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嘉庆十三年发生的淮安奇案被害人是谁?具体经过是什么样的?

嘉庆十三年发生的淮安奇案被害人是谁?具体经过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946 更新时间:2024/1/23 10:55:17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嘉庆十三年发生的淮安奇案被害人是谁?具体经过是什么样的?其实被害人就是年仅27岁的山东即墨人李毓昌,他考中了朝廷戊辰科进士,不过遗憾的是李毓昌没有被选进翰林院,因此被吏部外放为江苏省候补知县,于是李毓昌就赴江苏省的省城南京报到,没想到迎来的却是他生命的终结。

知县贪得无厌胆大妄为,钦差秉公调查惨遭杀害

按照清朝的官场规矩考中进士如果没有被选入翰林院深造,就会被外放为候补知县,这个候补知县就是先到省巡抚衙门报到,然后等待省里哪个县出缺,再实放为正式的知县。

通常这些候补知县到巡抚衙门报到之后,要每天跟着参与政务,属于见习阶段,如果省内各地方有事情发生,巡抚衙门也会时常把这些候补知县派到地方去巡视算是历练。

李毓昌就是这样到了江苏南京之后一直是处于候补知县见习期,初入官场的李毓昌一直勤勤恳恳学习政务,努力成为一名能为民做主的知县。如果不是这一年江苏下半年发生水灾,也许李毓昌就会成为一名合格的知县了,可是这场水灾改变了李毓昌的命运。

这一年江苏省境内多个地区爆发了很厉害的水灾,尤其是淮安府的水灾最为严重,淮安的水灾让当时的清仁宗嘉庆皇帝十分重视,嘉庆亲自过问了水灾的情况,并下旨命户部拨款二十万两白银给淮安府赈灾,同时嘉庆还下恩旨免除淮安府所有的赋税。

嘉庆的爱民之心确实没得说,而户部拨款赈灾的速度也很快,可是坏就坏在了地方官员身上。当时的大清王朝历经了“康乾盛世”,官场吏治早已腐朽不堪,虽然嘉庆在继位之后就立刻严惩了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和珅,可是当时距离和珅被杀已经十多年,天下的贪官污吏惩治不尽,和珅之死带来的官场震慑已经基本过气了,因此清朝官场的贪官们又开始故态复萌,清朝的吏治也开始趋于腐朽。

淮安府下辖的山阳县(现今淮安市淮安区)知县王伸汉就是当时典型的贪官,朝廷的二十万赈灾款下拨到淮安府,当时的淮安府知府王毂如实将这笔赈灾款分拨给了辖区各县,由于山阳县是淮安府驻地所在,也是境内受灾最严重的,因此山阳县获得的赈灾款最多,共计获得九万两白银赈灾款。

王伸汉在获得赈灾款之后就打起了主意,他通过谎报灾民人数和暗中派人冒领赈灾款等手段,共计中饱私囊两万五千多两赈灾款。后来他又担心受到上级知府王毂的调查,于是他又偷偷给王毂一千两白银,并和王毂制定了将来对付省里派人来巡视灾情的策略。

按照清朝的规矩,地方有灾情发放赈灾款之后,省巡抚衙门要上报朝廷,由朝廷委派专员到地方巡视灾情和处理善后工作,主要就是朝廷要知道赈灾款有没有全部用到受灾百姓的身上。

虽然是由朝廷派专员巡视,实际上都是省巡抚衙门选定好专员,然后上报朝廷,而朝廷直接批复就可以了,这些专员实际上都是省内的官员,不过得到朝廷批复之后,他们就属于代替朝廷巡视灾区,属于是钦差大臣了。

当时选派专员巡视灾区的任务就落到了时任两江总督铁保身上,铁保是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别看铁保是满洲觉罗氏,其实他祖上是汉人,他是当年宋徽宗赵佶被金国人掳到五国城(现今黑龙江哈尔滨依兰县)所生的后人。所以铁保没有遗传到传统女真人喜好骑射的本事,而是遗传了祖上宋徽宗的书法能力。

