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09岁开国少将涂通今逝世:辽沈战役中保证了伤员70%归队率

109岁开国少将涂通今逝世:辽沈战役中保证了伤员70%归队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145 更新时间:2024/1/16 13:40:23

澎湃新闻记者从涂通今同志亲友处获悉,老红军、开国少将、军事医学科学院原院长涂通今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4月3日晚在北京逝世,享年109岁。

公开资料显示,涂通今,1914年9月出生于福建长汀,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5月离休,副兵团职。

涂通今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湘江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曾先后被授予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等。他于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革命战争年代,涂通今历任军医、卫生所长、医务主任、卫生部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涂通今担任中南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兼华中医学院院长,1951年被派往苏联学习获医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涂通今曾任第四军医大学副校长、校长,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等职。

资料图

开国少将仅剩下3人

涂通今将军逝世后,目前健在的开国将军仅存3人,他们基本都是在红军时期就参加革命,平均年龄已在百岁以上。目前1955年首批授衔的开国少将已全部离世。

自1955年至1965年间,我国共授予或晋升10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0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57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77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和1360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这些人一般被统称为“开国将帅”。

目前,“开国将帅”群体中,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均已辞世,健在的3名老将军均为开国少将。

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健在的3名开国少将中,1961年授衔的有1人,1964年授衔的有2人。

其中,

1961年授衔的健在少将是:江西省军区原政委力雄。1964年授衔的健在少将分别是:乌鲁木齐军区原副司令员扶之、原总参谋部炮兵部部长击。

上述3名开国将军中,年龄最小的是出生于1923年的原乌鲁木齐军区副司令员王扶之。

辽沈战役中指挥部署伤员救治,保证了70%的归队率

“人民陆军”微信公众号2020年5月曾刊文《“红军博士”涂通今》介绍了涂通今的事迹。

文章介绍,1932年,闽西苏区开展“扩红”运动,涂通今毅然告别父母报名参军,被分配到医院。入院第二天,院长罗化成出了道“为什么要当看护”的考题,让大家解答。涂通今猛然间想起医院大门上的那副对联:“为救护前方归来的英勇将士,为培养无产阶级的医学人才。”

凭着记忆,他把这句话一字不落地写在答卷上,没想到竟得了最高分。而在接下来的专业培训中,无论专业理论还是临床技术课,涂通今都获得优异成绩。很快,他被选送到红军卫生学校,接受正规医学教育,并在学习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4年9月30日,红九军团从长汀县中复村开始长征。浴血湘江,涂通今已是军团兵站医院的医务科长。炮火中,他把药箱顶在头上,蹚过齐胸的江水冲到对岸。

“休息对我们来说有时真比吃饭还重要。”1984年3月31日,美国《纽约时报》前副总编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来中国采访,谈及红军长征中的卫生工作,涂通今这样说道。

1938年12月,涂通今走进八路军卫生学校,即后来的中国医科大学。1942年春,他以优异成绩提前毕业,到延安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任外科主治医生。

1943年,他在延安创造性地用3周时间为386旅1500名官兵集体灭疥疮;进入东北,他接管伪满医院,培养医务干部,创建军区医校,为大兵团作战培养了许多医务工作者;辽沈战役,他指挥部署了6万多名伤员的救治,保证了70%的归队率。

中年赴苏留学,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1951年8月,一纸电令把涂通今从中南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兼华中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的任上召到北京,参加赴苏留学考试。这对于一个年近40岁的领导干部来说,与其说是机会,不如说是挑战。

按照国家的分配,涂通今的主攻目标是神经外科。这对涂通今来说,无疑是一个全新领域,语言、专业……种种难题摆在他面前。人到中年,要重新学一门语言,掌握复杂的神经外科并不容易,不仅拼体力更要拼脑力。为此,他不厌其烦地接触病人,从中学习苏联各民族语言和专科术语。

“你学习进展快、成绩好,是不是可以做‘小脑脑电图探索’方面的题目?”学习第二年,导师就开始考虑涂通今的论文题目了。苦心人,天不负。1954年,涂通今的学术论文《三叉神经节及其后根肿瘤的诊断》在苏联权威专科杂志上发表。之后,他又在苏联《神经外科问题》杂志头条发表论文《三叉神经节的血液供应》,制作的三叉神经血管分布标本,被永久陈列在解剖研究室里。

1955年7月,涂通今的《三叉神经节及其后根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学位论文答辩在苏联医学科学院学位委员会上全票通过,他被授予医学副博士学位,还获赠有中俄文对照的表彰状和一套《列宁选集》,以作永久留念。

1956年6月,涂通今马不停蹄地回到祖国,并立即赴任第四军医大学副校长。两个月后,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正式成立。不久,他所做的我国第一例“小脑桥脑角胆脂瘤手术”首战成功,继而切除晚期听神经瘤获得成功,所采用的方法亦属国内首创。

