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建立陇右都护府,在历史上有何影响?

北宋建立陇右都护府,在历史上有何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045 更新时间:2024/2/13 10:43:13

陇右都护府建立的背景

陇右都护府是北宋设置于河湟沿边的军事机构。北宋在哲宗、徽宗两次进入河湟之地。最终在宋徽宗崇宁三年四月,建陇右都护,以知西宁州兼领。此后攻灭黄头回鹘,把陇右都护府的管辖地域延伸到西域的边缘。其实就是贴着河西走廊南沿,现在的青海和甘肃的一部分一直延伸到西藏和新疆的结合部。

陇右都护府的建立始于宋神宗,神宗决心一改前朝历代皇帝消极软弱的外交策略。希望以开疆拓土的秦皇汉武为榜样,彻底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现实。也因为此才任用安石变法积累财富后才灭吐蕃角厮罗政权,收复河湟之地;五路攻伐夏,西夏差点被灭国。这就是河湟开边,大宋陇右都护府的来源(可惜神宗三十多岁英年早逝,否则也不会到到徽宗钦宗就亡国)。用南宋史学家南宋李心传所言就是:

“神宗始用师于西方,历哲宗、徽宗,遂渐夺横山之地,又傍取熙河湟鄯以制之。”

陇右都护府对西部各国的影响

既然大宋把触手伸到了西北,那么这个存在了20多年的陇右都护府对周边的西夏、吐蕃、回鹘各国都有哪些影响呢?

西夏

北宋本来就和西夏是仇敌,西夏的建立可以说是在北宋多次失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在宋神宗时期,担任攻取河湟的是《平戎策》的作者大臣王韶。正是他详论取西夏之略,其大意为夺取西夏左厢横山之地,切断西夏赖以生存的右臂,傍取熙河湟鄯之地,隔绝西夏与吐蕃的联系,从右翼边境压迫西夏,彻底解决西夏威胁,消除西部边患。

看到没有,依照王韶的观点攻取河湟建立陇右仅仅是灭西夏的一个步骤。最后的重点肯定是平定西北,灭掉西夏。这就让西夏陷入了北宋的东和南两个方向的包夹。原来西夏还可额以凭借贺兰山脉作为天险和北宋对峙,但是如果两个方向用兵对于人口基数本来就少的西夏是个严峻的考验。

所以西夏的就是在自救的同时,采用围魏救赵的策略。一方面联系辽国对北宋施压减轻自己的压力;另一方面联系吐蕃诸部陈晓厉害,和西夏一起从南北两面包夹北宋。

吐蕃

吐蕃自从末代赞普被杀后作为统一的高原政权就不复存在了。而生于997年唃厮啰是吐蕃亚陇觉阿王系的后裔,这么算先来也算是吐蕃赞普的后裔。当时,吐蕃国势早已衰微。西藏本土,四分五裂;河陇一带更是族种分散,无复统一。而河西地区的党项人逐渐强大起来,他们杀掉吐蕃西凉六谷部领袖潘罗支。河陇吐蕃大有被西夏军队吞食的危险,形势十分紧迫。

唃厮啰作为名义上吐蕃赞普,慢慢亲政后建立角厮罗吐蕃政权。吐蕃独自对付处于上升期的党项有点力不从心,所以角厮罗很容易就把目光投到了邻居北宋身上。他采取的措施正是联宋抗夏。

角厮罗去世后,三子董毡继位仍然采取联宋抗夏的方针被北宋册封为武威郡王。但是董毡去世后,养子阿里骨篡夺了政权并改变了联宋抗夏的国策反而与西夏联手攻打北宋。这才让北宋恼火后征伐青塘,最后灭国后建立陇右都护府。

当陇右都护府建立后,吐蕃与西夏不再接壤自然也感觉不到党项的威胁。反而是北宋灭到吐蕃角厮罗政权对北宋不再友好。所以当西夏联络吐蕃攻击北宋的时候,吐蕃也有意动。

高昌回鹘、喀喇汗国

高昌回鹘、喀喇汗国以及被西夏灭掉的甘州回鹘和沙州回鹘其实都脱胎于唐朝时期的草原霸主回鹘政权。当回鹘被新的草原霸主黠戛斯击败后部落纷纷离开草原进入西域地区建立各部政权形成的各个回鹘政权。

党项崛起后先后灭掉甘州回鹘和沙州回鹘占据了河西走廊建立起了西夏政权,所以说回鹘和西夏是有仇的。同时西夏再往西就是高昌回鹘,这个政权让西夏吃尽了苦头再也无法向西扩张。西夏只能把重点放到东方的辽和宋两个庞然大物身上。所以即使北宋建立的陇右都护府,也无力对高昌回鹘和喀喇汗国造成什么威胁。所以它们对谁占据这里没有疑问,只要没有影响它们就好。

标签: 北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光绪帝软弱无能,被慈禧幽禁是他咎由自取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光绪,清朝,历史解密

