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太祖推出的“强干弱枝之术”是什么意思?

宋太祖推出的“强干弱枝之术”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651 更新时间:2024/2/14 5:51:46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后,不仅致力于进行统一天下的军事战争,还把重建中央集权专制的统治,以避免唐朝灭亡后出现的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重演,作为当务之急而特别重视思考。

有一天,宋太祖召见心腹赵普,提出了两个问题让他回答:

一、为什么从唐朝末年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十二君,争战无休无止?

二、有什么办法可以从此息天下之兵,建国家长久之计?

这些问题其实也是赵普早就有所思考的事,所以,他一听到宋太祖这么问,就回答说:

“陛下能问道此事,真是天地神人之福。这个问题的症结,就在于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根治的办法,也很简单,只要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然也就安定了。”

赵普一说完,宋太祖就连声说:“朕明白了,朕明白了。”

于是,宋太祖与赵普君臣二人通过一番密谋,一个重建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强干弱枝之术”的计划就酝酿了出来。

宋太祖一边在进行着统一天下的战争,一边利用“强干弱枝之术”来解决解决藩镇太重的问题,其主要措施有以下四方面:

第一、把节度使兼领的“支郡”收归中央直接管辖。

宋太祖在消灭荆南、湖南这两个割据势力后,就下令把这些地区节度使驻地以外的州郡都直属朝廷管理,取消了唐末及五代时节度使兼领“支郡”的制度,由中央派遣文官出任“知州”、“知县”等地方官。

宋太祖还规定这些地方官三年一更换,直接对中央负责,向朝廷奏事,不再听令于当地的节度使。其他节度使所兼领的“支郡”也陆续地收归中央直接管辖。

第二、把原由藩镇把持的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

在北宋建立的第二年,即961年,宋太祖就从中央派官员到地方参加管理地方财政。964年,宋太祖又接受赵普的建议,下令各地方每年的财政收入除留少量应付日常经费外,其余的钱帛都要运送到京城上交中央政府,不得私自占留。

965年,宋太祖又在各路设置转运使,掌管一路的财政。这样,地方的财政权就完全收归中央所有了。

第三、剥夺藩镇节度使的司法权。

962年,宋太祖下令今后各州的死刑案件,都要上报朝廷,由刑部复查。各州管理司法的官员原来是由州府的牙校所担任,973年,也改由朝廷委派通过科举录取的文官去担任。

宋太祖还恢复各县县尉的建制,把原来通常由节度使亲随担任的镇将所掌握的一县司法治安权力,夺到朝廷派去的县尉的手中。这样,地方上的司法权也全都收归回中央的手中了。

第四、通过各种方式,剥夺节度使和地方的兵权。

965年,宋太祖下令各州长官把所部兵员中骁勇善战之人都选送到京城补入中央禁军,又选强壮的士卒定为“兵样”,送到各路,招募符合“兵样”标准的人加以训练,然后送到京城当禁军。

这样,各地方军队中骁勇强壮的人,都被集中到京城当了由中央控制的禁军,地方的军队就再也没有“精兵”了,而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了,他们这些人被编成厢军,只能在本地做些杂役了。地方上再也没有比较强的军事力量同中央抗衡了。

通过这四种措施,宋太祖逐步的把地方的“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朱熹语)。

这样,在北宋初年,各地虽然还有藩镇,但他们已不再有唐朝中后期、五代十国那样专制一方的甲兵、钱谷、生杀大权了。

于是,北宋中央指挥藩镇,真正做到了如身使臂,如臂使指那样的灵便了。即使是带兵在边境的藩镇节度使,只要皇帝一召见,就会马上奔命而至。唐、五代时期那种藩镇对抗朝廷的现象再也不会出现了。

宋太祖一面削弱藩镇的各种权力,一面又利用原有节度使去世、迁徙、退休等各种机会,从中央委派文官取代原由武将担任的地方长官。

宋太祖曾经说过:“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即使他们都贪账,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

宋太祖不仅委任文官“知州事”,还在各州设置通判,让通判对知州进行监督,同知州互相牵制。

用文官代替武将担任地方长官,是宋太祖彻底解决藩镇难制问题的又一个举措。这样,以前那种专制一方的藩镇,在宋初就逐渐地失去了原有的性质,而节度使这一职位也逐渐地变成了一种优待那些有功勋的大臣们的虚衔了。

标签: 宋太祖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在历史上出现的谋朝篡位的人中 为何此人最让史学家气愤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懿,晋朝,历史解密

    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改朝换代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即便不是改朝换代,就是帝王的更迭也会有很多乱臣贼子出现,但是在历史上的那些谋朝篡位人中,以司马懿的名声最不好,最让史学家感到气愤,这是为什么呢?曹操先来说说两个名声比较好的,那就是曹操和赵匡胤,其实曹操的名声算不上好,主要是因为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完