铁保在当时与名臣刘墉、翁方纲还有乾隆皇帝第十一子永瑆并称书法四大家,书法写得非常好,因此他深受乾隆和嘉庆父子两代皇帝的喜爱而身居高位。不过相比于书法能力,铁保的政务能力就差远了,他在官场上作为不多,而且还经常粗心大意犯错,在出任两江总督之前,嘉庆曾派他去治河,结果治河不利还犯了错,被嘉庆革职了。不过由于他口才好,书法还好,因此很快又被嘉庆用为两江总督。

可是铁保到任两江总督之后还是整日研究书法,当官当的并不认真,就比如这次让他选派官员去巡视灾区,他都懒得管,直接把这个事打发给了时任江苏巡抚汪日章。而汪日章就随便选了包括李毓昌在内的十名在省城见习的候补知县为朝廷专员去巡视灾区。

李毓昌等人的名单被上报朝廷之后很快就获得批准,因此李毓昌等十人就算是朝廷派下来的钦差巡视组来到淮安府巡视灾情。

李毓昌等十位巡视专员最先就来到了灾情最重的淮安府山阳县,知县王伸汉热情接待了李毓昌等人。王伸汉知道这些巡视专员是专门来调查赈灾款去向的,所以他拿出了一万两银子,给包括李毓昌在内的十人每人送去一千两,希望他们能睁只眼闭只眼调查,意思一下就完事。

其实王伸汉这么做也是当时清朝的官场潜规则,清朝自乾隆宠信大贪官和珅之后,和珅及其党羽每次都会利用灾情的事情捞钱,但是和珅定的规矩钱不能都让一个人捞走,得学会分享,所以贪官捞了钱之后,都会在上下级之间都分享一下,然后大家睁只眼闭只眼就完事了。

所以王伸汉不过是按照官场潜规则办事而已,结果这十名巡视专员中九人都收了王伸汉的钱,唯独初入官场立志一心为民的李毓昌不肯收这笔钱,其余的九名专员都是走过场巡视一遍完事,只有李毓昌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的去灾区视察。

每天李毓昌都亲自到受灾的村庄去给灾民的姓名和住址登记造册,在这期间他还亲自详查每个村庄的受灾人群数量和具体受灾情况,仔细核对赈灾账目,他此举就是为了查看山阳县有没有漏赈和冒领的事情。

李毓昌一心调查灾情,心系灾民,因此深受当地灾民爱戴,被称为李青天。而随着李毓昌调查的深入,很快王伸汉贪污赈灾款的事情就被他调查清楚了,李毓昌起初还担心冤枉了王伸汉,又特意重新把每个村庄核查了一遍,连续两次核查得出的结果都是一致的,这让李毓昌掌握了王伸汉私吞赈灾款的确切证据。

因此李毓昌决定向上级弹劾王伸汉,他最先把调查报告上交给了淮安知府王毂,他建议王毂与自己一起联名向总督铁保和巡抚汪日章奏报王伸汉私吞赈灾款的事。

可是李毓昌哪知道王毂早被王伸汉喂饱了,王毂当然不肯和他一起向铁保、汪日章举报王伸汉,所以王毂在看到李毓昌的调查报告之后,立刻就把调查报告交给了王伸汉,并警告王伸汉尽快把此事处理好,不要连累自己。

看到调查报告的王伸汉可就害怕了,于是王伸汉在李毓昌返回省城的前一天又低声下气地把李毓昌请到县衙设宴款待。在酒桌上王伸汉对李毓昌说道:“公初为官,不知做官的诀窍,日赴茅舍,访贫问苦,天寒地冻,过于劳累,可谓慕虚名而失实惠,实非为官道,望公三思。”

王伸汉这意思就是劝告李毓昌,说他辛辛苦苦整天关心灾民把自己累坏了有什么用,只不过博得一个清官廉吏的虚名,当官就应该趁着手里有权多捞点钱,这才是为官之道。

李毓昌听完王伸汉说的这番话当场大怒,他驳斥王伸汉说道:“为官之道贵在清廉,攫取饥民之口食非民之父母之所为。对克扣赈银之事任公自为之,在下实不敢自污以欺天也,然我必呈之上台,以救生民于水火,以正朝廷之律令!”

