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濂身为文臣之首,为何他的儿孙会被处死呢?

宋濂身为文臣之首,为何他的儿孙会被处死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238 更新时间:2023/12/18 18:07:17

自古文人一生平平稳稳游离在文艺和政界的人,其实不多的。可能因为文人一方面要处理文艺里那些有点“空中楼阁”比较虚无缥缈的东西,一方面也要留一点精力放在官场案牍上,所以精力可能有限,而往往在文艺方面更有兴趣也更能胜任,这就导致在做官方面,跟以前官之道趋利避害的老油条们眼里,两种力量其实是存在差距的。

所以很多文人都有被贬的经历,像苏东坡就是这样,曾经被贬到了湖北黄州这个地方。黄州本是长江边一个穷苦的小镇,在汉口下面约六十里地。之前的乌台诗案让他直接下狱一百零三天,他的死对头那可是真的想置他于死地的。

可是幸好那时候宋太祖赵匡胤定下了一个国策说不杀士大夫,所以才算死里逃生了。

而到了明朝,那就更加离谱了。宋濂就是一个代表。他是元末明初的大政治家文学家,他什么地位?明太祖朱元璋曾经说他是“开国文臣之首”,可见他的实力真不是吹的,以朱元璋的看人用人眼光,那是非常有说服力的。而且还跟高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在散文这方面那更是专长,可谓是真正的“一代之宗”了,估计跟苏东坡也是平起平坐的地位。

他的散文有啥特点呢?据说是醇深典正,浑穆雍容,总之是一个很高的水平,既有含蓄、清丽的阴柔之美,又有雄浑、崇高、劲健、沉郁、悲慨的阳刚之气。而最绝的就是他文章里的阳刚之气。所以感觉在文章风格方面好像也有点苏轼的影子,两个人非常像,而且二人家族里面也是充满了很多文艺才子。

比如他次子宋璲是明代大书法家,酷爱书法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了,他主要学的是梁代《草堂法师墓篆》及吴《皇象三段石刻》,而且很多笔法不是人教的,而是自己悟出来的。他这种境界真的很美妙,一个人学习效果最好其实还是看自己适合什么喜欢什么,如果选对了自己的路,其实学起来根本不用人操心自己就钻进去了。

而宋濂的孙子也有出名的,比如宋濂长子宋瓒之子宋慎,他当时也是朝廷官员,和爷爷、叔叔都是在内廷为官,这说明这一家真的是出人才,让不少人非常羡慕,比如《明史》就说过:“祖孙父子,共官内庭,众以为荣。”祖孙三代都当官,官还不小,这真是让很多人都羡慕。

可是这么显赫风光的宋家之后的命运却急转直下,他们三个本来都要被杀掉的。这主要是孙子惹祸了,当时是因为他被牵扯进了胡惟庸案里面。胡惟庸什么人?当时是大宰相,但是被明太祖朱元璋杀了九族,前后一共有3万人被杀,当时也是举国染血了。

宋濂和宋璲于是也被牵扯进去,按道理都应该被杀的。但是最后宋濂却活下来了,而其余儿孙则被杀掉。这是为啥呢?

其实这时候的宋濂已经70岁了,在古代已经是高龄了,而他其实是比朱元璋大18岁的,差不多一代人在里面。而这么高龄的一个大儒,在朝廷时间也比较久了,影响力比较大,也是开国重臣之一,所以论辈分论影响或论罪本身,其实都不该杀掉的。

可是朱元璋还是想干掉他,毕竟是一个疑心狠心并存的家伙,但是此时朱元璋称帝之前的结发妻子马皇后和太子朱标都劝他别杀宋濂,这才停手。马皇后本来就是朱元璋非常看重的人,因为在他那时候没称帝前就看得起他跟他结婚,两个人感情也很好,所以老婆的话也是不能不听的。

