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氏为何选择"魏"作为国号呢?有什么含义?

曹氏为何选择"魏"作为国号呢?有什么含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723 更新时间:2023/12/11 15:32:54

有人说,曹魏的“魏”字是来源于曹操最后在东汉朝廷成为了“魏王”。而司马家在夺取魏国的江山之后,自己选择“晋”这个字,那也是曹家人给司马家的封号是“晋王”。那曹家人为什么选择“魏”字,而不是“韩”、“赵”?又有人说,曹操的“魏王”是得自东汉最后的天子汉献帝册封的。但我们所有人都知道他实际上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帝,要是不愿意选择这个“魏”字,那直接拒绝不就好了。而汉献帝也不敢选择一个曹操不喜欢的字。换句话说,“魏”字是曹操自己选择的。

那这里面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小编查询了历史之后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曹操占据的地盘,在东汉之前正是“魏国”的地盘。但实际上,曹操当时掌控的地盘不仅仅包含魏国的地盘,还包括韩国、秦国、赵国,一共四国的疆土。而春秋战国时期的魏国在自身巅峰时期可是一位霸主。它的辐射面积是很大的,曹操选择“魏”这个字是不是为了显示自身的力量强大,这应该是一个可能。

而曹操在建立曹魏政权之前有一个很大的关卡,那就是袁绍。如果曹操没有在官渡之战战胜袁绍,那后来就没有他什么事情了,因为当时的曹操的实力确实比袁绍要弱小。而当时,曹操的大本营就是邺城,而邺城曾是魏国的陪都。因为邺城对自己的意义很重大,所以才选择了“魏”字,这应该也是一个可能。

当然了,还有一个争议比较大的原因,那就是曹家人夺取东汉政权确实不太合法。那曹家人就必须找寻自己自身夺取政权找一个比较合法的权利。而当时,有一个比较不靠谱的传言“代汉者当涂高也”。这句传言带来了袁术的死亡,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字是公路,而这个路就是涂。而有些人传言“当涂高”这三个字说的就是“魏”字。但这个理由看似比较合理,毕竟古人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一个理由。但曹操一生都没有夺取东汉政权。曹丕才是篡汉的那个人,而当初曹操不可能用这个理由去选择“魏”这个字。但有人说,曹操没有做这样的事情,那不代表曹操没有这个心思。所以,这就是一个比较麻烦的地方。因为按照所有的记录来看,曹操是没有这个心思的。但按照中国人的情理来说,曹操内心有这个心思是很有可能。所以,这也应该是一个理由。

但综上所述,小编还是认为第一个理由是比较符合,那就是曹操在彰显自己的武力。毕竟,曹操一直是一个骄傲的人。在自己夺取了东汉的六州之后,他要向刘备孙权做一个武力炫耀,这可能和现在的军事阅兵是一个道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关羽被曹操俘获之后,为何曹操没有杀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关羽被曹操俘获之后,为何曹操没有杀他呢?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历史上曹操和关羽交集其实并不算多。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当时吕布率军袭取刘备的根据地--徐州。刘备投奔曹操。关羽作为刘备近侍拜见过曹操。随后曹操担心吕布和袁绍南北夹击自己,围吕布于下邳,破城前关羽曾经请求曹操:自已的

  • 荀彧与荀攸都是重要谋臣,两人到底谁更厉害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荀彧与荀攸都是重要谋臣,两人到底谁更厉害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一、明哲保身的荀彧和迎难而上的荀攸荀彧年少时,南阳名士何颙称赞其有“王佐之才”。董卓进入洛阳,荀彧知道京都必乱,便假意请求外放,趁机逃回家乡颍川,并对乡里人说,颍川地处四战之地,必将受到战乱影响,建议乡里人离开

  • 真实的历史上,徐庶离开刘备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真实的历史上,徐庶离开刘备的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一首先,徐庶本名徐福,为寒门子弟。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拜师求道。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道友来往密切。对于徐庶来说,之所以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事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和司马徽、诸

  • 既然是起兵谋反,为什么黄巢不建立自己的根据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朋友都有疑惑,既然是起兵谋反,为什么黄巢不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其实,并非是黄巢自己不想建立根据地,而是当时的情况不让他建立根据地。对于黄巢未能建立根据地,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黄巢等起义领导人缺乏认识和清醒的思考,是有原因的。这是一个客观事实。然而,黄巢之所以不建立根据地而采取机动作战,除了他自己的

  • 鳌拜是开国功臣,康熙为何非要打倒鳌拜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打倒鳌拜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感兴趣的小伙伴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再回答前,我们看看这个鳌拜做了什么坏事吧:鳌拜没有想到有三个不怕死的官员敢于违拗自己换地的要求。他对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三人极为恼怒,分别以苏纳海“藐视上命”、拨地迟误,朱昌祚、王登联“纷更妄奏”的罪名

  • 刘墉是如何如官场的?他是考中了状元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刘墉是如何如官场的?他是考中了状元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乾隆十六年(1751年),刘墉因为父亲关系,以恩荫举人身份参加当年会试和殿试,考中二甲第二名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在散馆担任编修,不久又升迁为侍讲,成为其步入仕途的起点。乾隆二十年(1755年)十月,刘墉的父亲刘

  • 董卓和董太后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同族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董卓和董太后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同族吗?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密召并州牧董卓带兵进京铲除宦官,不料董卓才刚刚到洛阳城,宦官们就发动政变何进被杀。何进的部下袁绍、吴匡为了报复领兵入宫,宦官张让等人不敌便挟持汉少

  • 文是一个赞誉极高的谥号,战国时期有哪些谥号为"文"的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风云变幻,涌现了一大批的英雄人物,众所周知文是一个赞誉极高的谥号,那么在战国时期有哪些谥号为“文”的君主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一、秦惠文王秦惠文王,秦孝公之子。嬴驷十九岁即位,史称“秦惠文王”。以宗室多怨,族灭商鞅,不废其法。公元前325年,自称秦王,成为秦国第

  • 蜀汉灭亡时东吴在做什么 东吴为何没有及时出手救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蜀汉被灭的时候,东吴在做什么?东吴为何没有出兵救援?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时期,曹魏实力最强,而蜀汉和东吴作为盟友,自然是深知唇亡齿寒的厉害关系,而东吴在面对蜀汉被灭的时候,东吴为何没有出兵救援,东吴在做些什么?不是东吴没有出兵援救,而是当时

  • 历史上最特殊的朝代"新朝"时间极短没有穷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你真的了解新朝吗?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这个朝代将汉朝一分为二,夹在了中间,不过这个朝代仅仅存活了十六年的时间。之所以说这个朝代特别,主要是建国皇帝王莽的身份使然。他是汉朝太后的侄子,原本也并非是汉朝皇室人,所以他要成为皇帝的唯一途径看来就是要发起兵变。不过,他却依仗着平时的行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