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军神”使出猛虎掏心战,我军长途奔袭三天,歼敌三个旅1.8万人

“军神”使出猛虎掏心战,我军长途奔袭三天,歼敌三个旅1.8万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203 更新时间:2024/1/17 21:52:08

刘伯承是我军杰出的军事领导人,他一生戎马、战功卓著。在抗日和革命战争年代是组织指挥了许多重大战役与战斗,享有“军神”美誉。

1946年11月,国民党郑州绥靖公署主任顾祝同以第五军和整编第二十五、第三十二、第八十五、第四十师等分别从河南滑县和安阳地区出动,进攻濮阳、内黄和河北大名,企图寻找晋冀鲁豫野战军进行决战然后占领邢台、邯郸,打通平汉路。

其中刘汝明集团(五个旅)在东明、菏泽及其以南守备;孙震集团(五个旅)在滑县、封丘、长垣地区守备;鄄城、郓城之敬之集团,则积极准备经濮城向大名进攻;豫北王仲廉部以其主力第八十五师进至安阳,积极准备会同王敬之集团经临漳、大名直趋邢台,与第11战区孙连仲部会合后攻取邯郸。

一天夜已深了,11月中旬的秋夜颇有些凉意,我晋冀鲁豫野战军刘伯承司令员的屋里仍闪烁着灯光,他前面的桌子上有一张敌军部署图。

桌上摊放着敌孙震集团的兵力部署图,根据图上所示孙震集团兵力布防情况是:一二四旅在浚县、滑县、白道口地区;一O四旅在滑县以南的上官村、白马庙、留固集地区;一二五旅在滑县东南的邵耳寨、黄庄、老岸镇地区;一二二旅在封丘、牛市屯地区;一二七旅在长垣、丁栾集地区;朱楼、小渠还驻有相当于一个旅兵力的河北保安十二纵队。因此在凌县、滑县、白道口这一广大区域内,敌人各部之间间隙极大,称得上是地广兵稀。

面对冀鲁豫战场上战斗力相对较弱,且兵力部署分散、易于歼灭的这一特点,我军早已下定决心吃上一口,现在的关键是要解决怎么下嘴吃的问题。

刘伯承和邓小平已经伏案研究很长时间了。经过仔细推敲、斟酌,刘邓两位首长决定采用“猛虎掏心”的战法,狠敲一下敌孙震集团。

1946年11月15日夜,我军由濮阳附近及鄄城以北地区出发西进。为了达到战斗的突然性,一切容易发出响声的装备都暂时留下了,战马的马蹄也用棉布包裹得严严实实。大军星夜疾走,沿途小心翼翼地避开敌前卫警戒和各个据点,直插敌一O四旅、一二五旅和河北保安第十二纵队指挥部所在地上官村、邵耳寨和朱楼。经过长途,神不知鬼不觉行军于18日夜形成了对上述三敌的包围和突击其指挥机关的态势。

19日拂晓前,随着三颗信号弹腾空升起,我军出其不意地向敌发起总攻。敌指挥中枢遭我军突然打击,上下陷入一片混乱。至黄昏,敌河北保安十二纵队首先被我全歼。我军一鼓作气,于20日拂晓攻克邵耳寨,歼敌一二五旅大部;中午又克上官村,歼敌一O四旅全部。21日夜,我军继续对老府镇之敌予以打击后,于22日结束战斗。全战役历时四天,歼敌三个旅共1.8万余人,打乱国民党军队北进打通平汉线的作战部署。

“猛虎掏心”战法是刘伯承的一大创举,他曾经形象地描绘这一战法说:“我们打法也怪,我们不理会那些伸出来的手,从他们的手边擦过,穿过他们的小据点,一下子抱住他的腰,猛虎掏心打他的上官村、邵耳寨和朱楼,一下子消灭了他们的旅部和纵队部,俘虏了旅长杨显明、副旅长李克源、纵队长何冠三”。

显而易见,猛虎掏心战法的实质,就是集中兵力打击敌人指挥机关,把它的“心脏”掏掉。这样,敌人立刻会阵脚大乱,赢得整个战局也就势如破竹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园”,何意?看完涨知识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乡下的一些古老的俗语。它的生活哲学极其丰富,值得我们参考和研究。这些俗语都是通过多年的经验流传下来的,它们也代表着人们的生活历程。尽管有些说法听起来并不那么吸引人,但它们确实是经过多年的积累的经验,直到今天仍然广受赞誉和使用。其中有句老话“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园”,何意?看完涨知识了。“穷死

