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时期的文官的权利为何会如此大?能和和皇权分庭抗礼?

明朝时期的文官的权利为何会如此大?能和和皇权分庭抗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850 更新时间:2024/1/16 14:03:03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1368年初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定都南京。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都说明朝的皇帝独裁,其实明朝的皇帝还真做不到这一点,除了一个朱元璋之外。在朱元璋之后,明朝的皇帝们或多或少都需要和官僚集团,特别是文官集团配合执政,即使是永乐大帝朱棣,也需要时不时安抚文官集团,毕竟他得位不那么正,其余皇帝别说独裁了,很多连搞些娱乐活动都被盯得死死的。

明朝的文官集团势力正式崛起到可以和皇权分庭抗礼始于明仁宗朱高炽执政时期,至“土木堡之变”后基本完成在朝堂上独大的局面,武勋、武将集团开始没落,这个期间,明朝的皇帝也开始了扶持宦官集团和文官集团抗衡的新局面。

明宣宗朱瞻基为何要给予宦官们教育权?给予他们帮助执政的权力?明英宗朱祁镇为何偏爱宦官王振?其实都是文官集团给予的压力太大,明宣宗还强一点,皇帝的手段、魄力以及从皇太孙时期开始,十几年来历练出来的能力和眼光都还在。

到明英宗朱祁镇继位后,因为他是幼年继位,无法亲自理政,所以,文官集团的代表机构,内阁的权力特别大,不但掌握着朝政,而且,幼年皇帝的教育也是由内阁来安排,这也给了文官集团试图按照儒家的理念打造出符合他们心目中标准皇帝的机会。

从皇帝的日常举止、娱乐活动、礼仪遵守、施政理念等等,文官集团想的是全方位的重新包装皇帝,给皇帝定出一个标准出来,至少不能出现像朱元璋和朱棣那样的强势、暴虐的皇帝,不说把皇权关进笼子里吧,至少也要达到像宋朝那样“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

9岁继位的朱祁镇是文官集团难得的试验品,他才刚登基,文官集团就开始给这位小皇帝灌输他们所倡导的理念,也不管朱祁镇听不听得懂。湖广布政司检校程富直接对朱祁镇表示,皇帝是天子,即使小到饮食行为和娱乐行为都要顾及到上天的不满,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按照儒家的教导和规定来实行。

9岁的小孩子,你让他整天规规矩矩的,实在很难为他了,也难怪朱祁镇不喜欢文官集团,而是更喜欢陪伴他的宦官王振,实际上,朱祁镇真正的蒙老师王振也赞同以儒家礼仪和规范教导皇帝,比如年轻的朱祁镇喜欢蹴鞠,王振就曾劝导他:“先皇帝为一球子几误天下,陛下复踵其好,如社稷何?”

朱祁镇是很听王振的话的,他的反应是“愧无所容”,还有一条来自《菽园杂记》中的历史记录是:“自宣德年间,朝廷起取花木鸟兽及诸玩好物,内官司道接踵,扰甚。至王振,悉禁绝之。未尝轻差一人,民赖休息”。王振还是能比较严格的控制朱祁镇不断增长的玩心。

王振到底是中过秀才的读书人,也是儒家集体中的一员,他在教导皇帝方面的部分理念和文官集团是相同的,但又有不同,王振是希望皇帝少娱乐,多学习,希望他能文武双全,除了文治上的学习,王振还希望能培养出朱祁镇勇武方面的能力。

比如王振喜欢带着朱祁镇去观看军中将士搞出来的阅兵式,去观赏禁军的演武,王振的目标大概是让朱祁镇成为超过朱棣的皇帝,朱棣武事可以,但文事就差一点,据说朱棣有可能是个文盲,可王振这样的期望和行为明显和文官集团的理念起了冲突。

文官集团可不希望朱祁镇崇尚武事,而且关心武事也会减少文官集团对皇帝进行教育的时间,比如帮助皇帝学习儒家治国理政方式的经筵日讲,这个讲学是文官集团改造皇帝的最重要一环,现在皇帝一半的时间被王振拉去搞什么演武,他们当然不干,于是有了《明史纪事本末》中的这段记载:

有顷,宣太监王振。振至,俯伏,太皇太后颜色顿异,曰:“汝侍皇帝起居多不律,今当赐汝死。”女官遂加刃振颈。英宗跪为之请,诸大臣皆跪。太皇太后曰:“皇帝年少,岂知此辈祸人家国。我听皇帝暨诸大臣贷振,此后不可令干国事也。”

