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鲁迅原配朱安:独守空房41年无爱无性,临死唯一要求也被拒绝

鲁迅原配朱安:独守空房41年无爱无性,临死唯一要求也被拒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764 更新时间:2024/1/16 8:19:36

她是一个没有化的大龄剩女。却嫁给了才气横溢的一代文豪。他说她是“母亲娶来的媳妇”,除了好好供养,其他都是不可能的。她说本人是他的“遗产”,却终身未被珍惜。她热诚地爱丈夫一辈子,无爱无性41年,独守空房,终身无儿无女,死后连像样的坟头都没有。她是朱安,鲁迅的原配夫人。

她与鲁迅婚姻的开端,也是她走入悲凉深渊的开端。1879年7月,朱安生于一个商人家庭,祖上曾做过知县,吃穿不愁。父母从小给朱安灌输《女儿经》。高高厚厚的墙内经常听到朱安稚嫩的声音:“女儿经,认真听,早早起,出闺门,烧茶汤,敬双亲,勤梳洗,爱洁净…”。朱安5岁就被裹小脚,不识字,但女红和家务,她样样拿得起放得下。转眼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朱安,已是23岁的老姑娘,再不出嫁,就成了邻居和亲朋好友的笑话。父母急在心头,四处帮朱安找婆家,朱安也暗暗心急本人的婚事。

婚礼当天,鲁迅戴着一条假辫子站在门口迎接新娘,眉头紧锁。新娘的轿子到了,掀开轿帘,一双大鞋伸了出来,鲁迅紧锁的眉头略微伸展了一些:“我说的话还是有效,果真放足了。”忽然,一只绣花鞋掉到了地上,显露了新娘的三寸金莲,空气一下凝固起来,鲁迅刚泛起的一点笑容僵在那,拉长了脸,脸上写满了痛苦和无法。洞房之夜,鲁迅没有跟朱安说一句话,更别提有任亲昵了。朱安敦促:“睡吧”,没有回音。朱安又敦促:“睡吧”,还是没有回音。朱安屡次敦促:“睡吧”,依然没有回音。

朱安心里全是鲁迅,而鲁迅眼里全无朱安,连说话,都是能免则免。鲁迅曾感慨:“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晓得的。”朱安晓得鲁迅厌弃本人没文化,她也想过试着鲁迅靠近。有天她对周作人说:“作人,你教我认字吧。”“好啊!听大哥说你墨守陈规,既然你追求进步,我全力助你。”周作人满口容许。但朱安也只是嘴上说说,毕竟那个时期,各种礼教的约束,她也不便于让周作人来教,识字的想法自然也就落空了。

每搬一次,朱安的心里就暗流涌动一次,以为鲁迅要跟她开端新的生活。她精心布置了房间,换上了新被褥,本人也刻意装扮了一番,坐在房间里等鲁迅。可是直到天亮,鲁迅也没跨入房门一步。这样的等候持续了十多年。朱安的神往和希望,一次又一次地被击碎,又一次次地死灰复燃。她与鲁迅相隔的何止是一张床呢,而是那无法逾越的鸿沟。得不到关怀和爱的朱安,依然无微不至地照顾着鲁迅的生活起居。鲁迅生病时,她换着把戏地给鲁迅做饭,嘘寒问暖;还经常不惜小脚走十多里路,给“丈夫”买喜欢的小吃。

鲁迅的心和意,全在学生许广平身上。许广平思想新潮,聪明大方,常到鲁迅家来,有段时间还借住在鲁迅家里。书房里总是传来他们的阵阵笑声,鲁迅的心情也变得好了起来,经常愁眉苦脸。不只鲁迅不喜欢朱安,许广平也看不起朱安。朱安为她斟茶:“许姑娘,喝茶。”她抬眼看了看朱安,又继续和鲁迅说笑,忽视朱安的存在。许广平在给鲁迅的信里写道:“旧社会给你留苦痛的遗产,你一面反对这遗产,一面又不敢舍弃这遗产,恐怕一旦摆脱,在旧社会就难以存身,于是只好甘心做一世农奴,死守这遗产。”

但同样的音讯,鲁老太太听后大喜过望,眼巴巴地盼着儿子把许广平带回家。连跟本人不断站在一边的婆婆,都把关注点移到了许广平和孙子身上,孤单、伤心和失望像潮水般把朱安淹没。鲁迅有了所爱的人,有了儿子,过着幸福甘美的生活,而朱安却一如既往地照顾家中的婆婆。从此,这两条平行线,就愈加没有了爱的交点。在鲁迅的生命里,朱安就是个多的人。一次,鲁老太太寿诞,在家宴请宾客。开席前,只见朱安穿戴划一走出来,忽然向亲友们跪下道:“我来周家已许多年,大先生不很理我,但我也不会分开周家,我活是周家的人,死是周家的鬼,后半生我就侍奉我婆母了。”说完,给大家叩头,然后单独退回了房间。

婚姻里最残忍的不是爱恨交错,不是诈骗背叛,而是你娶了我后的淡与疏离。鲁迅逝世后,朱安和鲁老太太相依为命,生活过得非常贫苦。她照顾了老太太38年,鲁老太太走后,朱安愈加孤苦。此时的朱安行动迟缓,眼神凝滞,常常端着一碗稀饭,就着一小碟萝卜干,就是一顿。鲁老太太逝世前,叮嘱周作人,要他把每月给本人的零花钱,都拿给朱安。周作人每月给朱安的赞助,远远不能支撑朱安的日常生活,她只能靠节衣缩食和借债度日。虽说许广平也会救济朱安,但一切的救济都只是无济于事。无法之下,朱安要变卖鲁迅的藏书,却又遭到鲁迅的朋友和许广平的劝止。