  • 正月初一便立春的情况较难遇到,随着置闰发展闰腊月逐步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闰腊月有几个除夕?”,肯定是一个。所谓“除夕”,是指农历一年中的最后一夜,也泛指不论是农历还是公历新年前的最后一天。如此说,不管是不是“闰腊月”,或者再多“闰”几个腊月,都只有一个“除夕”。“百年难逢岁交春”“岁交春”是说农历正月初一恰好是“立春”节气,与公历新年的元旦无关。那么,上述含义的“岁交

  • 杨炎的“两税法”使中晚唐能支撑百年,但心胸狭隘使其身败名裂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杨炎是唐朝最著名的财税高手之一,其颁布推行的“两税法”改革是中晚唐能在安史之乱后,支撑一百五十多年的重要基石之一。但作为一个朝野公认的“贤相”,杨炎只干了不到两年,便败干净了人品,贬官赐死。杨炎(727年——781年),字公南,凤翔府天兴县人(今陕西凤翔县),“美须眉,峻风寓,文藻雄丽”!唐代宗大历

  • “宁古塔”有多恐怖,为何满清官员宁死都不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在许多清朝历史剧中,常会听到不同时期、不同皇帝动怒时的一句经典台词:“将某某发往宁古塔,永世不得入关!”宁古塔不是一个“塔”,而是满族的发源地,清皇族的老家。为何把罪犯发放自己老家?宁古塔将军驻地旧城遗址其实,宁古塔是一个城名,是一个清朝时期的关外流放罪犯场所。后设宁古塔将军,为吉林将军的前身。宁古

  • 明清四大名镇,其中三镇变城,一镇还是镇,该镇为何没发展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城,以盛民也。早期诸侯用围合的城墙保护封地的子民,内之为城也。随着农耕文明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也逐渐展露,城市的周边也涌现出了一批商业中心,衍生出了城镇的概念。作为集经济中心与文化中心为一体的“C位地段”,城镇的繁荣不言而喻。明清时期,除了风头最盛的京师外,还有四大名镇一说。时过境迁,如今“四

  • 旧事地图:明嘉靖年间《北京城宫殿之图》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此《北京城宫殿之图》绘制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可能为1531年前后,原图现藏日本宫城县东北大学图书馆,是现存最早的明代单幅北京城地图。该图没有比例尺,为民间绘制不属于官修,图上建筑物的位置和距离会有不准确的地方,比如钟鼓楼、景山不在中轴线上,但该图仍为研究明代北京城市历史地理提供了重要的

  • 殷商时期占卜刻字的习惯导致后来写字一直是从右向左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自从甲骨文诞生开始,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汉字都是由上到下、从右到左书写的,这不仅仅是习惯问题,而是在特定条件下“最合理”的选择。在殷商时代,采用的是占卜记事的方式。人们先用火焚烧龟甲或牛骨,然后在形成的裂纹之间刻画文字,这就是我们都听说过的甲骨文。从如今发掘的文物上我们可以发现,甲骨文就是按照由上

  • 王实甫的《西厢记》彰显了人性解放,揭露了封建婚姻制度的不合理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剧文学中一颗闪耀的明星,作者王实甫以“崔莺莺与张生一见钟情的爱情”为线索,生动描写了二人为了追求真挚的爱情,大胆与封建家长进行斗争较量,努力冲破礼教藩篱的束缚。王实甫的《西厢记》在借鉴唐传奇元稹的《莺莺传》、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后,结合元代城市经济繁荣、儒教束缚松弛、个人意

  • 甲骨文虽为汉字源头,但直到汉代才彻底“隶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所谓“方块字”,是对“横平竖直”汉字的“俗称”。而汉字可以“横平竖直”来概括,是“隶变”之后的事情。所以,显然是隶书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即使在“隶变”之后,仍有一些汉字形体并非体现“方块字”特征,例如“行书”、“草书”。又所以,“方块字”只是对隶、楷汉字的“俗称”。目前,殷商甲骨文是公认的汉

  • 恋爱8年,结婚22年,余生33年他守着妻子的骨灰坛度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民国时期的才子们,崇尚个性解放、恋爱自由,骨子里都流淌着一种放荡不羁的风流思想,他们丰富的感情经历,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似乎一个才子,若没有些风流韵事,都不足以称为才子。但民国却有这样一位才子,他对爱情始终如一,即便与妻子天人永隔,他也守着她的骨灰坛度过了余生33年的漫长岁月,他这一生的爱情故事,只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