李毓昌这意思就是说为官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就是清廉自守,像王伸汉这种从灾民嘴中扣钱的人非父母官之所为,这种事你王伸汉可以随便干,但是我李毓昌却不能和你同流合污,但是这件事我必须上报,这样才能救灾民于水火之中,才能使朝廷的政策得以推行。

这番话一说完李毓昌连饭都没吃当场拂袖而去,王伸汉一看李毓昌如此决绝强硬,他更加害怕,他怕李毓昌把他的事全都交代出来,于是他就决定铤而走险,对李毓昌起了杀心。

王伸汉为了除掉李毓昌就从他身边的人打起了主意,李毓昌此次出差共带了三名随从分别是李祥、顾祥、马连升,王伸汉与这三名随从打过交道,知道这三人比较贪财,于是他给了三人每人五百两银子还有一包毒药,让他们三人伺机在李毓昌的饮食中下毒将其毒杀。

李毓昌晚上吃完饭都喜欢喝上一杯热茶消食,这三名随从就趁机在他的茶水中下了毒药,由于三人不会控制药量,因此李毓昌喝完茶水之后并没有立刻毒发身亡而是腹痛不止。

三人就慌了手脚,赶忙把王伸汉找来,王伸汉亲自到现场指使三人将李毓昌勒死,并让三人把命案现场伪造成了上吊自缢的假象。

就这样一心为灾民请命的李毓昌死在了贪官王伸汉之手,金榜题名的这一年也成了他命丧黄泉的一年,本来一心想在官场为民请命大展身手的李毓昌还没来得及施展就出师未捷身先死了。

叔叔为侄子伸冤进京告御状,嘉庆为清官昭雪惩两江官场

李毓昌作为朝廷派下来的专员居然在巡视期间死了,这绝对是大事,而且这件事区区一个知县王伸汉根本不能负责,因此李毓昌之死的事就由王伸汉上报淮安府。王伸汉立刻又给知府王毂送去了四千两银子,王毂心照不宣的就明白了原来王伸汉是这么处理这件事的。

王毂拿了王伸汉的好处,自然就得包庇他,于是王毂就给负责调查李毓昌案的主管淮安府司法事务的同知林永升打招呼,让林永升按自缢处理尽快结案。林永升一看知府都发话了,于是也就不敢再查下去,草草定下自缢身亡的结果就结案上报了。

林永升把案子卷宗上交到巡抚衙门,偏偏巡抚汪日章也和铁保一样是个惰政的懒官,他对李毓昌的死毫不关心,把卷宗大概过了一眼也没细看就批准了。

同样卷宗又上报到总督铁保这里,铁保整日醉心于书法,比汪日章还不靠谱,他连看都没看,一听说汪日章批复同意了,就直接让手下把卷宗上报朝廷了。

就这样李毓昌之死就这么以自缢身亡结案,在结案之后吏部就通知李毓昌的家人来山阳县认尸领人回老家下葬。由于李毓昌死的时候年仅27岁,家中只有一个妻子和一名幼女,所以只得由李毓昌的叔叔李泰清到山阳县来认尸。

李泰清把李毓昌的尸体运回老家山东即墨后,他又帮助李毓昌的妻子整理李毓昌的遗体和遗物,这时候李泰清和李毓昌妻子在整理过程中,发现了李毓昌内衣上有吐出的血渍,他的书稿中还夹有“山阳冒赈,以利啖毓昌,毓昌不敢受,恐上负天子”内容的禀帖残稿。

因此李泰清和李毓昌的妻子就对李毓昌之死起了疑心,二人聘请了即墨当地的仵作帮忙对李毓昌的尸体进行验尸,即墨的仵作在验尸后告诉他们李毓昌属于是先中毒后才被人勒死,并非自缢。

至此李泰清和李毓昌的妻子就明白了,李毓昌很可能是掌握了某些贪官的线索被灭口了,于是李泰清就想替李毓昌伸张公道,可是他不敢去江苏省告状,也不敢在山东省告状,他怕贪官势力强大官官相护,因此李泰清决定进京告御状。

李泰清后来直接把状子告到了古代监察官员的机构都察院,就这样都察院就把此事上报给了嘉庆。当看到李泰清的状子之后嘉庆大怒,嘉庆当时已经就对清朝的官场吏治很不满了,他就决定借此事要再在官场上掀起整顿吏治的风气。

