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古代农民起义为什么少有成功的

中国古代农民起义为什么少有成功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968 更新时间:2023/12/22 21:46:08

中国一直有绿林好汉,逼上梁上的故事流传,可见农民起义在民间是有相当打的民众基础的。但是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成规模的农民起义次数少说也有上百次,成功建立政权并且能够存活下来的只有刘邦朱元璋。相比较地主和官僚阶级政变发动的政变,农民起义为什么成功率会这么低。

首先,农民军缺乏组织力和战斗力。

农民起义,是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斗争。农民军队缺乏基本的战斗素养,军官对下层士兵约束力不够,一旦遇到硬战就会暴露出缺点。还有一点是大多数的农民军队缺少政治思想做指导,和一般的土匪没有什么区别,失去底层百姓的支持。李自成农民军攻入京城后就拷掠明官,四处抄家,谈迁《枣林杂俎》称死者有

1600余人。李自成手下士卒抢掠,臣将骄奢,“杀人无虚日,大抵兵丁掠抢民财者也。

由此可见,农民军队缺乏组织力和战斗力。一旦遇到困境绝境,部队就会军心涣散。军官对士兵的约束力也不够,很难把军队拧成一股绳,只是因为大多数农民起义是发生在王朝虚弱的时候,官军往往还比不上农民军。所以说,因为农民军缺乏组织力和战斗力,是导致他们起义失败的因素之一。

其次,农民起义得不到读书人的支持。

中国历史的农民起义,一开始就得到正统读书人支持的几乎没有。一般都是落魄秀才,或者教书匠这些被正统读书人边缘化的人。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影响,中国的读书人一心忠于朝廷,考取功名效忠皇帝,哪怕朝廷迂腐,也是以死相谏,谋反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在古代和弑父杀兄没有区别,为天下读书人所不容。

由此可见,农民起义是被天下读书人坚决反对的,被视为大逆不道。读书人的嘴也能杀人,引导着舆论场,导致农民起义名不正言不顺,陷入孤立之中。所以说,农民起义等不到广大读书人的支持,是导致他们失败的因素之一。

再者,农民起义的领袖往往缺乏战略眼光。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后,没有意识到清朝的威胁,还以为明清斗争是前朝的事,加上放任士兵在京城烧杀掠夺,导致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在山海关大败大顺军,从此李自成一蹶不振,一溃千里。太平天国洪秀全在定都天京后,

孤军北伐,犯了兵家大忌,南王冯云山

1852年6月3日中炮弹身亡,西王萧朝贵于同年9月12日负伤死去。太平军失去了2位重要的领导。

由此可见,农民起义的领袖受自身出身影响,往往缺乏足够的战略眼光,不能做出正确的指导,导致起义的失。所以说,农民起义领袖缺乏战略眼光,是导致他们失败的因素之一。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很少有成功的,是受制于自身的局限性而导致的。不能突破自我,站到足够高的角度看待问题。

中国古代起义历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反抗史,充分证明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证明了一个人作为独立个体,是追求自由的。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大明帝国的葬送者:一生饱受诟病,因这些事声名狼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继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之后,出现了一个明朝的治世局面,那便是“仁宣之治”也就是朱高炽和朱瞻基的时代,这个时代堪比唐朝的贞观之治。只是,仁、宣二宗较之明初的三位皇帝“知名度”不是很高,才显得有些“默默无闻”。明英宗画像然而,朱瞻基去世之后,年幼的英宗即位,自此明朝政治便一蹶不振。可以说明英宗时代是

  • 天龙八部里:段正淳堪称情圣,五大因素导致被众女人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继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之后,出现了一个明朝的治世局面,那便是“仁宣之治”也就是朱高炽和朱瞻基的时代,这个时代堪比唐朝的贞观之治。只是,仁、宣二宗较之明初的三位皇帝“知名度”不是很高,才显得有些“默默无闻”。明英宗画像段正淳是《天龙八部》里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争议点主要在于他对感情是不是“真诚”。