而且老婆还救过很多大人物,比如郭景祥、李文忠、沈万三等人,所以她本身的地位在那摆着,所以说别人的话朱元璋估计不听,但她的话朱元璋不得不听。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赵匡胤都能够杯酒释兵权 朱元璋为何没有效仿前者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对宋太祖成功的杯酒释兵权,而朱元璋却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古以来,每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都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理那些和他们一起南征北战,最后拥他上皇位的大功臣。宋太祖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式,既不伤害那些功臣,又能将权力收回,然而明

  • 老三胤祉文武双全,为什么康熙不传位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时代,老三胤祉文武双全,身体素质比雍正还好,年龄又比雍正大,为什么康熙不传位给他?其实归根到底还是胤祉自己的问题,雍正继位之后曾给胤祉亲笔写过一封书信,在书信中雍正一句话就点透了胤祉在康熙晚年诸子争位中的手段。与世无争,专心于著书立作的胤祉胤祉的生母是康熙的荣妃马佳氏,是康熙早期后宫四大妃之一,

  • 商鞅变法的时候,为何要鼓励分家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商鞅变法,相信大家都比较耳熟了,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为它直接影响了战国时期的格局,让一直偏居在西部的秦国开始崛起了,促进了秦国灭掉六国最终统一。虽说商鞅本人最后落得个车裂的结局,但是他的变法对于秦国来说确实功不可没,是秦国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一个大事记。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使秦国在最短

  • 汉朝时期为何会出现太后干政的现象?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西汉王朝太后执政,并不是一件罕见的事情,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历史上,汉朝的太后干政情况很严重,这种权力现象几乎一直伴随着汉朝,随着汉朝生,也随着汉朝亡。从西汉初的开国皇后吕太后,再到薄太后、窦太后,最后到东汉末的何太后,这些女人们在汉朝的权力生态中,都占据着重

  • 汉朝时候人们是如何过年的?和现代有哪些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中国文化,汉代永远是个绕不过去的朝代。很多中华文化的符号都与它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过年也是一样。在早期的夏朝制定的夏历中,一年是以正月为开始的。但商朝就改了,改成以十二月为一年之初,到周朝又往前推进了一个月,变成十一起为一年之始。汉初沿用秦制,秦朝认为自己是水德,把每年的开始定在十月。一直到汉武帝

  • 袁绍四世三公而曹操是白手起家 曹操军事实力是如何远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白手起家,其军事实力是如何反超袁绍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操与袁绍在事业上的起点差不多,朝廷开始设置西园八校尉时,袁绍被任命为中军校尉、曹操被任命为典军校尉。在董卓掌权,曹操和袁绍害怕对己不利,先后逃离京都洛阳后,两人才形成了较大的“家底

  • 朱元璋的得力幕下范常平时是如何体恤百姓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朱元璋的得力幕下范常的故事。范常是元末明初时期,朱元璋麾下的一个得力部下,出生在滁州,当老朱带着一支军队南下进攻滁州,并在当地驻军的时候,范常带着自己所写的一些策论来投靠,希望能够辅佐他一起打拼天下

  • 唐朝时期为何经常出现诡异事件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唐朝经常发生诡异事件?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唐朝作为古代王朝中最为开放的朝代,也是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朝代,女子地位空前提高,她们可以离婚再嫁,也可以外出赚钱。同时因为杨贵妃的丰腴之美,造就了唐时期以胖为美的审美变化,很多人学习历史,特

  • 项羽死后被五个人分尸 他们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项羽死后还被分尸,得到他残躯的五人下场怎样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本以为乌江自刎,英勇赴死就是西楚霸王的悲壮结局,却不曾想,赴死之后的遭遇,更是让人唏嘘不已,首先跟大家说一下这五个人分别是谁:王翦取其头,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

  • 萧仲恭和耶律余睹是谁?靖康之变中他们扮演着什么角色 ?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靖康之变可以说是北宋最惨烈的一场战役,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靖康之变时,金国是连续两次攻宋,两次都有充分的借口和理由,可以说宋朝在武力不如人的情况下,把外事活动也搞得一团糟。金国第一次攻宋,是指责宋朝接纳受金国委派镇守平洲的叛将张觉,虽然张觉被宋朝大臣斩杀,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