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换成十万张弓 结局又会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换成十万张弓 结局又会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246 更新时间:2023/12/16 4:46:47

对草船借箭,如果周瑜诸葛亮造的不是十万支箭而是弓,会怎样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从小学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熟读了三国历史之中的故事,这些故事之中的火烧赤壁、草船借箭、三英战吕布就像是刻在我们骨子里面的基因一样,每次回想起,都会对古人的智慧谋略感叹不已。

那个时候的孙权联合刘备,创造了赤壁之战这种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传奇,那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如果当时的周瑜刁难诸葛亮,让他打造十万支弓,诸葛亮能制造的出来吗?

首先我们需要看的是原来故事的情节,原来故事之中说的是周瑜和诸葛亮两个人是智慧上差不多的奇才,但在罗贯中老先生的描绘之下,周瑜变成了一个妒忌他人,心胸狭隘的小人。他一开始的时候在整个东吴的智囊,但在看到诸葛亮之后,发现自己无论是从身高、气度、智慧等多种都远远不如诸葛亮。

按照周瑜的性格,他是不允许这样的人存活在世界之上的,因为对于他自己和东吴来说都是一种威胁,从长远一点的角度来说,周瑜认为当时的曹操攻不下江南,那之后的中国南方势必就是孙权和刘备的争锋,所以现在刘备多一个诸葛亮这样的国才,那之后对于东吴统一南方就是更难的阻碍。

所以那个时候周瑜做的是事情其实都是得到了孙权的一种暗示的,为什么会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制作出来十万支箭呢?

就是因为诸葛亮的利用价值用完了,对于东吴来说最大的价值就是促进赤壁的火攻计策,而东风当时已经借到了,剩下的火箭这些东吴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不需要诸葛亮去弄,所以当时制造出来这个难题就是想要弄死诸葛亮,为以后减少困难。

周瑜的这个计策不得不说是相当的巧妙,既让东吴方面得到了实打实的利益,又让自己减少了一个强劲的对手,要是这个计策成功了的话,那周瑜肯定也会名传千古。

可惜的是周瑜最后不仅没成功,反而是成就了诸葛亮。

那这是周瑜提出的刁难太过简单了吗?要是换成十万支弓会是不一样的结果吗?

弓箭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远程打击武器,而佩戴使用弓箭的弓箭手在古代兵种之中更是宝贝得不得了的,对于弓箭手缺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训练一个弓箭手耗费的时间太长,而且弓箭本身的制造花费过于庞大,对于一个地方政权来说相当难支撑。

首先从中国古代的弓制造材料来说的话,那个时候的南方弓多使用竹,北方弓多使用木材。简单来说一把成熟合格的弓分为弓身,牛角,牛腱,南方最长使用的弓身材料大部分都源自于江西湖南一带,

江西的竹子需要在没有雨水的环境之下风干一年以上才能制造弓胎;而牛角多使用南方的水牛角,对于牛角的长度要求都是50厘米以上,这样大的牛角相当难寻。

因为耕牛在古代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按照十万支弓的需求的话,上万头水牛还是需要的。

东汉时候的农业生产力情况远远没有后世这样好,哪个时候一个郡有几千头水牛都不错了,这上万头水牛角的需求得需要将好几个郡的水牛都杀完才够,你觉得可能实现吗?

然后就是制作弓箭弦专门使用的水牛筋,这种水牛筋需要从水牛的后背之上抽取,抽取之后需要让人工将其搓揉到柔软的地步,然后浸泡到一种特殊的油之中,最后就是使用动物胶进行固定,这一套下来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根本是完不成的。

周瑜如果真的把这个任务交给诸葛亮的话,诸葛亮其实也不是傻子,这样的任务根本就完不成,就算是让他在现代社会之中坐着飞机高铁全国各地去跑,那三天之内也制造不出来十万支弓出来。

现代社会的生产力之所以能够制造出来是因为所以材料都已经具备好了,然后使用大量的人工进行拼装组合就行。

东汉末年的那个环境之下,别说将所有材料都准备好让诸葛亮拼装,能不能将所有的材料凑齐都的一个问题,而且哪个时候的刘备和诉孙权控制的地方有限,时间上根本来不及。

制造一把弓的周期太长,如果那个时候的周瑜提出这个问题,诸葛亮真的接下来的话,那诸葛亮就是真的自己找死了,也不用说什么从曹操方面骗取十万把弓出来。

因为根据当今东汉时代已有的资料显示,曹操南下发动赤壁之战的时候虽然是号称八十万人,但实际人数根本不足这个的一半,三十多万人之中大部分都是手持大刀和长矛或者汉代的兵器,从来没有听说过曹操手下有十万名弓弩手。