一纸婚约,掩埋了她终身的年华。杨绛先生说:“朱安最后那一声凄惨的呼号,真实动人怜惜。常人言‘一双小脚三升泪',她却为此成了一件无人珍惜的‘弃物'!”她用终身的努力和等候换来了悲凉。她不晓得,她与鲁迅有着不可逾越的思想鸿沟;她不晓得,突破陈规、冲破桎梏,能够活出自我,活出威严;她不晓得,除了男人,本人能够活出别样人生。就像张幼仪,同样遭到徐志摩的背叛和丢弃,但她选择了自强自立,最后破茧成蝶,活成了时期的传奇。爱情,历来不靠等候,靠本身魅力;威严,历来不靠施舍,靠本人树立;幸福,历来不靠男人,靠本人成全。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什么40几个倭寇能对战10几万明军,还砍死3千多军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如果你熟悉明朝的历史,就一定知道有这么一段历史。嘉靖三十四年,倭寇40余人从浙江平湖上岸劫掠,逼近杭州,劫掠后逃往淳安。按说当时倭寇猖獗,时常上岸抢劫。守备军自从被他们打死后,围杀了3000多名军民。这件事很严重。南京曾是明朝的都城,此事演变成一件震惊朝野的重大政治事件。那么40多个倭寇为什么会有如

  • 大“预”言家刘伯温:不光是活在民间传说中,更活在古代文学上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永乐皇帝的电视剧《山河月明》,一众老戏骨的戏技真是棒棒的,就可惜开国军师刘伯温的戏份太少,在各大历史节点一晃而过就匆匆下线了。好在不多的镜头,也仍然拍出了这位智慧谋臣的睿智深刻,正符合我对刘伯温这个历史人物的猜想。在历史上,神机妙算的明代开国军师。说到历史上神机妙算的军师谋臣,敢跟诸葛亮来相提并

  • 古代历史上最牛老丈人独孤信,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557年,北周大冢宰赵贵府中,传出惊天动地的厮杀声,赵贵怒目圆睁地喊道:“独孤信误我!”可惜悔之晚矣,他举起利刃,奋不顾身地朝权臣宇文护砍去,却被围攻的军队瞬间淹没,宇文护冷冷一笑:“一个不留!”赵贵口中的独孤信,乃西魏的“八柱国”之一,也是当朝外戚,年轻时,为了躲避北地战乱,投奔起兵的葛荣。尔

  • 白鹭洲“藕香居”的前世今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民国时期,南京白鹭洲公园曾有一座著名的景观建筑——藕香居。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始建至今,这处景观至少改变过四次面貌,最后一次还挪了地方,以致现在鲜为人知。水中茅屋“藕香居”(约1924-1935)白鹭洲公园的前身为明成祖朱棣的皇后(明中山王徐达之女)赐予娘家的一块菜园,初名“徐太傅园”或“徐中山园”,

  • 55年瞿秋白被葬入八宝山,宋希濂狱中痛哭不止,主动坦言当年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当中国人民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时,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发生了战争,从这场战争中人们也意识到,战争的危机从未真正地消除过。晚清时期,积贫积弱的中国成了列强眼中的肥肉,人人都想从这里分一杯羹,从此中国人民历经了近百年的屈辱历程。在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上,有无数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继,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 陈友谅是如何架空并控制天完政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天完政权迁都汉阳后,丞相倪文俊专权,企图杀徐寿辉降元,事败,被部下陈友谅杀死,天完实权由陈友谅掌控。徐寿辉徐寿辉,湖北罗田第一美男子。由于在做布贩时经常被元朝官吏勒索,对朝廷十分不满。看到红巾军壮大的气势后,徐寿辉开始宣传明教。还找来两个帮手:麻城铁匠邹普胜;江西和尚彭莹玉。几个月后,徐寿辉在大别山

  • 49年败逃时,这位国民党高官违抗命令,把一座城市完整地保存下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相信很多观众都知道,在一九四九年的时候,新中国即将成立,蒋介石并不甘心失败,他将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国民党将士们,纷纷召集到了南方地区,企图凭借这些兵力负隅顽抗。在撤退的过程当中,蒋介石也为他们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把工业设施破坏掉,防止落入新生的人民政权手中。也正是在那段时间当中,驻守山东省青岛市的刘安祺

  • 17部经典老电影,1980年上映,至今难以超越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1980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电影事业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是年,新中国第一部侦探片《405谋杀案》上映,讲述70年代末,我公安人员根据一起谋杀案件,挖出反动分子的故事。这也是我国第一部票房过亿的影片,很难想象在当时电影票很廉价的情况下,是如何实现的。在广大农村地区,当时电视机还没有普及

  • 我国历史上的“三大谜团”:正因为如此神秘,专家们直到现在才找到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首先是著名的没有人物的武则天纪念碑。相信大家都知道武则天,这位千百年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有过很多丰功伟绩。人们可能会认为每个皇帝在临终前都会命人将他一生的丰功伟绩刻在自己的墓碑上,但武则天却恰恰相反。这一举动毫无意义,以至于没有人能真正解释武则天为何无言立碑。一个有着如此良好发展潜力的国家,本该对

  • 1933年,胡适住院,妻子推门而入,却见昔日伴娘,正把脸贴在丈夫胸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1933年,胡适生病住院。妻子江冬秀去看望,推门而入时,却看见昔日的伴娘曹诚英,正把脸贴在丈夫的胸膛。江冬秀脸色一沉,夺门而去。没想到她之后的做法,让胡适目瞪口呆,迷途知返。江冬秀与胡适,14岁就定下了娃娃亲。对此,胡适十分不满,可江冬秀却一往情深。胡适借口读书,动不动就要退亲,幸好老母亲坦荡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