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蔺相如反对赵括为将,为什么赵孝成王还坚持要用?

蔺相如反对赵括为将,为什么赵孝成王还坚持要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041 更新时间:2024/1/19 3:58:48

长平一战,白起将赵国主力坑杀殆尽,赵国再也无法与秦国抗衡,只能靠联合其他的诸侯国续命,可以说这一战其实已经决定了赵国的未来。这里面有一个关键性人物,那就是赵括,如果不是他的策略问题,那么赵国不会输得这么彻底,其实早在长平之战之前,就有很多人反对赵括为将,可惜赵孝成王一意孤行,铁了心的用赵括换廉颇,才导致赵国如此惨败,那么赵王为什么明知多人反对,还要坚持用赵括呢,咱们就一起来探讨下这个问题。

廉颇表现

有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廉颇的表现差强人意,在战争初期,廉颇败绩连连,咱们还原下当时的情况:

周赧王五十五年农历四月,王龁向长平的赵国军队发动进攻,赵孝成王命令廉颇迎战,结果秦军斩杀了赵国的副将。

周赧王五十五年农历六月,秦军攻破赵军阵地,将赵国的两个重要据点都尉城和故谷城攻占,还俘虏了四名赵国的尉官。

周赧王五十五年农历七月,赵国的军队筑起围墙,坚守不出,可是秦军发起强攻,夺下赵军西边的营垒,俘虏了两名赵国尉官。

而后廉颇根据地形重新布防,跟秦军对耗。从这些表现来看,赵孝成王是十分失望的,对廉颇的信心就没有那么足了。

赵国国情

从国力相比,赵国与秦国相差甚远,秦国经过商鞅变化,国力大大增强,又因为连年征战,国土面积扩张很快,他的一些政策能吸引周边百姓来秦国耕作,粮食产量也要高于赵国。

赵国虽然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但是这只是军事上的改革,打仗相持阶段拼得是后勤,这方面秦国要远远强于赵国。

另外赵国派使者到秦国求和,秦国表面上隆重接待使者,让其他诸侯国认为秦赵已经和解,这时候赵国再向其他诸侯国求援,人家就不会帮忙,所以在僵持阶段中,赵国粮食拼不过秦国,向齐国借粮,人家又不借。

基于这种情况,廉颇的这种消耗战的打法,赵国不但没有捞到便宜,反而吃了大亏。所以赵孝成王不得不转换思路,更换廉颇。

反间计

这种计策战国时期非常流行,秦国派奸细宣传,秦军最怕赵括为将,而赵括确实有一个好爹,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当时确实是赵括的父亲赵奢打败了秦军,所以赵王就对赵括抱有幻想,所以敌人的反间计成功了。

私心

至于赵母和蔺相如强烈反对赵括为将,赵王心里多半是认为赵母是不愿意让儿子冒风险,而蔺相如与廉颇关系很好,所以他们都有私心。

综合这些因素,赵王决定试一试,万一能成功了呢?当然他想不到对方的将领换成了白起,更想不到赵括果真是纸上谈兵,也没有想到白起居然坑杀了几十万的赵卒。

标签: 蔺相如战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扳倒鳌拜为什么要用小青年,而不是用各种大内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扳倒权臣,实现上位的例子,并不是很多。就算是真正实现了这个目的的,往往也杀得血流成河。而血流成河带来的恶果,是让戾气横生,在朝廷中出现冤冤相报的更大的悲剧。康熙皇帝扳倒权臣鳌拜,则可称得上历史最成功的政变之一。不流血,不张扬,轻轻松松就把手握重兵的鳌拜拿下了。而完成这项任务的,

  • 他七岁称王却苟且偷生16年,推让5次后才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恒,汉朝,历史解密

    公元前180年,高祖的臣子们对后宫势力发动了军事政变,政变相当顺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诸吕被屠杀殆尽,大臣们纷纷要求当时的傀儡皇帝下台,另立新君,然而立谁则成了问题。当时的人选有淮阳王、恒山王,齐王。淮阳王和恒山王的母亲被吕后用计杀了,它们被养在后宫充当了惠帝的儿子,大臣们一致认为如果将他们其中一人