一般来说一个割据政权有上万名弓箭手都是不得了的事情了,所以周瑜如果这样刁难的话,那诸葛亮很大可能还是会认怂,因为认怂总比送命要好得多。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为何要焚书?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是历史最受人们争议的一个伟人,不光是对他本人,就连很多他做过的事情都会招来人们的争议,比如秦始皇烧书这一件事情,从古至今,一直备受人们的争议。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在历史上是有功也有过的人物,虽然他的功绩比他的过失要大些,但这却不是让人们不批评他的理由。每当提起来“焚书坑儒”四个字,所有人都会说这个

  • 历史上的刘墉真的是一个驼背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在《宰相刘罗锅》这部影视剧中刘墉的形象是一位小老头,并且还是驼背,这才被叫做罗锅,但在历史中真正的刘墉并不是此番形象,和影视剧中的形象完全相反。刘墉出生于山东诸城。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大学士刘统勋长子。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

  • 三国演义中黄巾军为何如此不堪一击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黄巾军为什么那么不堪一击?首先是黄巾军大贤良师张角的运气不好,古代但凡成功的起义者,比如刘邦,朱元璋,那怕是洪秀全身边都有一大批将帅之才,但是张角身边没有将帅之才。他虽然有数十万徒众,分为36方,一方一个将军,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但是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卖药,哄骗别人入会出身,嘴

  • 传国玉玺的由来是怎样的?最后为何销声匿迹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传国玉玺是历代正统皇帝的凭证,秦始皇死后,历代帝王都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尊为国之重器。历代欲谋帝王之位者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玺屡易其主,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令人叹息。汉蔡邕《独断》云:“玺者,印也;印者,信也。”在春秋战国时期,“玺”尊卑通用,到了秦始皇时期,为加强皇权独尊,禁止皇帝以

  • 曹操尝试收服关羽,为何没有收服张飞的打算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读过三国的人应该很清楚,在曹操和刘备激战的过程中,曹操其实是有好几次机会收降张飞的,比如在十八路诸侯灭董卓之时,在攻打徐州之时,在当阳桥上时,这些都是收降张飞的好机会,可曹操却从没想过收降张飞。相反对于关羽,曹操却是很乐于收降。那么曹操为什么能够收降关羽,却收降不了张飞?小编为您分析如下:1、张飞性

  • 鲁肃"吴中对"的知名度为什么赶不上孔明的"隆中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鲁肃和孔明都是很有才华的人,并且《吴中对》的成篇时间比《隆中对》要早。那么鲁肃“吴中对”的知名度为什么赶不上孔明的“隆中对”?鲁肃首先向孙权提出“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就是说,鲁肃认为汉朝已经没有希望了。就别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去争霸了。没啥好处。尽管现在有的人还对汉朝有所期待,可鲁肃明

  • 胡雪岩的家境并不好,他是如何成为清朝首富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胡雪岩是安徽徽州人,他家移居杭州的时候,他只有十三岁,是中国近代赫赫有名的“红顶商人”,也就是“官商”。说他是官,他是个二品官,被皇帝赏赐了黄马甲,手里掌握着不少实权。说他是商,是因为他算是当时安徽商界的代表人物,他曾经在世界各地多次买进军火,在全国开设了各种钱庄和药店,说他是官人可以,商人也可以。

  • 古代妃子打落冷宫后有什么好处 太监为何要抢着去冷宫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嫔妃被打入冷宫,太监为何争着去伺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封建时期,如果王公贵族们犯了大错,那么就会被移交到大理寺接受惩罚。但是如果后宫犯了错怎么办?事实上,在许多电视连续剧中,我们都会听到一个耳熟能详的词,那就是冷宫。冷宫往往是那些后宫的妃子犯错误的最

  • 崇祯皇帝自缢的时候,只有李国桢为他痛哭了一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皇帝死的时候那叫一个憋屈,明朝已经无可救药了,他自缢的时候,只有李国桢为他痛哭了一场,李国桢是明朝第十一代也就是最后一代襄城伯,出生在丰城,于崇祯三年正式袭爵,他的祖先是替朱棣浴血奋战的靖难功臣李濬。而李国祯作为他的后代,出生在一个动乱时刻,手上掌握着京营,时代是有提供一个舞台去让他去展示自己的

  • 夷陵之战双方实力差不多 刘备为什么还是败给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夷陵之战:蜀汉和东吴兵力差不多,为什么刘备败给了孙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夷陵之战是东汉末三国历史上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三大战役中最后一次战役,是三国时期影响最大、影响最深的第三次战役。不但巩固了魏蜀吴三国的三分天下,确立了吴、蜀两国的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