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施琅曾提议进攻日本,康熙思索再三后,婉言拒绝!

施琅曾提议进攻日本,康熙思索再三后,婉言拒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656 更新时间:2023/12/19 17:53:11

对于清朝来说,许多事情推迟了好几十年才进行,比如收复台湾这件事情。因为清朝缺乏强大的水军,再加上有鳌拜吴三桂等人需要解决,所以收复台湾这件事情被康熙一直搁置了。一直到1683年,施琅训练出了强悍的水军部队,于是一鼓作气收复了台湾。收复台湾是清军的一件大事,但从此以后,清朝的水军又没落了,因为清朝根本不需要水军。

但其实施琅在功成名就之后,曾经给康熙提出了一项建议,那就是继续进军,攻占日本。就跟当年元朝的忽必烈一样。康熙对于施琅的提议感到很开心,但是思索再三之后,康熙还是拒绝了施琅的提议。这是为什么呢?日本在当时已经跟我们没有唐宋时期的友好关系了。

明朝时期,来自日本的倭寇就经常进犯沿海,成为了一个心腹大患。明朝后来的闭关锁国,其实就跟倭寇有直接的关系。到了清朝时期,日本对于清朝更是没什么好感,甚至想要取代清朝成为东亚霸主,其实在清朝刚刚建立的时候,日本还是有点害怕的,因为当年也是外族建立了元朝,对日本发动过进攻,差点灭亡了日本。后来日本又嚣张起来,倭寇不断进犯我国的沿海地区。

在这种情况下,施琅才建议趁着水师强大,进攻日本。彻底解决这个中原王朝的威胁。从台湾一路向北,就可攻占日本本土了。其实,这也是施琅的野心,他深知收复台湾之后,自己就没有利用价值了,于是想要利用日本让清王朝继续重用自己,攻打日本可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清朝必须拥有更强大的水师才行。

对于这一点,康熙也知道,但是如果能够攻下日本的话,康熙还是很开心的。但是康熙还是否定了这个建议。虽然康熙很讨厌日本,但清王朝并不具备跨海远征日本的实力。元朝当年进攻日本失利,也成为了前车之鉴,让康熙难以下定决心攻打日本。这个时候清王朝还有一个更棘手的对手,那就是北方的噶尔丹。大家怎么看?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若非此人,中国版图的“雄鸡”将缺少尾巴,父亲是晚清第一权臣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曾纪泽(1839-1890),清末著名外交家。同治九年(1870)由荫生补户部员外郎,其后承袭父亲曾国藩的一等勇毅候爵位,光绪四年(1878年)出使驻英、法等国大臣,后补太常少卿,不久转大理寺丞。曾纪泽是曾国藩的长子,也最为曾国藩所钟爱。曾氏家族以中国传统的诗礼传家,子孙后代虽出生豪门,皆半耕半读。

  • 清朝奇案:家主被害,疑是父女孽缘,小妾举报,知县查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江南常州府发生了一桩命案,本以为就是件普通的盗窃杀人案,然而当地知县通过层层调查抽丝剥茧后,发现此案背后扑朔迷离,根本不是表面这么简单,竟然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常州府江阴县有个富户,户主姓张,大家都叫他张老爷。张家祖上富裕又世代经商,到张老爷这一辈,传下的祖宗基

  • 清军攻入南京后,看到洪秀全的床,曾国藩气得跳了起来:你是活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从嬴政创办秦朝后到大清结束,我们这2000多年始终都是封建主义社会。虽然在1669到1799这100多年间,从康熙到乾隆还建立一个盛世,不过到了晚清的时候已经没有回天之力了。英国人在1840年的时候用鸦片把我们的大门给砸烂了,后来日本又发动了甲午海战让我们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赔偿了白银整整2亿两,受到

  • 盘点那些能够改变历史的“渔夫”,没想到此人竟是一员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上有一群名不见经传的人物,被人们称为小人物,之所以是小人物,是因为他们的身份对于王公大臣、才子佳人来说,是微不足道的。这些人往往连名字都不会出现在历史当中。但他们却在历史年轮中留下来不可磨灭的一笔,当我们真正深入了解这些小人物的故事后,不得不感叹世事的变化。唐宋名家韩愈称曾在诗中说道:“蚍蜉撼树

  • 美国人买下一座清代王府,谁知拆建时竟发现一个巨大宝藏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要说在老北京,谁人不知“礼王府的房,豫王府的墙”这句话,由此可见豫王府当年是何等气派。而关于这句谚语的诞生,还颇有一番来历。据记载,建于顺治朝的豫王府位于东单三条胡同,正门面阔5间,大殿五间,东西配楼五间,后殿三间,后寝七间,另有东、西两个小跨院,整体来说面积不大。在乾隆年间,第四代豫亲王棋艺颇高,

  • 明太祖朱元璋一发明,却被韩国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也是个比较强大的朝代,不知道大家在看有关明朝的古装剧中,有没有发现这一现象,就是他们的打扮和韩国的一打扮很像,头上会戴那种网状的包头的东西,其实这个东西,就是明朝朱元璋发明的,后来被韩国给盗用了。其实一些古装剧中,皇帝们都是金黄色的头饰,真实的情况并不都是这样的,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些男性的发饰是

  • 文人统兵为何成为历史的必然?从镇海之战看晚晴军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自从宋朝之后,不管是哪个朝代都出现了一个局面,那就是武将受到了很大的压制,同时文人不仅只是在朝堂之上当官,很多的文人也开始领兵作战。比如南宋亡国前的权相贾似道,就是一个文人没有什么带兵的经验却带领南宋最后的十三万精锐士兵出征。这样的行为不是摆明了去“宋”。但是后来的朝代基本都不会接受这样的教训,明朝

  • 知否里,为何盛如兰放弃权势地位,也不嫁顾廷烨?背后原因好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在《知否》里,顾廷烨为了能顺利求娶到明兰,采用了一个迂回策略,他对外宣称要娶盛家嫡女如兰。一开始,大家都很纳闷,顾廷烨明明想娶明兰,怎么说要去盛家求娶如兰呢?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看到后面,我才明白顾廷烨的良苦用心。他很清楚,如果以他侯府嫡子的身份去求娶盛家庶女,身份不匹配,很可能引起别人非议,

  • 探究明朝士族家族,与西方贵族的区别以及衰落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王朝,建立于1368年,结束于1644年。在其长达276年的统治期间,明朝经历了许多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变革和发展,其中明朝士族家族的兴起和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现象。本文将从明朝士族家族的兴起和背景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和社会历史。明朝士族家族的兴起

  • 中国古代历史上智商最高的四个人,他们每个人都开创了一个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上下历史五千年,期间诞生了不少智者。今天就和大家了解下,中国历史上四位心智成妖的人物。第一位:姜子牙姜子牙,很多人对于他的了解都是在《封神榜》里面,而真实的姜子牙的确是有非凡的才能,他是武王伐纣主要人物,帮助武王一路过关斩将,出谋划策。甚至还准确的语言了周朝只能存在800年,并且写下了预测一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