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那么牛,想恢复周礼实行仁政,为何春秋时没人重用他?

孔子那么牛,想恢复周礼实行仁政,为何春秋时没人重用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25 更新时间:2024/1/24 14:02:47

说起孔子大家都不陌生,这位春秋战国时期的“大牛”,是中华化思想的集大成者,也可以说是上下五千年,对咱们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影响最为深远的人之一。他被古代历朝历代尊为万世之师,甚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可是,就是这么牛的一个人,当时在春秋战国时期却一辈子仕途失意,他的政治思想影响了之后两千多年,却在当时被弃之如敝履,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孔子颠沛流离的仕途

首先要肯定,孔子是一个非博学和有政治追求的人。出身贵族的他虽然从小家道中落,生活非常困难,但他非常努力好学,到20岁左右的时候学有所成,被誉为“博学好礼”。

古代士人强调“学位优则仕”,孔子也不例外,虽然他在教育行业拥有突出业绩,但从政一直是他不懈的追求。

从20岁起,他做过管理仓库和畜牧的小吏,做过客卿家臣,也做过政治顾问,终于在51岁的时候当上鲁国的中都宰(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因为政绩比较突出,很快就升了官,当上鲁国的司空(类似于如今的建设部长),又因为做得好,升官做大司寇(类似于如今的公检法最高长官),这还不算完,孔子在五十六岁的时候,还成为了鲁国的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务。

这里单从纸面上来看,孔子的政治履历貌似很牛。但除了50多岁在鲁国那几年的昙花一现,其几十年的时间里,孔子一直处于颠沛流离的处境。他带着弟子奔走各国,先后70多个国君和权臣“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希望大展身手。但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处处碰壁,始终不得志。即便是在鲁国政治生涯高光的那几年,也很快因为其它国家的离间计下岗了。

孔子仕途失意带来的教训

我们知道,虽然孔子仕途不顺,但他的政治才干是不容置疑的,这从他在鲁国执政的那几年就能体现出来。

我们还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君权臣,都是求贤若渴的。千金买骨的典故,就是出于那一时代。

用现代的话来说,春秋战国时期,既是国君权臣们创业分蛋糕的黄金期,也是各类人才建功立业的风口,只要你有真才实学,哪怕像百里奚这样曾是奴隶乞丐,也有可能搏出个锦绣前程。

那孔子这么有才干,为什么到处碰壁呢?除了读书人的清高自傲以外,最致命的一点就是,他的政治思想在当时无法满足诸侯的真实需求。简言之,不切实际。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的“仁政”是恢复“周礼”,但诸侯正是周礼的破坏者,他们的真实需求是“霸道”,他们不要“成仁”,而要“称霸”。所以纵横家、法家在当时更为吃香。

再用现代营销的术语来说,孔子这个乙方无法满足甲方客户的真实需求,就注定了他们的合作不会长久。

所以说映射到现在,我们出去求职也好,谈客户拉投资推销产品也好,想要干成大事,就必须了解对方的真实需求,以为对方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远比高大上的泛泛而谈更能成功。

标签: 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努尔哈赤为什么要将都城从辽阳迁至沈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努尔哈赤,清朝,历史解密

    自萨尔浒大捷之后,努尔哈赤并没有就此停止对明征伐的脚步,而是一鼓作气顺势拿下了开原和铁岭两大军事重镇,随后又在大军压境之下兼并了扈伦四部中的叶赫部。此时此刻,不但整个女真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而且纵观整个辽东,只剩下了辽阳和沈阳二城孤立在外。因此,对于努尔哈赤来说,拿下了辽沈,就意味着整个辽东地区

  • 孟子为什么要骂杨朱?他就究竟做了什么让孟子生气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朱,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本来杨朱学派没有主动去惹儒家学派,不像墨子,猛烈抨击儒家学派,还很“毒舌”地取笑儒家弟子,看见哪家死人就开心,有生意上门,可以去帮他们操办葬礼吃吃喝喝了,说这些弟子是发死人财的“贱儒”。孟子批评墨家学派是禽兽,也很“毒舌”,不过这也算是“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但杨朱学派应该是道家学派的一支,道家都主张

