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胡雪岩临终前:催促九姨太剪掉自己寿衣一角,家人得以逃过大难

胡雪岩临终前:催促九姨太剪掉自己寿衣一角,家人得以逃过大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469 更新时间:2023/12/31 10:07:22

说起红顶商人胡雪岩,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殊不知,在临终前,这个商界大佬曾催促九姨太把自己寿衣的一角剪掉,更令人惊讶的是,他的家人还因此逃过的一个大难!这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作为富可敌国的商人,胡雪岩的一生也是充满了传奇色彩,堪称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在早年,他依靠官商结合的方式精心打造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其商业版图覆盖了钱庄、当铺和药店等不同领域。很多人做生意无非是为了钱,和很多唯利是图的商人不同,胡雪岩在赚钱之余,还很在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话。

没有人知道胡雪岩曾是穷人家的孩子,这个放牛娃直到19岁的时候才成为了钱庄的一名学徒。也许是上天奖赏这个苦命的孩子,由于该钱庄的掌柜并没有孩子,所以,在看到胡雪岩认真做事的态度之后,他便索性将自己的钱庄交给这个爱徒全权打理。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胡雪岩的第1桶金。

当时间来到胡雪岩29岁的时候,他认识到了一个盐商大官,靠着他的帮助和提携,没过多久,胡雪岩就成为了人人羡慕的杭州首富,此后的30多年之间,财富就像是滚雪球般变大,在不知不觉之间,他的身价更是超过40亿。

不过,正所谓树大招风,在达到人生巅峰的时候,胡雪岩也被李鸿章盯住。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鸿章和左宗棠为了是否需要收复新疆而争论得面红耳赤之际,胡雪岩却向其借出巨款,以此来力挺左宗棠。这次“站队”也促使二人成为了有着深厚情谊的朋友,可从这件事之后,李鸿章也意识到胡雪岩是自己不得不拔掉的眼中钉和肉中刺。

1882年,胡雪岩大手笔购入了市场上的全部生丝,想要借机将洋人赶出中国的市场,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中法战争的突然爆发让他攒的大批生丝成为了赔钱都没人要的货物。

在这种情况之下,李鸿章也赶紧去联系手下盛宣怀,在他的教唆之下,各大商人将整个市场的生丝价格拉低,妄想让胡雪岩破产,直接从商界销声匿迹。

果不其然,在双重打击之下,仅仅几天之后,胡雪岩就损失了1,000万两银子。此消息传出之后,很多官员也都开始担心起来。因为他们在胡雪岩旗下的钱庄中存了大量的钱。在百姓也陷入恐慌之后,为了安抚人心,慈禧更是下旨将胡雪岩革职,还让左宗棠追缴欠款。

就这样,胡雪岩可谓是腹背受敌。在大厦将倾之际,他并没有逃避,而是成为了勇于担当的君子。在破产之前,他直接拿出全部的家产分发给自己的12房小妾,以此让她们带着胡家的后代来逃命。除此之外,胡雪岩首先将穷苦人家的账目还清,而对那些朝廷权贵和中产阶级,胡雪岩只能是三缄其口。

遭遇到家道中落的窘境,胡雪岩的身体一下子垮下来。没过多久,等身边的小妾都陆续离开他的身边,也只剩下自己曾经的结发妻子和九姨太相伴。预感好事不妙,胡雪岩早早立下遗嘱,他声称自家后代不可以从政,不能经商,除此之外,胡姓和李姓之间也不能通婚。

在缠绵病榻的时候,因为放不下心胡家后代,他催促九姨太将自己寿衣的一角剪掉,还告诫自己家人可以将这个衣角交给带有铁帽子的人。而他口中所指的带铁帽子的人就是盗墓贼。

胡雪岩此举是想告诉这些盗墓贼自己早已成为了家道中落的穷苦人,根本没有值钱的陪葬品。所以,他希望这些盗墓贼们也可以手下留情,不要为难胡家的后代,更不要打扰胡家先辈们长眠于地。这样来说,他可谓是用心良苦!

就这样,在打完最后一张人情牌之后,胡雪岩安静的闭上了眼睛,永远离开了这个让他又爱又恨的世界。几十年之后,鲁迅更是将其称之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商人”!

