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田单是齐国的名将,他有哪些传奇的人生经历呢?

田单是齐国的名将,他有哪些传奇的人生经历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840 更新时间:2023/12/11 4:49:40

田单齐国名将,生卒年不详,后来到赵国作将相。

中国战国后期﹐齐将田单凭借孤城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由坚守防御转入反攻﹐一举击败燕军﹐收复国土的一次著名作战。

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燕将乐毅破齐﹐连克70余城﹐随即集中兵力围攻仅存的莒(今山东莒县)和即墨﹐齐国危在旦夕(见乐毅破齐之战)。时齐愍王被杀﹐其子法章在莒被立为齐王﹐号召齐民抗燕。乐毅攻城一年不克﹐命燕军撤至两城外九里处设营筑垒﹐欲攻心取胜﹐形成相持局面。

即墨﹐地处富庶的胶东﹐是齐国较大城邑﹐物资充裕﹐人口较多﹐具有一定防御条件。即墨被围不久﹐守将战死﹐军民共推田单为将。田单利用两军相持的时机﹐集结7000余士卒﹐加以整顿﹑扩充﹐并增修城垒﹐加强防务。他和军民同甘共苦﹐“坐则织蒉(编织草器)﹐立则仗锸(执锹劳作)”(《资治通鉴》卷四﹐周赧王三十六年)﹐亲自巡视城防﹔编妻妾﹑族人入行伍﹐尽散饮食给士卒﹐深得军民信任。田单在稳定内部的同时﹐为除掉最难对付的敌手乐毅﹐又派人入燕行反间计﹐诈称﹕乐毅名为攻齐﹐实欲称王齐国﹐故意缓攻即墨﹐若燕国另派主将﹐即墨指日可下。燕惠王本怨乐毅久攻即墨不克﹐果然中计﹐派骑劫取代乐毅。乐毅投奔赵国。

骑劫一反乐毅战法﹐改用强攻﹐仍不能下﹐企图用恐怖手段慑服齐军。田单将计就计﹐诱使燕军行暴﹐派人散布谣言,说害怕燕军把齐军俘虏的鼻子割掉,又担心燕军刨了齐人在城外的祖坟。

而骑劫听到谣言后果然照着做了。即墨城里的人听说燕国的军队这样虐待俘虏,全都气愤极了,又瞧见燕国的兵士刨他们的祖坟,恨得咬牙切齿,纷纷向田单请求,誓与燕军决一死战。田单进而麻痹燕军﹐命精壮甲士隐伏城内﹐用老弱﹑妇女登城守望。又派使者诈降﹐让即墨富豪持重金贿赂燕将﹐假称即墨将降﹐惟望保全妻小。围城已逾三年的燕军﹐急欲停战回乡﹐见大功将成﹐只等受降﹐更加懈怠。

三十六年﹐田单见反攻时机成熟﹐便集中千余头牛﹐角缚利刃﹐尾扎浸油芦苇﹐披五彩龙纹外衣﹐于一个夜间﹐下令点燃牛尾芦苇﹐牛负痛从城脚预挖的数十个信道狂奔燕营﹐5000精壮勇士紧随于后﹐城内军民擂鼓击器﹐呐喊助威。燕军见火光中无数角上有刀﹑身后冒火的怪物直冲而来﹐惊惶失措。齐军勇士乘势冲杀﹐城内军民紧跟助战﹐燕军夺路逃命﹐互相践踏﹐骑劫在混乱中被杀。田单率军乘胜追击﹐齐国民众也持械助战﹐很快将燕军逐出国境﹐尽按失地70余城。随后﹐迎法章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正式即位为齐襄王﹐田单受封安平君。

田单在国破城危的极端不利态势下﹐长期坚守孤城﹐积极创造**攻条件﹐巧妙运用“火牛阵”﹐实施夜间奇袭﹐成为中国古代战史上以弱胜强的出色战例。

据志书记载:临淄齐国故城东门外,淄河岸边,称做“田单解裘处”。这是怎么回事呢?这里边还有一段故事哩。

早在古齐国时,田氏夺取了姜氏的政权,建立了田氏齐国。齐威王齐宣王是两位比较贤明的国君,他们招贤纳士,将国家治理的很强盛,列战国“七雄”之首。

可是到了齐湣王时,就大不一样了。齐湣王贪婪暴虐,骄横残忍,老觉得自己了不起,喜欢阿谀奉承,听不得半句相反意见。他倚仗国力强盛,一心要废天子,灭诸侯,自己称帝。为此,他不顾一切的向百姓增捐派税,搜刮民财,强征夫役,修建华丽的王宫,大肆扩充军队,无故侵犯邻国。有的大臣看不过,直言相谏,被他们杀的杀了,贬的贬了,弄得人心惶惶,怨声载道。由于无端的对别国挑起战争,惹起了各诸侯国的惊恐和怨恨。公元前284年,与齐国早有积怨的燕国,联合赵国、韩国、魏国和秦国,五国伐齐。齐军抵挡不住,连连败退,敌军很快打到了齐国都城临淄,齐湣王和大臣们见势不妙,纷纷外逃。