1966年,我国重型颅脑外伤死亡率已由50%下降到18.8%,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要把我的经验全部写在书里,传给后人,使他们少走弯路。”20年后,当涂通今离开军医大学时,已是“桃布三军”。正如一位将军赋词《鹤鸽天》中说的那样:“一部文集聚精华,毕生心血育奇葩。红军战士成博士,贫困农家出专家。通今古,创新法,神经外科映朝霞。卫生战线树旗帜,桃李满园遍地花。”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牧云记:三位男主,为啥龄鹤清却只算出一位星命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大家都知道《海上牧云记》有三位男主,三位男主都将是人族的王,可是牛逼的皇极经天派的掌门人龄鹤清却只算出一位一命星命皇后苏语凝。这是为什么呢?后来小编想了无外是以下几个原因。先来说说硕风和叶。龄鹤清之所以没算出他的阏氏是谁,原因可能龄鹤清是端朝的算命师,他应该只能算出端朝的命运转向,另外也有可能硕风和

  • 文史天地|古代清明节怎么放假:唐代曾是“黄金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自2008年起,清明节与端午节、中秋节一样成为国家法定假日后,也成了一年中重要的“小长假”。清明节由来已久,中国古人历来很重视清明节,那么在古代清明节人们放假几天?又是怎么过的?汉代清明节尚未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要说清明节,得先说古代中国的休假制度。在古代中国,是没有“星期天”概念的,但休息日一直存在

  • 柴荣的特殊身份和能力以及郭威的感情因素是柴荣登基的重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柴荣早年从商,十五岁从军随郭威南征北战建功立业,跟随在郭威身边最久,和郭威的政治主张最为接近。柴荣在军中也很有威信。柴荣的能力郭威是知道的,无论是带兵打仗,还是处理政务。后周建立后,柴荣以皇子身份出任澶州刺史,政绩斐然,实际上在广顺三年(953年),郭威就封柴荣为晋王,后领内外军马事,与太子无疑。而

  • 如懿传|莲心的礼物:王钦给的翠镯、富察皇后给的福寿佩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富察皇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想在皇帝身边安插自己的人,就安排自己的宫女莲心和大太监王钦对食,并给他们两人安排了婚礼。婚礼上莲心哭哭啼啼,很显然,莲心是不愿意的。在婚礼的夜晚又受了惊吓,如懿在延禧宫可以听到莲心的喊声,可见对莲心来说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第二天一大早,莲心又赶忙到皇后身边伺候,想让皇后把

  • 鲜为人知的北宋皇陵:隐藏在麦田里,千百年来无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历朝历代的皇陵,现在都是很知名的景点,并且一直有不少人一直来到这里参观。但是却有一个朝代的皇陵,一直不被人重视,这就是宋代的皇陵。这个皇陵现在在河南巩义的一个麦田里面,只剩下一些石像和残存的遗迹,已经完全被周围的植被所淹没。周围的居民在周围经过,根本就意识不到这居然是一个曾经一个朝代的皇陵。散落在这

  • 清朝的“新疆大百科全书”,《新疆图志》,到底是本什么书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骆驼聊新疆,就是不一样。《新疆图志》是清朝第一本新疆地方通志,也是古代中国最后一本地方通志。通志的意思是指,以目地地区为目标,综合记录该地自然和社会方面有关历史与现状的著作,也被称为地志或地方志。最早在《周礼·春官》中,就开始有了“外史掌四方之志”的说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通志中的内容都仅限于当地

  • “三寸金莲”的诞生,有人因此嫁进豪门,疼痛难忍丈夫却很喜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三寸金莲”的诞生,有人因此嫁进豪门,疼痛难忍丈夫却很喜欢自古以来,人们对美都有着不同的定义,在唐朝人们以胖为美。到了现代,都在追求瘦,很多人为了瘦都付出过巨大的努力。而在一些时候人们都裹脚,把小脚当作一种美的代表。其实现在也还有小脚的人,有一些年过百岁的老人,她们出生的时期刚好就是最后一段封建时期

  • “军神”使出猛虎掏心战,我军长途奔袭三天,歼敌三个旅1.8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刘伯承是我军杰出的军事领导人,他一生戎马、战功卓著。在抗日和革命战争年代是组织指挥了许多重大战役与战斗,享有“军神”美誉。1946年11月,国民党郑州绥靖公署主任顾祝同以第五军和整编第二十五、第三十二、第八十五、第四十师等分别从河南滑县和安阳地区出动,进攻濮阳、内黄和河北大名,企图寻找晋冀鲁豫野战军

  • “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园”,何意?看完涨知识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乡下的一些古老的俗语。它的生活哲学极其丰富,值得我们参考和研究。这些俗语都是通过多年的经验流传下来的,它们也代表着人们的生活历程。尽管有些说法听起来并不那么吸引人,但它们确实是经过多年的积累的经验,直到今天仍然广受赞誉和使用。其中有句老话“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园”,何意?看完涨知识了。“穷死

  • 正月初一便立春的情况较难遇到,随着置闰发展闰腊月逐步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闰腊月有几个除夕?”,肯定是一个。所谓“除夕”,是指农历一年中的最后一夜,也泛指不论是农历还是公历新年前的最后一天。如此说,不管是不是“闰腊月”,或者再多“闰”几个腊月,都只有一个“除夕”。“百年难逢岁交春”“岁交春”是说农历正月初一恰好是“立春”节气,与公历新年的元旦无关。那么,上述含义的“岁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