总的来说,在那个动荡的社会之中,一个有着传奇一生的大人物却只能看着自己打造的商业帝国轰然倒塌,可能在弥留之际,他的内心也是满满的不舍和遗憾。但世事无常,又有谁的人生可以圆满和顺遂呢?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我都对,你都错!看明代“公知”文官集团如何颠倒黑白,血口喷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明代的文官集团,从仁宗朱高炽即位以后慢慢坐大,逐渐开始掌握话语权。英宗朱祁镇幼年即位之时,朝政更是掌握到了以“三杨”为代表的文官手中。“土木堡之变”后,武将勋贵的势力一落千丈,到明孝宗朱祐樘时代,文官们在朝堂上的权势达到顶峰。他们要求皇帝事事遵从本集团的教诲,对勋贵和武将拼命打压,对宦官则恨之入骨。

  • 中国历史上最有穿越嫌疑的三人和突然消失的的三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是由人创造的。而创造历史的那些人,却有着诸多的未解之谜。他们的行为在当时看来稀奇古怪,他们的能力旷古烁今,他们的行踪神秘莫测,他们的去向终究成谜。然而,他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和精神财富;更有甚者,凭一家之言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的思想根基。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历史上最有穿越

  • 古代有那么多圣旨,为何传到现在的却很少?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历史上,圣旨是统治者发表意见、布置政令、表示委任和授予荣誉的一种书面命令。圣旨可以是朝廷高级官员、皇帝或者其他高级贵族发出的,一般记录在文献中并且在当时经常使用。但是,为什么这么多圣旨传到现在的却很少呢?我们来探讨一下原因。首先,圣旨的传承需要长期保管和人为的维护。尽管圣旨本身是统治者政治意

  • 一座汾阳城,两座郡王府:记大明永和王家族两百多年间的奇闻轶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今山西省汾阳市,在明代是汾州府的附郭县:汾阳县。山西有三家大明亲藩:位于太原的晋王府、位于大同的代王府和位于潞州(今山西省长治市)的沈王府。一般来说明代各王府下面的宗室郡王、将军和中尉都和本府亲王生活在同一处。但在距离太原三百余里的汾州,却有晋藩两家郡王在此生活了二百多年。位于汾阳城内东北角的庆成王

  • 清朝的特色官报,是如何做到口碑一般但销量领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鸦片战争后,列强在侵吞清朝利益的同时,也给清朝带来不少新鲜事物,报刊就是其中之一。清朝原本有和报刊类似的的信息传递工具,“塘报和坻报”。塘报是自下而上,由地方官员向朝廷上报地方信息;坻报则是自上而下,朝廷将可公开的朝政信息整理并发抄,以便各地官员了解朝廷动向。不过它们和现代报刊的区别也很明显。例如,

  • 古代大规模交战后的尸体是怎么处理的,有种方法听起来真的诡异?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大规模交战后的尸体处理方式因各种因素而异,包括文化、宗教、环境等方面。在古代战争时,尸体处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因为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会导致疾病和臭味等问题。以下是一些古代大规模交战后尸体处理的方式。首先,火葬是古代处理尸体的一种方式。在印度教和佛教,火葬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印度教信仰丧葬主

  • 中国古代战役:大明王朝的哀歌,萨尔浒之战,三路明军为何皆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1619年2月,大明王朝关外白雪纷飞。然而一场大战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明朝派出四路大军围攻后金都城赫图阿拉)萨尔浒之战战争背景自万历朝鲜战争时后明朝国力衰弱,对东北女真部落管辖松懈,瞅准时机的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趁势崛起,统一女真各部。(叶赫部除外)努尔哈赤终于在西元1616年建国后金,宣

  • 太平天国曾给各省改名,名字一个比一个搞笑,看看你家被改成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太平天国运动可谓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然而,除了起义的激进和壮烈之外,太平天国还曾在其短暂的统治时期,为各省和地区进行了一场名副其实的“改名大会”。这场“改名大会”不仅改写了地名,还将人名和称呼涉及其中。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改名故事,看看你的家乡在太平天国时期被改成了什么样子。一

  • 实力强大的东北军,在西安事变后,怎么销声匿迹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东北军的前身就是张作霖建立的奉军,在北洋军阀时代,这可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军队。正是基于背后的实力,所以张作霖才几次三番地打进关内,成为北洋政府的末代统治者。不过在惨败给国民军后,张作霖败退东北的路上,被日本人炸死了。张学良接班后,通电全国,宣布接受南京政府管辖,这也是东北易帜。随后奉军改编为东北军,开

  • 主动退位还是被逼下台?扒一扒明朝第一位废后胡善祥的坎坷人生路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历朝历代,皇后作为一国之母,协助皇帝管理后宫,身份地位极为尊崇。皇后是否贤德,也是判断皇帝是否贤明,乃至国运是否昌盛的重要指标。故而历朝以来,皇帝对于废黜皇后都是慎之又慎。今天笔者就想谈一谈大明王朝的第一位废后,明宣宗朱瞻基的原配胡皇后。这位以“贤”著称的皇后,一路上千辛万苦地从太孙妃、太子妃再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