那时候,田单只是一个管理市场的小吏,他虽然不甘心做亡国奴,但他无职无权,无可奈何只得带了家小一直往东逃至即墨。即墨大夫不听田单劝阻,出城御敌,被燕军所杀,大家便公推田单为将,坚守城池。

田单与城中军民同甘共苦,身先士卒,他把自己的家小也都编入队伍,日夜守城。

鲍元前279年,田单先是用离间计使燕军换将,又让百姓假意投降,麻痹敌人,然后巧布火牛阵一举打败了燕及诸国军,尽按齐国失地。

此时,齐湣王已被敌军所杀,田单便从莒城找回了藏在百姓家中避难的齐湣王的儿子田法章,让他继承王位,即是历史上称说的齐襄王。

齐襄王即位后,由于田单复国有功,便封田单为相国,并把安平城(今皇城镇一带)赐给了他,故田单亦称安平君。这下可引起了那些自诩高贵的贵族大夫们的不满和嫉妒,他们觉得田单原先只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吏,现在竟官居他们之上,心里老大不痛快,总想找茬把田单弄下去。

田单呢,自己虽然是当了相国,有了自己的封邑,却依然象从前一样,体恤百姓,问民疾苦,处处为国家着想,所以很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当时,由于连年战争的蹂躏和敌军的破坏掠夺,平民百姓的生活已经很艰难。然而那些贵族大夫们,为了自己享乐,不顾百姓死活,仍旧强征暴敛,搜刮民财,修宅建府,任意挥霍,整天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田单看在眼里,气在心里。长此下去,百姓如何得了呢?于是,他便向齐襄王陈述利害,齐襄王便下令限制贵族大夫们的行动。这下更加惹恼了那些贵族大夫,他们暗中勾结起来,千方百计找田单的茬儿,无中生有,信口雌黄,变着法儿在齐襄王面前说田单的坏话。

田单认为自己行得正,站得直,对贵族大夫们说的坏话并不理会。这么一来,齐襄王只听到贵族大夫们的一面之辞,原来对田单非常信任,但经不住时间久了,坏话听得多了,渐渐对田单产生了怀疑。

就在这年严冬的一个傍晚,田单在朝中理完政事,乘了车子,要回安平城。这时满天纷纷扬扬地下着鹅毛大雪,呼呼的西北风吹在人身上,刀割剑穿一般,树枝摇曳着,发出尖厉的叫声,几支寒鸦在半空中抖动着翅膀,发出阵阵哀鸣,天气冷的邪乎。田单的车子出了临淄城东门,到得淄河岸边,一阵冷风吹来,田单禁不住打了个寒战,他急忙裹紧了衣服。就在这时,他忽然看到前方不远处路旁的雪地里,躺了一个人。田单连忙叫车夫停住车子,下车走到近前一看,见是一个老者,佝偻着身子,蜷缩在雪地上,老人身上的衣服破烂单薄,消瘦的脸上布满皱纹,须发跟雪一样白,面色腊黄,两眼紧闭。田单急忙俯下身子,伸手往老人身上摸了摸,老人四肢已经发凉,只有胸口处还有一丝余温,鼻中尚有微微气息。田单明白,老人已命在旦夕,一刻也不能耽误。他抬头四望,一片白雪茫茫,寒风一阵紧似一阵。他来不及多想,立即解开上衣,又把老人的上衣解开,迅速抱起老人,胸对胸紧紧搂在怀里。那滋味可想而知,就象抱了一块冰,冷透骨髓。田单抱住老人上了车子,让车夫加快速度往安平城赶奔。

田单回到家时,觉得老人身上已经有了些许暖气,脸上现出淡淡的红晕,气息也大了。田单忙令家人细心照顾,老人终于得救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春秋田单

