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介孚:名致福,又名福清,字震生,鲁迅祖父

周介孚:名致福,又名福清,字震生,鲁迅祖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48 更新时间:2024/1/23 21:32:08

周介孚(1838-1904),名致福,又名福清,字震生,介孚,号梅仙。浙江绍兴人,生于1838年1月22日,1867年中举人,1871年进士,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江西金溪知县、内阁中书。鲁迅祖父。

1893年回乡发生科场行贿案,被光绪皇帝钦定为“斩监候”,周介孚因此坐了八年牢。1901年被释放回家,1904年1月逝世。

鲁迅祖父周介孚,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封建士大夫。他名致福,后改名福清,字震生,又字介孚,号梅仙,以字介孚行世。

诞生于浙江绍兴,二十九岁(1867年)考中举人,三十三岁(1871年)考中进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散馆”,奉旨任江西金溪知县。戴了三年多县老爷的乌纱后,因与上级不和,1878年被弹劾免职。1879年经李慈铭指点,“卖田捐官”,以后一直在京候补,直到1888年才得了个内阁中书的实职。1893年因母丧丁忧回乡,发生了科场行贿案,被光绪皇帝钦定为“斩监候”,从此就坐了八个年头的牢。1901年被释放回家,又活了三年多,于1904年7月逝世,享年六十有七。

见解

他热心功名,迷恋科举,倒又并非只读八股文。他主张小孩蒙先读《鉴略》,既可识字,又可知道中国历史的梗概。他并不赞成小孩启蒙一定得读《百家姓》、《三字经》。鲁迅、周作人就都是以《鉴略》开蒙的。鲁迅在《五猖会》中写到父亲要他背一段书才可以走。所背的书就是《鉴略》。周介孚还认为,小孩识字以后,可以读小说,特别是《西游记》,容易为孩子所接受。然后再读《诗经》等书。周作人在《鲁迅的故家》中回忆说:“介孚公的确喜欢《西游记》,平常主张小孩应该看小说,可以把他文理弄通,再读别的经书就容易了,而小说中则又以《西游记》为最适宜。”周作人还说:“小时候可以看小说,这一件事的好处我们确是承认,也是永不能忘的。”周建人也认为:祖父介孚公关于小孩读书的主张,“是比较开明民主的”。

对于中国古典诗歌,周介孚也有自己的见解。他曾从杭州狱中将一部木板印的《唐宋诗醇》寄回家中。书中夹有一张字条,是写给樟寿(鲁迅)诸孙的。全文如下:

初学先诵白居易诗,取其明白易晓,味淡而永。再诵陆游诗,志高词壮,且多越事。再诵苏诗,笔力雄健,词足达意。再诵李白诗,思致肖逸。如杜之艰深,韩之奇崛,不能学亦不必学也。示樟寿诸孙。

其实,青少年读中国古典诗词,总是按时间顺序从诗经、楚辞这样系统地读下来的,哪里会像周介孚所说的跳来跳去的读。但周介孚的说法,也不失为一种诗评,一种对古典诗人的见解。至少,周介孚读过许多中国古典诗人的诗集,并作了比较。

在周介孚留下的书籍中,还有一本《古文小品咀华》手抄本。此书原有耕读轩刊本,收短小古文二百九十一篇。每篇至多千把字,最少的一篇只二十三字。手抄本收文八十一篇,七十九篇与刊本同,文中夹批、文后评语也与刊本大同小异,似系刊本的精选本。手抄本书末有周介孚跋文:

售旧书才,挟此本,纸劣字拙,而文可读,因以薄直得之。

介孚氏识。

从这跋文可见,周介孚还不是毫无读书情趣的人。他竟认为这些小品文“可读”,可见他的阅读面不是很窄的。

介绍

周介孚没有什么著作。他写过几十首诗,装订成集,称为《桐华阁诗钞》,鲁迅曾将它抄录一过,没有刊刻。周介孚在杭州狱中,曾写了一本《恒训》,是写给儿孙的,也有鲁迅抄本存世。《恒训》在结尾时说:“予性介,运复蹇,不能积财以封殖,爰将生平所闻见者,可法可鉴持身保家之道,备述此编。尔辈守之,如读楹书,大门闾,昌后嗣,于是在乎。”这可说是他写这本小册子的目的。它的写法,和《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不同,在每句戒言下,他都举一些例证,以证明戒言的正确和有效。有些例证,写得很生动,有情节,甚至写出了人的个性。

周介孚还写了大半生的日记。大概从他青年时代开始,一直写到他临终前一天。用红条十行纸写。字迹端庄,每年一本,线装得很好。放在地上,有桌子般高的两大叠。这部日记,反映了晚清一个相当规范的士大夫的带点传奇色彩的坎坷的一生;并通过他,还反映了当时的京都官场和地方社会的各种动态。它应该是很有史料意义的。1919年底,鲁迅回乡接家眷去北京时,把这些日记全烧掉了。鲁迅说:“我这次回来翻了翻,好像没有多大意思,写了买姨太太呀,姨太太之间吵架呀,有什么意思呢!”又说:“东西太多,带不走,还是烧了吧!”它们就足足烧了两天。值得一提的是,周介孚的两个孙子——鲁迅和周作人,都从青年时代起,用红条十行纸或蓝条直行纸记日记,每年一本,线装成集,鲁迅在逝世前一天还在记,周作人记到红卫兵只准他在灶间地上睡觉时止,离开逝世也不远了。鲁迅、周作人的日记,都已成为研究鲁迅、周作人的不可缺少的资料,而且对于中国现代文化史和文学史的研究也都有重要价值。周介孚的日记要是能保存至今而予出版,不但对研究鲁迅、周作人有用,而且必然受到中国近代史研究者们的重视。