文官集团拿王振没办法,他们说的话朱祁镇也不大听,别看朱祁镇年轻,谁真心对他好,他还是能分辨出来的,所以,文官们就跑去找朱祁镇的祖母张太后告状,张太后支持了文官集团,不过,这也更加激起了朱祁镇的逆反心理,张太后死后,他完全就不听从文臣们的劝谏了,直至第二次登基后才又稍有改观。

朱祁镇有王振在前面帮助顶着,还能勉强做点自己想做的事,虽然过程很惊心动魄,但毕竟也曾御驾亲征过,在他之后除了明武宗朱厚照之外,明朝皇帝连出去京城的机会几乎都没有了。比如朱祁镇的弟弟明代宗朱祁钰是文官集团拥戴上位的,别说出去找乐子了,在皇宫中所有的礼制和日常娱乐都受制于文官集团。

朱祁钰也是刚继位时,瓦剌人都还没赶跑,文官集团就有人上书:“臣闻忧勤是图治之根本,逸乐是弛政之开端”,要求朱祁钰“绝玩好”,建议他身边留下几个饱读诗书,老实一点的宦官就行,平常要多听儒臣讲论经史,只有这样才能当一个好皇帝,否则,就是不效法舜之道,非明君而是昏君。

可朱祁钰继位时也才21岁,就算不是幼年,也正是冲动好玩的年纪,很喜欢搞些新鲜的娱乐活动,比如在皇宫中建造专门供他玩耍的娱乐室,打造龙舟,在龙舟上和宫女、太监们饮宴,还喜欢把金、银打造成的金豆子、银豆子洒在地方,观看宫女、太监们哄抢,年轻气盛的他更是“颇好声色”。

朱祁钰这种行为当然要受到文官集团的批评,监察御史倪敬就专门上书指责朱祁钰耗资巨大只是为了个人享受,要求朱祁钰停止相关娱乐活动:“伏望皇上罢斋僧之费,节游宴之乐。凡一应土木工作,悉皆停止,上念祖宗创立之艰,下思小民饥寒之苦,则圣德日新,圣躬万福”。朱祁钰烦了,马上把倪敬贬官外放。

但文官集团可是有一整个群体,倪敬被贬,另一位御史熊高明又跳出来指责朱祁钰不该花钱在皇宫内修龙舟,要赶紧改正。翰林院编修杨守陈还公开作诗讽刺朱祁钰洒金豆子、银豆子任人哄抢的行为是:“愿将银豆三干斛,活取枯骸百万人”,这样前赴后继的来劝谏、指责朱祁钰,他也只能妥协,他身边连个王振都没有,招架不住围攻。

明英宗朱祁镇被王振带着学习武事,被文官集体抵制,明代宗朱祁钰理政之余搞些娱乐活动,也被文官集体抵制,可皇帝总不能每天只看奏章,听经筵日讲,总还是需要有些娱乐身心的活动,文官集团给他们做了规定,娱乐活动可以按照儒家的办法来,可以和文官们一起来搞娱乐活动,美其名曰“与臣同乐”。

这些娱乐活动是什么呢?就是皇帝和饱读诗书的大臣们在一起饮酒作诗、作词,可以和大臣们在一起听音乐、绘画等等,这些方式的确可以陶冶情操,也符合儒家的修身养性的理念,可让年轻的皇帝空暇之余就陪着一堆正儿八经的文臣搞这些,年纪稍长些的皇帝可能还好点,年轻的皇帝恐怕无法忍受。

明朝从明宣宗之后,出现了很多奇葩皇帝,其实就和自明英宗开始,权势大涨的文官集团有意识地对皇帝的改造有关,按照文官集团们规定的学习方法和娱乐活动来办实在是太枯燥,大多数皇帝天然就有抵触心理,文官集团谋划的改造也并不成功,大多数皇帝越发依赖宦官给他们带来的欢乐,依赖宦官在前面帮自己竖起来的防火墙。