更多文章

  • 赵国当初是如何迅速崛起的 赵国有没有消灭秦国的实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国,秦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国和秦国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大秦帝国之崛起》又将我们带回到了那个纵横捭阖的战国时代。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秦国一直以微弱之躯,通过变法奋发图强,最终统一天下。除秦国外,各国也在进行着深刻的变革,其中赵国“胡服骑射”的变革也相当成功,战国后期甚至成为威胁秦国存亡的强

  • 推恩令为何能成功实施?为何各地诸侯没有反对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推恩令

    推恩令,是汉朝汉武帝时期推行的一个旨在减少诸侯的封地,削弱诸侯王势力范围的一项重要法令。主要内容是将过去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传给嫡长子的情况,变更为强制诸侯王把土地采用诸子均分制,把封地分成几个部分传给各个儿子,分别形成直属于汉廷的更小的王国与侯国,达到分化、削弱诸侯王国势力的效果。汉高祖见到周朝

  • 第五伦的生平如何?身居高位却一生清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朝,第五伦

    第五伦(生卒年不详),字伯鱼。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时期大臣。祖先是战国时齐国的田氏。田氏在西汉初迁徙至皇帝陵园的很多,所以以迁徙的次序作为姓氏。于新朝王莽时为郡吏,又为乡啬夫。因不满自己仕途难进,便改姓名为王伯齐(袁宏《后汉纪》作“王伯春”),久居河东,号为道士。东汉建武(25年—56年)

  • 常遇春为什么年仅四十就暴毙?他突然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常遇春,明朝

    常遇春,接下来听听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朱元璋建立明朝时,跟随他的有许多出色的将领,常遇春就是其中的一位。早年的常遇春有着远大的抱负,但是在蒙元王朝的统治下,一般人很难有出头之日,迫于生活的压力,常遇春就选择投奔盗贼刘聚,常遇春也因此在怀远一带当上了盗贼。常遇春在当盗贼的时做的都是一些见

  • “白马之祸”对唐朝产生了哪些影响?马白之祸为何会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白马之祸,唐朝

    白马之祸,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昭宗时动乱频繁,疲于奔命自唐玄宗时期“安史之乱”开始,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藩镇割据是百余年唐王朝永远的噩梦,虽然经历过两次短暂的中兴,但对于这个已经病入膏肓的帝国来说,于事无补。尤其是在内部,堂堂天子竟然可以随时会被太监废立,简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

  • 历史上的孙尚香是什么样的?和演义中的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孙尚香

    孙尚香孙夫人,乃孙权之妹,名字不详。刘备定荆州时,孙权对其十分畏惮,于是进妹予刘备为夫人,重固盟好。孙夫人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身边侍婢百余人,皆亲自执刀侍立,刘备每入,心内常觉凛然惊惧。诸葛亮曾说:“主公(刘备)在公安时,北畏曹公之强盛,东惮孙权之进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此之时,进退狼

  • 为什么说清朝的成功归功于汉人,清朝灭亡的罪魁祸首也是汉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

    对清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9世纪中后期,清王朝面临内忧外患,封建旧社会在各方势力的攻击下苟延残喘。其中,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起义无疑成为了一把利刃,狠狠地削弱了清政府的军事力量。这年1月,在小小的广西桂平金田村,洪秀全带领一支兵马发动起义,使星星之火

  • 为什么中国的王朝国祚都不超过三百年呢?刘伯温是怎么看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伯温,明朝

    中国的封建社会历史很悠久,但是王朝变更也很快,一般来说,一个朝代很难撑过300年。其中时间比较长的是汉朝。汉朝分为东西两汉,国运加一起超过400多年,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刘秀算是开国皇帝,东西两汉的政权并不能连贯一起,真能勉强算一个朝代,才超过了300年!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与中国相比,古

  • 古代百姓怎么看病?揭秘历代朝廷的赐药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宋朝

    正如影片《我不是药神》中那位老人所言,“谁家没个病人,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是啊,没有人能保证一辈子都健健康康、无病无疾。一旦生病了,是否能看得起病,才是最应该关注的现实问题。而这一问题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被历代统治者所高度重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只存在于今日,在古代也是普遍存在的。首先,

  • 白居易的长恨歌到底是为谁而做?他都有哪些感情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白居易

    长安城的天空,漂着灰暗,也漂着理想,它从不缺故事,更不缺人。“安史之乱”后的中唐:官吏贪婪、百姓贫苦、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盛唐繁华不再,唐诗江湖里的高手也早已作古。762年,李白离开了,770年,杜甫离开了,后人再也看不到“诗仙”李白手拿酒杯高喊“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的狂傲。也看不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