    光绪帝是清朝第11位皇帝,他的一生也算是跌宕起伏,因为受到慈禧的牵制,他的才能无法得到释放。事实上,文文弱弱这个形容词和这个光绪皇帝相似度最多也不过两层,相反他的性格让人恐惧,让人不敢靠近。试想一下,身为一个皇帝明明可以手握大权,一句话就可以决定他人生死,在此刻被人用另外一种方式囚禁,手无缚鸡之力,

  • 绍兴师爷:清代官署中的幕僚,由于绍兴籍人较多,故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绍兴师爷,清朝,历史解密

    绍兴师爷作为一个地域性、专业性极强的幕僚群体,作为清代各级官吏处理政务公事、行使管理职能的智囊和代办,横空出世,横行天下,既是中国幕僚制度演变发展的结果,更是特殊的地域环境、特殊的人文基因和特殊的社会背景综合作用的结果。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文风炽盛,人才辈出。绍兴古称“荒服”之地。大

  • 中国三大姓氏之一的王姓:太原王氏、琅琊王氏和三槐王氏有何关联?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太原王氏,周朝,历史解密

    王姓,中华姓氏之一,也是中国三大姓氏之一。王姓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是名门望族,有诗为证“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尤以太原王氏、琅琊王氏、三槐王氏最为有名,枝繁叶茂,牛人辈出。太原王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世族,起源于山西的太原,从魏晋至唐朝都显赫非常,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

  • 夏侯惇所告徐庶“于军不利,扰乱军心”,元直无奈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夏侯惇,元直,历史解密

    夏侯惇所告徐庶“于军不利,扰乱军心”,元直无奈了!曹操听完元直的一番说话,感到其中确有缘故。总的说来,夏侯惇所告徐庶“于军不利,扰乱军心”的一番话,都是徐庶同他相面时所谈的,相面又是夏侯惇请徐庶相的,不是他赶上门去骂他,更重要的是徐元直招呼打在前面,而夏侯惇亦同意“问灾不问福”,尤其当时文武都在场。

  • 西田几多郎:日本近代哲学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哲学家,京都学派创始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西田几多郎,日本哲学家,历史解密

    生于日本石川县河北郡的一个大地主家庭。小学毕业后,于1883年入金泽师范学校,1886年转入专门学校,第2年该校移交官办,改名为第四高等学校。西田在中学时即对当时的立宪运动抱有热情,阅读了民主思想家福泽谕吉的著作,1889年明治宪法颁布时与一干同学拍照留念。可惜后来作为维新元老的萨摩长州藩阀同盟阻碍

  • 揭秘:粟特人是怎么消失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粟特人,唐朝,历史解密

    粟特人原是地处中亚地区的古老民族,主要居住于帕米尔高原(中国古称葱岭)以西的包括今乌兹别克斯坦全境和哈萨克斯坦西南部(中亚锡尔河、阿姆河流域、泽拉夫尚河流域),中国古称河中地区。粟特人主要信仰的是“祆(xiān)教”(即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琐罗亚斯德教),但他们因受各个历史时期及特殊体制环境中,所

  • 浪漫乐派:浪漫主义音乐音乐派系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浪漫乐派,古典乐派,历史解密

    浪漫主义音乐(Romantical Music)音乐派系之一,亦称“浪漫乐派”或“浪漫派音乐”。一般指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发始于德奥,后又波及整个欧洲各国的一种音乐新风格。浪漫主义纲领人们习惯于把雨果的《序》称为浪漫主义的纲领,这是因为雨果这篇讨伐伪古典主义的檄文,确曾获得广泛的响应,从而得以用一

  • 三国时期降将那么多,为何只有于禁憋屈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纵观三国时代,投降敌国的将领数不胜数。吴蜀之战时,蜀国的黄权就曾被迫投降了魏国,对此刘备仅仅说了句“黄权是迫不得已的”,丝毫没有为难黄权的家眷。然而,同样的情况到了魏将于禁身上,却产生了迥然不同的后果。关羽水淹七军后,于禁战败降蜀,结果从此身败名裂,为天下笑。那么,为什么同样是投降敌国,于禁投降的后

  • 西晋政权为什么如此混乱 这件事情还要从曹操时期说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西晋,曹魏,曹操,历史解密

    三国割据,以公元280年司马炎灭吴统一后彻底结束,然而,仅仅在36年后,西晋便走向灭亡,中国进入了长达300多年的纷争局面。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西晋,没有比这个“乱”字更贴切的了。西晋从266年建立开始,历四帝,国祚51年,司马炎在位就25年,剩下的26年,前十年还算安稳,后十六年里发生的“八王之乱

  • 刘备如果听诸葛亮的话不攻打东吴,可否实现统一大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备,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关羽被杀之后,刘备打着为关羽报仇的旗号东征,想要夺回荆州,最终却失败了,间接的搭上了自己和张飞的性命。如果刘备没有讨伐孙权,结果会怎么样呢?首先刘备打孙权并不一定是因为关羽被杀,毕竟刘备东征距离关羽被杀已经快两年了,而诸葛亮阻止刘备东征也很可能是演义中杜撰的。当时蜀汉的情况是这样的,经过数年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