于是嘉庆下旨命山东巡抚吉纶和山东按察使朱锡爵详细调查此案,吉纶和朱锡爵不敢怠慢,又找了山东最好的仵作重新给李毓昌验尸,而验尸结果与即墨的仵作一致,也就证实了李毓昌确实是先中毒再被人勒死,并不是自缢身亡。

加上李毓昌留下的禀帖残稿,再联系到他生前是负责巡视山阳县赈灾的公务,至此吉纶和朱锡爵就认定山阳县肯定存在贪污赈灾款问题,二人立刻命人到山阳县拘捕了知县王伸汉,把王伸汉押到山东审讯对质。

王伸汉一看这件事都已经闹到了嘉庆这里,还派了山东巡抚和按察使来调查此案,他知道没人能护着他了,于是王伸汉只能坦白交代了一切,就这样李毓昌案才终于告破。

由于李毓昌为灾民主持公道被贪官杀害,因此民间尤其是山阳县的灾民无不为他感到悲痛惋惜,称其之死是清朝一大冤案,后来李毓昌案被称为淮安奇案。

嘉庆在看完整个案子的卷宗之后,在紫禁城中气的把卷宗扔到了地上,他亲自对涉案官员进行了判罚:

动手杀害李毓昌的三个随从李祥、顾祥、马连升三人被判处在李毓昌墓前凌迟处死;

山阳县知县王伸汉判处斩立决,其家人全部流放新疆伊犁,遇赦不还,王伸汉的后人永远不得入朝为官,其家人还要代替王伸汉一直赔偿李毓昌的妻子和女儿到死;

淮安府知府王毂判处绞立决;

两江总督铁保、江苏巡抚汪日章、淮安府同知林永升玩忽职守,严重渎职,全部罢官革职,铁保和林永升流放伊犁,汪日章被罚为河工为灾区百姓治河赎罪;

与李毓昌一同前去山阳县巡视并接受王伸汉贿赂的九名专员全部革职,流放伊犁永不叙用。

同时嘉庆还下旨追封李毓昌为淮安府知府,按照四品知府为李毓昌举行葬礼,并按知府殉职级别待遇抚恤李毓昌的亲属,户部还要单独拨款二百两银子追加抚恤李毓昌的亲属。

为李毓昌申冤告状的叔叔李泰清也获得嘉庆奖赏,嘉庆赐予李泰清武举人身份。由于李毓昌生前无子只有一个女儿,因此嘉庆特意命李毓昌的侄子李希佐过继为子,并直接赐予李希佐举人身份。

嘉庆还让江苏巡抚衙门再筹款一千两银子赔付李毓昌的妻子和女儿,这笔钱专门留给李毓昌的妻子和女儿当作日后的生活费用还有嫁妆。

最后嘉庆又命内务府从自己的私人账户中拨款一千两,为李毓昌修建了坟墓,还在墓前修建了碑楼,嘉庆亲自撰写一首《悯忠诗》在李毓昌墓前立碑,以此纪念李毓昌为官清廉为灾民伸张公道而被贪官杀害的事迹。

这个案子结束之后被王伸汉牵连最惨的还是他的家人,王伸汉被杀时已经53岁,他的子女已经成年,嘉庆特意下旨把他的妻妾和子女全部发配伊犁为奴。他的家人在伊犁每年获得的收入还得继续赔偿李毓昌的妻子和女儿以及上交给朝廷当罚金,王伸汉的妻子到了伊犁不久就劳累而死,他的两个儿子也在伊犁劳累加抑郁而亡,不仅家破人亡,王伸汉的后人在清朝还永远不能当官,可以说其子孙后代都因为他被整得几代人都不能翻身了。

写在最后

李毓昌案完结之后,嘉庆皇帝对官场吏治又开启了自严惩贪官和珅之后的又一轮严肃整顿,嘉庆用最严重的惩罚惩处了王伸汉,还把两江官场上至总督下至知县全部都惩治一番,可以说对其他官员起到了很大震慑作用,因此在嘉庆中期之后清朝官场风气又开始焕然一新,一度出现了很多地方官效仿李毓昌清廉自守的风气。

