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事变中李渊为什么没有办法控制局面?李世民的势力太大!

玄武门事变中李渊为什么没有办法控制局面?李世民的势力太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899 更新时间:2023/12/7 12:33:50

后人称赞唐太宗为千古一帝,上千年难得一见的明君贤主,可是大伙儿却忘记了唐太宗的推广工作做的非常非常及时,针对唐初这些历史时间,人们迄今没法剥开历史的谜雾,看穿历史的实情,提到玄武门事变,大部分人還是觉得唐太宗是1个可怜的受害人,为了维护宫廷的和平,铲除了不学无术,无恶不作的大哥李建成和三弟李元吉,最终李渊对李世民的遭遇表示同情并充分肯定了李世民为大唐建立的丰功伟业,在一片安静祥和的氛围中,李渊将帝位传给了李世民,但实际上,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中扮演的角色并不那么光彩,在这场兄弟相残的宫廷政变中,李世民一改往日温和贤明的形象,向自己的兄弟亮出了獠牙,而李渊在这场事变中则显得颇为无奈。那么作为大唐的开国之君,为何连自己的儿子都控制不了呢?大家看一看当时李世民的势力到底有多大就知道了。

李世民在大唐开国之际可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当年晋阳起兵李渊就是在李世民的劝说下才下定决心和隋王朝一刀两断的,如果没有李世民的坚持,李渊恐怕已经成了隋王朝的殉葬品,李渊因此封李世民为右领军大都督,将大部分兵权都交到了李世民手里,这也为李世民招揽贤士,扩张势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世民后来亲自率军攻入长安,灭掉了隋朝,因功被封为光禄大夫、秦国公,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废掉了隋朝傀儡皇帝,开辟了大唐王朝,而李世民则被封为秦王。

此时的唐王朝虽然已经开国,但是并没有统一全国,唐政权周边的割据势力严重威胁了其统治,当时的窦建德王世充等枭雄拥兵百万,割据了广大的地盘与唐王朝为敌,此时的中原处于政权并立的时期,唐王朝的疆域仅仅局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关键时刻,又是李世民带兵出征,通过四场战役破薛举,浅水原之战平定陇西薛仁杲(薛举之子),铲除了唐朝来自西方的威胁。击败宋金刚、刘武周,收复并、汾失地,巩固唐朝的北方。在虎牢之战中,一举歼灭中原两大割据势力: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集团,使唐朝取得了华北的统治权。重创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和山东的徐圆朗,基本扫平中原,李渊为了表彰李世民的功绩,不仅允许其享受与太子李建成同等待遇,而且还给予了李世民至高无上的权力,特意赐了很多铸钱炉给李世民,这让李世民的势力更加巨大,秦琼、尉迟恭、程咬金等人都归顺到秦王账下,而此时的李世民也将目光瞄准了皇位。

太子李建成也感觉到了李世民的威胁,因此也开始处处防备,账下谋士魏征甚至还建议李建成杀掉李世民,永绝后患,但是却被李建成拒绝了,因为在李建成看来,李世民对自己的威胁再大,毕竟还是自己的亲弟弟,不会对自己怎么样,但是李建成真的想错了,在权力和地位面前,亲情可以说是不堪一击,李渊在太子党和秦王党之争中言辞暧昧,优柔寡断,加剧了两派之间的争斗,实际上李渊并不是不想管,而是实在管不了了,此时秦王李世民的势力已经强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自己多说一句,恐怕自身都难保!此时的李渊对李世民只剩下了恐惧!

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李世民在帝都长安城宫城玄武门附近射杀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事后,李世民杀李建成、李元吉诸子,并将他们从宗籍中除名。李渊让出军政大权给予秦王李世民,三天后(六月初七癸亥日,公元626年7月5日),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下诏曰:“自今以后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决,然后奏闻皇帝”。公元626年9月4日(武德九年八月初九甲子日),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为帝,次年改元贞观。而李渊也在李世民的监视和囚禁下寂寥的度过了余生。

标签: 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第二次车臣战争为什么会是毁灭式的打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苏联,俄罗斯,历史解密

    苏联解体之后,当时所有的加盟国都纷纷独立出去,当时俄罗斯属于苏联地图上占比最大的国家,当时苏联大多的武器和军事要地都建立在俄罗斯境内,所以俄罗斯当时继承了苏联所有的军事力量,但是刚刚独立出来的俄罗斯经济也遇到了危机。车臣俄罗斯经济上的危机大多都是苏联历史留下来的问题,而且适逢刚独立出来的俄罗斯,国家

  • 甲骨文的诅咒是真的吗 为什么接触的人会自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商朝,甲骨文,历史解密

