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34个开国功臣中30个被朱元璋杀了 剩下的四个人是谁

明朝34个开国功臣中30个被朱元璋杀了 剩下的四个人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845 更新时间:2023/12/22 14:54:07

对明代和功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34个开国功臣,有30个被朱元璋杀了,却唯独不敢动这4个人。

“狡兔死,走狗烹;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淮阴侯列传》

历史上,上演过不少兔死狗烹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范蠡曾为越王鞠躬尽瘁,出谋划策,可当帮助越王再次崛起后,他却看透越王选择离去,留下一封书信,上面写道:“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历史上并非所有是臣子都像范蠡一样能够看明白,和帝王同生死容易,想与之共乐却很难。

朱元璋,明代开国皇帝,但他出生贫苦,小时候躲过债,放过牛,还没条件读书,后来家中还遭遇大难,失去了父母,他还当过和尚。

后来参加了农民起义军,一步步建立起了大明王朝,这一路以来,他有诸多不容易,但能走到了这一步,还多亏了徐达、常遇春李善长等能人异士的鼎力相助,这些人有的在征战时期不幸去世,有的活到大明王朝建立。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南京称帝,此时的他不敢忘记这些人的功劳,立马给曾经的功臣封官加爵,其中活着的一共有34人。

可朱元璋生性多疑,为了巩固大明江山,加强中央集权,整治贪官污力,在建国后,向后掀起了四场大案,其中胡惟庸案前前后后诛杀的有3万多人,其次还有空印案、郭恒案、蓝玉案。

每一场大案都有不少高官落马,还有人被牵连,最后,开国34功臣有30都被朱元璋杀了,可唯独这4人,朱元璋不敢动。

长兴侯耿炳文

此人乃明代功臣之一,他的父亲耿君用曾更随朱元璋渡长江,立下了不少战功,成为了官军总管,惋惜和张士诚作战时,不幸战死,最后耿炳文承袭了父亲的职位,率兵打仗。

在跟随朱元璋打天下时,耿炳文虽然没有其他显贵的战功,但在和张士诚对抗时,却以寡敌众,经过大大小小十几次战争,屡败张士诚,守住了长兴,长兴作为军事要地,所以耿炳文的功劳也不小,长兴侯也就是这么来的。

对于朱元璋来说,这是他最信任的将领,无论如何也不会怀疑到他头上,或者怀疑他有不臣之心,因为他的性格也就像他善于守城一样,比较墨守成规。

武定侯郭英

郭英和兄长郭兴跟随朱元璋骑兵,攻打过陈友谅、张士诚,平定中原、云南等地区,他这一生经历了大大小小上百场战斗,遍体鳞伤,但是从来都没有因为自己身上有伤而推辞,这点朱元璋看得很明白,郭英算得上是鞠躬尽瘁之臣。

另外,郭英的妹妹是朱元璋的宁妃,所以郭英很受宠,这一点,大家都很羡慕他。可是郭英为人很有分寸,尽管封官加爵,妹妹受宠,他不敢有丝毫懈怠,陪伴朱元璋度过四十多年,一直谨小慎微,从没有出过错。

朱元璋对他越好,他反而越谦虚,当时公卿多治理房地产,郭英独治不好,当朱元璋问及原因时,他回答:“我一个平民,仰仗恩宠,幸有封爵,子孙衣食富余,怎么增加,使产生奢侈之心”

也正是这份谨小慎微的谦虚之心,让他平安度过了恐怖的洪武晚年。

西平侯沐英

沐英是朱元璋的样子,此人勇猛,军事才能堪比蓝玉,帮助朱元璋打下了不少硬仗,也是朱元璋最看重的年轻人,按理来说,此人应该非常遭到朱元璋猜忌才对,但他却没有惨遭杀害。

沐英军事才能卓著,但他不骄傲,是为人低调沉稳,办事让人放心,朱元璋当年很多事情都交给他做,因此他在军中很有威望。

沐英非常有远见,洪武时代,大家都想留在天子脚下,这样才有更多升迁的机会,他却跑到了穷乡村僻壤的云南,在这鞭长莫及的地方,他一去数十年,再也没回过京城,躲过了官场上的尔我诈。

汤国公汤和

汤和是资历最老的功臣,他和朱元璋一样都是出生在濠州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是一条街上长大的小孩,他少年时期就有大志向,喜欢统领孩群,练习骑射。

1352年,汤和带着十多个人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作战勇猛,被封千户之职,这时候他想到了自己少年的玩伴,于是给朱元璋,让他也来参加义军,朱元璋投奔郭子兴之后,级别在他之上。

