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复榘为何杀张宗昌?

韩复榘为何杀张宗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421 更新时间:2024/1/4 22:30:44

1932年,曾经的山东之主,奉系军阀首领张宗昌韩复榘所诛,尽管那时的张宗昌已经日薄西山没什么势力,但他的死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其实,那时的张宗昌手中早就无兵也无将了,对韩复榘来说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威胁,所以韩复榘为何一定要对张宗昌出手呢?

虽然都曾主宰山东,但韩复榘与张宗昌本就不是一路人张宗昌出身山东掖县,在1921年投靠了当时的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奉命“督鲁”之后,张宗昌一步步爬上了“山东王”的位置上,不过在第二次北伐之后,张宗昌兵败。

而当时的韩复榘,则是冯玉祥第三集团军的一名干将,与张宗昌毫无干系,甚至没见过。

1928年,张宗昌为抵抗北伐军,竟然勾结日寇进驻济南,因此酿成了“济南惨案”,但即便是如此不择手段,他还是被白崇禧指挥的直鲁联军所灭,一部投降后被收编。

张宗昌本来还想学孙传芳那样逃出关外,继续留在奉军之中,可张作霖父子一早就对张宗昌有了警惕,毕竟此人摇摆不定心志不坚,而且还败坏军纪勾结日寇,不能不防。

因此,张宗昌残部被张学良拒入东北,甚至传说张作霖生前就留下命令,不准张宗昌的部队祸害东北,无奈,张宗昌从河北出海,逃往当时被日本占据的大连,又东渡日本。

在张宗昌穷途末路之时,在北伐军第三集团军中担任第20师师长的韩复榘,在第二次北伐中表现突出作战勇猛,在中原大败奉军,还成为冯玉祥部中首个冲到北平南苑者。

战后,凭借着赫赫战功,韩复榘成为了河南的当家人,只不过冯玉祥在此后不久,觉得韩复榘有点飘,撤了他的师长职务,准备削其兵权,韩复榘因此与冯玉祥生出嫌隙,生了反心。

1929年蒋冯战争中,韩复榘倒戈通电拥护南京,正式叛冯,旋即成为第三路军总指挥,但那时的韩复榘仍驻军河南,并没染指山东。

1930年中原大战,韩复榘奉命率领第三路军迎击冯玉祥与阎锡山的联军,在击败冯阎联军不久后,韩复榘被调往山东,成为山东的主家。

韩复榘一早就会外人有极高的戒心,为了阻止蒋系对山东的染指,他甚至派人去行刺陈立夫派去的人员,为维护自己在山东的独霸,韩复榘无所不用其极。

当年张宗昌主持山东的时候,横征暴敛为非作歹,而韩复榘与其相比,根本也好不到哪儿去甚至更糟,而且在韩复榘经营下,山东成了个外界势力无法沾染的“韩家王国”。

酒后失言,牛皮吹破,结果害了自己性命的张宗昌九一八之后,张学良非常担心曾经有过前科的张宗昌勾结日寇,因此就在1932年邀请他回国居住在北平的铁狮子胡同。

按理来说,张宗昌早就没了往日风光,老老实实才是生存之道,可他贼心不死,还是整天幻想着东山再起,但这个心思给他带来了灾祸。

1932年8月,张学良以“华北军分会委员长”身份召集各路军头开会,在此期间,张宗昌才正式结识了韩复榘。

石友三的撮合下,张宗昌、韩复榘、于学忠与张学良四个人,甚至还结拜成了兄弟,表面上看起来关系还相当不错的样子。

可张宗昌这个人,给几分颜色就敢开染坊。

在结拜的酒会上,张宗昌喝了些酒之后,就开始吹嘘:“我的许多老部下现在都散落山东各地,只要我振臂一呼,立刻就能重新汇聚出一支新队伍。”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张宗昌的这句话被一旁的韩复榘听在耳朵里,韩复榘顿起杀心,要知道韩复榘为了自己在山东的地位,连南京派的人都敢动,何况是一个下野军阀。

借刀杀人,韩复榘终究除掉张宗昌张宗昌的话一听就是牛皮,但韩复榘本着宁枉勿纵的准则,绝不会放过张宗昌,他表面上不动声色,背地里却开始筹划,不过,韩复榘并不打算亲自动手。

韩复榘想到,1927年冯玉祥与直鲁联军作战时,原本地方军阀出身的刘镇华担任第二集团军第八方面军总指挥,而出身西北军的郑金声,只是个副总指挥,可后来刘镇华临阵倒戈,将郑金声捆了送给了张宗昌,结果被害,郑金声就是韩复榘曾经的同僚。

