭借着自己在当时的国力优势,对当时相对落后的中国开展了残忍的攻击,在当时的国内环境当中,中国的武器以及士兵的战斗力都低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