但汤和这个为人谦和,没有什么妒忌心,后来到了朱元璋帐下,对朱元璋赋予了足够的尊重和支持,并且死心塌地地跟着他。而且汤和也不排资论辈,册封时朱元璋故意只给了他一个侯爵,许多资历不及他的人都被封为了公爵,但他没有一点怨言。

汤和在大家都挤破脑袋想要加官进爵时,却明智地选择了辞官,还主动交出了兵权,可以看出,汤和不仅谦虚谨慎,而且和朱元璋生活了这么多年,对他十分知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明朝功臣

更多文章

  • 共和行政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共和行政

    共和行政,又称周召(shao)共和,国人暴动攻入王宫,周厉王逃跑,政权由大臣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执掌,称为“共和”。共和元年,即前841年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共和行政是中国历史,尤其是编年史上的一件大事。正是从共和行政开始,中国的

  • “大唐第一美人”的安乐公主李裹儿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安乐公主,李裹儿

    “大唐第一美人”的安乐公主李裹儿最后结局怎么样?自古红颜薄命,她最终被唐玄宗李隆基斩杀,终年二十五岁,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姝秀辩敏,光艳动天下天授元年,唐高宗驾崩,作为其皇后的武则天称帝,建立武周政权。尽管武则天在政期间有明察善断,知人善用,奖励农桑,改革吏治,对唐朝的发展

  • 蒙古20年就征服了欧亚 蒙古灭宋为何用了45年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蒙古,宋朝

    对蒙古灭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蒙古大军灭欧仅用20年,灭宋却用45年,宋军真的不堪一击吗?中国古代,汉族在治国方针上与少数民族最大的差别是,汉人依托于“自然经济”,以和为贵;而少数民族由于垂涎中原沃土,屡犯不止。五胡乱华跟元代的惨烈状况,老宋今天就不一一列举了

  • 朱棣为什么偏爱孙子朱瞻基?与一个梦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棣,朱瞻基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瞻基,即明宣宗,号长春真人,明朝第五位皇帝、书画家,在位共十年。他是明成祖朱棣之孙、明仁宗朱高炽长子,生母是诚孝张皇后。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棣为何偏爱朱瞻基,要从一个故事

  • 战国七雄中,秦国士兵的战斗力为何那么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别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但已名存实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

  • 古代民告官需要先要挨揍吗 古人告官都有什么途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古代,民告官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民告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古代“民告官、先挨揍”是真的吗?古代“民告官”其实有多种途径。网上流传着一种说法,即“民告官”不论有理无理先打一顿再说,原因是古代“民告官”本就有罪。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其实为“民告官”设有相当完备的制

  • 古代能告御状为何还有那么多贪官 看看告状的成本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古代,御状

    还不了解:古代御状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人明明可以告御状,为何还有那么多贪官?我们平常看一些古装剧,总能看到百姓有上告冤情的场面。《少年包青天》就不用说了,包拯就跟我们如今的名侦探柯南一样,走哪哪有命案发生,动不动就是百姓找来有冤情,连康熙、乾隆南巡途中,

  • 皇帝是如何保证自己身边侍卫的忠诚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雍正

    皇帝确实是掌握了天下生杀大权的人,多少人渴望能称为皇帝啊!想一想当年康熙晚期的九子夺嫡事件,这可是非常大的丑闻,为了争夺皇帝,哪里顾得上什么亲情啊,在权力面前,亲情就是幌子而已。而很多人也在想了,皇帝其实会得罪非常多的人,他们肯定也会怕暗杀的,比如传闻雍正皇帝就是被女刺客给暗杀的,那么作为皇帝这么一

  • 古代皇帝读书到底是什么样的 皇帝读书会很艰苦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读书人

    对古代读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读书有多艰苦?为什么穷是读不起书的呢?在古代,皇帝读书是很艰苦的。皇帝小的时候,虚岁6岁就要开始去上学,他们上学的地方叫做上书房,学堂规矩是非常严格的。皇帝必须要在凌晨3:00~5:00左右,就到上书房进行早读。在凌晨5:

  • 孙权曾几次三番讨要荆州,他为什么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权,东汉

    孙权,即吴太祖,字仲谋,三国时期东吴的建立者,在位共23年,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受到影视作品的影响,很多人都以为自从赤壁之战后,刘备、孙权是同盟的关系,非常亲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一回事,自从刘备夺取益州后,孙权就几次三番讨要荆州,而且为此发动过战争,还打下了荆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