    文字是记录思想、交流思想或者承载语言的图像、符号。而中国曾有一种古老的文字,即甲骨文。这种文字是写在殷墟甲骨上面的字,也叫“契文”,跟西亚楔形文字和腓尼基字母并称“世界三大古文字。”只是,甲骨文的发现充满了惊险刺激,特别是那个关于“甲骨诅咒”的传说。首先先来科普一下关于甲骨文的一些小知识。当年商王占

  • 现代主义音乐与其它音乐有什么不同?演奏的方式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现代主义音乐,浪漫乐派,历史解密

    产生在音乐思维走向极端理性化的同时,几乎所有激进的“先锋派”作曲家,不但热衷于在传统的器乐和声乐上寻找新的音色、音响的试验,而且对噪声也作了许多试验。早在20世纪20年代,意大利就出现过“未来主义”的噪音音乐。30年代法国的瓦雷兹在打击乐上作了各种实验称为“打击乐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出现了用

  • 此人原本是隋炀帝的侍卫,因脸太黑被赶出宫廷,率兵差点灭掉隋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隋炀帝,隋朝,历史解密

    五千年的中华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皇帝,他们大部分被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其中能常常被后世提起的,一部分是开创了一个王朝,取得过重大功绩的人,一部分是如何毁灭一个王朝的人。后一部分人被后世提起,一般是为了告诫子孙,引以为戒。隋炀帝被后世人提起的次数很多,隋朝在他的手中仅传两世就走到了尽头。有人说他奢华享受,穷

  • 飞钱是什么?揭秘唐代货币汇兑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飞钱,亦称“便换”、“便钱”。唐宋的汇兑券。唐宪宗元和元年( 806 )曾禁飞钱,可见飞钱产生在此之前。当时钱币缺乏,各地禁钱出境,在京师的商人将钱交给各道驻京的进奏院、各军、各使或富商,取得凭证,回本道合券取钱,称为“一飞钱”。元和七年曾规定商人在户部、度支、盐铁三司飞 钱, 每千钱加付百钱, 商

  • 鲁献公和鲁真公时期,为什么百姓对两代国君都非常认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鲁献公,春秋,历史解密

    鲁国到第六任君主鲁厉公的时候,关于鲁国国君的记载就越来越少。这当然可能是因为后来的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所致,也不仅是鲁国的国君载稀缺,其他诸侯列国的记载也是残缺不全。就比如鲁献公、鲁真公,由于史料太少,往往很多人都不愿意去探究其背后的故事,甚至有人就直接以他们没有故事概括之,这难道是正确的吗在整个诸侯列

  • 史上最令人厌恶的王朝,虽夺得了天下,却让中华当了300年的亡国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很多朝代,其中有许多开创了盛世的朝代,还有很多朝代对民众的统治较暴虐,要说盛世繁荣的朝代,那有太多例子了,例如大唐、大明。但是要说最暴虐统治的朝代,大家一定想不到是哪一个朝代,这个几乎使汉族人灭种的朝代,让汉族人当了300年的亡国之奴几乎灭种,它就是结束了三足鼎立的晋

  • 汉武帝时外战耗尽国库,后来是怎么摆脱财政危机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武帝,汉朝,历史解密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朝代,在刘邦的领导下,经历了七年的奋战终于赢了霸王项羽而成为汉高祖,在他励精图治的打理下,逐渐恢复经济生机,到了“文景之治”更是把汉朝经济推向了一个巅峰。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丰厚的“家底”,才让汉武帝刘彻“采取扩张政策,除与匈奴常年交战外,还破闽越、南越、卫氏朝鲜、大宛,

  • 鄂尔泰和张廷玉奉旨平叛,为何最后都被革职?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鄂尔泰,清朝,历史解密

    鄂尔泰和张廷玉是雍正最信任的两个大臣,两人明争暗斗多年,慢慢形成了党争的局面。鄂尔泰因为在云贵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政策而得到雍正肯定,从而在政治上起家。但雍正后期,改土归流后的贵州苗民再次反叛,雍正震惊,命刑部尚书张照为“抚定苗疆大臣”,前去平叛。张照属于张廷玉一党,一直希望把鄂尔泰拉下马,只是对方

  • 雍正给乾隆留千万,乾隆给嘉庆留了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康熙皇帝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康熙帝在位的时候,国内的情况非常糟糕,战乱不断,社会动荡,当时的局势可以说是非常的严峻了,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必须要有大智慧,还要有一定的胆量,才可以平定天下,当时的康熙深知自己的处境,所以他在军事方面很坚定,用兵一向都是主张大规模的发兵,他认为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地实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