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王朝:都说如果老八继位清朝会提前亡国,其实都是小看了老八

雍正王朝:都说如果老八继位清朝会提前亡国,其实都是小看了老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210 更新时间:2024/1/15 17:21:55

历数清宫剧乃至古装剧,雍正朝电视剧可以说是一部难得一见的经典之作。虽说这部电视剧并非历史还原剧,但将古代的宫廷政治斗争刻画的可谓是入木三分。光凭这一点,就足以笑傲其他太多太多的电视剧了,可以说虽不是历史,但创作灵感来源于历史,表达出的自然符合历史的精髓。

那么今天安之来分析分析一个大家老生谈的事情,那便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如果九子夺嫡不是老四胜出,而是老八胜出的话,清朝会提前亡国呢。

在这里依旧老生常谈的说一次哈,本分析章只谈剧不说史,并非是将电视剧当成正史的说。只是分析分析雍正王朝这部经典电视剧蕴含的各种人生道理和职场道理,所有分析都是基于雍正王朝电视剧的剧情而言。

首先来说一下如果在历史上,老八如果是九子夺嫡的胜利者的话,清朝不至于有提前亡国的风险。因为历史上康熙不至于那么不堪,虽说给雍正留下基业有着诸多弊端,但不至于像影视剧或者野史小说中那么严重的,所以即使老八继位,也不至于出现提前亡国的情况。

再来说说单纯按照电视剧而言,老八如果继位的话,那么清朝真的会提前亡国。当然清朝不会亡在老八手里,应该会亡在老八的儿子或者孙子手里。这是怎么个说法呢,下面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雍正王朝可以分为上下两部,上半部自然是九子夺嫡,下半部就是雍正轰轰烈烈的帝王之路。

聚焦于九子夺嫡剧情,上半部的剧情可以说将九子夺嫡演绎的精彩绝伦,达到后来者难以企及的地步。像后来康熙王朝拍摄的时候就没有拍九子夺嫡的剧情,多少有些原因就是前面有雍正王朝这座大山,所以选择了扬长避短。

而且很明显雍正王朝的高明之处不只是将九子夺嫡拍摄的精彩,而且还将九子夺嫡与当时的各种社会矛盾和弊端完美结合起来。将康熙盛世背后的虚晃一步步顺其自然给观众呈现出来。

而这些我们通过剧情的发展就可以一一看出来。

最开始的下江南赈灾,朝会之上透露出老八这个贤王掌管户部假公济私,以至于国库存银不足五十万,赈灾都成一个问题,偌大一个国家出现这样的财政危机,其内部问题之多可想而知。

老四下江南赈灾以后,透露出地方官员对百姓生死的漠视。有的只是官员锦衣玉食,甚至官官相护。像扬州知府车铭不赈灾反而趁机低价买下民女要送给上级江南巡盐道任伯安,因为车铭会办事,所以一群官员异口同声的称赞车铭是个好官。

而且帝国的统治到了地方已经开始呈现鞭长莫及之势,江南巡盐道任伯安为首的小团队勾结盐商,只听八爷党的,对于朝廷赈灾事情根本是应付了事,很明显的私大于公,说明地方官员的腐败已经是常态化了。

老四回京的江夏镇剧情,更是透露出官绅勾结的严重性。江夏镇的刘八女与姐夫任伯安可谓是狼狈为奸,不只是不用纳粮,更是将江夏镇打造成一座城堡,还随意打劫过往客商,可谓是划地称王,而且讽刺的是江夏镇还是康熙御赐的“德化之地”。

试想江夏镇这样的“德化之地”都是这般,更不用帝国其他地方的官绅勾结的严重情况了。可以说严重影响了中央朝廷对于地方的延伸统治。而且这般为非作歹,很明显就是在破坏帝国统治的基础。

到了老四追缴国库欠款失败,更是透露出帝国内部的斗争之激烈,这些反对老四的人可以视为守旧势力的代表,其中更是错综复杂,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追缴国库欠款失败以后的刑部冤案,更是暴露出帝国司法的大崩溃。从中央刑部再到司道复县各级都出现了严重腐败情况,统治者康熙因为涉及到太子,所以也只能是雷声大雨点小的结束这场清算,只是罢免了相关官员,并没有对腐败情况进行根治。