不过随着后来嘉庆去世,清朝国力的日渐衰退,清朝的官场又再度陷入腐朽之中。而李毓昌用一命换来了官场十多年的风气改变,是值还是不值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许褚有哪些能力?曹操为什么特别信任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许褚有哪些能力?曹操为什么特别信任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因为有他在,马超不敢偷袭曹操;因为有他在,曹操才得以渡河免难;他虽然如虎而痴,却为人谨慎,他是许褚,他对曹操有多忠心,我们一直都在低估。许褚字仲康,谯国谯人。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长得估计很彪悍。许

  • 三国时期张松献地图会被曹操拒绝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张松献地图会被曹操拒绝的原因有哪些?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张松献地图是《三国演义》中的一则故事,身为益州刘璋部下的张松和他的一帮盟友不甘心在益州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地方无所作为,因此劝说刘璋找曹操求援助,以拒汉中张鲁,实质上准备以益州为进阶之资,卖益州求荣华和官爵。但曹操却拒绝

  • 阎立本有哪些政治成就?有艺术造诣高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阎立本有哪些政治成就?有艺术造诣高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政治成就《新唐书》本传讥讽阎立本“既辅政,但以应务俗材,无宰相器。时姜恪以战功擢左相,故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嘲”。因为阎立本没有什么战功,只是凭借当时被目为“应务俗材”的工程设计、丹青绘画获得高位,

  • 明朝后期宦官一步步掌权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出现过很多宦官专权的案例,他们的权力来源在于皇帝。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明朝的宦官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名气之大冠绝各朝代,有明一朝出现过郑和、怀恩、王承恩这些正面形象居多的宦官,也出现了王振、刘瑾、魏忠贤这些完全反面形象的宦官。其实,明朝的开

  • 古代做和尚有什么特权 古人为何要青灯古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做和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佛教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受到了中国人的抵制,因为佛教剃度、出家不能结婚等规矩与中国传统社会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思想相冲突。不过,随着佛教的中国本土化以及它的一些思想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佛教慢慢在中国发展

  • 诸葛瑾没什么大的功劳,为何却得孙权重用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的风云人物里,有一个特别的人,他一生没打过一次胜仗,没献过一次谋略,没办成过一件事,却步步高升,善始善终,这在那个乱世里是很难得的,你说奇怪不奇怪?这个人就是诸葛亮的亲哥哥诸葛瑾。诸葛瑾算是孙权的嫡系心腹了。孙权有多爱他?爱到在孙权眼里,诸葛瑾可以把鲁肃、周瑜、吕蒙、陆逊四大都督踩在脚下。爱到

  • 李白一生都喝过哪些酒?他最喜欢的什么酒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李白一生都喝过哪些酒?他最喜欢的什么酒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1、桂花酒出处:鲁郡尧祠送吴五之琅琊尧没三千岁,青松古庙存。送行奠桂酒,拜舞清心魂。日色促归人,连歌倒芳樽。马嘶俱醉起,分手更何言。李白在上古五皇之一的“尧”逝世三千年后,来到了这座古庙,缅怀先人。在这里李白所喝

  • 历史上除了皇后,还有谁与康熙同葬景陵?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按照大清的祖制:只有皇后才能与皇上合葬于同一个陵寝。那么历史上除了皇后,还有谁与康熙同葬景陵?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雍正元年二月,雍正帝下旨将被追封为皇贵妃的章佳氏,同孝恭仁皇后、康熙帝一同葬入景陵地宫。雍正对此事是这样说的:“当年皇考之所以要修建妃陵,就是为了让各位

  • 刘备的亲生儿子有三个,为什么选择了平平无奇的阿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的亲生儿子有三个,为什么选择了平平无奇的阿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阿斗,大名刘禅。从刘备给儿子起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的雄心、或者说是政治野心:他想当皇帝,还不想靠武力夺位,落下“弑君”的名声,而是希望有“尧禅禹”的事情发生,自

  • 清朝贝勒是什么级别 什么样的人才能被封为贝勒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贝勒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为什么说清朝皇帝的儿子也不一定能当上亲王贝勒?以太祖努尔哈赤为例,嫡出的第一子褚英、第二子代善、第五子莽古尔泰、第八子皇太极、第十子德格类、第十二子阿济格、第十四子多尔衮、第十五子多铎,都是获得了半旗以上旗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