  • 为何魏国忠臣之子姜维会去降蜀?原来早在三国时就有了地域歧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于蜀建兴六年,即公元228年。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等人开始了他们人生中最为辉煌的北伐事业,至此姜维的人生轨迹,随即发生巨变。简单说就是姜维决定跳槽,从魏国跳到了蜀国。从天水郡上计掾、雍州从事、大魏中郎的姜维摇身一变,成为了蜀国诸葛亮丞相府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这一下姜维由魏国一个秩六百石的小

  • 北齐到底有多昏庸无道?帝王一个比一个残忍无道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齐,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放眼整个中国古代王朝,一个朝代的兴起于灭亡,无一不是从发展到鼎盛再到消亡。却有这样一个王朝,从建立则一直在消亡,国柞27年却历经6代君王。但由于这六位皇帝实在是凶残荒淫,这个27年的王朝在历史上得到存在感却异常的强烈,因此这个王朝也被后世称为“禽兽王朝”。若是对中国古代王朝进行一个残暴指数排名,这个

  • “沉香招鬼”的传言是怎么来的?沉香究竟是辟邪还是招鬼?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现代,沉香,历史解密

    说到沉香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有意思的,很好的,不仅仅是能做家具,话说也是中药,话说沉香的好处大家也知道的,反正又贵又好,很值得的东西,但是最近小编又看到了一些事情,是什么呢?话说啊这个沉香啊竟然招鬼,我去,还有这种事情?那么下面我们就来揭秘看看,这个沉香到底是招鬼的呢?还是辟邪的呢?感兴趣的可以一

  • 蘑菇战术简介 战术的基本特点及应用历史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蘑菇战术,解放战争,历史解密

    蘑菇战术的基本特点是,在地形与群众均有利的条件下,针对敌军急于寻求同我方决战的心理,以小部队与敌周旋,疲惫、消耗、饿困对方,而以主力隐蔽等候,不骄不躁,待敌十分疲劳与孤立无援之时,集中主力加以各个歼灭,与“运动战”极为相似。应用历史蘑菇战术是在中国革命战争过程中,处在敌强我弱地位的中国人民军队所创造

  • 大乔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又是怎么记载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大乔,历史解密

    说到大乔应该还是有不少的网友都知道她的,三国时期非常漂亮的一位了,那么有的网友也问了,话说这个大乔好像死得非常的冤枉,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个正常情况下的大乔和传说中大乔的死因原因都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那么大乔到底是怎么死的呢?大乔生平简介东汉末年,东吴世家乔公,即后世所称之“乔国老”,家业

  • 清朝规定男性都要留辫子,那秃顶和光头的人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剃发留辫,是清朝统治手段的一部分。清朝统治者希望通过“剃发留辫”来摧垮汉人的民族精神,保证满族不被汉族同化,维持满族的统治地位。历史证明,这一措施基本上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完全毁灭了汉族的发型服饰传统,汉人已经完全接受并习惯了。到满清被推翻、民国建立时,剪掉辫子这一符合时代潮流的举动,还遇到了很大的阻

  • 明朝死的最惨的妃子,貌美如花却惨遭凌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曹端妃,明朝,历史解密

    俗话说,一入宫墙深似海,古代的女人们,梦寐以求的愿望就是做皇帝的妃子,然而当真正进入皇宫,成为皇帝的女人后,才发现原来作为皇帝的妃子,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幸福。皇帝的媳妇,并不是那样好做的,每时每刻都要遵守宫里的条条框框,同时还要提防被别的妃子算计。一旦惹祸上身,轻则被打入冷宫,重则被赐死。明朝就有这样

  • 婉约派有着什么特点?作品都有着什么风格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婉约派,宋词,历史解密

    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慎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但内容比较狭窄。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如王世贞的《弇州山人词评》就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词之正宗”,正代表了这种看法。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