  • 唐代的退休制度生孩子怎样的?也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汉朝,历史解密

    一、中国古代退休制度概述在中国古代,官员到了一定的年龄无力继续任职,就可以辞去职务,颐养天年。几千年来,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退休制度。古代将退休叫“致仕”,《春秋公羊传·宣公元年》中说:“退而致仕。”同时,也可以称为“致事”、“致政”、“告老”等。中国的退休制度,在周朝时就有了。周朝官员退休后,

  • 曹魏皇帝到底也没有斗过司马氏?晋朝如此混乱的原因是曹魏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晋朝,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烽火不断,政治动荡,能人频出,权臣跋扈,国与国之间攻伐不断,君臣之间的斗争也异常激烈。在皇帝、权力、权臣的高端对决中,以权力为中心,指针偏向谁,谁就掌握实权,谁就可以对对方生杀予夺。因为没有斗过权臣司马师,曹魏皇帝曹芳就被从皇位上赶下来,理由是失德。皇帝失德,在历朝历代为数不多,在三国时期

  • 古代女扮男装真的看不出来吗 电视剧演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女扮男装,历史解密

    经常在看古装剧的时候觉得,编剧是拿观众当傻子吗?这么明显的女人怎么就像男的了?但其实在古代真的女扮男装是看不出来的。因为古代虽然也有化妆品,但其真实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好,不可能像现在的化妆品一样,可以画的水嫩亮白。但对于电视剧来说,像不像男的不重要,只要观众觉得好看就可以了,更何况,一个角色如果真的完

  • 明朝为什么未出现外戚干政现象?明朝为此制定了相关律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谓外戚干政,指的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封建君主的妻妾母亲娘家人利用皇帝年幼或者无能把持朝政的现象。东汉王朝后期政治伴随着宦官乱政和外戚掌权,最终王莽代汉,建立新朝,明朝同样也存在宦官之祸现象,但是明朝为什么未出现外戚干政现象?外戚干政是如何得到抑制的?这和明朝自身制度建设是分不开的。 首先,明朝开国皇帝总

  • 清代铁帽子王12个,为什么礼亲王的地位最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清代共有十二个铁帽子王,功封的八个,恩封的四个,其中以礼亲王地位最高,身份最显赫。这么说也是有依据的,自第一代礼亲王代善起,诸王大臣上朝列班的时候,礼亲王一直都是班首,发言时也是第一个,这个规矩一直沿袭到清末。礼亲王之所以列亲王之首,主要还是代善的功劳。努尔哈赤时期,大贝勒代善的实力、威信都在四贝勒

  • 子午谷奇谋是什么?诸葛亮为什么不采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句非常有名的汉语成语,便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当年韩信提出暗度陈仓的计策,刘邦便派樊哙率领一万人去修五百里栈道,意在向项羽表明我(刘邦)没有向东扩张的野心,这一点迷惑了陈仓的守军,韩信部则率领精锐部队从陈仓道奇袭陈仓,最终夺取关中之地。三国时期也有人曾提出过这一计策,此人便是名将

  • 为何骂古人的时候说他衣冠禽兽他会很开心呢 最后为何会成为贬义词了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衣冠禽兽,历史解密

    骂古人衣冠禽兽为何他会美滋滋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如果现在有人骂另外一个人是“衣冠禽兽”,那足以说明被骂的那个人坏到了极点。衣冠禽兽这个词在现在特指那些表面上衣冠楚楚,实际上道德败坏到极点的人,算是有特指人群吧!这个词一般不会轻易动用,一旦动

  • 司马懿为何凭一句话便断定诸葛亮命不久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懿,三国,历史解密

    首先这件事儿,历史上确实有记载,并不是《三国演义》的小说杜撰。比如《晋书》里面是这样记载的:“先是,亮使至,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许)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帝既而告人曰:‘诸葛孔明其能久乎!’”很明显,第二句话才是司马懿做出判断的依据,至于饮食上,