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朝和唐朝都举全国之力灭高句丽 这个国家到底怎么了

隋朝和唐朝都举全国之力灭高句丽 这个国家到底怎么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116 更新时间:2023/12/17 22:22:28

对隋唐时期,为不惜倾全国之力,也要灭掉高句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章供大家参考。

历代大一统朝中,有两个王朝时间很多,却在历史中的地位贡献不容忽视,他们就是大秦与大隋,两个朝代也有很多相似之地,都是结束中原数百年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可惜如此大的帝国却仅仅历经两世而亡,甚为可惜。

尤其是隋炀帝时期,过于耗费民力,造成百姓流离失所,只能走上造反之路,这其中就有三征高丽,让隋朝国力损失不小。后来隋灭唐朝建立后,仍倾其国力将高句丽灭掉,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东北亚有着极其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

因为东亚大陆西高东低的地势环境,让深入辽东的朝鲜半岛十分重要,后来的辽金崛起、后金兴盛、再到近代的日寇侵华,都是从东北和朝鲜半岛开始的。

更为重要的是,与传统北方游牧民族不同,高句丽是个农业国,更容易创建稳定的政权。而此时的高句丽也一直谋求地方霸权,一直进犯百济和新罗,如果不及时将其扼杀在摇篮里,一旦任其壮大,就犹如明末时期的后金一样,成为隋唐的边疆威胁

二、高句丽破坏了传统的宗藩制度

隋唐作为正统的大一统王朝,是四周小国的归附地,他们都属于隋唐的属国。但野心极大的高句丽国王认为自己拥有一定的实力,虽然表面臣服隋唐,却根本不履行君臣之礼,面对天子圣谕毫无应该的礼数,破坏了大国威严。

另外朝鲜半岛的百济和新罗都是唐的附属国,高句丽却为了开疆拓土,不经唐同意,入侵新罗,在唐看来,保护藩国是天经地义的,顺便灭掉高句丽这个隐患也是应该的。

更重要的是,高句丽占据的领土,自汉代以来,长期属于中原王朝的疆土,隋唐建立以后,统一天下是他们的追求和宗旨,所以不可能容忍这块汉朝旧土被小国霸占,尤其是这个小国还游离在中央统治之外。

三、国防的需要

高句丽的建立,最早追溯到西汉,经过数百的发展,到了隋唐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在高句丽的发展过程中,其疆域势力也从朝鲜半岛发展到辽东地区,逐渐影响到隋唐的统治,更重要的是高句丽自恃拥有几十万兵力,野心极大。

从曹魏时期到隋朝,高句丽与中原大国的纷争不断,有时还勾结草原民族对中原进行侵略,成为一位必须铲除的毒瘤。隋朝时期,高句丽就曾派使者出访突厥,其用意显而易见。而在唐朝建立后,高句丽和突厥已经结盟,以当时突厥与大唐的局势,高句丽就是有了挑起战争的野心,既然撕破了脸,唐太宗也就无所顾忌,在消灭东突厥后,就开始派兵攻打高句丽。

总结

历史上的高句丽也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国家,只是生错了地方。但他没有认清现实,一直挑衅中原王朝,看似强大的军事实力,比中原大一统王朝相比,还是不够看的。但这也是个很难对付的对象,隋朝三征高丽没有成功,唐朝也历经六十多年,知道唐高宗时期才解除这一隐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邦曾经分封了8个异姓王,为什么最后只有吴芮活了下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刘邦曾经分封了8个异姓王,他们分别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赵王张耳、燕王臧荼、淮南王英布、韩王信、燕王卢绾(臧荼反叛后所封)、长沙王吴芮。可是为什么最后只有吴芮活了下来?楚王韩信和梁王彭越,是刘邦击败项羽的重要帮手。赵王张耳,是刘邦昔日的偶像。燕王臧荼、淮南王英布,在关键时刻倒戈投降了刘邦。燕王

  • 古代能够拿起来的武器 现代人为何很少能拿得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古人使用的武器,为何有些现代人举不起来?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这都是戏曲小说渲染的结果,古代的武器现代人用一点问题都没有,古代人也是人,而且古代人的总体身体素质不如现代人,极个别特殊人物不具代表向,而且也被很大程度夸大。那是不是古代没有出现过超过正常

  • 宋徽宗在金国时生活质量怎么样?生了14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宋徽宗在金国时生活质量怎么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其实待遇好不好,要看跟谁比,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如果跟赵佶两岁封国公、四岁封郡王、十五岁封亲王、以后当皇帝、当太上皇这些经历来看,在金国绝对是忍辱偷生、生不如死的。不管是物质待遇,还是精神压力。断送了

  • 古代当官多大才能够称府 张居正和李鸿章有资格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家里要当多大的官才能称府?连张居正和李鸿章都没资格?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现在的古装影视剧层出不穷,有的时候不正确的姿势,会给人带去错误的引导,今天就来揪一个小错误,相信大家在看电视的时候,总会看见大门上挂的门匾,什么府,但是这样的行为在古代是不对的,甚至

  • 真实历史上曹植和曹丕的关系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其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这是《世说新语》对曹丕曹植两兄弟关系的说法,那么,曹氏兄弟在历史上的关系真就到势同水火的地步了吗?其实不然。后世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第一,正史不曾记录纵观《三

  • 雍正对李卫如此信任 雍正为何不给李卫更高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既然如此信任李卫,为何不让他有更高的职位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朝天子一朝臣,雍正登基后提拔了一批大臣,其中有些成为了他的绝对亲信,其中李卫是个关键人物。不过他可不像影视剧里所演的那样,是雍正的包衣。李卫家里很有钱,但学习不好,大字不识一

  • 明朝为何采用募兵制?有哪些利弊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是明朝的建立者。在他推翻蒙元的过程中,征集和招降了大量军队。不断增加的军队数量对于他打败蒙元和竞争对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军队数量的不断增加,所对应的军费开支也随之水涨船高,为解决这一问题,朱元璋在隋唐府兵制度的基础上,借鉴参考了历史上的军屯制度,创立了具有明朝特色的卫所制度,正是他

  • 古代的兵符有多重要?士兵只认兵符不认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257年,当时最强大的秦国开始对赵国下手,发重兵开往赵国邯郸,企图一举把赵国灭掉。这个时候赵国刚刚经历了长平之战,国力遭受了极大的损耗,根本没有能力再去抵抗秦国的攻击。就在所有人认为赵国要完蛋的时候,赵国平原君的夫人担当了救世主的角色。这个夫人原本是魏国信陵君的妹妹,于是她本能地向他的哥哥求援。信陵

  • 吴三桂引多尔衮入关的真正理由,对付李自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吴三桂引多尔衮入关的真正理由,就是为了对付李自成。当年在山海关外一片石,李自成和吴三桂发生了激烈战斗,以李自成的失败而告终,并且大顺军从此一蹶不振,越来越来越穷途末路,再没有翻身的机会。不过,从实力对比来说,在山海关来跟吴三桂打仗的大顺军,只是大顺的一小部分军队,也未必是最精锐的。要知道,李自成占领

  • 荆州镇守了那么久,为何姜维一接手就被攻破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征战不休。从东汉末年开始,天下就大乱了,这时候各路诸侯纷纷起兵,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其他诸侯决一死战。结果经历了常年的征战之后,形成了魏蜀吴三国争霸的局面。这时候开始了三足鼎立的局势。无论是魏蜀吴中的哪一个,他们的主公都有一统天下的野心。蜀汉是三国中建立时间最晚的,刘备颠沛流离了半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