  • 二千年高平古城之一,高平古城及县衙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高平古城历史悠远,在远古时期高平城今址有麒麟寨,人类置村居于此。更远古的炎黄时期,中华民族农耕始祖神农炎帝在城北二十公里的羊头山上寻五谷,始稼穑。现羊头山上遗存有神农黑白二泉,神农井,五谷圭。羊头山下有炎帝陵,炎帝高庙,炎帝行宫,炎帝寝宫,炎帝中庙,神农庙,五谷庙。二千年前的秦统一我们的最后一役长平

  • 这个民族和中原王朝作对千年,他竟然是个东西方混血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有一个民族很早之前就在中原地区北部的蒙古高原活跃,可以说算得上是东北亚地区最早的游牧民族之一,这个民族能征善战,一直都是中原国家的威胁,这个民族就是匈奴。在秦朝时期因为秦朝的强大,所以匈奴被挡在了中原地区之外,未能掀起什么太大的风浪。但是中国经历了秦末汉初的这一段大动荡的战乱时期之后,国家贫弱民不聊

  • 觉醒年代:又有一个“被朋友出卖而身死”的革命志士出场了啊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1886年,邵飘萍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南市街道紫溪村。原名新城,学名西康。后改名景卿、真卿,字飘萍。应该是专门给律师住的宿舍),家境不错。邵飘萍从小就聪明伶俐。14岁(有说13岁)考进士。邵飘萍早年深受革命者的影响。1904年,邵飘萍结识了民主革命家张恭,并在金华读到了张恭的第一份报纸,《萃新报》

  • 北魏时期官员、地理学家如何结怨豪强,不屈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郦道元(?—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时期官员、地理学家,青州刺史郦范的儿子。郦道元以父荫入仕,袭封永宁伯。迁都洛阳后,出任尚书郎、太傅掾,升任治书侍御史。受到尚书仆射李冲所弹劾,遭到免职。历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将,外任冀州长史、青州刺史、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等职。

  • 1951年,我国沈阳军区逮捕了一位在役高官,原来是他出卖了杨靖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1951年,在我国军政机关的联手下,国民党埋伏在大陆的敌特纷纷落网,其中一个敌特语出惊人,他说,杀害杨靖宇的人,就在你们共产党现在的高层中当大官!一石激起千层浪!先不说他的消息是否准确,是不是在混淆视听以扩大自己的功劳,减少作为敌特的罪责,单是他话语中的信息量,就已经十分惊人,因为不但涉及牺牲于十几

  • 清朝一公子,不顾世俗娶妹妹为妻,生下一个儿子家喻户晓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想必大家对李鸿章这个名字的都是耳熟能详,后人对他的评价不一有功有过有褒有贬。但无论是褒还是贬是功还是过,他的名字能印刻在那个时代并且为后人记得,说明他绝不是泛泛之辈。他的传奇故事大家想必也听了不少,但是除了他本人之外,他的父母一生也是传奇的存在,最令人惊讶的是他父母在成亲之前是兄妹。这让还很多人都感

  • 太平天国“永安建制”, 已经为“天京变乱”埋下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1851年1月11日,太平天国在广西金平发动起义,随后在8月20日,大败清军向荣一部,斩杀千人,缴获大批军火、粮草等物资。当年冬天,太平军占领广西永安,进行一系列政权官制方面的建设。确立太平天国官制:级别为军师、丞相、检点、指挥、将军、总制、监军、军帅、师帅、旅帅、卒长和两司马,共十二级。比如,日后

  • 如果把诸葛亮放在当代,他的军事能力和智慧,属于什么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自晋朝以来,历朝历代都在提拔诸葛亮,给寺庙加号。晋朝,封为吴兴王;唐封武灵王,赐庙。皇帝任命“皇上”,选拔名臣37人,“忠侯永琰”。从斯。不过,诸葛亮的军事水平一直饱受争议。有人认为诸葛亮军事水平有限,名不副实。有人认为诸葛亮是军事天才。那么诸葛亮如果放在今天,会是什么水平呢?诸葛亮的战绩并不好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