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它以皇室的龙为图案,被当成谋反的证据,更是引发了一段朝堂争斗

它以皇室的龙为图案,被当成谋反的证据,更是引发了一段朝堂争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432 更新时间:2023/12/17 7:44:36

1878年,一位大臣紧急慈禧上书,有人要谋反,罪证就是一枚邮票。这枚邮票可不得了,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枚邮票大龙邮票,曾经在2008年的嘉德拍卖会上,以5000多万的价格成交。不过,这小小的一枚邮票,又怎么能跟谋反扯上关系呢?

1878年3月,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筹备的天津海关书信馆,正式对社会开放,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效仿西方模式的邮局书信馆。书信馆开办起来以后,为了便利邮件的收送同时也为了规范海关对邮政的管理,德璀琳又筹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套海关邮票就是大龙邮票。设计了一套邮票多么平的一件事,这和谋反又有什么关系呢?

问题恰恰就出在这张邮票上的内容上,大龙邮票的发行时间是清朝末年,那时候蟠龙代表着皇家的权威,也是皇家专用的,朝堂大臣胆敢随便拿来当装饰,那也是蔑视皇权的大不敬罪,更别说平头老百姓了,怎么能把皇家专用的东西随便买来用呢!这龙票上的蟠龙就成了邮票被攻击的口实,更可怕的是邮票上印上了大清邮政四个字,“政”字在当时同样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大臣们纷纷议论,书信馆只是海关管理下的物流机构,怎么能叫做邮政呢?难道这是要谋反不成!

这些义正言辞的指责,让刚诞生的大龙邮票,突然变得前程未卜。事情真的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吗?当时洋务派与保守派那是针尖对麦芒,谁也看不惯谁,谁不希望邮票发行呢?那自然是保守派的老顽固们,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存在了几百年的邮件处理机构民信局。邮票的发行,意味着西式邮局书信馆与老式民信局展开竞争。说什么邮票不能用“政”字、龙图,那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纯属找茬。保守派怕龙票影响民信局的利益,才是问题的关键。

洋务派代表鸿章看清了局面,给慈禧老佛爷上了一道折子,分析了其中的要害,最终赢得了慈禧的支持,慈禧力排众议,才让大龙票顺利发行。

满清政府在洋枪洋炮下吃了亏,或许早就有了洋为中用的心思,不过这心思也总是在新旧势力的夹击下左右摇摆,所以无论李鸿章的折子说了些什么,最重要的是让满清统治者有了一个台阶下。在晚清想做一件事真不容易,说实话,在晚清那样一个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里,能以皇室象征的蟠龙为图案印制邮票,实属罕见,设计邮票的人的胆子真大,不知道是谁竟然吃了熊心豹胆?各位,你们说呢?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施琅曾提议进攻日本,康熙思索再三后,婉言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对于清王朝来说,许多事情推迟了好几十年才进行,比如收复台湾这件事情。因为清朝缺乏强大的水军,再加上有鳌拜,吴三桂等人需要解决,所以收复台湾这件事情被康熙一直搁置了。一直到1683年,施琅训练出了强悍的水军部队,于是一鼓作气收复了台湾。收复台湾是清军的一件大事,但从此以后,清朝的水军又没落了,因为清朝

  • 若非此人,中国版图的“雄鸡”将缺少尾巴,父亲是晚清第一权臣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曾纪泽(1839-1890),清末著名外交家。同治九年(1870)由荫生补户部员外郎,其后承袭父亲曾国藩的一等勇毅候爵位,光绪四年(1878年)出使驻英、法等国大臣,后补太常少卿,不久转大理寺丞。曾纪泽是曾国藩的长子,也最为曾国藩所钟爱。曾氏家族以中国传统的诗礼传家,子孙后代虽出生豪门,皆半耕半读。

  • 清朝奇案:家主被害,疑是父女孽缘,小妾举报,知县查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江南常州府发生了一桩命案,本以为就是件普通的盗窃杀人案,然而当地知县通过层层调查抽丝剥茧后,发现此案背后扑朔迷离,根本不是表面这么简单,竟然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常州府江阴县有个富户,户主姓张,大家都叫他张老爷。张家祖上富裕又世代经商,到张老爷这一辈,传下的祖宗基

  • 清军攻入南京后,看到洪秀全的床,曾国藩气得跳了起来:你是活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从嬴政创办秦朝后到大清结束,我们这2000多年始终都是封建主义社会。虽然在1669到1799这100多年间,从康熙到乾隆还建立一个盛世,不过到了晚清的时候已经没有回天之力了。英国人在1840年的时候用鸦片把我们的大门给砸烂了,后来日本又发动了甲午海战让我们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赔偿了白银整整2亿两,受到

  • 盘点那些能够改变历史的“渔夫”,没想到此人竟是一员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上有一群名不见经传的人物,被人们称为小人物,之所以是小人物,是因为他们的身份对于王公大臣、才子佳人来说,是微不足道的。这些人往往连名字都不会出现在历史当中。但他们却在历史年轮中留下来不可磨灭的一笔,当我们真正深入了解这些小人物的故事后,不得不感叹世事的变化。唐宋名家韩愈称曾在诗中说道:“蚍蜉撼树

  • 美国人买下一座清代王府,谁知拆建时竟发现一个巨大宝藏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要说在老北京,谁人不知“礼王府的房,豫王府的墙”这句话,由此可见豫王府当年是何等气派。而关于这句谚语的诞生,还颇有一番来历。据记载,建于顺治朝的豫王府位于东单三条胡同,正门面阔5间,大殿五间,东西配楼五间,后殿三间,后寝七间,另有东、西两个小跨院,整体来说面积不大。在乾隆年间,第四代豫亲王棋艺颇高,

  • 明太祖朱元璋一发明,却被韩国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也是个比较强大的朝代,不知道大家在看有关明朝的古装剧中,有没有发现这一现象,就是他们的打扮和韩国的一打扮很像,头上会戴那种网状的包头的东西,其实这个东西,就是明朝朱元璋发明的,后来被韩国给盗用了。其实一些古装剧中,皇帝们都是金黄色的头饰,真实的情况并不都是这样的,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些男性的发饰是

  • 文人统兵为何成为历史的必然?从镇海之战看晚晴军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自从宋朝之后,不管是哪个朝代都出现了一个局面,那就是武将受到了很大的压制,同时文人不仅只是在朝堂之上当官,很多的文人也开始领兵作战。比如南宋亡国前的权相贾似道,就是一个文人没有什么带兵的经验却带领南宋最后的十三万精锐士兵出征。这样的行为不是摆明了去“宋”。但是后来的朝代基本都不会接受这样的教训,明朝

  • 知否里,为何盛如兰放弃权势地位,也不嫁顾廷烨?背后原因好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在《知否》里,顾廷烨为了能顺利求娶到明兰,采用了一个迂回策略,他对外宣称要娶盛家嫡女如兰。一开始,大家都很纳闷,顾廷烨明明想娶明兰,怎么说要去盛家求娶如兰呢?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看到后面,我才明白顾廷烨的良苦用心。他很清楚,如果以他侯府嫡子的身份去求娶盛家庶女,身份不匹配,很可能引起别人非议,

  • 探究明朝士族家族,与西方贵族的区别以及衰落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王朝,建立于1368年,结束于1644年。在其长达276年的统治期间,明朝经历了许多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变革和发展,其中明朝士族家族的兴起和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现象。本文将从明朝士族家族的兴起和背景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和社会历史。明朝士族家族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