九子夺嫡发展到这里,至此已经缓缓的展现出康熙盛世背后的帝国衰败之象。中央朝廷不只是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内部因为九子夺嫡更是门派斗争激烈,可谓是错综复杂,既得利益集团势力强大,以至于追缴国库欠款都是以失败告终。

而且从上至下腐败已经常态化,地方官员贪污腐败,还有草菅人命已成为稀松平常之事。官绅勾结更是严重化,地方的官绅胡作非为已经大大破坏帝国的统治根基,各种社会矛盾已经累积到即将爆发的程度。

而之后的剧情,也或多或少的再度刻画出这种严重性。诸如老八一党为了争夺兵权,所以西北传尔丹六万大军全军覆没,可见斗争之激烈。还有百官行述,更是暴露帝国的腐败之严重,以至于康熙都没有办法,只能颓废的躺在床上叹息。

在这种情况下,老八这个贤王是说大话不干实事,只知道笼络人心,所以以他这种风格,如果他继位,清朝真的会提前亡国。

毕竟烧香许愿老八的那么多,如果他成为皇帝,自然要还愿。老八受到的牵绊自然更多,已经与既得利益集团绑在一起,再想跳出来解决社会矛盾,其难度之大可想所知,所以老八最多是修修补补,而老四可以做到大刀阔斧改革,可以推倒破墙重新修建。

当然清朝应该不会亡在老八手里,因为老八还是有手段的,不能太过小看了他。所以清朝如果是提前亡国,那么肯定是在老八儿子或者孙子手里亡国。

那么老八的手段具体在哪里体现呢,其实看看年羹死后,雍正要处理阿尔泰兵败却谎称胜利之事就可以看出。

雍正生气的关键不在于阿尔泰失败,因为阿尔泰只是小败,而在于阿尔泰有欺君嫌疑,所以要处罚他。

老八看的很明白,先是一针见血的说道阿尔泰并非欺骗他,而是这是边将多年以来的恶习,意思是换谁是皇帝他都这样谎报,并非因为是你才谎报的。

雍正稍微消气以后,老八继续说道认为不能处罚阿尔泰,因为从实际来看,当地环境恶劣能坚持下来就很不错了。因为小过而处罚阿尔泰,怕是会寒了边疆将士的心。而且换一个生手上去,如果难以服众,恐怕还会惹下乱子。

所以表面装糊涂,承认他是小胜,然后让他乘胜追击。再在密折里点清楚,那么他肯定会畏威怀德的戴罪立功。毕竟战事不同于政事,错了以后很难改正。老八说的这么有道理,雍正自然是采纳了他的意见。

这就说明老八这个能力还是有的,而且对于下面的潜规则也是一清二楚的。只不过他跟雍正一直对着干,不然肯定会发挥出自己强大的政治才能。

因此如果老八成为皇帝的话,虽然清朝会提前亡国,但以老八的高超政治手段来看,他在位时期肯定会用炉火纯青的政治手段维系统治。所以清朝的提前亡国肯定不是在他手里,而是在他儿子或者孙子手里,因为他只是修修补补,不能像雍正那般解决问题,修修补补之后,破墙依旧会倒的。

现在大家看明白了吧,最后再重复强调一点,本分析文章只是就雍正王朝的剧情而言,并非是以历史而言,还望大家分清楚。

第294期宋安之独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为止!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清朝第一贪污案,官员联合贪污,金额超和珅案,诠释啥叫官官相护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和珅是清乾隆年间最大的贪官,但实际上清朝第一大贪污案却并非和珅,而是与他同年代的甘肃冒赈案,根据《清史稿》记载:“己丑,以甘肃累年冒赈。”在这桩案件中几十名官员被处死,实际上,这还是乾隆皇帝实在无法按照当时清朝的条例来对官员处斩而改动过后的结果。01历朝历代,贪污腐败的现象都屡禁不止。当