  • 父子俩人都不想做皇帝,当上皇帝后却造就了千古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公主,历史解密

    说起皇帝,至高无上的君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怎么争皇帝、当皇帝的教科书。皇帝是可以决定所有人的生死、一言九鼎、三宫六院。为了当上皇帝,千万人压上身家性命,就是为了体验一下,那种坐上龙椅,天下尽在掌中的感觉。但是,称帝有风险,入座需谨慎。很多皇帝的下场都很悲惨,被砍头、毒死、烧死、捅死、

  • 他是毕业于西点军校的王赓,却毁在了一个女人身上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赓,民国,历史解密

    在民国时期,陆小曼跟徐志摩的感情纠葛历来都是热门话题,赚足了大家的眼球。其实,徐志摩只是陆小曼的第二任丈夫,在他之前,陆小曼还有一个丈夫,同样是一位传奇人物。这个人是谁呢?就是王赓。大家都知道,徐志摩是一位不世出的天才,其实王赓的才华也不在他之下,年仅16岁就从清华大学毕业了,请注意,是毕业。这还只

  • 万历最爱的妃子郑氏:为皇后之位争夺半生,结局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万历皇帝,明朝,历史解密

    我国历史上的皇帝中万历皇帝可以说是最特殊的一位,首先就是明朝的特殊性,作为立国最正,也是我国最硬气的朝代。它的特殊性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而万历皇帝则可以说是明朝最特殊的一位皇帝,因为他多年不上朝。而在儿女之情上,万历其实也非常特殊。许多人认为古代的皇帝可以凭借自己的意愿去挑选自己最爱的女人,但其实这

  • 重耳流亡时,哪些国家都是怎么对待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晋文公,春秋,历史解密

    晋文公重耳是继齐桓公之后,第二位春秋霸主。虽说对于重耳登国君之位的年纪有异议,有说他36岁登基的,有说62岁才登基的。不过他的的确确在外流亡了十九年。这十九年里,重耳和一众贤能的追随者,颠沛流离,卧薪尝胆,同时还要提防着晋国国君的忌惮和追杀,周游过很多国家,以逃亡者丧家犬的身份,衣不护体,食不果腹,

  • 司马懿诛杀了曹爽,为什么夏侯家族不救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懿,三国,历史解密

    曹操打天下,曹氏和夏侯氏家族是子弟兵;曹魏建国后,曹氏和夏侯氏是宗室贵戚。“一人升天,仙及鸡犬”的不少,但大多数还是凭借自己的战功取得荣华富贵。曹氏和夏侯氏在朝野的势力,那是不用说。即便是曹魏后期,宗室衰败,但还是很具实力。但曹爽被诛杀,曹氏及夏侯氏大多都袖手旁观。这个事值得说道说道。这事也没必要扯

  • “卡廷惨案”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苏联人为何要屠杀两万波兰精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卡廷惨案,苏联,历史解密

    “卡廷惨案”发生在1942年4月,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争吵,直到1990年4月13日,时任波兰总统雅鲁泽尔斯基访问苏联之际,塔斯社才发表公开声明,正式承认“卡廷事件”是苏联人一手制造的惊天惨案,是“斯大林主义的严重罪行之一”。“卡廷惨案”的真相终于才大白于天下。虽然我们非常不忍地去揭开那段黑暗的历史,但

  • 揭秘:为什么从来没有匈奴公主嫁给汉朝皇帝的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朝,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匈奴的可汗经常会向汉朝求娶公主。在整个汉朝期间,有十多位公主嫁给了匈奴的可汗(或者是王爷)。但是,汉朝皇帝从来没有向匈奴求娶过匈奴女子。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匈奴女子长得丑吗?“长得丑”显然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方,都有美有丑。如果是在全国范围内遴选的话,找个美貌女子,那是轻

  • 努尔哈赤为什么叫野猪皮呢 叫野猪皮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努尔哈赤,历史解密

    清朝,史称大清帝国,由女真族建起来的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封建历史的最后一个王朝。大清前身是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建立的后金政权。(努尔哈赤满语翻译成汉语为野猪皮,不管你承不承认,一代枭雄统一女真各部的努尔哈赤,他就叫野猪皮。这个名字可没有什么贬义,因为在大兴安岭那苍茫翠绿的大森林里,最厉害

  • 杜甫最后是怎么死的?是累死还是病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杜甫,唐朝,历史解密

    杜甫大家都知道,因为每个中国人在读书时期都读过他的诗,不但知道他是一个唐代诗人,而且,还知道他是一个怀才不遇的悲剧人物。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杜甫之所以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最厉害的地方并不仅仅是在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而且,在历朝历代都有很多重量级粉丝,比如:唐代的白居易和韩愈,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