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有春运吗?古人回家乘坐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古代有春运吗?古人回家乘坐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772 更新时间:2023/12/17 12:24:53

在古代有春运吗?古代的春节交通又是什么样子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古代的春运远不如现代繁忙

中国春运的历史,最远可追溯到周朝,有三千多年历史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周代起就有了春节的雏形。有了春节就有春节运输,自然就有了“春运”。东汉时有“正月之旦,是谓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祢”的记载,魏晋时开始“守岁”,唐朝有了“拜年贴”,宋朝普通放爆竹,明朝“迎灶神”成为习惯,随着年味越来越浓,自然需要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过年。于是乎远方的游子需要回家,便有了“春运的”的需求。不过,古代的春运跟现代相比,那可真是小巫见大巫,不可同日而语。从人员规模上,从交通工具上,都不在一个档次上。

首先说,古代人口跟现在相比,差得太多。夏、商、周时期,中国才有一千三百万人左右;秦汉到唐朝,高峰时中国的人口才五、六千万;宋朝到明末清初,人口增长到七、八千万至一亿左右;清朝的人口突飞猛涨,道光时期达到四亿左右。即便是四亿人口,也才是现在十四亿人口的一个零头。因此,从人口规模上,古代的“春运”根本跟现代无法相比。

其次,古代春运人口与现代不同。现代因为人口流动性强,春运人口几乎包括了各行各业。不管是公务员,商人,学生,军人,打工者,只要工作与生活不在一个地方,都有春运的需求。古代与现代不同,有春运需求的,基本上是出差的公务员与商人。因为工人与农民,基本工作与生活在一个地方。只有公务员出差,需要回家。商人经商,需要回家。同时国家为了照顾人们春节团聚,尽量不安排公务人员春节期间出差,所以春运大军,还是商人居多。而商人在古代的占比,并不是很多。士农工商,在古代商人的社会地位是很低的。

第三,古人的思想限制了春运。中国自古有“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在父母健在的时候,人们很少出远门。一般在家尽孝。即便不得已在外面工作,也会想办法带着父母一起去。所以我们会看到许多官员到某地就职,是带着家属一起去的。也就是说,万不得已的人才有“春运”要求。

第四,古代的交通工具限制了春运需求。古代可没有飞机、火车、汽车、轿车这么先进的交通工具。最多有马车。穷的只能靠两条腿。面对千山万水,交通不便影响了“春运”。所以,不管在古代的哪个朝代,你永远不会看到象现在这样的春运盛况。

古代的交通工具限制了春运

古代的交通工具有三种:第一,人的两条腿;第二,人力车和畜力车;第三,船只。对于穷人来说,最省钱的就是靠两条腿。两条腿虽然不用付车钱与船钱,但因为走得慢,吃的住的又是个问题,如果算进来费用也不低;船只是最经济实惠的交通工具,在唐朝顺水一天三文钱,逆水一天十五文钱,每天行进四十里左右。但冬天如果赶上江河结冰,船只就使用不上了。再有,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方便船只的,因为江河毕竟少,陆地占比多。

所以最普遍的交通工具,是车。在畜力车发明之前,有一种人力车叫辇,后来发展为轿子。乘轿回家,短途还行,如果长途运输,一是走得慢,二是把轿夫累死,三是费用高。所以将牲畜驯化好了,畜力车就取代了人力车和轿子。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代最流行的交通工具就是畜力车,包括马车、驴车、骡车、牛车等,当然使用最便捷的是马车,因为牛车太慢,驴车的耐力又很差。

至于车的种类,有很多。轏车、辎车、安车、輼车、痴车、独轮车、鸡公车、黄包车、三轮车不一而足。最豪华的是辒车,这是一种豪华卧车,有窗户,还可调节车内温度,相当于现代的豪华轿车;其次是安车,再次是轏车。辎车则是一种可拉货、拉人的客货两用车,痴车是拉巨石大木的车,独轮车和鸡公车是运货的车,黄包车和三轮车则是拉近于近代时兴的车输,由车夫负责拉送。

在没有发明火车、汽车、飞机之前,人力车和畜力车限制了交通运输,哪怕秦始皇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发明了“驰道”(古代高速公路),也不能解决人们深层次的运输要求。马车时代与汽车时代,是两个相巨甚远的时代。

春节不团圆留下诗的惆怅

因为交通工具的不便与经济条件的限制,造成了游子们三方面的状况。一是滞留外地不能回家,二是花费大量金钱才回到家,三是路上耽搁的时间太长终于回到家。古人有吟诗做赋的习惯,因此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具有真情实感的诗篇,记述了经历古代“春运”的感受。

隋代诗人薛道衡春节回不了家,写下了《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这位诗人两年没回家了,路途遥远及经济因素,使他只能将无限的思乡之情赋于诗中;唐代诗人湾也是春节回不了家,写下了《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自己回不了家,写封信回家吧,也不知道这封信何时到达。那个时候可没有手机电话,交通与通讯的不发达,使其只能处于无限的焦虑中。

