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晋政权为什么如此混乱 这件事情还要从曹操时期说起

西晋政权为什么如此混乱 这件事情还要从曹操时期说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903 更新时间:2023/12/24 7:36:57

三国割据,以公元280年司马炎灭吴统一后彻底结束,然而,仅仅在36年后,西晋便走向灭亡,中国进入了长达300多年的纷争局面。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西晋,没有比这个“乱”字更贴切的了。西晋从266年建立开始,历四帝,国祚51年,司马炎在位就25年,剩下的26年,前十年还算安稳,后十六年里发生的“八王之乱”却直接让西晋走到了尽头,。为什么西晋政权会如此混乱?这事还得从曹魏时期说起。

西晋政权的建立是“三代而成”,从司马懿夺权开始,其子司马师司马昭在他死后进一步掌握了曹魏政权,并且将曹魏的政治军事团队拉到了司马家族这一边,司马昭病逝后,司马炎可以说基本没费什么劲就顺位登基了,整件事看起来非常顺利,但司马炎所要面对的问题却非常大。

一方面是整个国家的分割局面,北部鲜卑作乱,南方与孙吴战事不断。另一方面,他所要面对的整个政治军事系统都是父辈留下来的,自己本身并没有什么真正亲近的人。所以,他要一边筹划军事行动,一边培养自己的势力,来牵制那些他无法控制的大臣。

司马炎是一个难得的仁义明君,统一大业完成后,他不像刘邦那样手腕狠辣,兔死狗烹,反而对功臣大加封赏。同时为了巩固皇室的势力,又大肆封赏同族为王,并掌兵权。所以西晋的宗室王和勋臣虽然在量上都很庞大,但也能相互制衡。可惜,司马炎在晚年时却亲自打破了这种平衡。

当时的太子司马衷,也就是后来“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在能力上有很大的缺陷,而司马炎的弟弟司马攸聪慧贤德,朝廷内外要求司马攸继位的呼声很高,司马炎害怕死后皇权旁落,开始打击宗亲王并重用外戚杨氏,这一行为自然引起了宗亲王与地方勋臣的不满。

司马炎驾崩后,司马衷顺利继位,都知道他能力不行,但是他有个非常聪明却又凶悍的皇后,是开国功臣贾充的女儿贾南风。因司马衷懦弱无能,于是贾南风勾结宗亲王除掉了当时掌权的外戚杨氏,亲自干政。贾后掌权后愈发残暴,借手废大臣、杀亲王,后来还逼害了被寄予厚望的太子。

贾后因妒忌之心对朝政的祸乱,成为了本来就有谋逆之心的宗亲王反叛的理由,西晋就此爆发了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

这一场宗室之斗不仅是皇室本身的内耗,更使得整个国家的国力大幅衰退。在破坏经济、增加矛盾的同时,战争也消耗掉了整个中原地区包括中央军的军力,给北方部落进攻中原提供了机会。甚至有些宗亲王为了增加战力,主动联合北方部落军队参与其中,给五胡乱华埋下了伏笔。

八王之乱最终以东海王司马越胜利告终,司马衷被毒死,豫章王司马炽继位,为晋怀帝

此时的西晋政权仍然内斗不断,而且长期的战争不仅使国家处于空虚的状态,积压已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也同时爆发。北方匈奴刘渊看准时机,建国称帝,国号汉,挥军南下,欲取中原。

公元311年,匈奴第三次围攻洛阳,晋军诸将却消极应战,晋怀帝被俘。公元313年晋怀帝遇害,晋愍帝司马邺继位。此时西晋的皇室、世族均已迁到江南,西晋中原政权已经失去了对抗匈奴的实力。公元316年,匈奴大军围困长安,晋愍帝出降,至此,西晋灭亡。

西晋之所以灭亡,与初期的一些政策有很大的关系。但最主要的,还是人心不向、内乱不止,自我本身损耗,给外敌提供了机会。都说“人多力量大”,但前提是劲往一块使。各怀异心,自我相残,最终只会使基业迅速垮塌。

标签: 西晋曹魏曹操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备如果听诸葛亮的话不攻打东吴,可否实现统一大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备,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关羽被杀之后,刘备打着为关羽报仇的旗号东征,想要夺回荆州,最终却失败了,间接的搭上了自己和张飞的性命。如果刘备没有讨伐孙权,结果会怎么样呢?首先刘备打孙权并不一定是因为关羽被杀,毕竟刘备东征距离关羽被杀已经快两年了,而诸葛亮阻止刘备东征也很可能是演义中杜撰的。当时蜀汉的情况是这样的,经过数年的经营,