  • 珍妃被逼跳井死的冤不冤?看了珍妃做的事,简直触碰慈禧的底线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现在很多人去故宫参观时必去的一个地点就是珍妃井,珍妃正值妙龄之际却被逼投井身亡,也是令后人感慨万分。千百年来,对于珍妃投井一事饱受争议,很多人觉得慈禧逼迫珍妃投井实属歹毒,却不知珍妃的红颜薄命都是她自己作的。珍妃可谓是光绪皇帝的“知音”,是光绪皇帝最宠爱的妃子。历代皇帝到了年纪都会进行选妃建立三宫六

  • 康有为提倡“一夫一妻”,却娶6个老婆,除了漂亮,这1点真是“老不羞”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谈及近代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不得不提的就是康有为。康有为这个名字起的很好,男人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而康有为确实做到了男人应该有所为。康有为能够登上历史的舞台,还是因为他“公车上书”。甲午海战之后,清朝在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这个消息传回本国之后,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康有为当年也是一个热血青年,想要一

  • 曾国藩看病的药方,却成家训流传了下来,影响了曹德旺50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人在不同阶段,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境,这些困境或许与人际、家庭、教育、职场……有关。总得来说,没有人能一帆风顺,普通人也好名人也罢,都经历过或大或小的困境!而身在困境,如何“自救”,将成功人士与普通人区分开来!所以,身处困境不可怕,采用什么方法解决是关键!说起曹德旺,他虽没有马云、任正非这些商业大佬出

  • 司马光砸缸都知道,但水缸里的小孩是谁?难怪老师不敢跟你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据《宋史》记载:“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史书一字千金,短短几个字就描写了司马光救人的过程。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在下就不重复了。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是有两个主人公的,一个是砸缸的司马光,一个是落水的小孩,很多人都知道司马光,那么缸里落水的小孩

  • 秦桧跪了千年,为啥他老婆也跟着下跪?其实,秦桧老婆比他更可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这句话出自《西湖游览志馀·佞幸盘荒》,是秦桧说的一句话,后来演变成一个成语“东窗事发”。东窗事发的意思是不可告人的事情泄露了,已经藏不住了。那么东窗事发究竟指的是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呢?这件事情就是秦桧和他的老婆密谋杀死岳飞。众所周知,秦桧是杀死岳飞的凶手,而他的老婆王氏是帮

  • 成吉思汗减少杀汉人,多亏了这个道士,金庸还把他写进了《神雕侠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主要分为全真教、茅山教、正一教等。在道家中出现了很多一代宗师,如张道陵、张三丰、丘处机等,他们济世救民,心怀天下。乾隆曾说:“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乾隆所说之人不是别人,正是丘处机。丘处机是全真

  • 李定国:大明王朝最后的军神,逼得清廷一度想放弃南方七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李定国,陕西人氏,家境贫寒,幼年父母皆亡。十岁时,为了生存,李定国自愿加入了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后来,在一次军营视察中,张献忠见李定国相貌不凡,双目如炬,认定此子日后定非凡人,便收养做了义子。李定国10岁上战场,经过张献忠的历练和培养:待到17岁时,便能独自领兵两万,跟随张献忠攻打河南和湖北:待

  • 包拯离世后,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御猫展昭去哪里了?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记得以前有部电视剧的主题曲是这样说的,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说的正是包公包拯。影视剧形象里的包拯又被称为包黑炭,常以面黑但是额上有月牙的形象出现。包公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堪称古代黑暗官场的一股清流,就像歌词提到的那样,铁面无私辨忠奸。包拯为无辜贫苦百姓主持正义,不畏强权,正是因为如此,他深

  • 《四知》第十八期 ‖ 咸阳人杨良瑶:先于郑和最早下西洋的外交使节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传统学术界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因而郑和被认为是我国古代最早航海下西洋的外交使节。但是,根据泾阳县近年新出土《唐故杨府君(良瑶)神道之碑》(现藏泾阳县文庙)的记载,我国最早航海下西洋的外交使节应是唐代中后叶的杨良瑶。杨良瑶,字良瑶,原籍弘农郡人,后落籍唐京兆府云阳县龙云乡,即今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