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经常出游,春节回不了家便成了家常便饭。他写的《除夜作》这样写道:“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每到想家的时候,头发不知又凭空白了几根。千里之外的游子,只能将愁思寄情于诗歌。还好有诗,不然岂不抑郁成病。

清朝诗人蒋士铨和以上几位诗人不同,他是坚持春节回家的。不过这位落魄的才子更可怜,有一次他春节回家,因为没有钱,步行了几十里路,饮渴交加,差点没死在路上。多亏一个运货的马夫救了他。他当自己的衣服当路费,裹着个草席回到家。母亲看到儿子这个狼狈样,把家中的家禽卖了,才抵了儿子回家的路费。因此蒋士铨得诗一首《岁末回家》:“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没钱难倒英雄汉,饶是才华横溢,也难解回家没有路费的苦恼,虽解了思乡之苦,但又面临着家中生活艰辛的尴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古代唐朝

更多文章

  • 古代社会没有银行卡转账这种高科技 古人是怎么领导工资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代,工资

    对古代发工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其实对每个人来讲,发工资是最值得被纪念的事情。这其中不仅是自己辛劳付出的结果更是对自我能力的一种肯定,所以对收到工资的人而言,发工资别提有多兴奋了。在高科技盛行的现代社会,发工资大都是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来完成的,职员们在家里就可

  • 水浒传武松不是虚构的!武大郎和潘金莲也被黑得有点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水浒传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历史上真的存在“武松”这个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武松无疑是大家最熟悉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之一,施耐庵在《水浒传》中也是对其浓墨重彩,居然用了十回的篇幅,从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开始,一直写到第三十二回“武行者醉打孔亮,锦毛虎义

  • 从胸怀大志到放荡不羁,阮籍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阮籍,三国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阮籍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这是阮籍众多的《咏怀诗》的其中一首,从诗作角度来看,大评论家钟嵘给予了极高的概括:“《咏怀》之作,可以陶性灵,发幽思。言在耳目之内,请寄

  • 范增作为项羽谋士到底有多厉害 刘邦为什么都替他感到惋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项羽,谋士

    很多人都不了解项羽谋士范增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熟悉西汉建立史的人应该都知道,汉高祖是在打败了项羽(即项王)后才得到了建立汉朝的机会。而用他自己总结出的观点来说,他之所以能够在跟项王较量的过程中取得最后的胜利,主要跟两大因素有关:一是他身边聚集着非常多的人才;二则是他这个人非常懂

  • 明朝和宋朝之间相差不到百年时间 为何两者之间的差距如此之大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宋朝

    对明朝和宋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1279年,南宋最后一股军事力量,在崖山反击追袭的元朝军队,双方展开了殊死搏斗......此次战役,史称“崖山海战”。但无奈,最终,这支军队被元军攻破、全歼。不久,南宋最后一任丞相陆秀夫,背着宋少帝跳海殉国,至此,宋朝灭亡了

  • 卫长公主是汉武帝的长女 汉武帝为什么要腰斩这个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卫长公主,汉武帝

    很多人都不了解卫长公主被杀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卫长公主被处腰斩是民间说法,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记载。卫长公主是汉武帝的长女,母亲是皇后卫子夫,生卒年份不详。汉武帝刘彻从7岁的时候做太子。9年以后当上皇帝,即位两年一直没有孩子,在朝中引起朝臣的议论。其实这时汉武帝未满18岁,没有孩子

  • 花木兰的年代到底是什么样的兵制 为什么打仗需要自备装备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花木兰,北魏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花木兰年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有人说府兵制是不管饭的,其实不然。打仗吃饭还是统一管,只是赴役的干粮要自备,也就是说差旅费不报,途中通勤、住宿、饮食费用一律自理。2、花木兰时期到底是什么兵制。如果严格按北魏来算,其实是没有府兵制的。但是呢,《木兰辞》约作于

  • 年轻时期的慈禧长得有多漂亮 史料又是怎么记载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慈禧,清朝

    对慈禧样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慈禧太后可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风云人物了,她是晚清帝国的无冕女王,掌握生杀大权,甚至连光绪这样的大清天子也不得不被其玩弄于鼓掌之间。那么,我们现代所见到的照片几乎都是慈禧中老年时期所照,有人可能有所疑问,慈禧年轻时究竟有多漂亮呢

  • 明朝灭亡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归纳起来就两个字:银荒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张献忠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朝灭亡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2018年,张献忠江口沉银重现天日,一共出土四万两千件文物,除了“西王赏功钱”、“金册”、玉器、金器等之外,主要文物就是白银。鲜为人知的是,天气说、腐败说、党争说、汉奸说等,固然是明朝灭亡原因之一,但张献忠沉银,却解开了明朝灭亡更深层次

  • 清朝最厉害的二品官,工作轻松还比一品官有钱?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清朝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清朝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看到这个标题,大家有没有迷惑?一个区区二品官,怎么能够和一品官相比呢?无论是在哪个年代,大家都知道官阶越高,权力越大他的俸禄也越高,也受人更多的尊敬。不过这并不是一个死的规矩,有的时候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出现一个例外。在清朝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