特点

从周介孚留下的某些文字墨迹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他的书法艺术脱胎于颜真卿而端庄、雄健、有力。他儿子周伯宜(鲁迅父亲)的书法则是端正、平和、娟秀。鲁迅青年时期的书法明显的出自乃祖一路,后来他融合魏碑,带有隶意,形成自己的风格。周作人的书法接近乃父,平和,冲淡,和他所追求的散文风格一致。

标签: 周介孚鲁迅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人“一日几餐”?秦汉一天两顿饭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历史解密

    秦汉一天两顿饭从史料所记和考古发现来看,在原始时期并无“一日三餐”的概念,而是“饥则求食,饱则弃余。”“定时吃饭”是人们饮食文明进步的标志,中国最晚在上古商代时已形成了“定时吃饭”的习俗。先秦时期,寻常人家都是一天吃两顿饭,即所谓“两餐制”。这两顿饭可以看成是“早饭”和“晚饭”。这两顿饭一般在什么时

  • 在三家分晋之前,春秋时期的晋国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晋国,春秋,历史解密

    三家分晋的历史事件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被韩赵魏三国瓜分的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改写了中国古代的历史,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三家分晋预示着晋国的衰败,却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秦国的强盛。促使一个国家瓦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受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晋国统治结构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晋国的瓦解,六

  • 为什么只有曹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董卓就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三国,历史解密

    为什么只有曹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胆子大心无拘束。为什么只有曹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董卓、李傕、杨奉就不能?三国时期的曹操占据了北方,建立了魏国。这其中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产生了非常大的作用。诸葛亮在隆中对的时候就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那为什么挟天子的就只能是曹操,而不能是其他人呢?

  • 朱元璋有26个儿子,为什么把皇位传给了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在古代历史上,因皇位而引发的惨案不在少数。有因皇位兄弟反目的,父子成仇的,甚至还有“宣武门惨案”,那今天小编呢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同样是由于争夺皇位而引发的政变,它虽然没有宣武门那么惨烈,但也让后人引以为戒。好啦,那就跟着小编一起去回顾下这段历史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想必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他推翻蒙元

  • 五帝之一舜——姚重华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姚重华,历史解密

    舜(shùn,约公元前2128年— 约公元前2025年),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字都君,谥曰“舜”,轩辕黄帝九世孙,是中国上古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生于姚墟。一说出生于诸冯,治都蒲阪(今山西永济市),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史称帝舜、虞舜、舜帝,故后世以舜称之。虞舜的王位是唐尧禅让的

  • 宋朝的官场有什么不成文的规定 为什么他们那么廉洁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明朝,历史解密

    历朝历代都在杀贪官,而宋朝一代确实奇葩,很少因为官员腐败而下狱。据说明朝的贪官贪污的钱还没有宋朝的官员工资多,宋朝对公务员实行高工资制度,以薪养廉,像包拯那样的清官算得上千万富翁。可是人的欲望是无穷的,真的是这样的吗?除此之外大宋还有三条不成文的官场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出,宋朝

  • 王崇古的一次壮举,解决了朱元璋不能解决的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俺答封贡,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和平是每一个人都追求的东西,因为只有和平,人们才能安居乐意,享受生活。明朝时期,北方的边境一直都很不和平,因为朱元璋是把蒙古人打跑建立的大明,所以蒙古人经常的来光顾明朝的边境。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土木堡一役,明朝精锐尽失,很多的文臣武将战死,整个明朝的人才出现了一个断层,要不是于谦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明朝

  • 权臣把持朝政20年,霍光为什么不篡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霍光,西汉,历史解密

    汉朝自刘邦创建以来,这个朝代虽然文治武功很厉害,但西汉一直到王莽篡位,此朝一直在权臣外戚把持之下。比如刘邦死后,吕氏擅权,诸吕权倾一时。诸吕被清除后,汉武帝上任后,很注意防范后宫女专权,因此他临终前杀死自己的心爱的女人钩弋夫人,才让其儿子刘弗陵继位,但汉武帝却不知道,此后汉朝已基本被权臣霍光所把持。

  • 此人谋反康熙下令诛九族,后来又无罪释放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孔尚任,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孔尚任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在春秋时期,中国有不少的思想路派产生,像儒家、道家等等,但是说起最火的一家,那就要说到儒家了。儒家的弟子也非常多,所有有了百家齐放的说法, 而尤其是在西汉的时候,董仲舒甚至还提出了火遍一时的“

  • 成吉思汗一生有很多奇迹事件,至今无人破解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吉思汗,宋朝,历史解密

    铁木真出生于1162年,迄今为止,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传奇,最艰苦的环境往往最能造就人,铁木真幼年时期,父亲被杀,部族颠沛流离,自己又被敌人俘虏,尝尽艰辛,品尽人间滋味,造就了他刚毅坚强的性格,伟人毛泽东更是称他为一代成吉思汗的军事才能十分杰出,所到之处,无不充满着胜利胜利的欢呼声,一手建立了蒙古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