  • 他是刘邦的长子与皇位无缘,为什么还被逼着认妹为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肥,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汉高帝刘邦年轻时是个无赖,个人形象很差,正因如此,良家女子都不想嫁给他为妻。虽然迟迟未能成家,但刘邦的身边却从不缺少女人,其中有位曹姓妇人跟他做了好几年的“露水夫妻”,并给他生下一个私生子,此即本文的主人公刘肥(“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见《史记·卷五十二》)。刘肥出生没多久,刘

  • 为什么说晋朝是历史上最让人厌恶的王朝?几乎导致汉族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族王朝,夏朝,历史解密

    咱们都知道在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它自己的特征,有的朝代人多,有的朝代君主在位时间长,但是今天小编讲的这个朝代,在历史上非常特殊,几乎没有对他的描述,因为这个朝代,在当时可以说让汉族的人口直线下降,几乎可以说是灭种,别不信,小编这就为你细细的讲来。这个暴虐的朝代就是晋朝,当时的晋朝,建立于三国时期之后,

  • 威士忌酒反抗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威士忌酒反抗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美国,威士忌,历史解密

    威士忌反抗(英语:Whiskey Rebellion),又叫威士忌起义(英语:Whiskey Insurrection),是一场在1791年——1794年间发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部的抗税运动。美国联邦政府的首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尤其是为了清偿独立战争中欠下的债务,由国会通

  • 徐达是明代开国首位元勋,两儿子却各为其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明太祖朱元璋在攻取天地的全过程中,帐下汇聚了很多虎将,如常遇春、李文忠等。这种将星中最灿烂的一棵,毫无疑问是称为“元勋首位”的徐达。徐达人死之后被加封为中山王,他的大家族也是出現了“这门两国公”的新奇状况。按常情,元勋只有由长子县承继爵位,殊不知徐达的一儿一女都封号为国公,国公是除开王爵以外最崇敬的

  • 古代时期,死刑犯为什么要到秋后的午时三刻才斩首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我们现在如果犯了重罪的话会被枪毙,在古代时期犯罪也会被处死,一般是处斩,古代都是在春天审问判刑你,秋天行刑,称为秋后问斩,这个方式应该是开始于汉朝,西汉的时候是定在了九月到十二月,唐朝的时候定在了十月到十二月,后来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秋后问斩一直沿用到了清朝时期,那么为什么要定在秋后再行刑呢?古代的人

  • 卫献公是如何复位的?最后又是怎么倒台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卫献公,春秋,历史解密

    1.卫献公复位卫殇公继位后,把宿地给了孙文子。第十二年,宁喜与孙文子争宠导致他们互相明争暗斗,卫殇公就让宁喜打孙文子。孙文子就跑到晋国,请晋国送卫献公回国。可是卫献公在齐国,齐景公知道后,就和卫献公一起去晋国请晋国帮助卫献公回卫国。晋平公就诱骗卫国说要与卫国结盟,卫殇公就去见晋平公,晋平公就逮捕了卫

  • 揭秘:孙武为何在先秦史书中籍籍无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孙武,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一般来说,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年代越近的史书应该记述的越清楚,越往后则越不清楚,《左传》、《战国策》、《吕氏春秋》等等成书在战国时代的史书没有出席孙武的名字和事迹,的确让人感到有些匪夷所思,进而引发质疑也是合乎情理的。但是,如果以此来否定孙武的存在,那可就有些过于武断了!我们不妨提出两个互相矛盾的命

  • 张石顽:清初医学家,名璐,字路玉,晚号石顽老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张石顽,清朝医学家,历史解密

    张璐(1617~约1699),清初医学家。名璐,字路玉,晚号石顽老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按察使张少峰之孙。少颖悟,习儒而兼攻医。明亡后弃儒业医,隐居洞庭山十余年,行医著书,至老不倦。离乡十六年,辑医书一帙携归故里,故名之曰《医归》。将其中《伤寒绪论》、《伤寒缵论》刻行。康熙中。取《医归》残稿,

  • 春秋时期曹国第二十任君主:曹武公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武公,春秋,历史解密

    曹武公,姬姓,曹氏,名滕,《史记》名胜。春秋时期曹国第二十任君主,曹成公之子,继成公而立,在位二十七年(前555年-前528年)。在位期间,亲附晋国,积极跟随晋国会盟征战。曹武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28年),武公滕逝世,其子姬须继位,是为平公。曹成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55年),冬季,十月,鲁襄公和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