韩复榘派人暗中联系郑金声的儿子郑继成,唆使他为父报仇,并向其提供了张宗昌的日常行程计划,并且提供了各种便利,而张宗昌对此浑然不知。

1932年9月7日,回到山东老家扫墓的张宗昌受邀前往济南,受到韩复榘热情款待,可就在韩复榘送张宗昌到车站时,郑继成突然出现,开枪击中张宗昌,使其当场命丧。

随后,韩复榘还假惺惺将郑继成收押,又顺着冯玉祥等人奔走就坡下驴,将其释放,韩复榘悄无声息双手干净,就将张宗昌给除掉了。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龙袍是古代帝王的象征,为何到了宋朝,皇帝突然都不穿龙纹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龙袍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封建社会中龙袍是天子身份的象征,全天下只能在任的皇帝才能穿,这体现着皇帝九五之尊,全天下独一份儿的威严,“五爪为龙,四爪为蟒”,就连皇帝的亲兄弟也只能穿着蟒袍,所以很多人对龙袍都是怀着崇敬之情的。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我们对于穿着龙袍的皇帝大多数都是从画像和电视剧当中所看到

  • 鲁迅玩伴闰土:57岁悲惨病逝留下5个孩子,后代和鲁迅儿子成朋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鲁迅在与农村社会的实际接触中,结识了很多的小朋友,并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同鲁迅最要好的,就要数章闰土了。”鲁迅三弟周建人曾这般说道。在《故乡》中,鲁迅用动人的笔触展现了一个“辛苦麻木”的旧时代农民形象——闰土。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压迫,使得闰土苦得“像一个

  • 《火红年华》:钢铁意志、工业史诗,淬炼大时代人物弧光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大时代的一粒沙,都是先辈用身体撑起的一座山。烈火淬炼出的三线精神,深深凝结在每个建设者的骨血里。“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激昂故事有很多,真正在影视化过程中还原先辈们的热血年华却太难太难。该剧以国家“三线建设”为背景,以十九冶、攀钢、攀煤等位于四川的著名三线工业企业为故事原型,全景式展现建设者们响应

  • 《走过世纪》今晚亮相讲述追逐红星的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纪录片《走过世纪》讲述了郑律成、马海德、傅莱、汉斯·米勒、爱泼斯坦、中西功六位功勋卓著的中国共产党“外籍”党员的人生故事。寻访、回忆、讲述,一幅幅感人至深的世纪画卷被缓缓拉开:为何他们投身艰苦的中国革命?是怎样的力量吸引了他们?这些深藏于历史深处的珍贵记忆,将穿越百年,重新绽放。六位传奇追逐“红星”

  • 历史上一个短暂却辉煌的王朝,影响后世千年,创造了多项历史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在我们历史上有很多很有争议的帝王,我们今天要谈到的这个皇帝也是其中之一。关于他的争议不仅在他执政方面的举措,就连他的出生也充满着争议。新的王朝取而代之,他本人有着雄才大略,但同时也会居功自傲,这使得他成为了一位有争议的皇帝。西方人以他人的身份来客观看待隋文帝,其实是比较科学的。我们我们人却往往不能正

  • 韩国历史书是怎样讲述国家起源的?说开国祖先活了1908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根据我国的史书记载,朝鲜半岛最早的国家是由箕子在公元前1120年前后建立的。箕子原是商纣王的庶兄,商朝灭亡后,箕子不愿做周天子的臣民,就率领商朝的遗老故旧来到朝鲜半岛建立政权。周王朝默认了这一事实,封其为侯。这就是箕子朝鲜的由来。不过,韩国历史书在讲述这段历史时,为了避免箕子成为他们的祖先,就造出一

  • 碎语杂记 | 历史小说不是历史(20230228)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读了篇文章,说《三国演义》上很多典故,比如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和三英战吕布,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和五关斩六将,比如诸葛亮火烧博望坡和舌战群儒,等等,还有很多,都是罗贯中虚构的。有些历史上压根就没这事儿;有些历史上有这么个事儿,但人不对,罗贯中张冠李戴了;有些历史上多少有那么点事儿,人也是那个人,但没那么夸

  • 王家善是如何率领五十八师起义的?攻克营口锁咽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王家善先生生于1903年,原籍黑龙江省巴彦县。他青年离家,外出求学,中学毕业后,留学日本。先在日本东京师大,读二年级时,因同情郭松龄反奉被开除学籍,后入铁道学院,学习两年归国,在黑龙江省政府教育科任职。不久去天津谋事,经其父的一个朋友帮助,再次东渡日本,入陆军士官学校,从此开始了一生的军事生涯。王家

  • 鲁迅的最后一天:坚持读报,奋斗至生命终结,伟大亦平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鲁迅先生是我国近现代史上最著名、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鼓励所有的中国青年们:“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古人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来。”鲁迅先生的作品可以是武器,他以笔为矛,告诉众人文人可以同军人一样,为国斗争。终其一生,鲁迅先生一直致力于文学战斗,他说:笔就是他的手枪,他会一直拿着笔同

  • 隋唐崛起后,如何对待吐谷浑与高句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权力一直是一个很敏感的词。不管是在古代政治还是现代的一些国际关系中,权利都是一个重要的词。诸国在当今的世界中,都开始比拼自己国家的综合实力,以此来获得世界上的优势地位。在古代同样如此,隋唐时期,中国是处于世界上的优势地位,对于吐谷浑和高句丽这样的中等国家来说,是政策改变的开始。那么在权利转移下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