明朝的后继皇帝们在文官集团的集体注视下,不但没法独裁,还要想方设法和文官集团争夺主导权和娱乐权,从明仁宗时期壮大起来的文官集团也绝对不愿意丧失掉和皇权共掌天下的权力,以及改造皇帝的权力,打死都不怕,依旧前赴后继,这种皇帝和文官集团之间潜意识的对峙对明朝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特别是到了明朝末年,明神宗万历皇帝登基之初被张居正压得死死的,执政后期又因为和文官集团在继承人问题上的不对付,几十年不上朝。明熹宗天启皇帝干脆就推出个魏忠贤和文官集团死磕,自己专心学木工。明思宗崇祯皇帝和文官集团互相之间也是各种不信任,这些内部争斗的隐忧成为了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追根溯源其实就是文官集团想按照他们的需求改造皇帝,甚至剥夺皇帝的享受权,而皇帝抵制而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范增一直主张杀刘邦,为什么项羽会中"离间计"?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范增(前277年—前204年),居鄛人,秦朝末年著名谋士、政治家,是西楚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亚父”范增向来主张杀刘邦。鸿门宴开始前,范增主张击杀刘邦。鸿门宴席上,范增又指使范增舞剑,意在借机刺杀刘邦。荥阳对峙,刘邦力有不逮而求和时,范增主张趁

  • 貂蝉作为三国第一个美女 貂蝉为何甘心做一个妾室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貂蝉做妾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无论是现今或是古代,美女似乎都是万众瞩目的焦点。她们由于长得好看,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惹来一众目光。当然,古代最有名的美女必须得说是那“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四大美女名流千古,至今名声都是响当当的。今天,笔者向大家介绍四大

  • 晚年时期孙权为何性情大变,变得乖张残戾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晚年时期孙权为何性情大变,变得乖张残戾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200年,孙策遇刺身亡,18岁的孙权执掌吴国,成为一方诸侯,之后他与蜀国联盟,打败曹魏,稳定局势,又在夷陵之战中打败蜀国,统一江南,是一位少有的明主,然而,到了晚年之后,孙权的性格开始改变,他变得多疑嗜杀,忘恩负

  • 荀彧和荀攸的关系是什么?是不是亲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荀彧和荀攸的关系是什么?是不是亲戚?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荀攸,字公达,荀彧之侄,杰出战术家,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荀彧是荀攸的叔叔,但荀攸比荀彧年长5岁。两个人虽然关系很近,政治观念却完全不同,少帝即位何进秉政,征海内名士荀攸等二十余人,荀

  • 东汉的十三位皇帝,为何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多岁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的十三位皇帝,为何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多岁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篡汉称帝,改国号为“魏”,东汉灭亡。从公元25年到公元220年,东汉王朝持续了196年时间,产生了十三个皇帝。根据《中国历代帝王世系年表》,他们的姓名、年龄和在位情况如下:光武帝刘

  • 戏志才什么人?他与郭嘉相比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戏志才什么人?他与郭嘉相比谁更厉害?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这个戏志才真的是一个低调的神秘人物,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存在。然而,在历史上他是真实存在的,在正史《三国志》中有所提及。虽然关于戏志才的记载只有只言片语,但是也显示了他的不一般。《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记载:“彧言策谋士,进戏

  • 鲁僖公在位期间都做了哪些大事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历史上,中原天下有一段时间处于“无伯”状态,“无伯”就是没有诸侯霸主制霸天下的意思。春秋开始就意味着周天子对于诸侯的控制能力在急速下降,而中原天下也必须有一个能力超强的集合体来管理制约这些诸侯国,所以才有了诸侯霸主的出现。在齐桓公离世、晋文公尚未称霸的这个时间段内,天下就处于“无伯”这个真空状态

  • 苏轼为什么要葬在河南郏县作为"归宿"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苏轼为什么要葬在河南郏县作为“归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三苏墓园:是处青山埋忠骨距河南郏县县城约23公里,茨笆乡苏坟村东南隅有座三苏园,三苏坟便在园内。这里背靠嵩山奇峰,面临汝水旷川,风景秀丽。三苏园景区由三苏坟、三苏祠和广庆寺三部分组成。在苏轼安葬郏县前,广庆寺就已存

  • 吕布真的有那么勇猛吗?为什么张飞每次见到吕布都要挑衅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觉得吕布是三国时代武艺最高的人,可是吕布真的有那么勇猛吗?为什么张飞每次见到吕布都要挑衅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张飞确实不怕吕布,而且每次见到吕布都来劲,比如:虎牢关下,张飞大叫着“三家姓奴”和吕布打了五十回合;留守徐州,

  • 曹髦的性情有多刚烈?不甘做傀儡皇帝宁可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有许多的傀儡皇帝,但是大多数为了保全性命,选择了苟且偷生,但有一位皇帝为了从司马家夺回权力,宁可死在叛军刀下,他就是曹魏的刚烈之君曹髦。一、司马懿代魏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事件,他改变了三国的进程,也决定了曹操的命运,那便是荀彧提出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此事之后,汉家天下虽然得以保全但实际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